分享

【研学之旅】体验五彩斑斓的凉山民俗文化风情

 369蓝田书院 2022-12-17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图片
图片

凉山彝族自治州

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藏彝文化走廊”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各族人民

勤劳智慧

创造了五彩斑斓的文化艺术

图片

《山岗上的歌与舞》剧照

2021年,凉山文艺精品创作硕果累累,获得30余项省级、国家级奖项。

图片

《赶集》1999年作

何晓玲绘制

文学作品《悬崖村》《檐上的月亮》获得第十届四川文学奖,《天梯——来自大凉山阿土勒尔村的脱贫攻坚故事》《我的父亲王不死》获得第八届四川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音乐作品《彝家幸福谣》入选中国音协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百首”全国优秀新创歌曲,并受到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音乐作品《那一抹红》入围“四川十大歌曲”。

图片

彝文书法作品

繁荣的文艺创作

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加强了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

增进了民族团结

图片

《彝红》剧照

图片

《彝寨风情》

徐光弟绘制

图片

gewuju

歌舞剧

来凉山旅行

除了打卡知名风景名胜区

具有浓郁民俗风情的歌舞表演值得一看


     彝 红

图片

Yi  Hong

【彝 红】

民族歌剧《彝红》以红军长征过凉山时的彝海结盟为题材,曾受邀在国家大剧院、中共中央党校演出。被乔佩娟、郭兰英老师誉为新时代中国原创民族歌剧的典范之作,被媒体和观众誉为“好听又好看的红色经典”。

图片

该剧先后荣获中国第二届歌剧节优秀剧目奖,奥林匹克戏剧奖、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银奖等奖项,是国家艺术基金首批资助项目,至今已演出102场,是一部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经典之作。

图片

《彝红》以民族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手法的结合,使其表演具有丰富的色彩变化和立体感觉,给人们带来了充满浪漫色彩的想象力。

图片

     山 岗 上 的 歌 与 舞

图片

Shan Gang Shang De Ge Yu Wu

【山 岗 上 的 歌 与 舞】

歌舞剧《山岗上的歌与舞》先后荣获2018年第八届四川省少数民族艺术节一等奖、2019年第二届四川艺术节文化奖剧目奖、四川省金熊猫奖等奖项,入选“剧美天府”回望百年路奋进新时代——四川省庆祝建党百年优秀剧目展演。

全剧由五个篇章构成:《远古的歌谣》《生在火塘边》《走在霞光里》《金不换银不换》《大小凉山金灿灿》。以凉山彝族歌舞为主线,讲述发生在大小凉山的岁月故事,勾勒出一个民族的奋斗史、发展史、成长史,使之交织成一幅异彩纷呈的民族风情画卷,展示了民族地区全面取得脱贫攻坚伟大胜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图片

无论序章《远古的歌谣》中的女子群舞《白之意象》,第一篇章《生在火塘边》中的男子群舞、男声独唱《博什瓦黑》,还是第三篇章《金不换银不换》中的女子群舞《织彩》,尾声的歌曲《大小凉山金灿灿》《留客歌》,特别是第二篇章《走在霞光里》中的女子群舞《情深谊长》和女声独唱《五彩云霞》,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精湛的艺术品质。

图片

图片
图片

头顶是雄鹰展翅的辽阔,脚下是灿若繁星的乐章,眼中是荞麦磨出的岁月,喉间是山水深情的合唱。古老的民族,年青的血液,永远的诺苏正用豪迈的激情,呐喊出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

图片

     听 见 索 玛

图片

Ting Jian Suo Ma

【听 见 索 玛】

《听见索玛》以凉山“悬崖村”真实事件为原型,通过最后一批贫困户搬迁下山时发生的事件和村民们的回忆,讲述了彝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路上的感人故事。

作为一部民族歌剧,《听见索玛》整部剧没有一句台词,全剧13幕戏全部用唱段表达。

图片

唱段创作采取了彝族原生态调式与彝族现代民歌相结合的方式,使之在保留彝族元素的基础上更加朗朗上口。以艺术形式绽放出的美丽索玛花,散发出了缕缕生命幽香。

     阿 惹 妞

图片

A Re Niu

【阿 惹 妞】

《阿惹妞》是集“艺术性、名族性、时代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大凉山彝族文化旅游风情实景剧。有惊艳的舞台表演,振奋人心的剧情,也是中国首台实景火秀、大凉山第一台彝族风情实景剧。

图片

来到凉山想看到最热烈的火焰,就一定不能错过《阿惹妞》。从情与爱的相遇相知到火的热烈欢腾,呈现了“火”作为一个民族情感的载体而展开的生命传奇。

图片

《阿惹妞》共60分钟,分为五个篇章:

“鹰”象征彝族崇尚的“图腾”

“水”象征着“女性的柔美”

“火”象征着“男性的力量”

“山”代表着“当地人文”

“年”以民族味道传递着民族精神

图片

火如生命的希望,光明的所在,明天的美好。现场观众可以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灼热,彝族同胞用“火”来迎接八方游客,用“火”来展现大凉山之魅力。

图片
图片

yinyue

音乐

      温 暖 的 群 山

图片

Wen Nuan De Qun Shan 

【温 暖 的 群 山】

演绎凉山世俗风情和历史变迁

凉山交响乐团创作的《温暖的群山》,用交响乐的艺术形式来反映大凉山脱贫奔康伟大征程,展现凉山风情,呈现凉山人民脱贫攻坚的精神。

图片

交响套曲《温暖的群山》分为四个乐章,分别为《古老的群山》《五彩的群山》《快乐的群山》《温暖的群山》,四个乐章以“群山”(凉山)为民族意象、音乐形象,呈现出全新的音乐形象、作品风格,让听众既能听闻凉山彝族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足音,又能感受到凉山彝民族的时代风貌、人文风情。

图片

用别具风格的音符趣味,呈现出全新的音乐形象和作品风格,演绎了凉山世俗风情和历史变迁。

     赶 集

图片

Gan Ji

【赶 集】

古老民族灵魂的吟诵

《赶集》讲述了大山深处人们的生活故事。没有任何机器伴奏,没有任何扩音话外音,脱口而出的是一声声发自肺腑和自然的歌声,他们都是古侯和曲涅的后裔,像一片片树叶,生长在属于自己的家谱树上,枝繁叶茂,他们在四季里更迭着色彩和声音。

图片

《赶集》有着民族音乐里的创新“国潮”魅力,蓝天之下,以地为席,观众们在草地上随意地错落而坐;以山为幕,演员们就在眼前表演,身边行走;以身为乐器,非遗歌者们演奏出风声、鸟叫声。

图片

伴随低沉的男声、婉转的女声、稚嫩的童声在观众耳边演唱,《赶集》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一场原生歌集,聆听大凉山这片土地发出的声音。

图片

      歌 曲 

图片

随着时代的发展,除了承载传统民族文化的吟诵,还有着许多不一样的音乐声音。不论是热情洋溢的《七月火把节》,还是抒情温柔的《不要怕&啊杰咯》,都是展示凉山独特风情的载体,山间的河流,原野上的风,热情的凉山人,都在歌里咏唱,让凉山的民族文化充满立体感。


七月火把节

图片

点击欣赏《七月火把节》


不要怕

图片

点击欣赏《不要怕&啊杰咯》


点歌的人

图片

点击欣赏《点歌的人》


大小凉山

图片

点击欣赏《大小凉山》

图片

wenxueshuhua

文学书画

凉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是“藏彝文化走廊”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里独特的人物条件以及风貌,同样造就了一大批充满特色的文学以及文艺作品。

图片

彝族主题油画

程丛林绘制

这里也是文学创作者的天堂,无论是满腹诗书的诗人,还是敏感细腻的画家,亦或浪漫主义的音乐人,他们对凉山人民的生活描绘总是充满了创作的向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凉山彝族组画

王颖生绘制

而每一副绘画作品都是艺术家们踏遍凉山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用朴实无华的艺术手法,描绘生活在大凉山彝民的生活片断。面对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和人物内心的力量。

图片
图片

彝族主题油画

徐光弟绘制

一幅又一幅描绘彝族生活与时俱进的绘画作品,彝文书法作品,呈现在广大观众的面前。

图片

彝文书法作品

图片

《暖风》2018年作

何晓玲绘制

图片

《彝绣之乡》2019年作

何晓玲绘制

这些美丽的画面不仅展现了凉山人的新风貌,更是记录了时代的发展,犹如一篇篇宏大的史诗,直击人心,鲜明的时代气息和精湛的艺术品质,让凉山的底蕴更加醇香。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