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城之春》[虞美人]

 长风数万里 2022-12-18 发布于广东

君别战乱无音信
忽报春风近
小城心事有谁知
只愿春来病树发新枝


水花镜月空辜负
偏在隔檐住
欲说还止忍相揖
十里长亭怅望坠阳西


       以前听说《小城之春》是中国最好的电影,总是有点不大相信,当然他们也补充说,应该《霸王别姬》是49后最好的彩色华语影片(有人说只有《活着》可相比),而《小城之春》是49前最好的华语黑白片(那时候也没彩色片吧),而看了几次《小城之春》的原片,再加上不少影评,终于渐渐喜欢了,认可了,觉得确实不错,所以就填词加解说分享一下,大家见仁见智吧。
        起初刚看的时候,第一印象是这不就华语版的《廊桥遗梦》吗?区别只是男主女主没上床而已,算不算精神出轨都不好说,相当符合中国人传统价值观里的“发乎情,止乎礼”。
       但一部低成本制作的黑白片能拍到这份确实不容易,在抗战胜利的大背景下选择拍这样的男女三角恋题材,真是别出心裁。我没那些专业的影评家说的那么到位详细,也轮不到我在这里添砖加瓦,只有自己的几点浮光掠影的印象。一个就是女主的气质形象真是非常的优雅端庄,往俗了说,就是耐看。那种一袭普通旗袍款的长衫,就是日常所穿的,不是拿来摆拍或出席特定场合的,是已经绝迹了的生活符号,电影是48年拍的,再过几年,银幕上和生活中,很快就被我们儿时记忆的,那些男女不分的千篇一律毫无美感的服装所淹没了,消失了。那就是一个时代的落幕和分水岭,一个不会再回过身来的背影!
        写《满江红 蒋宋美龄》的时候,我就说过,蒋夫人的旗袍真是那时候中国妇女最佳的形象代言,但她所代表的终究还是高端甚至奢华的,而女主周玉纹这样的形象,才是那时候中国中产或者再往下一点的家庭妇女的真正代表,而后面隐藏的隐忍、哀怨、贤惠,还有不甘消失的激情、活力,在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束缚压力下欲说还休,欲进还退,最后十里长亭怅然相送,让人既同情,又无奈。连《廊桥遗梦》里那外国中年熟妇女主,已经尝到了激情四射的甜头,跨前一步上了车子,就能够体验那向往已久的精彩的外面世界,她最后都退缩了回来,何况一个传统的中国妇女?
        倒是她病怏怏的老公最后有点男人决断的样子,觉得确实对不起妻子,耽误了她的一生,那决定一死成全他们的那一刻,让我十分的佩服!当然他没死成,死了的话这电影也就没有遗憾,没有余韵了。这让我想起了写《满江红 黑蝙蝠中队》里查到的资料,张立义二十多年后辗转归来,他妻子张家淇决定遵守当年的承诺,要回到他的身边,而那个忠厚的何忠俊先生也是相当的大气,默默退出,从此孤独终老。这样的中国男人形象可能没那么酷那么帅,但我觉得也是相当的高大丰满。
         当年看《罗马假日》,最后格里派利怅然若失的缓缓步出公主的记者招待会场,电影徐徐落幕,我那时候还不敢相信这就是结局,不可能不可能,怎么可以这样悲剧收场?再等一下,肯定就会峰回路转,赫本拎着一小皮箱急步跑出来,然后两人紧紧拥抱,于是大团圆结束。
        后来长大了才知道,这才是生活的真相和原型,没有那么多的皆大欢喜,心想事成!
        说到小城,外国人甚至我们自己可能都会有点误解,以为北上广深的高楼大厦和灯红酒绿就代表了今日中国,其实中国还有两千多个小县城,这里生活的数亿人口才是中国的主体部落。《小城之春》的破败兴衰,后来邓丽君《小城故事》的轻快温馨,才和我们呼吸相关。所以有时候丢下吵闹浮夸的抖音快手小红书,看一看这样节奏舒缓的黑白片,也觉得很宁静,很舒服....
         至于后来大陆田壮壮导演翻拍的我没兴趣看,听人说,那玩意就是东施效颦,画蛇添足,狗尾续貂,最后形神皆失,病人老公满脸红光,根本不符合了无生趣的作品人设,没有了原版有人认为多余的画外音,情节就是江南小镇上一户人家的恋情纠葛,吵吵闹闹的让人想到琼瑶阿姨的作品,毫无原来那种凄冷破败,虚化暧昧的美感。
        没看过就这样说人家可能不大好,但一想到49后国产电影一贯的形象,我又何苦去浪费时间验证一下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