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了解一下黑山共和国历史

 兰州家长 2022-12-19 发布于甘肃

公元前3世纪,黑山地区因为先民伊利里亚人被古罗马征服而成为伊利里亚省的一部分。古罗马帝国在公元4世纪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后,实力衰减,难以控制曾经的疆域,哥特人便在此时接管了伊利里亚地区。而后,强大的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又征服了这一地区。在此阶段,黑山地区尚未出现统一的民族国家。直至公元6-7世纪,斯拉夫人的一支越过欧洲中部的喀尔巴阡山移居巴尔干半岛,与当地的伊利里亚人相融合,新的民族观念和独立国家意识的崛起,使得此地的斯拉夫人与伊利里亚人终于在公元9世纪第一次在黑山地区建立了杜克列亚国家。

文章图片1

古老的杜克列亚国家领土在如今的黑山东南部,它西起科托尔湾,东临博亚纳河。南部泽塔河和莫拉查河则为杜克列亚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文章图片2

杜克列亚在6世纪时是阿瓦尔人和斯拉夫人的冲突地带,但到了7世纪,该地区被斯拉夫人占领。杜克列亚作为一个群山地区,在当时主要起到了收容前斯拉夫“难民”的作用。沃斯拉维奇王子(768—814年)是著名的塞尔维亚君主,他统治着世袭来的领土,并联合其他的省和部落一起成立了塞尔维亚公国。到弗拉斯提米尔统治时,疆域已经覆盖了塞尔维亚西南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东部,远超今天的黑山范围。后来杜克列亚疆域持续扩张,并与拜占庭帝国联合,这使得其他巴尔干半岛的国家感到危机四伏,开始从军事上遏制和打击杜克列亚的扩张。公元960年以后,塞尔维亚分解成了几个公国,杜克列亚第一阶段的王朝结束了。

自公元6世纪后,拜占庭帝国统治了保加利亚、塞尔维亚、杜克列亚和波斯尼亚。在拜占庭帝国的统治之下,塞尔维亚将政治中心从内陆转向了沿海,成了一个“重新崛起的以杜克列亚为中心的塞尔维亚”。公元1030年之后,达尔马提亚、泽塔等地的执政官、君主们领导塞尔维亚人开始反抗拜占庭帝国的统治。

1034年,弗拉狄米尔的侄子趁拜占庭帝国皇位交替之时夺取了杜克列亚,拜占庭帝国派出军队镇压杜克列亚的叛乱,然而,杜克列亚人在斯凡特·沃伊斯拉夫的领导下在高山之间与拜占庭军队展开了游击战,最终,拜占庭军队败退,杜克列亚再次独立。1042年,拜占庭军队再次由斯拉夫人组成的军队进攻杜克列亚,仍然被击退。杜克列亚在抗击拜占庭侵略的军事斗争中不断取得胜利,同时也扩大了杜克列亚的疆域,巩固了杜克列亚王国的地位,杜克列亚毫无疑问在当时成了斯拉夫国家的核心。

文章图片3

杜克列亚国王沃伊斯拉夫死于约公元1043年,他的儿子米海罗于1046年继承了王位。米海罗通过与拜占庭王室通婚使得杜克列亚王国与拜占庭帝国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不仅如此,米海罗让儿子康斯坦丁·博丁迎娶了法国诺曼国王的女儿,也建立了稳固的外交。1060年左右,米海罗从拜占庭帝国手中攻取了塞尔维亚,并派儿子去管理。1072年,他又派出儿子博丁带领军队支持马其顿地区的斯拉夫人独立运动,在这场军事行动成功之后,博丁成为保加利亚地区的统治者。1077年,教皇授予米海罗为斯拉夫国王的地位。

1081年,米海罗去世,他的儿子博丁因为功勋卓著继承了皇位。这时,法国诺曼人袭击了达尔马提亚,拜占庭帝国要求博丁派军援助,但博丁希望诺曼人和拜占庭帝国在战争中互相削弱军事实力,从而减少对杜克列亚的威胁,故未采取任何行动,拜占庭最终战败。博丁通过对塞尔维亚以及波斯尼亚等地的军事打击和游说,不断地取得胜利,博丁自称为“杜克列亚和达尔马提亚国王”。1085年,拜占庭在和诺曼人的战争中占领上风。1101年,随着博丁的去世,塞尔维亚、波斯尼亚等地纷纷摆脱了杜克列亚的隶属国身份。

博丁死后,杜克列亚陷入了皇位争夺的混战中。最终,博丁同父异母的兄弟多巴罗斯拉夫二世取得了杜克列亚的皇权。鉴于杜克列亚虚弱的国力,拜占庭帝国企图干预杜克列亚的政务,派出了被放逐的皇室成员回到杜克列亚重新争夺皇位。经过几场政局的动荡,两败俱伤的贵族争斗使得杜克列亚的实力和凝聚力不断削弱,从而沦落为拜占庭帝国的一个非独立公国,并且逐渐地丧失了对黑山和塞尔维亚地区的控制,后期,杜克列亚的疆域仅仅剩下科托尔至乌尔齐尼一条细小的海岸地带。

11世纪,“杜克列亚”改称“泽塔”。至1166年,绝大部分的杜克列亚地区都被塞尔维亚公国占领。1186年,杜克列亚并入塞尔维亚,成为塞尔维亚的一个行政省。14世纪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再一次向西入侵巴尔干半岛。到了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了现波德戈里察及其以北地区,泽塔王朝灭亡。但黑山人在随后的五个世纪里始终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始终未能完全占据黑山。

文章图片4

1851年,黑山再次从政教合一的国家转变为世俗公国。1876年,俄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为了争夺高加索、克里米亚、巴尔干半岛以及黑海地区的控制权爆发了战争。事实上,这也不是俄土之间第一次发生军事冲突,在此之前,两国之间军事行动已经发生过多次,其中,1877-1878年的第十次俄土战争最为关键。

俄土战争的起因是从13世纪起,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在亚非欧展开了数个世纪的领土和影响力扩张行动,俄国也遭其入侵。此时,中欧与南欧小国的民族意识觉醒,开始谋求民族和国家独立,俄国依靠这些受奴役和同样信奉东正教的中南欧国家反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亚洲大陆西部、欧洲东南部和非洲北部的扩张,力图在巴尔干半岛和高加索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俄国此举既保卫了主权,又捍卫了黑海出海口。为解决“东方问题”,俄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长期进行军事较量。

俄土战争先后进行了241年,是欧洲历史上最长的系列战争。不仅俄土两国直接交战,英国、法国、波兰、奥地利、塞尔维亚、黑山、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均有参与。1878年1月30日,俄军在斯科别列夫的统率下,兵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城下。1878年3月3日,双方在圣斯特凡诺正式签订条约,奥斯曼土耳其承认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独立,保加利亚则成为俄国管辖下的自治国家。俄土战争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一蹶不振,俄国不仅扩大了疆土范围,还树立了在中欧、东欧、南欧的威信。

由于英国和奥匈帝国对于《圣斯特凡诺条约》中的规定不满,它们反对俄国掌控中南欧局势并在巴尔干半岛建立大斯拉夫国家保加利亚,于是,战胜国为了重建巴尔干半岛的秩序,奥匈帝国提议重新审定和修改条约,英国则以武力使俄国屈服参加会议。1878年6月3日,在德国柏林召开了会议,史称“柏林会议”,这次会议长达十年,同时是瓜分非洲殖民地的动员会议,对日后非洲地区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故又称“柏林西非会议”。德国首相俾斯麦代表德国向各国发出邀请。在柏林会议上,关于巴尔干半岛的安排通过《柏林和约》实现以下几项:

(一)《柏林和约》正式承认塞尔维亚、黑山、罗马尼亚独立,但须分担土耳其的债务。

(二)保加利亚划为三部分:马其顿地区仍属土耳其管辖;巴尔干山脉以南建立一个土耳其的自治省,称为东鲁美利亚,该省总督应为基督教徒;保加利亚公国的领土只限于巴尔干山脉以北地区,有权选举自己的王公,但需经土耳其等国的同意。这一安排使俄国在《圣斯特凡诺条约》中意图打造一个独立的大保加利亚斯拉夫国家的愿望覆灭。

(三)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仍属于土耳其统治,但奥匈帝国有驻军权和行政管理权。

根据1878年7月13日签订的《柏林和约》,1881年,罗马尼亚宣布独立;1882年,塞尔维亚宣告独立;1908年,保加利亚获得自治权;1910年,黑山王国成立。为庆祝黑山王国成立,黑山正式将7月13日定为“国庆日”。《柏林和约》使黑山获得了来之不易的独立,同时,也使巴尔干半岛复杂的局势和关系更加微妙。

在1889年的6月28日,塞尔维亚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征服,这一天被塞尔维亚人视为国耻日。而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却在当天去萨拉热窝参与阅兵视察,奥匈帝国选择这个日子意在向巴尔干的斯拉夫人进行警告和施压,可是就在这一天,奥匈帝国的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文章图片5

一个月后,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接着德、俄、法、英等国相继投入战争。交战的一方为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保加利亚。另一方为协约国,有英国、法国和俄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日本等国。原属同盟国的意大利,考虑到利害的关系,加入了协约国方面作战。日本以1902年缔结的“英日同盟”为借口,于1914年对德国宣战,并迅速占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势力范围。

1915年9月,保加利亚与德国和奥匈帝国签订秘密协议,进攻塞尔维亚。黑山加入协约国作战,并与塞尔维亚并肩抵御巴尔干地区同盟国的进攻。同年10月,保加利亚派出6个师的强大兵力向塞尔维亚以东发动进攻,同时,德奥同盟军集中14个师从东北方向夹击塞尔维亚北方,尽管得到黑山的军事支持,塞尔维亚终因寡不敌众以及军备的落后,放弃了贝尔格莱德。黑山最终也于1916年2月向奥匈帝国投降。到了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局势已经趋于明朗,1918年11月11日,《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的签订宣告了历经四年零三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巴尔干半岛的局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黑山也受到了波及。由于巴尔干半岛主要是由斯拉夫民族构成,因此,自19世纪民族解放运动兴起,巴尔干半岛上的南部斯拉夫民族意识到分崩离析的小国各自为政难以抵御强国的侵扰,因此,它们期望能够结成一个强大的共同体,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

1905年起,著名的新闻记者苏皮洛就曾为斯拉夫民族的团结协作而奔走斡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继续为此事努力,终于得到了英、法、意以及塞尔维亚的同意。1915年5月,在巴尔干局势最为紧张的时刻,苏皮洛和著名的政治家特伦比奇在伦敦共同创立了南部斯拉夫委员会,并由特伦比奇出任该委员会主席,这为南斯拉夫建立统一国家奠定了基础。

当时,南部斯拉夫委员会经过商议共有两种联合方案:第一,以宗教为划分标准,把南部斯拉夫人中所有的东正教徒都统一于一个政权之下,黑山、达尔马提亚南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大部、克罗地亚东部以及匈牙利南部都将并入塞尔维亚;第二,不排斥天主教徒,将东正教和天主教整合,把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都联合起来,建立一个真正的南部斯拉夫国家。经过长期酝酿和反复讨论,考虑到团结性以及民族共同性,第二种方案占了上风。1917年7月20日,塞尔维亚首相帕希奇和南部斯拉夫人委员会主席特鲁姆比奇共同签署《科孚宣言》,宣布支持所有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组成一个统一的国家。

按照第二种方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8年12月1日,“塞尔维亚一克罗地亚一斯洛文尼亚王国”正式建立,由南部斯拉夫传统强国塞尔维亚的摄政王亚历山大担任国王,该王国成立后共拥有24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和1200万人口,一跃而成为巴尔干地区的一个强国,该国在1922年的巴黎和会上得到承认。至此,独立的黑山王国消失,并人了“塞尔维亚一克罗地亚一斯洛文尼亚王国”。1928年,“塞尔维亚一克罗地亚一斯洛文尼亚王国”更名为南斯拉夫王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黑山当时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它所在的南斯拉夫王国加入反法西斯联盟共同作战。1941年4月6日,德国、意大利和匈牙利组成的轴心国军队入侵南斯拉夫王国。德军最先轰炸了南斯拉夫王国首都贝尔格莱德和其他南斯拉夫王国的重要城市。塞尔维亚等国组成的南斯拉夫王国的军事力量根本无力抵抗德国军队的强大而快速的闪电攻势。

1941年4月17日,南斯拉夫王国仅在抵抗11天后便全面溃败,于是南斯拉夫王国派出代表与德军签订了停战协议,放弃了对德军的抵抗。30余万南斯拉夫王国官员和士兵成为德军的囚犯并受到迫害。德军占领了南斯拉夫王国后,为了瓦解南斯拉夫的实力,将其拆分。克罗地亚成为德国的仆从国,驻扎着德国军队成了军事基地;德国军队同时占领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以及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的部分地区;保加利亚、匈牙利和意大利占领了其他的南斯拉夫地区。

从1941年至1945年,约50万南斯拉夫人被屠杀,25万人被放逐,20万人被迫转信天主教。1942年11月25日,南斯拉夫反法西斯自由委员会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成立。1943年11月29日,该委员会再次召集会议,商议战后南斯拉夫的国家政权组织,并确立建立联邦形式的国家。这一天在日后也成了南斯拉夫联邦国庆日。南斯拉夫王国最终在1944年将轴心国军队驱逐出塞尔维亚。1945年,南斯拉夫境内其余的轴心国军队也相继撤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南斯拉夫军队甚至占领了意大利、匈牙利等国的部分地区,但最终又放弃了占领。据1980年南斯拉夫历史学家的统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南斯拉夫共牺牲了170多万人。

文章图片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5年11月11日,南斯拉夫境内的共产党组织举行了全国投票选举。同年11月29日,虽然南斯拉夫王国的国王彼得二世已经被放逐,但仍然被投票废黜,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1963年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改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仿照苏联的宪政模式,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宪法确立了联邦是由六个共和国和两个自治省组成的国家,联邦首都设在贝尔格莱德。

至此,黑山成为南斯拉夫联邦的一个共和国。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工业的复兴,南斯拉夫在美国的援助下经济发展迅速。到了1970年左右,由于国际油价的骤然上升,美国与欧洲同时陷入了再一次的经济危机之中。依赖美国援助和欧洲资本的南斯拉夫由于大量引进和借入欧洲和美国资本,经济和社会危机也随着美国与欧洲资本链条的断裂而爆发,南斯拉夫联邦内的一些共和国和自治省已经逐渐希望自力更生,联邦政府的集权控制也因铁托元帅的去世而削弱。铁托去世后,南斯拉夫境内的民族关系开始紧张起来。

1986年,塞尔维亚的学术组织开始关注到塞尔维亚在南斯拉夫的中心地位已经逐渐衰弱,并希望回到1974年以前的状态。在一系列的民族斗争和主权独立运动后,1991年,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率先脱离南斯拉夫联邦独立。1991年9月,马其顿共和国宣布独立。1992年4月,欧洲国家承认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独立。

1992年4月28日,黑山和塞尔维亚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斯拉夫联邦彻底解体。黑山与塞尔维亚成立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希望能够继承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国际法地位,但联合国对于黑山与塞尔维亚继续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名义行事这一要求予以否认。后来,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放弃了上述愿望,并于2000年11月1日以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身份加人联合国。

1992年,黑山和塞尔维亚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并制定了宪法,确定了新成立的南斯拉夫联盟的合法性、政体以及国体。黑山和塞尔维亚将国旗进行了更换,原先的红色五角星被移除,取而代之的是双头鹰。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议会通过《塞尔维亚和黑山宪章》,改国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

从1996-2006年,黑山和塞尔维亚名义上虽然是一个国家,但实际上,它们各自都有着绝对高度的自治权,各自掌握着自己地区的经济政策制定权,使用不同的货币(黑山使用欧元,塞尔维亚则有自己的通货),南斯拉夫联盟本质上只是一个松散的联邦,它们只有在共同防御时才联合在一起。由于黑山和塞尔维亚各自为政的行事风格,联邦已经名存实亡。

2006年5月21日,黑山进行了独立公投。根据欧盟的规定,黑山独立具有较大的争议,因此,支持独立的人数应当超过投票人的55%。最终,在公投中,有55.5%的人支持黑山独立,黑山独立派以0.5%的微弱优势获得了民众的支持。5月23日,独立公投的结果被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认可,这意味着黑山独立的结果一经公布就能够获得国际上的普遍支持。5月31日,黑山独立公投委员会正式确定了公投的结果,经核对有55.5%的黑山民众支持黑山独立。6月3日,黑山议会正式宣布黑山独立。针对黑山的独立宣告,塞尔维亚政府也发布声明,宣布塞尔维亚是塞尔维亚和黑山国家的国际法主体地位继承者,政府和议会将尽快制定宪法以应对国家发生的重大变故。6月22日,塞尔维亚和黑山正式建立外交关系。6月28日,第六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接纳黑山为联合国第一百九十二个成员国。在黑山宣布独立后,俄罗斯、欧盟、美国、中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相继宣布承认和尊重黑山独立的结果。

文章图片7

至此,距离独立的“杜克列亚”国家近千年以后,2006年6月3日,一个“年轻”而现代的黑山再次以独立的面貌屹立于世界之林。2017年6月5日,黑山加入北约,成为该组织第29个会员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