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感神方何止一张?!寒燥(湿)津损还看“葳蕤汤”!

 清风明月斋2 2022-12-18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前两天,我们为大家介绍了一张流感神方“九味羌活汤”。这张方子对于治疗早期流感(表现为恶寒、发热、头身酸痛等)效果确凿,小冷妹亲测有效哦!

不过,说起流感神方,又何止一张呢?!不学一些新的神方,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图片

根据本次流感特征及运气病机,我们还想为大家推荐另一张经典神方——

“葳蕤汤”

它对于外感风寒(湿)、燥火津伤、或素体阴虚、感受风寒(湿)引起的流感特(jue)别(bu)管(pian)用(ren)。

如果你运用得当,一剂药服用1次(也就是半剂),就可退烧身爽,进入轻松之境!

小冷妹的同事前两天得了流感,发烧了两天不见好,只服用了一次后就见效了,激动得他直呼此药太神!

图片

图片

其实,“葳蕤汤”早已被历代诸多医家用来治疫病,也有许多古书中记载此方功效,比如:

葳蕤汤用治阴虚外感风寒郁热,见恶寒发热,头痛,咽干舌燥,气喘有汗,胸脘痞闷,体重嗜睡,苔白,脉浮者。方中用葳蕤(玉竹)滋阴生津为君;白薇、石膏清热凉血为臣;麻黄、杏仁宣降肺气平喘,独活、川芎、青木香舒经活络,理气行血为佐;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整方具有滋阴清热、宣肺解表作用。

——《备急千金要方》卷九

“葳蕤汤”也有很多变方,功效有别,主治不同,比如:

将孙氏“葳蕤汤”改独活为羌活(唐宋前独活、羌活不分,遵此),加葛根。用治“风温,兼疗冬温,及春月中风伤寒,发热,头眩痛,咽喉干,舌强,胸内疼痛痞满,腰背拘急”等症。

——《活人书》卷十七

运用葳蕤汤(葳蕤1钱,茯苓1钱,枣仁1钱,石膏1钱,人参7分),主治病后多寐,身犹灼热,余邪未清,正气未复。

——《杂病源流犀烛》卷六

改良后的“加减葳蕤汤”,是由《备急千金要方》葳蕤汤,减麻黄、独活、杏仁、川芎、青木香、石膏,加葱白、豆豉、薄荷、桔梗、红枣而成(生葳蕤 9克、生葱白 6克、桔梗 4.5克、白薇3克、淡豆豉 12克、薄荷4.5克、炙甘草 1.5克、红枣2枚),具有滋阴发汗作用,主治阴虚之体外感风热者,故见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咳嗽、口渴、咽干、心烦盗汗、舌赤、脉数之症,治当辛凉解表,滋阴清热。

——《通俗伤寒论》

图片

顾植山教授在2018年1月12日的《中国中医药报》曾写道:

“目前的流感属于冬温,可按冬温进行辨机论治。因为目前气候偏燥,可参考朱肱《活人书》所用葳蕤汤治疗。”

据笔者观察,本次流感的确有很多表现为既有外寒(湿)燥、又有内燥、同时又蕴津损阴虚的情形。

探究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与运气特征、气候环境(既燥又寒湿)有关(前期我们做过多次介绍);另一方面,很多患者一开始就表现高热,大部分人群首先看西医,屡屡运用解热退烧药物,结果不仅出现“烧暂退又复起”的现象,还会出现“过汗损津伤阴”的弊端。

笔者概括这类患感人群为“寒(湿)燥津伤证”,所以选用《活人书》的“葳蕤汤”用来医治:

玉竹,滋阴生津为君;

石膏、白薇,清热凉血;

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共为臣药;

麻黄、杏仁,宣降肺气平喘;

羌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

木香(将原马兜铃科属的青木香改为本品),既能辟秽散结、下气宽中,又取其升动清阳、疏通行气,还可防寒凉腻滞之弊;

川芎血中气药,行血通经为佐;

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

本方尤宜于“寒湿郁结”,同时兼夹“燥火津伤”,又蕴气血郁滞之证。

倘遇寒湿而无燥火津伤,或燥热阴伤而无寒湿者,则不相宜。

图片

通过这段时间的临床诊治,笔者认为中医治疗流感特色明显,疗效卓著,但一定要结合时令岁气,符合“必先岁气、无伐天和”之精神。

同时,不可随便大量运用退而复起、大量出汗、损伤津液的激进方法,更不可不问时气、不管患者具体表现,公式化、或生产线式的闭门造车,甚至主观臆断。

否则,不仅不会获得佳效,还会延误病情出现乱子。

正如《素问·六节脏象论》所云:

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

只有“审察病机,无失气宜”,才能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图片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