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吡蚜酮又称“饿死虫”,防治蚜虫飞虱不会产生抗性,真的吗?

 佰秀农业 2022-12-17 发布于安徽

有“饿死虫”之称的吡蚜酮

防治蚜虫飞虱为啥不会产生抗药性

在诸多防治刺吸式害虫的杀虫剂中,吡蚜酮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

看名字,吡蚜酮和吡虫啉比较相似,这也让很多人认为它们同属一个类别的化合物,其实,虽然都是防治刺吸式害虫的杀虫剂,名字也比较类似,但它们之间并不存在“血缘”关系。

和吡虫啉、噻虫嗪、啶虫脒等烟碱类杀虫剂相比,吡蚜酮为新型吡啶杂环类杀虫剂,主要作用于害虫血液中胺信号传导途径,从而导致类似神经中毒反应,害虫和一旦接触到药液,就能达到立即停止取食的效果。

业内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口针穿刺阻碍”,致使害虫口器再也无法穿透叶表,从而达到阻止其继续危害的目的。

这种“口针穿刺阻碍”效应,即可通过触杀的方式达到,又能通过胃毒的方式达到,还能通过内吸传导的方式达到,如此三位一体进行杀虫,也造就了吡蚜酮如今在市场上无法取代的地位。

有很多农民朋友反馈,说吡蚜酮效果不行,施药好多天还发现蚜虫活着,便又重新喷施一遍其它类型的杀虫剂进行补充防治。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吡蚜酮不是效果不行,只是死虫较慢罢了。

大家不知道的是,吡蚜酮之所以死虫较慢,并不是因为吡蚜酮有致命缺陷,而是因为吡蚜酮与众不同的杀虫方式,它先是破坏害虫口器,继而让害虫活活饿死,这需要一个过程(5-7天),但在这个过程中,害虫已经失去了继续危害的能力。

也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杀虫方式,也导致使用吡蚜酮防治蚜虫和飞虱不会产生抗药性,对于这种说法,你认可吗?

吡蚜酮的市场地位

吡蚜酮,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由国外公司研发的一种防治刺吸式害虫的全新杀虫剂,我国在2010年以后才开始大量登记。

当前在我国农业农村部获得登记的相关证件有473个,其中单剂261个(含原药),混配剂212个,登记数量排在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之后,为第四大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杀虫剂。

登记剂型主要为水分散颗粒剂,其次是可湿性粉剂(第一批登记的25%含量)和悬浮剂,以及少量的悬乳剂、颗粒剂、可分散油悬浮剂、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剂泡腾片剂。

登记对象以蚜虫和稻飞虱居多。

考虑到吡蚜酮原药价格回落(当前97%原药13万/吨,低于吡虫啉原药,基本和啶虫脒持平,略高于噻虫胺和噻虫嗪),使得吡蚜酮性价比开始凸显,除去吡虫啉、噻虫嗪和噻虫胺在地下害虫防治及种衣剂方面的独特优势,虽然位列第四,但在实际应用中(喷雾防治刺吸式害虫),吡蚜酮的优势则更强一些。

吡蚜酮在实际应用中的三大特点

①针对性强

吡蚜酮主要用于防治蚜虫和稻飞虱,同时对灰飞虱、烟飞虱、蓟马、白粉虱等多种刺吸式害虫有效。

主要针对刺吸式害虫,对其它口器害虫防治表现还没有相关报道。

②耐低温,持效期长

虽然击倒速度较为缓慢,但具有较强的耐低温能力和持效期,如春季用于果树和小麦蚜虫的防治,采用吡蚜酮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吡蚜酮的持效期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可逆转的“口针穿刺障碍”,致使中毒的蚜虫不会再有恢复危害的机会;二是吡蚜酮可以通过植物木质、皮鞘及叶片吸收传导,让“漏网之鱼”再次取食后产生中毒反应,像这种一波接着一波的持续杀虫方式,可确保20天左右的防治效果。

③用量少,混配更高效

在实际应用中,吡蚜酮往往采取较少用量,就能达到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

如防治水稻稻飞虱,每亩采用50%吡蚜酮10克就能达到较好效果。

在防治桃树桃蚜时,可选择50%吡蚜酮水分散颗粒剂,按100克/500-800斤水稀释后,在蚜虫始发期或盛发期进行均匀喷雾,为巩固杀虫效果,建议在第一次施药7-10天内,重复施药一次。

虽说吡蚜酮不会产生抗药性,但在使用时,还是建议混配其它不同机理的杀虫剂,原因有两点:

一是解决吡蚜酮的速效性,让等待饿死的害虫通过触杀和熏蒸的方式加速死亡;二是补充杀虫谱,达到广谱杀虫的目的。

如最为经典的配方“烯啶虫胺+吡蚜酮”,就是完美地诠释了以上两点,烯啶虫胺的速效和对白背飞虱的高效,恰好弥补了吡蚜酮的缺点,一时间,成为市场上较为流行的配方组合。

佰秀农业原创文章,欢迎评论转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