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学,让你拥有高级的气质

 小夏ho78b993zg 2022-12-19 发布于江苏

在电影《火星救援》中有一句我非常喜欢的话:

I’m gonna have to science the shit out of this.

大体的意思是我要用科学解决这个该死的问题

这句话,铿锵有力,力透屏幕,透着一种非常高级的调调。

这句话有4个气质:

  • 气质1:这个问题即使能要了我的命,我也不怕它,我知道一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 气质2:一定有个科学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 气质3:我知道我能找得到。

  • 气质4:我知道我能学得会,最终解决掉这个问题。

这就是高手,一句话体现出了高手的气质。支撑这种气质的,是一个人的自学能力。

01

为什么要自学?

文章图片1

如果有条件,去学校学习不好吗?

别误会,这里说的自学,不是非要自己洞中练剑,凿壁偷光。而是说,就算是你在学校学习,也要自学。

人们对自学有误解。以前理解的自学,是不得已,是略带悲壮的表达。比如你可能看过一些新闻的标题,某某自学成才什么的。人们认为自学是没办法进行体系化科班化的学习,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现在,自学应该被正名,应该成为一种主流的学习方式。

为什么这么说?

目前的学校学习,有个最大的问题是关注点错了。当前的学校学习有两个要点:一个是教科书;一个是老师。教科书提供需要学习的内容,也就是信息;老师讲解教科书,也就是负责对信息进行解读。这两项活动当前的特点都是标准化

你不能期待用标准化的输出产生个性化的结果。

普通的课堂教学,老师的关注点在中等偏下的学生的接受程度上。如果你是其他水平层次的学生,要不然太简单在浪费你的时间,要不然太难跟不上。不管哪一种,你都是被动的,被一个并不适合你的速度牵着走。现代的大规模的成建制的学校教育,出发点是培养标准化的人才。标准化的最大问题在于,这是体系的需要而非个人的需求。

教育专家沈祖芸说,教育的本质应该是点亮人。那,重点就应该在被点亮的那个人。好的学习,应该是以学习者为主的。好的学习应该是自己决定学什么。也就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信息和信息的解读。更关键的是,自己控制节奏。感觉太快了就慢一点好好消化;感觉慢了就加快速度,获取更多。

新时代的学校教育,应该是学生自学,学校辅助。学校里汇集有经验的教育者,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进度建议,并监督学习进度;组织考试,检验学习成果;提供证书,向社会发布一个信号:这是具有某种能力的人。更关键的是社交,提供一个讨论的场所,让学习者成为彼此的老师,成为彼此的信息解读者。

作为成年人,更多的学习是发生在学校之外的,这就更需要构建出自学的能力。

02

准备好自学

文章图片2

感觉上自学很简单,实际上很难,因为你需要两个重要的基座。美国教育家苏珊·克鲁格(Susan Kruger)认为,学习需要建立在自信自我管理之上。

自信,是吸收知识的前提条件

人在面对威胁的时候,整个身体和思维都会开启一种封闭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是无法吸收新知识的。

自信来自于两点。首先,自信来自于你知道你需要什么。当面对一团乱麻找不到出口的时候,很难自信。最自信的时候是你找到了一条路径,感觉这条路径是对的,只不过你暂时还不知道如何把握,所以需要学习。

第二点是,自信来自你对学习内容的把控能力。比如有的人有阅读困难症,一看文本就发怵。有的人面对大量的信息不知道该如何筛选。

自我管理涉及的含义很多,比如自控力、时间管理、组织计划等等。

在学习之前,需要先做调研,找到哪本书,哪些视频是相关的学习资料;学习计划如何设计,每天学习多长时间,完成多少进度;如何检验掌握的程度,如何给自己反馈;遇到问题的时候,如何解决等等……这些具体内容的实施,需要一个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不过,话说回来了,自我管理能力并不是只在自学的时候需要。这是一个人告别孩提时代,就应该一直关注和打造的能力。

虽然说,学习要建立在自信和自我管理之前,但是不是说你要等到自信和自我管理建立好了,再开始自学。实际的情况是,这两点是自学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

所以,你可以随时出发。

03

我们该如何开始自学

文章图片3

自学的出发点是你遇到了一个问题。比如在工作中,你觉得需要管理自己的销售线索了,于是开始学习如何用excel来进行管理。然后需要协同大家的销售线索了,你就去学习如何搭建一个共享销售线索的数字化平台……

为了用而学是最自然的学习方式。学习不是健身和行为艺术,不要为了学而学。

学习天然就是为了解决问题的。

这是自学内容中常见的一种,叫做技能类

技能类的自学,往往是操作性的。不管是修理厨房的下水道,还是如何解除汽车的防冻液报警,或者是编写一段简单的python程序,亦或是用人工智能帮你生成一幅图片……自学这些内容,有一个好的途径是视频。掌握了基本的技巧,你可以在抖音、视频号、B站上搜索,各种难度的教程都能找到。比如我发展出了一个新的爱好:草缸。就算自己是个新手,照着B站上的说明,也可以打造出一个空气缸。

对于技能类的自学,最佳的方式是先用起来。就像是创业中的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 )思路,先打造最小可行性产品。先找到一个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然后在执行中优化这个方法。

先解决能不能的问题,再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最后再解决竞争力强不强的问题。

一个美国留学生和一个韩国留学生在清华大学上学期间相爱了。美国人不会韩语,韩国人英语不好,于是他们俩分别拿着一本字典,用中文开始了谈恋爱。技能类的自学,先用起来最重要。

另一类是知识类的。这类内容的自学,关键是要建立体系。

04

自学的核心在构建体系

文章图片4

一般来说,和操作类的自学相比,知识类的自学面对的素材更偏重通过文字学习。视频之于操作的优势在于方便模仿,而文字之于知识优点在于掌控感

看视频和看书,是两件事。看视频,是一种被动接受,你按照别人设计好的速度输入信息。看书,或者说是看文字,是一种主动的变速运动。熟悉的东西,简单的段落就快一点;生疏的、复杂的、难懂的就慢一点,一边品味一边读。

主动和被动,很不同。主动,带来掌控感,掌控感让你幸福。

对文字有掌控感分为三级。

第一级:从厚到薄,从一段文字中提炼出重点。

一个简单的方法是使用康奈尔笔记法。康奈尔笔记法把一张笔记页分为三个部分。左上是要点,是你在学习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右上是线索,是这些要点中的关键词,是可以启发你回忆和思考的词语。下边留出一条空间,作为总结。这一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

关键是,这所有的内容,需要你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而不是摘抄。以后,你看总结就可以了。总结串起了线索,线索诱发要点,要点帮助你回忆起整个内容

第二级,超越文字,关注信息。

比如你在学习概率的过程中,对贝叶斯方法产生了兴趣。为了搞清楚,你可以从一堆书中找答案。你找到了很多关于贝叶斯方法的书和文章,从中建立了自己的理解。你不仅知道了这个概念的由来,知道了数学上的计算,还知道了经过抽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文字是信息的载体,而且也只是其中的一种载体。关键是信息。为了搞清楚这个信息的内涵,你可以从一堆书中获得,也可以看视频,或者是找行家聊聊。

第三级,建立自己的系统。

单独的信息价值不大,将信息汇总起来形成知识才有价值。一个自学者,要有自己的知识体系。体系是具体的,是可见的。所以你需要为自己的课题建立一个笔记本。

这个时代就别用纸的了,有各种各样的app可供选择,比如印象笔记,onenote,有道云笔记等等。每个课题都需要一个笔记本,或者说每个笔记本都对应着一个课题。就像是我们上学的时候,每一科都有一个笔记本一样。

你需要规划出一个结构,按照一个逻辑来对这个课题进行完备性的整理和总结。你可以在大脑中构想,如果你要为这个课题编写一本属于自己的教科书,那该如何布局和组织?可以简单的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来安排结构;还可以按照时间的发展来组织。

比如关于相对论,从亚里士多德的相对论,到伽利略和哥白尼的相对论,再到牛顿的相对论,最后抵达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最关键的一点是,这个系统是你的。你的需求,你的获得,你想要的样子,这才是这个系统最重要的价值。

制作系统的时候,你可以先建立一个大纲。这个大纲就像是盖房子的支柱。然后你可以通过学习填充中间需要的材料,比如各种砖墙和管道。随着你对一个个课题的自学,在此过程中,你会提升自己的构建系统的能力。怎么立柱子,怎么搭框架就成了关键。升级系统更重要。

这个系统会带给你掌控感,也就是开头我们提到的,那种高级的调调:

I’m gonna have to science the shit out of this.

文章图片5

总结一下。自学的目标是你的需求是什么,你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自学的内容有两类:知识类的,重在体系化;技巧类的,重在快上手,在用中学。

自学的精神是我知道这个问题一定能解决;我知道这个问题一定有科学的解决方法;我知道我能找到学习素材;我知道我能学得会。

自学的尽头是有掌控感的精通。精通是你知道,掌控感是你知道你比别人知道得更正确。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道如何学会解决自己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这是高手应该具有的气质。达到这个层次,你就建立了对这个领域的统治力。

就像是纳西姆·塔勒布对“风险”这个主题,人们都在用他发明的“黑天鹅”一词来表达不可预知的风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