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研究证实,非洲猪瘟病毒可以通过人工授精高效传播

 犇羴工作室 2022-12-18 发布于吉林

图片

随着科学的进展,尽管人们对于猪瘟非洲的发病机制越来越了解,但是持续不断的疫情表明,猪瘟非洲的一些传播途径还需要更透彻的研究。

现代养猪业依靠人工授精来实现优质公猪基因的高效传播,一些大公猪站的覆盖范围非常广,也就使得精液具备了高效传播病毒风险,特别是对于需要外购精液的小型家庭农场。

公猪精液已被证实可以有效传播多种病原,包括伪狂犬、口蹄疫、蓝耳病、水泡病、细小病毒等。由于公猪精液造成大面积猪病传播的案例并不鲜见。比如1997-1998年间荷兰经典猪瘟爆发时,1000多家猪场被迫关闭,由于他们从一个感染了经典猪瘟的公猪站购买了精液。又比如,2016年瑞士由于进口猪精而导致的蓝耳病爆发事件。再比如,丹麦2019年重组蓝耳病经过公猪站扩散的事件。

1984年,Thacker等人曾提出假设认为猪瘟非洲可能能够通过人工授精进行高效传播;Roszyk等人2021年的研究证实,在睾丸中可以分离到猪瘟非洲的病毒基因组以及感染性的病毒粒子,进一步印证了这一假设。

最近,一个由德国和美国学者组成的团队,进一步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索,他们用实验证实了猪瘟非洲可以通过猪的精液进行高效传播。

他们使用基因II型猪瘟非洲减毒毒株(爱沙尼亚,2014)感染了4头公猪,从4头公猪上采精,混合稀释后给14头先天阴性的后备母猪进行人工授精。之后对感染情况包括公猪和母猪生殖器官中病毒基因组和感染性病毒粒子进行了评估。

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有一半的母猪被直接感染,感染率达到50%。研究者表示,由于实验中使用的猪的数量比较少(4公14母),这一数据可能被放大了,但是这明确的证明猪瘟非洲病毒是可以通过精液传播的。

在对精液的日常检测中,最快2天即可从精液中检出非瘟病毒基因组,与蓝耳病的机制相当。

值得注意的是,常规的精液品质检查(红细胞、运动能力、畸形率、密度)并不能发现非瘟感染的迹象。甚至出现急性病毒血症时,镜子的运动能力和形态都没有受到影响。所以在病毒感染后到表现症状之前,对于公猪的常规检测以及对精液进行PCR检测是及早发现感染的重要手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