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9523苏科版期末模拟试卷(一)
2022-12-20 | 阅:  转:  |  分享 
  


\ 1 /

期末模拟试卷北师版

期 末 模拟试卷 苏科 版

一. 选择题(共 10 小题)



【 测 1】 已知一个数的倒数的相反数为 2 ,则这个数为( )

A. B. C.﹣ D.﹣

【 测 2】 在下列数﹣ ,﹣ 21, 2.010010001… , 25%, 3.1415926, 0,﹣ 0.222… 中,

属于分数的有( )

A. 2 个 B. 3 个 C. 4 个 D. 5 个

【测 3】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的系数为﹣

B. 3x2﹣ x+1 中一次项系数为﹣ 1

C. 2a2b3c 的次数为 7

D. a2﹣ 33是一个三次二项式

【测 4】 若 2m2+3m+7 的值为 8,则 4m2+6m﹣ 9 的值为( )

A. 2 B.﹣ 17 C.﹣ 7 D. 7

【测 5】 若关于 x 的方程( m﹣ 2) x|m﹣ 1|+5m+1=0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 m 的值是

( )

A. 0 B. 1 C. 2 D. 2 或 0

【测 6】 a, b 是有理数,它们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把 a,﹣ a, b,﹣ b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b< ﹣ a< ﹣ b< a B. b< ﹣ a< a< ﹣ b

C. b< ﹣ b< ﹣ a< a D.﹣ a< ﹣ b< b< a







\ 2 /

期末模拟试卷苏科版



【测 7】 农历新年即将来临,某校书法兴趣班计划组织学生写一批对联.如果每人写 6

副,则比计划多了 7 副;如果每人写 5 副,则比计划少 13 副,设这个兴趣班有 x 个学

生,由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6x﹣ 7=5x+13 B. 6x+7=5x﹣ 13

C. 6x﹣ 7=5x﹣ 13 D. 6x+7=5x+13

【测 8】 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将它折成正方体后, “新 “字在上面,那么

( )一定在下面.



A.安 B.西 C.中 D.学

【测 9】 如图, C 为线段 AB 上一点, D 为线段 BC 的中点, AB=20, AD=14,则 AC

的长为( )



A. 10 B. 8 C. 7 D. 6

【测 10】 把三角形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拼图案,其中第 ① 个图案中有 1 个三角形,第 ②

个图案中有 4 个三角形,第 ③ 个图案中有 7 个三角形, … ,按此规律排列下去,则第

⑦ 个图案中三角形的个数为( )



A. 15 B. 17 C. 19 D. 21





二. 填空题(共 6 小题)



【测 11】 规定运算 ab=a+b﹣ ab,则(﹣ 3) 4= .



【测 12】 在数轴上将点 A向右移动 5 个单位,再向左移动 1 个单位,终点恰好是原

点,则点 A 表示的数是 .



\ 3 /

期末模拟试卷北师版



【测 13】 若多项式 x2+2kxy+y2与 2y2﹣ 4xy的差不含 xy 项,则 k= .

【测 14】 如图,两个正方形拼成的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用代数式表示是 .



【测 15】 已知一个角的补角是这角的 3 倍,那么这个角的余角为 .

【测 16】 一件工作,甲单独完成需 2.5 小时,乙单独完成需 5 小时,先由甲、乙两人

合做 1 小时,再由乙单独完成剩余任务,则完成此任务共需 小时.

三. 解答题(共 9 小题)



【测 17】 解方程

( 1) 7( 2x﹣ 1)﹣ 3( 4x﹣ 1) =4( 3x+2)﹣ 1

( 2) ﹣ =2﹣











【测 18】 已知代数式 A=x2+3xy+x﹣ 12, B=2x2﹣ xy+4y﹣ 1

( 1)当 x=y=﹣ 2 时,求 2A﹣ B 的值;

( 2)若 2A﹣ B 的值与 y 的取值无关,求 x 的值.













\ 4 /

期末模拟试卷苏科版



【测 19】 小虫从某点 O 出发在一直线上来回爬行,假定向右爬行的路程记整数为正

数,向左爬行的路程记为负数,爬行的各段路程依次为(单位: cm): +5,﹣ 3,

+10,﹣ 8,﹣ 6, +12,﹣ 11.求:

( 1)小虫最后是否到出发点 O?请说明理由.

( 2)小虫离出发点 O 最远是多少厘米?

( 3)在爬行过程中,如果每爬行 1 厘米奖励一粒糖,则小虫一共得到多少粒糖?





















【测 20】 观察下列各数,请找出它们的排列规律,回答一下问题:

1,﹣ , ,﹣ , …

( 1)第 10 个数是多少?第 2017 个数是多少?

( 2)列式并计算第 1 个数到第 3 个数的和.































\ 5 /

期末模拟试卷北师版

【测 21】 线段 AB=12cm,点 O 是线段 AB 中点,点 C 是直线 AB 上一点,且

AC= BC, P 是线段 AC 的中点,画出示意图,求线段 OP 的长.















【测 22】 根据国家发改委实施 “阶梯电价 ”的有关文件要求,三明市结合地方实际,决

定对居民生活用电试行 “阶梯电价 ”收费,具体收费标准见表:

一户居民一个月用电量的范围 电费价格(单位:元 /千瓦时)

不超过 150 千瓦时 a

超过 150 千瓦时的部分 b

2017 年 5 月份,居民甲用电 100 度,交电费 80 元;居民乙用电 190 度,交电费 160

元.

( 1)表中, a= , b= ;

( 2)试行 “阶梯电价 ”收费以后,该市一户居民 2017 年 8 月份平均电价每度为 0.9 元,

求该用户 8 月用电多少度?

























\ 6 /

期末模拟试卷苏科版



【测 23】 A、 B 两地相距 70 千米,甲从 A 地出发,每小时行 15 千米,乙从 B 地出

发,每小时行 20 千米.

( 1)若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经过几小时两人相遇?

( 2)若甲在前,乙在后,两人同时同向而行,则几小时后乙超过甲 10 千米?

















【测 24】 我们知道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 x, y 的点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 |x﹣ y|,

比如表示 3 的上个月与﹣ 2 的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 |3﹣(﹣ 2) |=|3+2|=5;

|x+2|+|x﹣ 1|可以表示数 x 的点与表示数 1 的点之间的距离与表示数 x 的点与表示

数﹣ 2 的点之间的距离的和,根据图示易知:党表示数 x 的点在点 A 和点 B 之间

(包含点 A 和点 B)时,表示数 x 的点与点 A 的距离与表示数 x 的点和点 B 的距

离之和最小,且最小值为 3,即 |x+2|+|x﹣ 1|的最小值是 3,且此时 x 的取值范围

为﹣ 2≤ x≤ 1,



请根据以上材料,解答下列问题:

( 1) |x+2|+|x﹣ 2|的最小值是 ; |x+1|+|x﹣ 2|=7, x 的值为 .

( 2) |x+2|+|x|+|x﹣ 1|的最小值是 ;此时 x 的值为 .





















\ 7 /

期末模拟试卷北师版

【测 25】 已知数轴上两点 A、 B 对应的数分别是 6,﹣ 8, M、 N、 P 为数轴上三个

动点,点 M 从 A 点出发速度为每秒 2 个单位长度,点 N 从点 B 出发速度为点 M 的

3 倍,点 P 从原点出发速度为每秒 1 个单位长度.

( 1)求 A、 B 两点的距离为 个单位长度.

( 2)若点 M 向右运动,同时点 N 向左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 M 与点 N 相

距 54 个单位长度?

( 3)若点 M、 N、 P 同时都向右运动,当点 M 与点 N 相遇后,点 M、 P 继续

以原来的速度向右运动,点 N 改变运动方向,以原来的速度向左运动,求

从开始运动后,经过多长时间点 P 到点 M、 N 的距离相等?









\ 8 /

期末模拟试卷苏科版



答案解析

【测 1】

【分析】 直接利用倒数的定义以及相反数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

【解答】 解:一个数的倒数的相反数为 2 ,

则这个数为﹣ 2 的倒数,故这个数为:﹣ .

故选: D.

【测 2】

【分析】 分数是指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即可求得属于分数集合的数.

【解答】 解:属于分数的有 25%, 3.1415926,﹣ 0.222… ,

故选: B.

【测 3】

【分析】 利用单项式的有关定义、多项式的有关定义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

【解答】 解: A、﹣ 的系数为﹣ π,故错误;

B、 3x2﹣ x+1 中一次项系数为﹣ 1,故正确;

C、 2a2b3c 的次数为 6,故错误;

D、 a2﹣ 33是一个二次二项式,故错误;

故选: B.

【测 4】

【分析】 观察所求代数式可知,可以将已知整体代入求代数式的值.

【解答】 解: ∵ 代数式 2m2+3m+7 的值是 8,

∴ 2m2+3m=1,

∴ 4m2+6m﹣ 9

=2( 2m2+3m)﹣ 9

=2﹣ 9

=﹣ 7.

故选: C.

【测 5】

【分析】 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需满足 x 的指数为 1,系数为 0.



\ 9 /

期末模拟试卷北师版

【解答】 解:因为方程是关于 x 的一元一次方程,

所以 |m﹣ 1|=1,且 m﹣ 2≠ 0

解得 m=0.

故选: A.

【测 6】

【分析】 先根据 a, b 两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判断出其符号,进而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 ∵ 由图可知, b< 0< a, |a|< |b|,

∴ 0< a< ﹣ b, b< ﹣ a< 0,

∴ b< ﹣ a< a< ﹣ b.

故选: B.

【测 7】

【分析】 由 “ 如果每人写 6 副,则比计划多了 7 副 ” 可知计划总数为 6x﹣ 7;又由 “ 如果每人写 5

副,则比计划少 13 副 ” 可知图书总数为 5x+13,根据总本数相等即可列出方程.

【解答】 解:设这个兴趣班有 x 个学生,

由题意可列方程: 6x﹣ 7=5x+13,

故选: A.

【测 8】

【分析】 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根据这一特点作答.

【解答】 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

∴ 与 “ 新 ” 字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 “ 西 ” ,

∴ “ 新 “ 字在上面,那么西一定在下面.

故选: B.

【测 9】

【分析】 先根据 AB=20, AD=14 求出 BD 的长,再由 D 为线段 BC的中点求出 BC的长,进而可

得出结论.

【解答】 解: ∵ AB=20, AD=14,

∴ BD=AB﹣ AD=20﹣ 14=6,

∵ D为线段 BC 的中点,

∴ BC=2BD=12,

∴ AC=AB﹣ BC=20﹣ 12=8.



\ 10 /

期末模拟试卷苏科版



故选: B.

【测 10】

【分析】 设第 n 个图案中三角形的个数为 an( n 为正整数),根据给定部分图案三角形的个数,

可得出 an=1+3( n﹣ 1) =3n﹣ 2,代入 n=7 即可求出结论.

【解答】 解:设第 n 个图案中三角形的个数为 an( n 为正整数),

∵ a1=1, a2=1+3=4, a3=1+3+3=7, … ,

∴ an=1+3( n﹣ 1) =3n﹣ 2,

∴ a7=3× 7﹣ 2=19.

故选: C.

【测 11】

【分析】 根据 ab=a+b﹣ ab,可以求得题目中所求式子的值.

【解答】 解: ∵ ab=a+b﹣ ab,

∴ (﹣ 3) 4

=(﹣ 3) +4﹣(﹣ 3) × 4

=(﹣ 3) +4+12

=13,

故答案为: 13.

【测 12】

【分析】 由原点向右移动 1 个单位,再向左移动 5 个单位,即可得出点 A 的坐标.

【解答】 解: 0+1﹣ 5=﹣ 4,

所以点 A 表示的数是﹣ 4.

故答案为:﹣ 4.

【测 13】

【分析】 根据整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 解:由题意可知:( x2+2kxy+y2)﹣( 2y2﹣ 4xy)

=x2+2kxy+y2﹣ 2y2+4xy

=x2+( 2k+4) xy﹣ y2,

令 2k+4=0,

k=﹣ 2

故答案为:﹣ 2;



\ 11 /

期末模拟试卷北师版



【测 14】

【分析】 阴影部分的面积 =矩形面积﹣梯形面积﹣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解答】 解: S 阴影 =( a+b) 2﹣ ?( a+b)﹣ ( a﹣ b) b= a( a﹣ b).

故答案是: a( a﹣ b).

【测 15】

【分析】 直接利用一个角的补角是这角的 3 倍得出等式求出该角,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 解:设这个角为 x,根据题意可得:

180° ﹣ x=3x,

解得: x=45° ,

则这个角的余角为: 90° ﹣ 45°=45° .

故答案为: 45° .

【测 16】

【分析】 设由甲、乙两人一起做 1 小时,再由乙单独完成剩余部分,还需 x 时间完成,根据总工

作量 =各部分的工作量之和建立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出其解即可.

【解答】 解:设由甲、乙两人一起做 1 小时,再由乙单独完成剩余部分,还需 x 时间完成,由题

意,得

( + ) × 1+ x=1,

解得: x=2,

则 2+1=3(小时),

答:共需 3 小时完成任务.

故答案为: 3.

【测 17】

【分析】 ( 1)依次经过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 1 即可得到答案,

( 2)依次经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 1 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 解:( 1)去括号得: 14x﹣ 7﹣ 12x+3=12x+8﹣ 1,

移项得: 14x﹣ 12x﹣ 12x=8﹣ 1+7﹣ 3,

合并同类项得:﹣ 10x=11,

系数化为 1 得: x=﹣ 1.1,



\ 12 /

期末模拟试卷苏科版



( 2)方程两边同时乘以 12 得: 4( 7x﹣ 1)﹣ 6( 5x+1) =24﹣ 3( 3x+2),

去括号得: 28x﹣ 4﹣ 30x﹣ 6=24﹣ 9x﹣ 6,

移项得: 28x﹣ 30x+9x=24﹣ 6+4+6,

合并同类项得: 7x=28,

系数化为 1 得: x=4.

【测 18】

【分析】 ( 1)先化简多项式,再代入求值;

( 2)合并含 y 的项,因为 2A﹣ B 的值与 y 的取值无关,所以 y 的系数为 0.

【解答】 解:( 1) 2A﹣ B

=2( x2+3xy+x﹣ 12)﹣( 2x2﹣ xy+4y﹣ 1)

=2x2+6xy+2x﹣ 24﹣ 2x2+xy﹣ 4y+1

=7xy+2x﹣ 4y﹣ 23.

当 x=y=﹣ 2 时,原式 =7× (﹣ 2) × (﹣ 2) +2× (﹣ 2)﹣ 4× (﹣ 2)﹣ 23

=9.

( 2) ∵ 2A﹣ B=7xy+2x﹣ 4y﹣ 23

=( 7x﹣ 4) y+2x﹣ 23.

由于 2A﹣ B 的值与 y 的取值无关,

∴ 7x﹣ 4=0

∴ x= .

【测 19】

【分析】 ( 1)根据题目中的数据,相加以后看最后的结果即可解答本题;

( 2)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每次离点 O 的距离,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 3)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将它们的绝对值相加即可解答本题.

【解答】 解:( 1)没有回到出发点,

理由: ∵ 5﹣ 3+10﹣ 8﹣ 6+12﹣ 11=﹣ 1,

∴ 小虫最后在出发点左侧 1cm 处,

∴ 没有回到出发点;

( 2)由题意可得,

第一次离点 O 的距离为: 5cm,

第二次离点 O 的距离为: 5﹣ 3=2cm,



\ 13 /

期末模拟试卷北师版

第三次离点 O 的距离为: 2+10=12cm,

第四次离点 O 的距离为: 12﹣ 8=4cm,

第五次 离点 O 的距离为: 4﹣ 6=﹣ 2cm,

第六次离点 O 的距离为:﹣ 2+12=10cm,

第七次离点 O 的距离为: 10﹣ 11=﹣ 1cm,

∴ 小虫离出发点 O 最远是 12 厘米;

( 3)由题意可得,

|+5|+|﹣ 3|+|+10|+|﹣ 8|+|﹣ 6|+|+12|+|﹣ 11|=55,

∴ 小虫一共得到 55 粒糖.

【测 20】

【分析】 ( 1)观察发现:从第二项开始,以后的每个数为 -(-1)n× ???1?? ,利用此规律写出第 10 和第

2017 个数即可;

( 2)直接列式将前三个数相加即可.

【解答】 解:( 1)由题中条件可得数列的每个数即为 -(-1)n× ???1?? ,

故第 10 个数是﹣ ;第 2017 个数是 ;

( 2) 1﹣ + = .

【测 21】

【分析】 此题分两种情况: ① 若点 C是线段 AB 上一点, ② 若点 C是线段 BA 延长线上一点,然

后根据中点定义可得 AO= AB,再根据 AC= BC结合图形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 解: ① 若点 C是线段 AB 上一点,如图 1,

∵ 点 O 是线段 AB 中点,

∴ AO= AB= × 12=6 cm,

∵ AC= BC,

∴ AC= AB,

∵ P 是线段 AC的中点,

∴ AP= AC= × AB= × 12=2 cm,

∴ OP=AO﹣ AP=6﹣ 2=4 cm.



\ 14 /

期末模拟试卷苏科版



② 若点 C是线段 BA 延长线上一点,如图 2,

∵ 点 O 是线段 AB 中点,

∴ AO= AB= =6 cm,

∵ AC= BC,

∴ AC=AB,

∵ P 是线段 AC的中点,

∴ AP= AC= AB= =6 cm,

∴ OP=AO+AP=6+6=12 cm .





【测 22】

【分析】 ( 1)根据收费标准结合总价 =单价 × 数量,即可得出关于 a、 b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

即可得出结论;

( 2)设该用户 8 月用电 x 度,根据 150× 0.8+超过 150 度的部分 × 1=均价 × 用电量,即可得出 x 的

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 1)根据题意得: {

100a= 80

150a+(190?150)b= 160



解得: .

故答案为: 0.8; 1.

( 2)设该用户 8 月用电 x 度,

根据题意得: 150× 0.8+1× ( x﹣ 150) =0.9x,

解得: x=300.

答:该用户 8 月用电 300 度.

【测 23】

【分析】 ( 1)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一元一次方程,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 2)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一元一次方程,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 15 /

期末模拟试卷北师版

( 3)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一元一次方程,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 解:( 1)设经过 x 小时两人相遇,

15x+20x=70,

解得, x=2,

答:经过 2 小时两人相遇;

( 2)设经过 a 小时,乙超过甲 10 千米,

20a=15a+70+10,

解得, a=16,

答:经过 16 小时,乙超过甲 10 千米;

【测 24】

【分析】 ( 1)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得出 |x+2|+|x﹣ 2|的最小值;

( 2)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得出 |x+2|+|x|+|x﹣ 1|的最小值;

( 3)画出数轴,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当 a=1.5 且 0≤ x≤ 1.5 或 a=﹣ 1.5 且﹣ 1≤ x≤ 0 时,

|x+1|+|x|+|x﹣ 2|+|x﹣ a|的最小值是 4.5.

【解答】 解:( 1)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可得,当﹣ 2≤ x≤ 2 时, |x+2|+|x﹣ 2|的最小值是 4;

当 x< ﹣ 1 时,﹣ x﹣ 1﹣ x+2=7,解得 x=﹣ 3,

当﹣ 1≤ x< 2 时, x+1+2﹣ x=7,方程无解,

当 x≥ 2 时, x+1+x﹣ 2=7,解得 x=4,

∴ x 的值为﹣ 3 或 4,

故答案为: 4,﹣ 3 或 4;

( 2)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可得,当 x=0 时, |x+2|+|x|+|x﹣ 1|的最小值是 3,

故答案为: 3, x=0;



【测 25】

【分析】 ( 1)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出 A、 B 两点的距离;

( 2)设经过 x 秒点 M 与点 N相距 54 个单位,由点 M 从 A 点出发速度为每秒 2 个单位,点 N从

点 B 出发速度为 M 点的 3 倍,得出 2x+6x+14=54 求出即可;

( 3)首先求出点 M 与点 N相遇的时间为 14÷ ( 6﹣ 2) =3.5 秒,此时 N点对应的数是﹣ 8+6×

3.5=13,再设从开始运动后,相遇前经过 t秒点 P 到点 M、 N的距离相等,或相遇后经过 t秒点 P

到点 M、 N的距离相等,根据 PM=PN 列出方程,进而求解即可.



\ 16 /

期末模拟试卷苏科版



【解答】 解:( 1) ∵ 数轴上两点 A、 B 对应 的数分别是 6,﹣ 8,

∴ A、 B 两点的距离为 6﹣(﹣ 8) =14.

故答案为 14;

( 2)设经过 x 秒点 M 与点 N相距 54 个单位.

依题意可列方程为: 2x+6x+14=54,

解方程,得 x=5.

答:经过 5 秒点 M 与点 N 相距 54 个单位;

( 3)点 M 与点 N 相遇的时间为 14÷ ( 6﹣ 2) =3.5 秒,

此时 N 点对应的数是﹣ 8+6× 3.5=13.

设从开始运动后,相遇前经过 t秒点 P 到点 M、 N 的距离相等.

依题意可列方程为: t﹣(﹣ 8+6t) =6+2t﹣ t,

解得 t= ,

设从开始运动后,相遇后经过 t秒点 P 到点 M、 N 的距离相等.

依题意可列方程为:( 2t+6)﹣ t=t﹣ [13﹣ 6( t﹣ 3.5) ],

解得 t= .

答:从开始运动后,经过 秒或 秒点 P 到点 M、 N的距离相等.



献花(0)
+1
(本文系昵称691798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