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源帅」深度书评: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真的那么好吗?

 祈雨馆 2022-12-20 发布于北京

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是严重过誉的。

不可否认,他讲的一些理念是很好的,然而书中内容存在大量逻辑硬伤和知识硬伤。查理芒格缺乏科学实证思维,常未能看透事物本质;没有深入了解某些学科(如心理学、经济学)便肆意评价,可谓无知无畏。

为什么这么说?且看下文我针对他最自豪的“误判心理学”的内容所做的评价。

前方高能预警:

看懂这篇文章需要科学思维和较好的经济学基础。

因此,如果小伙伴读到不同意我的分析之处,不要轻易否定。不妨怀着开放的心态,看看经济学入门书和做做相关信息的调研,相信你会刷新认知。

查理芒格的insights

他的一些理念不错:

1、跨学科学习,吸收重要学科的重要思想/模型

我本人就是这个理念的受益者。认知心理学的一个结论是:我们的背景知识决定我们所能看到的东西。因此,如果我们缺乏某些知识,我们就读取不到某些信息的含义。

如在《福尔摩斯》中,我们能看到,面对同一受害者,福尔摩斯总是比华生解读到更多的insights。这与他们的知识结构不同有很大关系(如下图)。knowledge is power。

文章图片1

另外,此法可以让我们的决策更加客观。

这是统计学的大数定律的思想应用——通过多学科的学习,我们可以从多角度去认识和分析问题。如果各个角度分析的结论都一致,可靠性就非常高。

文章图片2

2、能力圈模型

思考自己的能力圈,在自己的能力圈和别人竞争。这是比较优势定律的应用,对的。

3、正反向思考、建立自检清单。

这些是simple and critical tips,可降低决策的讯息费用。

4、Lollapalooza effect

这是经济学的租值搭配原理嘛。要素的有机搭配、协同可产生1+1大于2的效果,从而建立竞争优势。

我举2个经典的商业应用案例:

先锋集团和美国西南航空的与战略定位匹配的活动协同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他们的优势不在于单个的活动本身,而是活动之间的【战略与战术间】+【战术间的】有机协同,从而建立起竞争对手很难模仿的竞争优势。

5、他对经济学的一些看法很有见地。

如他认为:

经济学者大致地对比精确的错(为了追求精确而漠视事实)要好得多,不要盲目学物理学。

为了能做统计分析,多发论文,而忽视不能量化的关键局限条件是愚蠢的。

不能过于关注宏观经济,忽视微观。微观是通往宏观的桥梁。

然,纵观全书,他之所以有这样的灼见是因为这些和他的投资工作密切相关(春江水暖鸭先知而已)。其它大多数对经济学的“批判”及他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如他居然让工会和政府干预雇主,这是经济学盲的认知),说明他对经济学无知透顶。

查理芒格的不足

整体来说因为他不懂科学方法论,所以他虽然学得多,但是:

一、理论/知识端:

1、无法辨析真伪,知识硬伤太多。其对经济学,可谓无知无畏。

2、未能理解普世智慧的真正内涵和实现途径。积累知识蛮多,然多是特殊理论,只适用于特定局限条件,没能一般化为普世(general)智慧。

二、分析端:

缺乏科学、实证思维(这是致命伤),常以道德审判替代客观分析,先入为主认为某措施不好,未能看清本质。

他最为称道的第十一讲《误判心理学》硬伤太多,看得我大跌眼镜:

1、里面对现象/行为的解释大多是以偏好/价值观来替代科学解释,失去可证伪性;

2、有些就只是特殊理论,完全可以用一套一般化的理论统一解释。

貌似人性/行为漂浮不定, 其实是没看到本质。

不是人性有很多心理倾向,而是自私的人(注:这里的自私不是中文语境的意思,而是指人们总是在局限下争取效益最大化)在不同局限下的行为表现而已。

That's to say,变的一直都是【局限条件】,不是人性。

文章图片5

这些现象可以用经济学的【自私+局限变化】来统一科学解释和验证的。发生这样的错误,究其原因是因为不懂科学方法论和经济学,没能科学解释现象和透彻理解人类行为。

下面我引用第十一节《误判心理学》的原文,加上我的评价来做详细说明。

1、“奖励惩罚倾向”板块案例评价

综合评价:

这个所谓“奖励惩罚倾向”,本质是合约理论的直接量度和间接量度的问题——凡是被量度算价的「量」,其履行的监管费用低;没有被量度算价的「量」,其履行的监管费用高。

例如,以时间算工资,老板不用担心员工不履行上班的时间,但工作的产出和质量则需要监管。因此,薪酬设计、绩效考核、竞争引入(如末位淘汰法;一个项目多个团队竞争做,如腾讯的微信项目)、评优等措施都是为了降低采用【时间工资合约】的要素和产品分离的制度费用的。

案例原文A:

从前国防部采购时签署的都是成本保利合同(以成本再加一个比例的利润作价),从而产生了许多贪污受贿的事情,这促使美国政府作出决定,国防部负责采购的官员签署这样的合同是违法的,而且犯的不是轻罪,是重罪。虽然政府部门签署成本保利合同已经被正确地定为重罪,但其他地方,包括许多律师事务所和大量的企业,依然采用了一种成本保利的奖励系统。

我的评价:

成本保利合同亦称成本补偿合同(cost plus percentage contract),是相对于固定总价合同(Firm Fixed Price)来说。在该类合同中,价格并非一开始就厘定,而是完工后支付全部合法实际成本,外加一笔费用作为承包方的利润。这相当于是把项目的成本风险嫁接给了发包方。因此,承包方控制成本的意图较固定总价合同时为低,也有可能把名义项目成本做高,算进总价,赚取差价。

However,既然这种安排不好,还有大量企业和律所采用,证明尽管有弊端,但好处更多,因此是局限下的最优安排(没有制度是完美的)。客观分析就应该先问问why——什么局限条件使得采用成本保利合同更优?是否有配套的机制降低制度费用的上升呢?——而非一上来就道德审判,先入为主地否定(此乃成见,我执)。

考考你,【什么局限条件】使得采用成本保利合同更优?是否有配套的机制降低制度费用的上升?

这里的关键局限是厘定价格的【讯息费用】。在实践中,成本保利合同是用在两种situations,皆是【讯息费用】高的情况:

1)工作范围在开始时无法准确定义,因而难以算出合适的成本(不知价);

2)项目范围虽明确,但执行细节存在较高的讯息费用,最初的成本预算可能会有大变动。

当厘定项目成本的讯息费用非常高时,固定总价合同就不适用了。因为固定总价合同也有缺点——缺乏灵活性。此时,若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承包方不能根据实际成本调整款项,他们是不敢接这种项目的,因为他们在项目开始的阶段算不清楚价格,贸然定下一个项目的固定价格,完工后可能亏得渣都没得剩。此时,具备灵活性的成本补偿合同就更优了。

That's to say,这两种合约安排,本身各有优缺,适用于不同的局限条件而已。

漠视局限条件,直接指责成本保利合同不好,乃是愚见。

是否有配套的机制降低制度费用的上升呢?

有。纯粹的固定总价合同和纯粹的成本保利合同可以看做是两个极端。在实践中,这两种合同中间会有很多的变式来降低这两套合约各自的制度费用。如有一种变式是【成本加激励费用合同】。在该合同下,如果最终成本低于或高于原始估算成本,买方和卖方需根据事先商定的成本分摊比例来分享节约部分或分担超出部分。这样就能鼓励承包方控制成本。

案例原文B

站在雇员的立场来看,激励机制引起的偏向自然会促使雇主对他们进行压迫:血汗工厂、危险的工作场所等等。若要解决职员遇到的这些糟糕问题,不但工会要给雇主施加压力,政府也要采取行动,包括制定关于工资和工作时间的法律、工作场所安全规章制度,采取一些便于工人组织工会的措施,还有完善工人的薪酬系统。

我的评价:

作为出色的投资人,芒格的部分认知如此幼稚,令我诧异。他应该没有经营过实业,实在是对真实世界,经济学知之甚少,完全不了解工会的可怕,最低工资法等恶法的危害。

市场竞争下,员工会被老板压榨?一不爽就跑到其它公司去了。呼吁工会、政府介入?怎么就没看到工会和政府的人也会偏向呢?工会、政府官员就大公无私,不会寻租?他们比老板更懂市场、更懂员工?

哪怕只是学过入门级的经济学知识,都不会有这么天真的认知(他说他简单翻过曼昆经济学,没看完)。

2、“讨厌/憎恨、妒忌倾向”板块案例评价

案例原文A:

如果某个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经常挨饿,那么这个物种的成员在看到食物时,就会产生占有那食物的强烈冲动。如果被看到的食物实际上已经被同物种的另外一个成员占有,那么这两个成员之间往往会出现冲突的局面。这可能就是深深扎根在人类本性中的艳羡/妒忌倾向的进化起源。兄弟姐妹之间的妒忌明显是非常强大的,并且儿童往往比成年更容易妒忌自己的兄弟姐妹。这种妒忌通常比因陌生人而发的妒忌更加强烈。这种结果也许是康德式公平倾向造成的。

我的评价:

用憎恨、妒忌等情绪来解释现象无从验证,失去科学性。

如何判断起冲突到底是因为憎恨还是妒忌还是其它情绪?

这些情绪是结果,正确的做法是进一步考察这些情绪发生背后的客观局限条件。这些现象本质是【资源稀缺导致的竞争行为】。在产权没有界定的情况下,非市价竞争准则(此处是武力准则)被采用,发生租值消散。

“儿童往往比成年更容易妒忌自己的兄弟姐妹,这种妒忌常比因陌生人而发的妒忌更加强烈”是有趣的现象,小伙伴可知如何科学解释?

案例原文2:

A、战争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几乎是持续不断的。例如,大多数美洲印第安人部落曾无休止地相互征伐,有些部落偶尔会把俘虏带到家里的妇女面前,让她们也享受把俘虏折磨致死的乐趣。尽管有了广为流布的宗教和发达先进的文明制度,现代社会的战争依然非常野蛮。但我们也观察到,在当今的瑞士和美国,人类巧妙的政治制度将个体和群体的讨厌与仇恨“引导”到包括【民主 选举】在内的非致命模式当中。

我的评价:

以【民主选举替代战争】 本质是以【民主投票替代武力准则】来决定竞争胜负。民主投票非致命又显示出芒格对民主的无知。民主投票+利益团体的局限,不仅会导致少数人对多数人的暴政,而且会损害社会所有人的利益,严重时会导致人类灭亡。一旦入坑,难以脱身。

欧美经济不景最重要的原因是社会福利高涨及农业支持等恶政,不断蚕食社会和企业租值。希腊、底特律就是这么破产的。

无论民 主国家的领导人多么明智和能干,只要想改革(如削减福利,打击工会),一定会被赶下台。法国总统前赴后继不知道多少届了(不改革就死路一条),但是劳动法就是改革不了。此之所谓“一旦入坑,难以脱身”也。

关于底特律的破产,展开说一下。

底特律是被社会福利搞垮的鲜活例子。底特律有高达180多亿美元的债务,其中一半(92亿)是对两个养老基金拖欠的退休金与医疗福利
http://auto.qq.com/a/20130721/001248.htm。

退休公务员对在职公务员的比例达高达2:1,不破产才怪。当年通用汽车申请破产时,其债务也主要来自于沉重的退休金负担,其对退休金信托基金的欠债高达200亿美元,而对其他债券持有人的欠债总额也不过300亿美元而已。企业的养老金把企业拖垮,地方公务员的养老金把地方政府拖垮。因此,社会养老保险会把整个国家拖垮。

还有其它错误/不足一箩筐,不一一举了。

如何拥有普世智慧?

普世智慧 翻译一下 是 特殊理论一般化,以至于理论具备广泛的科学解释力,能科学解释大量跨领域(普世也)的现象。

芒格的解决方案:在头脑里形成一个由各种思维模型构成的框架。然后将你们的实际经验和间接经验(通过阅读等手段得来的经验)悬挂在这个强大的思维模型架上

文章图片6

这个idea蛮好。这相当于是把一些非常好用、靠谱的模型,根据实际情况一般化,使得它能容纳所有现象的解释进来。我也经常用这个思维:如我把企业战略管理、运营、marketing、项目管理的思维整合、一般化,用在一切事情的规划、执行上。

然而,这个方法的问题是:

A、如果缺乏科学方法论,没能做事实验证,可能会乱套用模型,乱做解释而不自知。

B、如果缺乏一般化的能力,很难达到目标,反而是积累了很多特殊理论而已。

芒格恰恰就是有这两个问题。

更好的做法是:

多元思维适合深耕一门硬科学,再一般化拓展到其它领域而获得。

基于一个科学学科(如经济学,物理学,进而能藉此深入掌握科学方法论,进而懂得做事实验证),对基本假设和公理做一般化,使得它能科学解释所有社会/自然现象。

当然能解释所有社会/自然现象,说明是套套逻辑,所以运用时需补加局限条件,用出千变万化。

例如,张五常引入交易费用局限,重新诠释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最终把经济学简化为需求定律。用一条曲线解释一切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

文章图片7

从这个意义上讲,张五常全面革新修正的【经济学】具备了普世智慧的特征。因此,他的贡献真的非常伟大。

我目前有三大领域是这么操作的:

1、通过【经济学】贯通整个社会科学/学科。

2、通过【正念】贯通古今中外的修行法门;

3、通过【科学思维】,贯通商业实战。

一套方法论,一通百通,用出千变万化,此所谓普世智慧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