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姆斯F大调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作品99号)创作于1886年。这首奏鸣曲是作曲家在完成他的第一首大提琴奏鸣曲21年后创作的。当时50岁开外的勃拉姆斯,已经创作完成了他的最后一首大型作品《第四交响曲》,进入他人生创作的顶峰时期。这首《F大调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也是勃拉姆斯晚期的力作之一。根据勃拉姆斯一贯的创作作风,这首作品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后完成的,由此使得这首作品篇幅长大、结构复杂、乐句宽广、乐思充满思辨、欢乐与伤感等多重意味的特点,无论对演奏者与聆听者来说,都是一部重量级的作品,所以有人形象地把它比作一部交响乐,足见一斑。 杜普雷与巴伦博伊姆演奏版本 全曲共4个乐章: 1.活泼的快板,F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为;“汹涌怒涛冲击般”的钢琴震音伴奏下,大提琴奏出歌剧咏叹调式的旋律,呈示部的发展充满热情。发展部为升F小调,力度减弱,大提琴奏出柔和的半音阶化新旋律,钢琴以对位法加入后达到顶点,再现部以第一主题为基础,它的变形变得相当优雅。2.哀婉动人的慢板,升F大调,3段体,充分发挥大提琴的性格,钢琴则展现完美的对位法,第二段开始时有一段热情的迸发。3.热情的快板,F小调,3段体。速度极快,随时出现意外的休止和音的挪位,以体现谐谑风格。第二段不是一般的抒情的歌曲形态,而是回旋曲式与奏鸣曲式有机的混合。4.很快的快板,F大调,回旋曲式。这一乐章在正主题之后出现的副主题所出现时明朗而活泼,变调后略显忧愁。正主题再现结束后,转至降D大调,第二副主题出现,钢琴三连音伴奏给人深刻印象。乐章结尾部是由大提琴拨奏暗示主题,技巧的效果极佳。 小编再次送上王健与埃克斯的版本 最后送上卡萨尔斯的版本(小编喜欢那个年代唱片所特有的沧桑感,仿佛能从里面听到岁月的流失) Brahms Cello Sonata No 2 In F Major Op 99: Allegro Vivace 音乐: Pablo Casals - Beethoven & Brahms Cello Sonatas![]() Brahms Cello Sonata No 2 In F Major Op 99: Adagio Affetuoso 音乐: Pablo Casals - Beethoven & Brahms Cello Sonatas ![]() Brahms Cello Sonata No 2 In F Major Op 99: Allegro Passionato 音乐: Pablo Casals - Beethoven & Brahms Cello Sonatas ![]() Brahms Cello Sonata No 2 In F Major Op 99: Allegro molto 音乐: Pablo Casals - Beethoven & Brahms Cello Sonatas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