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连花清瘟的配方分析其服药时机、禁忌症

 为什么73 2022-12-17 发布于北京

原创 张芳芬 良医之路 2022-12-17 12:50 发表于北京
 

作者/张芳芬

       疫情之下,很多人家里都备有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剂,以下简称连花清瘟),连花清瘟被视为治疗新冠的有效药物,甚至有人将其作为预防新冠的药物使用。

       为了防止滥用、误用连花清瘟,现就笔者遇到的问题梳理回复如下:

1、 连花清瘟出自何处?是古方吗?

答:连花清瘟出自2003年非典时期,由国内厂家研发、生产,曾用于治疗非典患者,并取得一定的疗效。此方吸收了东汉的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宋朝的凉膈散、清代的清心凉膈散、银翘散的部分用药,并在此基础上加入板蓝根、鱼腥草、绵马贯众等清热解毒药,及广藿香、红景天等化湿、退热利肺等药,是一个杂合方。

2、 新冠阳性,能用连花清瘟吗?

答。不一定。连花清瘟主治清瘟解毒,宣肺泻热。这个配方是以寒凉药为主的,所以主治的是热毒病证,包括可能有邪热壅肺/上中焦邪郁生热等。

       没有热毒证,不可轻易服用连花清瘟。

 热毒证可能会出现:发热重、不恶寒或微恶风寒、头痛如破、身痛、咽喉肿痛、口渴、咯黄痰、小便黄、舌苔白如积粉或苔黄或苔黄腻;出汗(头汗多见)等等。

       这些症状不必全部具备,只需具备几条。如果没有其他药物,可临时服用1~2次连花清瘟。老年人、体弱多病、有基础病的、体型瘦小的,应慎用,或临时用、并酌情减少药量。

3、 出现了说明书中的大部分症状,是否可以用连花清瘟?

答:不一定。

       比如风寒感冒的大部分症状与说明书中的症状一致,但风寒感冒不适于服用连花清瘟。

      如果新冠阳性患者开始出现了类似风寒感冒的症状,也是不能轻易服用莲花清瘟的。这是患者最容易出错的一条。

       因为说明书的功能主治的这段话很容易引起患者的误解:“症见:发热或高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等。”这一系列症状除了舌偏红,苔黄或黄腻以外,前面的所陈述的大部分症状风寒感冒也有,如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咽干。

      作为患者,在没有中医师的指导下,怎么区分自己不是风寒感冒症状呢?假如口渴而喜饮水,喜冷饮食,烦躁、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此热也。其他热证参照第2条。这一系列症状均为非风寒感冒症状。

       中医辨寒热要看一系列症状,而不是某一个症状。

4、何时能用连花清瘟?

答:中医认为新冠病毒引起的疾病属于瘟疫。

     瘟疫的临床表现:初起憎寒而后发热,日后但热而不憎寒。初得之2~3日,其脉不浮不沉而数,头痛身痛,昼夜发热,日晡夜盛,苔白如积粉。

      新冠发病与瘟疫的表现比较吻合,即发病的第3天左右出现发热重、恶寒轻/或不恶寒,很多患者会伴随出现咳嗽、咯黄痰、咽喉肿痛、或小便黄、舌红舌苔黄腻,汗出,头痛等症状。其他可参照第3条的回答。

        如出现上述这些症状,手头无其他药物,可考虑临时服用连花清瘟1~2次,见好就停药,不必等到所有的症状都消失再停药。服药超过3天可能会出现腹泻、腹痛、纳差等副作用。

      部分新冠阳性患者无发热,可自行参照以上内容,谨慎服药或不用连花清瘟,选用其他对症药物等。

5、 为何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患者应慎重服用连花清瘟?

    答:这些都是基础病,患者自身多正气不足,如服用寒凉药如连花清瘟更会损伤、压制正气,可能会使基础病加重。中药中的清热解毒药基本都属于寒凉药。连花清瘟也有可能影响患者正在服用的西药效果。而老年人患这些基础病的比例更高,正气更不足,所以服药需谨慎。

        以下部分内容适合专业人士参考:

       从连花清瘟的配方组成可看出,13味药中寒凉药占了8味,其中清热解毒药占了5味: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加上清热泻火的石膏,苦寒的大黄、辛凉的薄荷脑,这8味药均属寒凉药;剩下的5味药:红景天苦、平,甘草甘、平,炙麻黄辛温、微苦,炒苦杏仁苦、微温,广藿香辛、微温。真正温性的药仅3味,用量也比较小。

      配方的用量:用量最多的是5味清热解毒药、以及石膏,其次为麻黄、杏仁、甘草、红景天、广藿香,这5味药用量约为清热解毒药的1/3,占比不大;用量很少的依次为大黄、薄荷脑;

       配方中含有:

      麻黄杏仁甘草汤,但炙麻黄、杏仁、甘草是等量的,量不大。并非仲景师的用量比例,而且用的炙麻黄,比生麻黄温和不少。

       银翘散中的部分用药:金银花、连翘、薄荷、甘草;但用量比原方大。加减用药中提到:胸膈闷者,加藿香……。

       凉膈散的部分用药:大黄、甘草、薄荷、连翘。(《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清心凉膈散的部分用药:甘草、薄荷、连翘、石膏。(《温热经纬》)

       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治邪热壅肺、但此方用量较小。能发挥的作用有限;银翘散原方主治太阴温病,且用量较小,吴鞠通:“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但连花清瘟中连翘、银花的用量比较大,有的临证者会认为连翘、金银花等药具有广谱抗生素作用,加上板蓝根具有抗病毒作用,这可能是组方的用意,但与吴鞠通的本意不一定相符。凉膈散泻火通便、清上泻下,清心凉膈散清心凉膈、宣肺透疹,治瘟疫初起。

       配方中的红景天性味苦平,又名“救火”,主大热。故在本方中救火为主,其次为发挥益气活血等作用。

       如此看来,此方以寒凉药为主,主治清瘟解毒、宣肺泻热。

       过服寒凉药易损伤脾胃,所以有不少患者服用连花清瘟以后出现腹痛、腹泻、纳差等症。

      所以,脾胃虚寒的患者,尤其平时不敢饮食冷饮、凉食的更不适合服用连花清瘟。

      此方不可作为预防药,否则没有预防反倒损伤了自身的脾胃、压制了正气,更易患病,且患病后病程还可能延长。(作者:张芳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