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观壶口瀑布感怀
作者:丁达尔
一瀑青冥泛紫烟,飞花溅玉怒涛悬。
黄河尚有雷霆日,尘世焉能少巨澜。
上海诗社周一组静修推荐:
这是一首哲思抒情诗。“怒涛悬”写出了黄河之势,“青冥”“紫烟”隐喻了对母亲黄河的眷念。“雷霆日”是因,掀“巨澜”是果,昭示着随着炎黄一脉的崛起,世界未来可期。作品大气磅礴,酣畅淋漓,百读不厌,令人拍手叫绝。
七绝·暮秋
【壬寅消寒诗之2残韵】
作者:唐伟强
风吹落叶渐秋残,北雁南归欲骤寒。
煮茗一壶骚客至,偷闲得句乐吟坛。
上海诗社周六组冯志清推荐:
厦门诗友@唐朝老师新作,《七绝-暮秋》。恰是:身临南方“暮秋”,恰逢寒潮南袭,“北雁”再“南归”。“骚客”“煮茗”,正“乐吟”,好个“消寒”啊!可谓:“古韵新吟”,人有见闻,诗有情感!
七绝·寒夜(新韵)
作者:田野290
暮飘大雪把心压,客夜无眠念老家。
此刻故乡应更冷,贫屋里面住爹妈。
上海诗社周五组周慎推荐:
思乡佳作。题为寒夜,首句即以“大雪”开门见山,照应题目。以后通过“念老家”→“更冷”→怀念双亲,一气而下,步步深入。全诗情景交融,从心而发,得“诗言情”真缔,故为之推荐。
七律·致“阳”妻
作者:落红飞过
暮至家门获特批,谁知引控是无题。
两人一卫常常见,千虑三餐日日携。
口罩难防双手摸,分床易隔独鹃啼。
时因叫唤端开水,还在群中发雅迷。
上海诗社周五组周慎推荐:
咏时佳作。目前防疫和居家自我隔离是热门话题,作者从陪妻子隔离这一现象出发,无句不是隔离,又无句不是亲情。结句以“还在群中发雅迷”作结,表达出作者对抗疫胜利的期望和信心。全诗景情交融,醒人耳目,感动读者,故为之推荐。
七律·酒馆凭窗
作者:昙台云玉
山长水阔清辉夜,倦鸟斜飞处处家。
客去楼空生旧曲,琴来影动烫新茶。
听风隔座伤前事,拂手凭窗恤落花。
但见随波离别后,人间从此各天涯。
上海诗社周六组西域归来推荐:
随感佳作,感悟人生。音协律工,意深耐品,语言优美。“清辉夜”凭窗而望,感叹人生客旅的“处处家”意,“客去”“旧曲”“琴来”“新茶”“伤前事”“恤落花”无不隐喻了人生的来来往往和物是人非,有一种伤感,亦有一种希望。尾联升华道出了一种实际存在而又引人慨叹的实际情况“人间从此各天涯”。意推之为精品。
五律·疫满三载寄大白
作者:袁宗才(云庭闲步)
久持临极限,顽抗考心神。
精准维经济,知行有白身。
疲穷终达曙,毒弱乃佳因。
冠毒嚣三载,伊人老两旬。
上海诗社周一组静修推荐:
这是首赞美诗。作者胸襟旷达、情感真挚。以白描的手法对医者做了清新流畅、淳朴素淡地赞美。起承转合有机联系。客观地反映大白的现状,肯定他们是稳定经济、民心的压舱石。引导读者正确对待当前抗疫政策的变化,给人以希望。尾联最为精彩,代表人民抒发了对医者、天使的爱怜之心。然有一字重复,也瑕不掩瑜。
五律·冬至
作者:徽杉树
严飙窗外急,冰厚已千重。
瓦上清霜色,阶前薄雾容。
烟消开古渡,霞起现高峰。
更有梅英蕾,凌寒逐自浓。
上海诗社周日组老爱推荐:
推荐理由:意象密集而不觉迫束,对仗工稳而不失灵动,看似全写冬景,而寓情其中,愈品愈“浓”。
声声慢·阳后感
作者:紫萱翰墨
撕声咳肺,嗓痛咽干,凄凄惨惨不寐。大雪初寒,时候中招遭罪。三丸两包吃药,怎奈何,高烧难退。感阳了,在他乡无助,鼻涕眼泪。
满地纸巾丢弃,无心扫,如今有谁知会。守著窗儿,遥望月星西坠。新冠暗中作祟,整三天,卧床喝水。这情景,怎能用语言描绘。
上海诗社周四组海江行推荐:
本词形象生动,传神描绘!巧妙化用易安词句,颇为有趣!
临江仙·冬韵自吟
作者:埂中鸣
作雪徒生寒韵,开春可待丰年。蓬尘诸事枉悲欢。渡三千弱水,拥四尺田园。
贫富自由归运,尊卑如是旁观。窃方天地任凭栏。余生清寄趣,随遇自心安。
上海诗社周五组 周慎推荐:
自咏佳作。以冬韵为题,开篇即以“雪”、“寒”照应题目,依次从“待丰年”、“枉悲欢”、“渡弱水”、“拥田园”,言己之过往、将来,终有其趣。下阙从田园而发,主述心境,着重于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结合作者从军多年,事业有成,从而有解甲归田之想,亦是忙中有闲,颇得陶家雅骨,故为之推荐。
少年游·心事
作者:西域归来
一盅往事已随风。幽绪语梧桐。怅然登台,人间烟火,前意似朦胧。
黄花不比清颜瘦,望断水重重。满目红尘,觅无旧梦,可否弃寻踪?
上海诗社周日组花无郁一推荐:
最妙在词语句子新颖:往事可以用“一盅”装尽以及“黄花不比清颜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