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红楼:黛玉多心?有心?

 写乎 2022-12-19 发布于四川
作者:依依

《红楼梦》我们从文字表面读到的黛玉似乎的确是多心的。连宝玉不是也跟湘云说“好妹妹,你错怪了我。林妹妹是个多心的人。湘云摔手道:“你那花言巧语别哄我。我原不如你林妹妹,别人说她,拿她取都使得,只我说了就有不是。我原不配说她。她是小姐主子,我是奴才丫头,得罪了她,使不得!”
不过,真正的阅读不是只读文字。
一、贾府的三次元宵节
我们且暂丢开此内容,从小说的第二十二章《听典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来看看黛玉是否有多心。
错的话,第二十二章写的是贾府的第三个元宵节。另外两回分别是: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回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若《红楼梦》果真写了九年的事,那就应该有九个元宵节,而小说前三个元宵节就已写出了此书之大关碍。即,此三个元宵节开启一部《红楼梦》之宏大悲剧场面及沉郁悲剧氛围。

第一回的开篇不久就是元宵节。这个元宵节,甄士隐五岁的女儿英莲丢失。从门子口中,我们知道那个时候的人贩子“单管偷拐五六岁的儿女,养在一个僻静之处,到十一二岁时,度其容貌,带至他乡转卖。”这才有了我们后文见到的英莲或秋菱。从古至今,凡人贩子都是十恶不赦的,但那时总也给那些被拐孩子留下一条性命,不像现今丢失的孩子竟消失的毫无踪迹。此乃闲话。
第二个元宵节恰逢元妃省亲,即《庆元宵元春归省 助情人黛玉传诗》一回。元宵节,当值元春选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按理说这是喜上加喜的事。可是,在这样一个双喜临门的欢庆时刻,曹公不但延续着前一回的悲剧氛围,而且,让这个元宵节到处漶漫了悲伤与悲凉。而此元宵节的悲凉之雾一至漫散至小说第二十二回的第三次元宵节。
认真阅读第二十二回,看似热闹喜庆的元宵节,看似其乐融融的生日宴会,读者在字里行间触摸到的却是对生死未卜的无奈与人物命运的凄惶。
不过,前两次元宵节下,黛玉倒也没有遭遇什么意外伤心之事。

二、未过完的第三个元宵节
据胡适先生《红楼梦考证》与《脂砚斋全评本<石头记>》,第二十二回内容不全。此回目,读者似乎也能从字数上明显看出较其它回目少很多。《脂砚斋全评本<石头记>》在本回内容之后 ,有这样一条批录:此回未成而芹逝矣!叹叹!丁亥(1976)夏。畸笏叟。
假如,《红楼梦》曹雪芹先生只是写了八十回的话,我们可大约推测八十回本或许并非从头至尾一气呵成的,应该是分成几个回目,断断续续完成的。或者最先成稿时,是按前后顺序进行;再修改,应该是有所重点,打乱章节完成的,而第二十二回成稿时间似乎是最晚的,到壬午除夕雪芹去世都呈没完成状态。因此,《红楼梦》也就有了后来的不同补本、续本。
以上,算是不是题外话的题外话罢。

三、听得曲文,悲何谶语
一部书的写作重点或顺序由作者当时写作思路或当时情况决定。那么,我们也不妨从二十二回结尾倒着往前来看此回目内容。看看这个元宵节,他众姐妹所制灯谜有何谶语?又何以让贾政深感悲凄。
看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宝钗所制灯谜的最后两句: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化成灰。——元春
因何镇日乱纷纷,只为阴阳数不同。——迎春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探春
莫道此生沉墨海,性中自有大光明。——惜春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宝钗

 元春灯谜“回首相看化成灰”,是否是寿数不长之谶;迎春灯谜乃其一生之际遇?探春惜春之灯谜果真是远适之谶与为尼之谶也?而宝钗之灯谜亦非福寿之谶矣?我们看文字好像大抵有此预兆的罢。故,贾政看了这些灯谜后,心内愈思愈闷,愈思愈烦,愈显悲戚之状。这即是回目:“制灯谜贾政悲谶语”内容梗概。
在胡适先生的《红楼梦考证》里:高鄂把宝钗的谜送给黛玉,又另作宝钗灯谜。《脂砚斋全评本<石头记>》是没写有黛玉所制灯谜,当然也无从看到其谶语。或许是因为未完成,或许曹公压根就不写黛玉所制灯谜。这,就与通部《红楼梦》从没正面写黛玉生日如出一辙。
不过,确乎也过的。
第三次元宵节恰遇宝钗生日。一大早,凤姐就和贾琏商量给薛宝钗过生日之事:“……但昨儿听见老太太说,问起大家的年纪生日来,听见薛大妹妹今年十五岁了。虽不是整生日,也算得将笄之年。老太太说要替他作生日。”只见贾琏低头想了半日,和凤姐说:“你今儿糊涂了。现有比例,那林妹妹就是例。往年怎么给林妹妹过的,如今也照依给薛妹妹过就是了。”
从贾琏的话里,我们算是看到林妹妹是过生日的。此外,还有一次。在金钗跳井后,王夫人要给金川装裹的衣服,就和宝钗说:“……原要还把你妹妹们的新衣服拿两套给他妆裹。谁知凤丫头说可巧都没有新做的衣服,只有你林妹做生日的两套。我想你林妹妹那个孩子素日是个有心的……”
此乃不写之写。

四、生日宴会小插曲
《红楼梦》多次运用其写法。只是这种不写之写,让读者如我般,无由地惦记贾府里寄人篱下的林黛玉。因为,大观园的黛玉太清醒,太单纯,又太与众不同。曲高必和寡。比如,伶仃孤苦躺在床上淌眼抹泪的黛玉;比如,站在宝玉房门前茕茕孑立叩门的黛玉;再比如,此元宵节宴会听戏,被众人取笑时形影相吊的黛玉……
贾母为宝钗生日专门是请了戏班的。吃过饭,宝玉兴兴头头跑来叫黛玉看戏:“起来!吃饭去,就开戏了。你爱看那一出?我好点。”黛玉却冷笑道:“你既这样说,你倒叫一班戏,拣我爱的唱给我看。这会子犯不上跐着人借光儿问我。”此句一出,我们就知道,黛玉的生日下是没戏班的。
有评者说,老祖宗只所以为宝钗过生日,不过是想提醒薛家母女,将笄之年的宝钗到了寻婆家的年龄。或许有此意吧。但我更多认为:贾母乃史侯大家之小姐,且现己是经年老祖宗,他的远见不同于一般老年人。一来,薛姨妈是王夫人之胞妹,况贾母一向是看重贾政的,对贾政之王夫人当然也不敢忽视。二来,在荣府,王夫人几乎算是当家媳妇,虽然有个王熙凤帮着,可王熙凤又是王夫人亲姪女,示好薛家母子也是间接对王夫人、王熙凤的厚待。你若认真体会一下,贾母对贾赦之邢夫人态度就豁然明朗。至于,外甥女,在贾母的内心深处可能早有更长远打算了吧。
叹只叹,世事无常!

不过,从上文对话中,读者也看到林妹妹令人绝倒的情态,似乎没有一点儿“多心”或“有心”。你看,黛玉说归说,旋即就与宝玉携手高高兴兴看戏去了。
宴席上,王熙凤所点《刘二当衣》贾母喜欢的;宝钗所点《鲁智深醉闹五台山》是讨喜贾母的。这么热闹场面怎么能少了宝玉!用黛玉的话说,他没看《山门》,就已《妆疯》。一家子喜气洋洋,其乐融融。可是,就是这样的喜庆场面,快乐晚宴,却因宴戏后的一个小插曲,嘎然而止。
事情缘因一个唱戏小旦。那个小旦被王熙凤拿来当笑话讲:“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的。”宝钗心里知道,便只一笑,不肯说。当湘云脱口而出,演戏的小旦“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时,黛玉内心大抵感到悒郁不忿。因为,湘云的话一说完,地下众人都笑了起来。当然,云姑娘也是真恼。湘云的恼是因为宝玉当时把她瞅了一眼,使了眼色。
所以她恼的是宝玉,说宝玉:“……我也原不如你林妹妹,别人说他,拿他取笑都使得,只我说了就有不是,我原不配说他,他是小姐主子,我是奴才丫头,得罪了他,使不得!”
湘云的话无论是针对黛玉,还是说给宝玉,都看出他的确是心直口快,性情豪爽的。更确定的是,当下婆子小姐是真的“取笑”黛玉。当然,也不难看出湘云对宝哥哥与林姐姐之间的亲近是透着嫉妒或醋意的。当然,黛玉于湘云亦如此。
这正是矛盾之焦点。

在贾府,无论是因主子奴才,还是兄弟姐妹,凡是黛玉心里不快的事,无论大小,事后都会在宝玉面前尽情地耍耍小脾气,弄弄小情绪的。过后,小儿女间的小矛小盾就烟消云散。可是,今天例外。
事情余绪还在宝玉。戏后,宝玉来到湘云处,想对湘云说说自己当时何以使眼色,但湘云是不买账的。因此,满心满意为湘云好的宝玉,在湘云处讨了个没趣。“宝玉在湘云处没趣,只得又来寻黛玉。”在黛玉处,同样地讨得没趣。黛玉把满腹委屈、不满一股脑儿抛向宝玉。
可是,今天宝玉并没有如往常一般低声下气哄转林妹妹,而是赌走了,或许是两处都不讨好之故吧。望着宝玉离开的背影,黛玉很伤心失望:“这一去,一辈子也别来,也别说话。”其实,黛玉的心里是想留下宝玉和他说说话,诉诉委屈的。

五、被众人“取笑”后的黛玉何以总以笑脸迎人
这次,宝玉转身一走,也真的没来。事后,黛玉只能以寻袭人为由,去寻了宝玉。黛玉心里明镜似的,尽管委屈难过,但此时此刻他需要宝哥哥的安慰。因为,宝玉一向是他的精神支柱与依靠,他是害怕失去宝玉的。
通部《红楼梦》似乎只有这一次,黛玉不但主动寻得宝玉,还不计前嫌,还跟没事儿人一般,拿了袭人给他的一个“字帖儿”,欢天喜地地相邀湘云与宝钗来到宝玉房里,大家一起谈起禅来。黛玉是聪慧的,他一定是将那个小“字帖儿”看作是自己的一个台阶。
在这段文字的叙述中,曹雪芹先生竟一连用了6次“笑”字。每每读到这6个“笑”字,总也无由生出一种酸楚。黛玉的笑容背后,只是自己的苍凉,又哪里寻的到黛玉的多心?小心眼?他把悲伤藏在笑后,用力地讨好湘云、宝钗。要知道,那个金锁还有以后的麒麟将成为黛玉一辈子心结。

当然,见仁见智,或许黛玉偶尔有些小心眼,小脾气,但今天的黛玉你若还这样看,似乎有点不尽情理。
现在社会,如果把谁比做某戏子或明星,大抵会很豪,继而沾沾自喜并不可一世。但在封建社会,如随便把人比做戏子,却是极为嘲弄人的一件事情,简直是一种耻辱!在古代,艺人是被称作贱民的,连户口簿上都标明贱民,此类人不许住好房子,不许配玉,不许考科举,不许和普通百姓结婚。
虽然随着封建王朝的进一步发展和具体时代背景的需要,雍正、乾隆两朝逐渐废黜“贱民”制度。但,当时众人取笑黛玉像个戏子显然是种侮辱性的“取笑。是,是“取笑”,一点不假,连直言快语的云姑娘不是也说:“别人说他,拿他取笑……”
探花林如海之千金,竟成贾府众人取笑对象,情何以堪!
黛玉在贾府,似乎连“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都达不到。黛玉总是孤苦伶仃,无依无靠。最疼爱他的外祖母如紫娟所说“老健春寒秋后热”;最亲近的贾宝玉又常“见了姐姐忘妹妹”。紫娟倒是对黛玉忠心耿耿,可他不过是贾府一个下人。
所以,贾府里的黛玉你说他多心也好,小心亦好,甚至说他悒郁不忿也罢,皆因自小无父无母,有颗无处安放的心和一辈子都解不开的心结。

 
 【作者简介】依依,中学语文教师。躬耕教坛,如履薄冰。皇皇数载,毫无炫耀之资,惟教学之余,寄情于阅读,而阅读亦予我最大收获与愉悦。浅酌低吟,喁喁独语,竟也流淌出条条情感小溪。人有所往,心有所向,汉文字的魅力,吸引我想做一名写好字的教书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