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图读懂|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的常用预后风险积分系统之骨髓纤维化(MF)

 pathology文献 2022-12-19 发布于福建

图片

MPN常用预后风险积分系统之ET与PV的相关知识

通过前两期的系统讲解

相信病友们已经有了清晰认识

今天我们继续聊聊

骨髓纤维化(MF)的预后风险积分系统


骨髓纤维化(MF)是以促纤维组织增生的细胞因子分泌过多引起骨髓纤维组织增生、髓外造血及向急性白血病转化为特征的干细胞克隆增生性疾病,包括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继发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MF(post-ET MF)和继发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MF(post-PV MF) 。

图片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患者确诊后应根据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动态国际预后积分系统(DIPSS)或DIPSS-Plus预后积分系统对患者进行预后分组。IPSS适合初诊患者,而DIPSS和DIPSS-Plus则适合患者病程中任一时点的预后判定。

而后,研究者们整合临床、细胞遗传学和基因突变,建立了更新的分子预后模型,突变强化国际预后评分系统(MIPSS-70)、MIPSS-70 2.0,突出了驱动因子在PMF预后中的作用。MIPSS70应用于70岁以下的患者,纳入9个变量,其中包括3个遗传和6个临床危险因素;MIPSS70 2.0预后系统包含9个危险因素,包括5个遗传因素和4个临床表现。根据累计得分进行分组评估生存期。

ET后MF和PV后MF患者采用ET和PV继发骨髓纤维化预后模型(MYSEC-PM)进行评估。主要是依据诊断时年龄、血红蛋白<11g/dL、循环细胞≥3%、缺乏CALR-1型突变、血小板<150×109/L及体质性症状,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


下图是对以上所有预后积分系统的完整表述,病友们可以长按保存,以备不时之需!


图片



涨知识啦!

图片
核型是指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 是染色体数目、大小、形态特征的总和。在对染色体进行测量计算的基础上, 进行分组、排队、配对, 并进行形态分析的过程叫核型分析。肿瘤的核型分析就是看染色体有没有发生特殊的变化,被应用于肿瘤的临床诊断、预后及药物疗效的观察。






更多的预后评价系统的应用,对于临床全面评估病情及进展提供了可靠手段,更精准地指导治疗。希望病友们了解预后风险积分系统后,加强对自身疾病治疗的参与,更好地和医生就病情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沟通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