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文化中可贵的清流

 遇事明言 2022-12-19 发布于甘肃

然哲学

        博物学带给整个人类思想的宝贵启示,是美好的智慧的记忆,也是面向未来,更新、改善人们的世界观所必须的。因为,以这些的角度来看,不是所有的科学技术人都有智慧,有的还可能是有智障的。

生命科学已经将目光投向到分子级,但如果眼睛仅盯着基因的双螺旋结构,人类可能根本看不到更为丰富宏大的生命演化。跳不出电子显微镜的量级限制,无法在整体和宏观上感受生命的绽放和运行,或许无法感知未来的生命方向。

历史文化中可贵的清流

        在华夏文化中,自西周时期起,就有了“雅”、“颂”情结,长久以来,这种情结与史俱在、与时俱进。

放眼望去,古来及今,“雅”、“颂”到发癫、发痴、发痧、发麻的也不在少数。譬如华文文化中的宝贝“文以载道” ,就是奇葩之一。

奇葩在哪里?“载道”的这个“道” ,并非道家的“道” ,这也还罢了,所载连自己的“道”往往也不是。是什么呢?是官家的“道” ,庙堂的“道” 。

在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长河中,由于“载道”不慎而翻船者太多了,其中有一大半是被伟大的皇帝直接或间接地干掉的,有的没载好,翻了船,有的被误判误决,丢了性命,还没有算上株连的,三族,九族……

这个没办法,庙堂情结左右着人群,甚至左右着那些比较智慧的脑袋,譬如鲁国的优秀小学教师孔丘,到了“惶惶然如丧家之犬”的地步也不改悔。

庙堂推崇的,推行的,是等级,是规矩,为庙堂服务的人,将之包装成“境界” 、“特色” ,弥散,浓化,浓化,弥散,渐而成为整个文化的虚妄共识,庙堂取向成了整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

宋江一干人啸聚水泊,高唱自由,其所处的“绿林” ,对于庙堂,比之乡野更加“痛快” ,可是,宋江们却不住地为之痛苦,竖起了“替天行道”大旗才吃得下肉、喝得下酒了。

“载道”与“正名”异曲同工。最后,通过妓女路线受招安,终于“正名” ,走向庙堂,全体死翘翘。

深层原因,在于庙堂华丽外衣之下掩盖着的的“凶”和“恶” 。

而“迺遒”与道,无关宗法等级,普适万物,其根本,是“慈”和“善”

对生命的看法,决定一个人的慈善观。上神以慈爱万物为发轫和归宿,慈爱是万善之根本,人欲积德累功,不独爱人,兼当爱物,物虽至微,亦系生命。慈悲仁爱也是道家的人生观:今世美好,本世美好;本生珍贵,人生珍贵。“兼善”  、“贵生” ,潜意修为,追求愉悦,成仙成真,得享长生。而“长生”是上神对“万灵”最为美好的爱意。

上神的晓谕是:生命尊贵。无论是天地间的人,自然界的禽兽鱼虫,但凡有生命的万物,皆为“大道至德”之所显现。正由于此,贵生是“至道” 、“至德”之一。

上神的佑护和指引是,凡对生命有利的事情都应去做,对于生命有害的事情都应制止。就是弃除私念,长养万物,平等和顺,善待万物。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深处,潜藏着相关的秘密。

汉字“道”左边、下边的“走之”偏旁,起初的写法是三撇加一个“止”字。三撇的意思是很多,“止”字是人的腿脚,人的脚印,是前进的意思,也有阻力的意思。其本意是行径、行为和阻力。乍行乍止,攀阶而上;走走停停,像在攀登阶梯。

“道”字右半部,是一个“首”字。“首”字和“页”字都是人的“头”的表形,上面的“八”字是两个小箭头,强调“头”的优先、首要。如果“八”在下面,就是“页”字,强调的是脸部,“面”部。

“道”跟“走”的关系,跟“身”的关系,就是我们所谓的“具身性”和“体验性” ,道跟人的“头”的关系,就是人的行为、体验促成的与头脑、与灵性的关系。人生像在夜路上前行,足部的运动和远方、高处灯火的照耀以及自我头脑的判断、引领,合起来,就是“道”

德,原初的意思是“一” 。惟初太极,其立于“一” ,造分天地,化成万物。“一”字的一“划” ,开天,辟地,显太极、生阴阳、分天壤、化万物。

“德”字左边的三个笔画是人的股、胫、足,也就是人的大腿、小腿和脚,象征步伐、行为。这个偏旁,在所有的汉字里,都与步伐、行为相关。

“德”字的左偏旁是人的行为构成的时间和空间,生活的时间和空间,不妨简单称作“时空”

“德”字的右半部分是“十目一心”的组合。“一” ,中心,显太极、生阴阳、分天壤、化万物的“一” 。“十”字是一分再一分,西东北南,再加上立体的上下,为“十方世界” ,乃是完整、具足、全方位的意思。“十”也是个圆满之数,俗谓“十全十美” ,取意即圆满也。

“德”字中的“十”“目”合起来也是“十方之目”——上神和众神的眼睛。常说“人在做天在看” ,这里的“天” ,即是上神的俯察,众神的监督。

“一”之下的“心” ,是地上的人心,世界上的人心。

人心,肉眼是看不见的,俗众是看不见的。众人许愿,就是心知和神知,自己清楚,上神清楚。上神俯察,众神监督,世间一切,了无遗漏。换言之,“天”在洞察人的一切,尤其是“心”

由此可知,“德” ,即人的心念符合上神的美好旨意,遵循迺遒和道的基本属性。

“道”是“德”的内核,“德”是“道”的表征。

上神布“大道” ,行“大德” ,仙真尊“道” ,建“德” ,世人具“德”者,体现在生命中,就是真诚品性,善良行为。自古及今,所谓“积德” ,所谓“福报” ,含意正在于此。

真士,高士,大德、高德,受到上神和众神的眷顾,受到上神和众神的启示,受到上神和众神的指引,受到上神和众神的佑护,从而受到众人尊敬。

在汉语言里,还有“缺德” 、“损德”的说法,指的违拗上神,执意逆行,甚至欺道妄为,历忧涉患。

可想而知,在具身教育学中,指的是违背大自然的规律,不但行为和体验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还会受到伤害,经历惩罚,收获教训。

华夏历史中最早的道师老子,著有《老子》一文,同《庄子》 、《论语》 、《孟子》等一样被经典化,老子和庄子,是备受景仰的古代智者。

生活中的很多语词,“有无相生” 、“祸福相倚” 、“和光同尘” 、“根深柢固” 、“少私寡欲” 、“ 自知之明” 、“大巧若拙” 、“ 大器晚成” 、“无为而治”  、“功成身退” 、“出生入死” 、“天长地久” 、“天网恢恢”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都是从《老子》里来的。

语言承载思想。随着世事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老子》的词汇如同其思想一样,常释常新。

据传,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古者,称师为子。”古人称呼老师,“庄子” 、“孔子” 、“孟子” ,就是他们的姓氏加上“先生”二字。那么,老子为何不被称作“李子”呢?“老子”是个尊称。享年高、德行高的道师就是“老先生” ,“老先生”的话语是最有道理的。

老子以当时学术名流的身份出任周朝“守藏史”——宫廷图书馆馆长。但周朝的宫廷曾经一度崩坏,老子无奈,骑一青牛,走入西域。路经函谷,关令尹喜盛情款待,再三挽留,老子遂为《老子》 ,“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 。函谷关馆长尹喜执意请求老子做一文章留下,于是有了《老子》

《老子》“著书上下篇” ,分上下两篇。上篇三十七章,称为《道经》 ,下篇四十四章,称为《德经》 ,合起来叫做《道德经》 ,或谓《道德真经》

迺遒,在《老子》的书中,就是“道”

老子反复言“道” ,《老子》章章说“道” 八十一章,出现“道”的次数有七十三次。可见《老子》的中心论旨了。

《老子》的中心论旨,是“道” ,亦即迺遒。他说,玄妙的“道” ,不耳闻,不目见,出乎现世,高于现世。不可以讲述,也不可以论说,可以讲述、论说的,不是真正的“道”

老子描述“道”为“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形容“道”, 曰“混成” ,曰“惚恍” ,曰“窈冥”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道” ,作为事物,是恍惚的。其中似乎有模样 ,又似乎有实在的东西,其中有本质的东西,深远不清的状态,其中是有核心的,核心不可描述,不可形容,却是真正的,实有的。

“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惚恍” ,“窈冥” ,“玄之又玄” ,这是老子形容的“道” 。混沌不明,深远莫辨,玄妙而又玄妙,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象的物象,便是所谓的“道”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道” ,看上去是没有色彩的,故而叫做“夷” ;听起来是没有声音的,所以称为“希” ;触摸则是没有形状的,是“微” 。“夷” 、“希” 、“微” ,三位一体,似实而虚,说无却有。这就是“惚兮恍兮” ,“恍兮惚兮”

可是,“惚兮恍兮” ,“恍兮惚兮”之中,有“物” ,有“精” ,有“信” 。为什么这样讲呢?“道”是“无” ,“道”为“有”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同出而异,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 ,既不可道,又不可名,既无声色,又无形象,也就是任见所称的“迺遒” ,化成天地,孕育万物,既成其“身” ,又注其“灵”

“无”“有”之谓,一体两面。“有”“无”异名,同在于“道”。

《老子》又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 ,迺遒,天地的根本,万物的源头,起于“无” ,生成“有”

而且,“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自然万物,沧海桑田,千变万化,眼花缭乱。但是,“变”中有“常” ,“乱”中有理。其“常理”者,道也。主管万事万物变化的就是“道”——大自然的运行规律,万物的运行规律,得“道”则昌,失“道”则亡,说的就是,顺应规律就昌盛繁茂,违拗规律就消散灭亡。

庄子,庄周祖师,是一位真正的思辨哲学家。

有个古代小品《鱼之乐》 ,就是庄子领衔主演的。庄子和另一个读书人惠施在汴河的小桥看河水。庄子说:“看,小鱼们出游从容,多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反诘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快乐。而你也不是鱼,那你肯定不知道鱼的快乐。”脸红耳赤地讨论,引得路人驻足静听,继而传为妙谈。

惠施还曾讥讽庄子的“大才无用” :“我得到了一个大葫芦籽,把他种下去,结果葫芦长成了精,大得像个游泳池,能装五石东西。可是怎么使用它呢?没用啊!切成瓢吧,这么大的瓢,哪有更大的缸啊。”庄子说:“瞧瞧瞧,说你笨,你不承认。你把它做成一艘私家游艇,装修装修,浮于江湖,到处玩乐,何等畅快也乎哉!看来,你的心性,还没有修炼到位啊!”

庄子的主要论点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天地与我是同存的,万物与我是同一的。

然而,“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既然是一体,为什么会有天地人我万物之不同的认识存在呢?既然是一个一个有差别的个体,又怎会没有天地人我万物之不同的认识存在呢?

庄子的“一”是万物的混称,也是不同的个体,它们都统一在一个既变幻又不变的东西中,那个东西就是“道”

“道”正是需要体验和认知的自然、世界的规律性学问。

儒家忌讳“不吉”与“不利” ,孔丘的学生季路请教如何对待鬼神,孔丘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你侍奉人还没学好,怎么能侍奉鬼神呢?又请教人死后的魂灵之事,孔丘说:“不知生,焉知死?”你连怎么活着都不清楚,还去学习什么死后的知识啊?

与活的人比起来,鬼神是“不吉”与“不利”的,跟存活比起来,死亡是“不吉”与“不利”的,儒家忌讳这些“消极”玩意,认为避而不谈它就会消失,或者推迟了。

以死为界,崇阳抑阴,只管当下,不管死后,仅有此间,没有彼岸,所以属于“半边”思维,“半边”学问,难怪外国的思想家说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世界和万物不是客观的,而是涂上精神伦理色彩的,即戴着有色眼镜看到的幻像。

秉持“齐物”观念的庄周大不相同,他认为死亡是生存的延续,是生命存在的另一种形式。

庄子之妻因病医治无效时朋友们来吊唁,见庄子盘腿坐地,鼓盆而歌,就责问他:“人家与你夫妻一场,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还鼓盆而歌,岂不太过分、太不近人情了吗?”

庄子说:“不是这意思。她刚死时,我怎会不感悲伤呢?思前想后,我才发现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来,也就不感悲伤了。”

朋友们仍然不平,质问道:“你所谓生死之理,又当如何?”

庄子说:“察其生命之始,而本无生;不仅无生也,而本无形;不仅无形也,而本无气。阴阳交杂在冥茫之间,变而有气,气又变而有形,形又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为死。故人之生死变化,犹如春夏秋冬四时交替也。”所以,她虽死了,人仍安然睡在天地巨室之中,而我竟还悲哀地随而哭之,自以为是不通达命运的安排,故止哀而歌了。

朋友们说:“理虽如此,然情何以堪呀?”

庄子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汝身非汝有也,是天地之委托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子孙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故生者,假借也;假借它而成为生命的东西,不过是尘垢。死生犹如昼夜交替,故生不足喜,死不足悲。”

死生都是一气所化,人情不了解此理,故有悲乐之心生。既明其中道理,以理化情,有什么不堪忍受的呢?况且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易人也。

转眼又去数年,也到了庄子大限之日。弟子高足“长进”了,侍立榻前,泣语道:“伟哉造化!又将把您变成什么呢?将送您到何处去呢?”

庄子道:“父母于子,令去东西南北,子唯命是从。阴阳于人,不啻于父母。它要我死而我不听,我则是忤逆不顺之人也,有什么可责怪它的呢?夫大地载我以形,劳我以生,逸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待吾生者,亦同样善待我死也。弟子该为我高兴才是。”

弟子高足听了,仍然情不能禁,呜咽有声。

庄子笑道:“你不是不明白: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死生为伴,通天一气,你又何必悲伤?”

学生说:“生死之理,弟子何尝不明。只是我跟随您至今,受益匪浅,弟子却无以为报。想先生贫困一世,死后竟没有棺椁,也没有什么陪葬。弟子所悲者,即为此也。”

庄子坦然微笑说道:“我以天地作棺椁,以日月为连璧,以星辰为珠宝,以万物作陪葬。我的葬具岂不很完备吗?还有比这更好、更多的陪葬吗?”

“唉!担心乌鸦、老鹰啄食先生嘛。”

庄子平静地笑道:“放在地上被乌鸦、老鹰吃掉,埋在地下被蝼蚁、老鼠吃掉,二者有什么两样?夺乌鸦、老鹰之食而给蝼蚁、老鼠,何必这样偏心呢?”

这就是哲学家的智慧、美妙的胸怀。

大哉庄子,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虚静而放诞,达观亦狡黠。无仁义而自修,无功名而自治,不导引而自寿,不刻意而自高。古之魅力真人,淡然神明,非庄周而其谁也。

道家的“万物齐同”说,被收入各种早期道家文献,但是实际上“万物齐同”作为一个哲学命题,讨论起来非常困难,常常只有思想家们在神秘主义的帮助下才能够达成某种结果。

在道家哲学中,世界由“二元”构成,即 “万物”和“道” 。“万物”具有万相,“道”却是惟一的。其“混元”做法否认了“优劣”和“价值” ,否认了“是”与“非” ,否认了“可”与“不可” ,最后竟然连“彼”和“此”都没有了。

因此可以说,“万物齐同”说,只是对特殊人群打开的,对于普通的凡俗的人则是闭结的。

《庄子·大宗师》就说:“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遁而皆存。”是“圣人”所拥有的。《庄子·秋水》说:“……是故大人之行……知是非之不可为分,细大之不可为倪。闻曰:'道人不闻,圣德不德,大人无己。’约分之至也。”也说是“道人” 、“至德” 、“大人”所拥有的。

荀况对庄周不以为然,在《荀子·解蔽》中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老庄被“天”控制了,他对人的事情没有理解。荀况是赞赏孔丘的,是赞赏孔丘的那些人伦学问的。荀子不仅认为庄子将“天”和“人”分开对待,而且是重视“天”而轻视“人”的。

问题在于,道家的“天”指的是什么,“人” 指的是什么,如何定义和划线?

譬如子女对于父母的孝敬,在道家的“无为”观中是作为“人为”的事情被否定,还是在“自然观”中作为“天”和“道”被肯定?

早期道家思想确实有重“天”重“物”轻“人”轻“为”的成分,但在后期发展的观念中,天人关系就复杂化了。

再譬如人的生活,作为一个人,无论谁都在满足自己的衣食住行等欲望,没有这些满足是不能生存的,可是道家怎样理解这个欲望呢?

一般来说,道家认为,满足普通的或普通水平以下的欲望,是可以划在“天”“道”的一侧被肯定的,如果超过了基本生活所需进入奢侈、浪费,就作为“人”“为”而被否定。

人在世界上的行为当然是无所谓“止境”的,感觉、知识、学问、技术、生产、战争、政治、伦理……均是“弹性”的,道家在“人物关系”上的观点,并非单纯地对立,而是相互渗透错综复杂,有其价值判断、事实判断和情感判断。

道教思想对“人”这个存在,人与宇宙的关系,是非常有价值的。

道家认为宇宙万物的发展和运动都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无论是宏观和微观,都体现着周期性及自然回合。而在万事万物之中,人与自然最是密不可分,或可曰:人是宇宙自然之子。

人是宇宙创造的,宇宙间所有的生命个体都是运动着的开放系统,都与大自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和畅通。

在自然界中,每一个生命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一个沟通所有生命与非生命的无限整体,每一个生命都存在于一个与自然无限交感的同一体中。

人是宇宙的精灵,人缩影宇宙,象征宇宙,并感觉着宇宙。人与宇宙无限交融。

道家最重要的崇拜图腾“太极图” ,就是道家宇宙观的形象展示。

太极图既表示了太阳和月亮运动的消长关系,也包含有宇宙的起源和时间及空间的无限意味。太极既是至大宏观世界的缩影,也是至小微观世界的全息。

天体是个大太极,人体是个小天体,在人体各部位的组织中存在无数个小太极。

人的生命现象是井然有序的,大自然的物质运动也是和谐守恒的,人只有在与生态系统和宇宙环境极度和谐的状态下,才能使意识功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因而传统道教从来不把自然界视为人类战胜的对象。

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老子又曰:“天道与人道同,天人相通,精气相贯。”人与自然,同根同源。宇宙天体对人体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

动植物的繁殖和生长过程,皆受太阳活动的调节。新生儿的死亡率和妇女疾病的发生率,与太阳黑子活动强弱正相关。大流感与太阳风暴有关。自公元1729年以来,世界性的大流感都发生在太阳黑子活动期间。

心血管病的复发,很多都由太阳活动造成,与太阳微粒子辐射有关。太阳活动导致地磁的变化对人体分泌具有显著的影响。

当太阳活动强烈时,人类植物神经和交感神经的紧张程度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而人类的攻击性行为会加剧,判断错误率上升,交通事故增多。

人体的神经系统对地磁的扰动非常敏感,因此太阳活动首先会影响人类的情绪。

人体器官几乎所有的细胞都拥有生物钟,它们都是按照太阳的升降来制造蛋白质,不管作息时间如何打乱,身体中的主要生物钟都会按最初的节奏发挥作用。

人体生物电可形成人体电磁场,在通常情况下,人体磁场与地球磁场处于相互融洽的状态,当太阳发生剧烈活动时,人体电磁场的平衡会被打破,某些机能会发生紊乱,影响人的情绪并导致疾病的发生。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它的引力对地球和地球上的生灵影响最大。

有心脏病的人,在满月和新月时比较痛苦并易发作,而由肺结核引起的出血性死亡也一般发生于满月日前后。

月球影响人的情绪。在满月时,一些人会精神紧张,或易发怒,甚至情绪失常。

人体80%是由液体组成,月球的引力能如同引起海潮汐那样对人体中的液体发生作用。在满月时,人体血气充实,内分泌旺盛,头部和胸部的电位差也增大,故最易激动。在月亏之日,人的内分泌就弱化一些。

美国学者研究后提示说,月球的运动会影响人的出生率。

除太阳、月亮对人体有很大影响外,还有其他天体。据观察,木星或其他星球与地球处于合月时,对人体影响最大。

人的存在和种种样样自然存在,都在证明人是自然之子,人是宇宙的杰作,人类和自然环境、万事万物相谐而生,相伴而存。

道教认为:在整个宇宙环境中,天地本乎阴阳,人身亦是一对阴阳。人生活在天地自然环境的包围之中,必然要受到天地自然变化的影响。

道家还有重要的实践意识,其标志是“修真”或曰“修道” ,到山中去,过一种动静和谐的自然生活、博物生活,达到“真我”与万物偕同的美好境界。

道教文化之所以成为具身教育学的营养,正在于其内涵是自然的,爱物的,贵生的,惜命的,追求长生不老的。

中国历史长河中的道教文化,丰富而充满意蕴,不愧为一脉可贵的清流,其“人”与“物”的关系说,作为具身教育学的思想渊源之一,也是当之无愧的。

——《学以成人》任见著

本书简介

在被科技淹没的时代,在被功利淹没的社会,在被欲望淹没的人群中,在大大、小小、层层、级级的壁垒分割中,如何“找回”本体的“人”?如何舒展个体的“人性”?如何实现生命的真正价值?本书以开笋剥葱的方式,一步步地给出了答案。

《学以成人》

一个新的教育学视角

任见 

前言

目录

前言

序论人生问题和学术方向

“个性成长”的有效路径

博物世界和具身教育学

第一章人的知识结构的层级

3 默会性、认知性和逻辑性知识

4 优质人生与“在世”意识

5 人的天然好奇心和探险偏好

第二章 道家哲学和自然哲学

6 庙堂推崇与乡野生长

7 历史文化中可贵的清流

8 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之根

第三章 存在、现象、过程、体验

9 胡塞尔、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

10 怀特海:教育的多元性和差异性

第四章 人的“身体”的认知使命

11 “具身有形”和“博物无限”

12 自然、认知和优质教育

13 身体在认知中的决定性作用

14 实验证明“认知”的具身性

第五章 艺术、审美与“诗性”人格

15 体验、有机、艺术和审美

16 语言、文字和思维的关系

17 个性体验和“诗性”描述(a)

18 个性体验和“诗性”描述(b)

第六章 个体生命的“灵性”潜质

19 关于“灵性”的概念和理解

20 人生第二个十年的灵性爆发

21 孩子是成年人的灵性向导

第七章 具身教育的物质依托

22 博物馆在具身教育中的桥梁作用

23 责无旁贷的“具身教育”重任

24 博物教育中心馆与分馆建设

第八章 “具身为重”的体验原则

25 约翰·杜威的美好期望

26 层次性、同构性与博物教育方式

27 国家十一部委的优质教育意见

第九章具身教育的愉悦本质

28 芬兰改革,具身教育:不谋而合

29 具身教育的形式特色

30 表述中的隐喻和文化元素

第十章 优质教育中的智慧造就

31 人生方向与个体未来

32 人格魅力潜滋暗长于无形

附章约翰·杜威:教育信条 

33 教育、机构、教材、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