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简述《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谈判进展

 蓝林观海 2022-12-18 发布于山东

图片

简述《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谈判进展

罗茂芳1,2,郭寅峰3,马克平1,4*    

  1.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3; 2.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北京 100093; 3. 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北京 100194; 4.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摘要: 生物多样性公约(简称《公约》)正在编制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框架”)将在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上审议通过。框架具有里程碑意义, 对未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指导作用。由于生物多样性的持续丧失, 只有通过变革式的转型, 才能实现到2050年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景。框架以变革理论为基础, 拟制定雄心勃勃又务实平衡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息息相关, 目标的制定将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等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公约》机制和框架磋商的复杂性等多种原因, 仅极少数人完整地了解框架的内容和谈判进程。经过框架不限成员名额工作组(以下简称“OEWG”) 4次会议的磋商, 框架结构和要素已基本确定, 其中最受关注的是22个2030年行动目标, 包括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行动目标1‒8)、通过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分享来满足人的需求(行动目标9‒13)和执行工作和主流化的工具和解决方案(行动目标14‒22) 3个部分。本文介绍了OEWG第四次会议磋商的框架草案中行动目标的谈判进展, 对框架中30 × 30目标、资源调动等核心议题进行了分析, 从而为管理部门、科研机构、企业、社会组织、从事生物多样性教育和保护的广大工作者等社会各界了解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对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塑提供视角和方法上的参考, 从而更好地把握参与科技、贸易、投资、制造等领域国际竞争的环境政治动态与方向,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生物多样性公约》, 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 执行机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