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了很多年的少盐,现又有专家说“多盐好”,到底怎样养生才好?

 格林书屋 2022-12-19 发布于广西

盐吃多了最主要的危害是血压升高和周身水肿。日常盐作为调味品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与其口味相关,而且与盐的主要成分有关。食用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离子和氯离子都是人体正常活动必不可少的电解质,对于保持人体电解质平衡、维持神经系统活动有重要作用,但是盐摄入量过多的话也是有危害的,首先由于钠摄入量多,会引起电解质失衡,血管内和周围组织之间形成压差,出现周围组织水肿的情况,另外,氯化钠摄入量多会刺激机体血压升高,引起头晕等不适感。所以日常盐分的摄入量应当保持在6g/日。我通常购买低钠盐,比正常食盐稍贵一点,但是全家受益,绝对物超所值。

*******

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物资,我们常说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就说明了盐的重要性,柴米油盐都是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而其中就有“盐”的一席之地。


通俗的说“盐”用现代化学元素来说就是氯化钠,放在我们的舌尖上尝一口是咸味,用西医解释,我们的细胞膜上都有“离子通道”,受Na+,Ca+,Cl-,K+等离子的影响,而细胞膜是细胞内的小环境连通细胞生存大环境(比如血液及各种体液)的重要结构,所以说这些钠钾氯钙等离子不可或缺,而且浓度也必须在正常范围之内,过高过低都不好,都会影响人体整个生命状态,

因此,好多住院病人要查血的生化,就是查血中这些离子的浓度,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血钠,血钾,血钙,血氯,都有一个正常范围,只要在正常范围之内都是可以的,如果超出正常范围,就得调节这些离子浓度在正常范围之内。化学上广义的盐不仅包括氯化钠,当然还包括氯化钾,氯化钙等等,狭义的盐就是氯化钠了。当然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食用盐主要指氯化钠,但就是这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氯化钠,都或多或少的含有氯化钾,氯化钙等其他物质,因为这要看食盐提取的原料(比如井盐,矿盐,海盐等)以及它们的提取方法,

以及为了预防某些疾病在这些提取的盐内加入其他的成分,比如为了预防粗脖子病会加碘。所以我们根据自己生活的地区以及自身的情况来选哪种盐比较合适,比如含碘盐并不是谁都可以吃,在含碘量高的地区要选用不含碘的盐,有研究一些人因为吃盐重,而他们只用含碘盐,所以在氯化钠多的情况下,进入体内的碘也多,最终导致甲状腺的负担加重,(甲状腺有吸附碘的作用),

从而引发甲状腺的疾病,比如甲亢,甲状腺囊肿等病,所以说选用什么盐很重要。同时吃盐重了,会感觉到口渴,同时多喝水,盐重,水重,必然会增加肾的负担,因为血液通过肾脏过滤形成尿液的过程中会涉及到水的重吸收,而参与水的重吸收离不开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的参与,所以二者互为影响,适量最好。

这个其实和中医的说法是一致的,中医上说“咸入肾”,而盐是咸的,但过咸又伤肾,所以中医讲究“中”,就是平衡的意思,就是适量的意思,就是不多不少的意思。

这和西医血生化化验的时候钠离子在一个正常范围之内其实说的是一个意思。只是中医给了一个方向,自己感觉;西医给了一个具体的量化范围。有的人要死理,你说多少合适?世界卫生组织(WTO)规定每人每日摄取食盐量5克,我们国家规定成人每人每日不超过6克。这个是官方建议,当然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比如尿毒症的病人肾功能下降,他们的食盐量就应该下降,每周透析3次的病人建议每日食盐量4克左右,这些属于低盐饮食。

所以说盐也是要适中,过多过少都不好,普通正常人群以每人每日6克为好,如果因为口味重,吃盐多,那么最好含碘盐和无碘盐配着吃最好,免得增加甲状腺的负担,引发甲亢或者甲状腺囊肿等疾病的发生,同时高盐饮食也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生率,对心脏增加负荷,当然也不能害怕盐而不吃盐,那样会全身没劲,所以不可偏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