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1218教学手记——告诉你:为什么这是一个好句子

 晋诺工作室 2022-12-18 发布于江苏

前两天推文介绍了付润石同学写浦钰杰同学的作文,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他不但吃掉了早饭午饭,还吃掉了晚饭,解决了午前的点心,甚至是中午睡了一个小时。”有网友问我,这个句子好在哪里?
我先不说这个句子好在哪里,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刘亮程的两句话:
①雪落在那些年雪落过的地方,我已经不注意它们了。
②“……寒风还是进来了。它比我更熟悉墙上的每一道裂缝。”
再看看我的两个学生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唐铁峰同学对句①的解读:首先,在文章的开头,便有当下与过去的融合:“雪落在那些年雪落过的地方,我已经不注意它们了。”在这句话中,有雪正在落下的现实,也有着作者已经经历了无数场雪的过去,而这个过去是被隐藏在了“不注意”当中,这样带有回忆性质的叙述便更能够使得读者有所代入、有所感动。
再看看罗祉僖同学对句②的解读:
拟人,这个东西,看似很简单,我们也用,其作用我们也很熟悉,就像是我们答题时所写的一样,将寒风、雪、寒冷拟人化,赋予他们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各自的特点。但之所以刘亮程的文章读起来韵味十足,是因为他将这个手法运用得格外独道,他运用的拟人拟人化程度更深,更加的人格化,更具有人的形象和特色。
我可以写“寒风从墙上的一道缝隙中走了进来”,这个也是拟人,但只是寒风能够跟人一样走了。我们用“走”“跑”“跳”“说”这种词语起到的效果,只是给物质装上了假肢,能动了,但至于寒风与作者之间感情和联系,是一点没有的。而刘亮程用的是“熟悉”,也是将寒风拟人化,但其中便暗含了寒风不仅是可以走进来的人,而是与家中的缝隙相熟的、作者的老熟人。再与前文联系,与前文讲述寒风侵袭家中的基调相联系,寒风就自动被物化成为了一个人活生生的熟人,一个熟人带着冷气进来了。但是这个人,不是人,是寒风。
可能会有人说,刘亮程是大作家,中学生怎能与此相比。其实错了,写作应该向孩子、儿童、老人学习,尤其是向他们的生活中的语言学习,因为,他们的语言真实度最高,直达事理本质。而一个句子的好与坏,首先在于它的真实度,这个真实是指对事理本质的揭示程度,越是能揭示事物本质其真实度越高,当然也就越有品质。
现在来看“他不但吃掉了早饭午饭,还吃掉了晚饭,解决了午前的点心,甚至是中午睡了一个小时”这句话究竟为什么好呢?
概括地讲,它用最少的字揭示了浦钰杰的本质。
我们可以用很多的语言来描述浦钰杰刻苦学习的品质,比如废寝忘食,孜孜矻矻之类的词语,但这些词语与浦钰杰的生活距离遥远,因为,这些词语会把一个人的个性给淹没掉,你会发现大作家的作品一般不会用这样的词语来写作的。
当然,我们也可以用很多事例来证明浦钰杰刻苦学习的品质,比如,他忘记了吃早饭,他一天只睡三个小时之类的事情,但这些事例需要用很多的语言表述来完成。缺乏经济性,更缺乏艺术性。我还是强调,这个艺术性不是简单地使用一些修辞手法,而是跨越了生活现象进入生活本质的艺术性。
这句话是如何用最少的字揭示了其本质的呢?
那就是用突破常规的方式揭示了浦钰杰寄存常规的本质。吃饭是常规,一日三餐是常规,但对有些人来说,并不是常规。我曾看到多次,中午最后一节课结束后,当大爱都拼命跑向餐厅的时候,还是有同学静静地坐在座位上沉浸在那些算式里。我也曾问过他们,要么是等空了去,要么是早已准备了零食,简单对付一下就了事。这样来看,让他们正常地吃完三顿饭就成了极困难的事。浦钰杰是一个刻苦学习的人,但他又突破了反常规的常规,这就更令人惊奇。这就是浦钰杰的本质,这句话正是用“不但……而且……”强调出了反常规中的反常规的举动,即浦钰杰学习刻苦,但在学习刻苦的群体中竟然超越了一般的刻苦形式,他是刻苦中的优雅刻苦者,因而,这句话用最少的语言揭示了最深的本质的真实。这就是这句话的奥妙所在。
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一篇文章到处都是这样的句子,但如果一篇文章之中连一句这样的话都没有,那就只能沦为平庸。
阅读可以帮你脱离平庸,那就是从大作家的经典文本、同学们的精彩作文中学习,读懂这样的句子的内涵、形式,体味语言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进而达到语言即生活,生活即语言的境界,这样的句子就会顺手而出。读读汪曾祺、史铁生、周国平等人的作品,就会更明白这一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