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以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以强势文化的姿态影响着周边地区,而日本自然就长期以来接受了中华文化的熏陶,融入本身文化发展的历程;上自东汉时扶桑遣使来访;后至隋唐朝鉴真东渡;几千年来,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生生不息。书画艺术作为中日文化交流的一部分,起到了纽带的作用,把两国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地连接起来。因此,研究中日两国书画的交流与发展对于研究中日两国文化的传承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16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却是中日历史和艺术史上最风起云涌的时代;日本在中国宋代绘画的影响下出现了其艺术史上影响力最大的画派“狩野派”;明清易代,黄檗僧人及明遗民的东渡使禅宗绘画在日本形成;清代海禁开放后沈铨、伊海、费晴湖等一批优秀画家东渡,在日本形成了长崎画派及日本南画;尤其近现代以来,随着中国封建时代的结束与国门的打开,在中国和日本的交流中,书画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日本近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又同样影响中国近代美术,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如张大千、傅抱石、高剑父、陈之佛等纷纷赴日学习美术,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成为中国书画史上的大家。上饶美术馆从馆藏书画与文献中选取百余件反映16世纪以来中日书画交往的展品,旨在让观众能清晰地看到中日书画的互相影响、互相融合。(摘自展览“前言”) ![]() ![]() ![]()
![]() ![]()
![]() ![]() ![]() ![]() ![]() ![]() 往 期 回 顾 |信|江|人|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