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岁时的轨迹(67)龙抬头,青龙降雨润阳春

 雪岸飞鸿 2022-12-20 发布于上海

龙抬头,青龙降雨润阳春

雪岸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相逢重二在星辰,蝶舞花丛景色新,

平平中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预报明天气侯变,青龙降雨润阳春。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中仄仄平平。

民谚说的“二月二,龙抬头”,是阴历二月的第一个节日,也是我国旧时的传统节日。

龙抬头,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这个龙,不是人们想象的地上的龙,而是天上的东方苍龙,就是指的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年二月初昏,即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然后逐日升上天空,故称“龙抬头”。龙抬头日在仲春卯月初。“卯”,五行属木,卦象为“震”,表示龙离开了潜伏的状态,出现于地表上,崭露头角。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为此,自古以来人们将龙抬头日作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吉日。

龙抬头的起源

龙抬头,源于自然天象崇拜,与上古时期人们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并与农耕文化关联,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

龙抬头,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对于时令的反映,由来于对星辰运行的认识,以及农耕文化的需要,并随之产生的对自然天象崇拜。我国古代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探索宇宙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的观星文化。当时,观测天象的目的在于确定时间,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

早在汉代,文献记述出现了龙的形象。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提到舞龙求雨活动。就是直接借助龙的形象举行求雨活动。汉代的画像石也刻有“戏龙”的舞蹈场面。

唐代文献虽未出现龙抬头的节俗记载,但唐人把二月朔作为特殊日子,即“迎富贵”之日。这一天要吃“迎富贵果子”,即含果子的点心类食品。据《唐书·李泌传》记载,唐德宗认为,三月有“上巳节”,九月有“重阳节”,而二月正是天气由寒转暖、万物复苏、农事开始之际,却没有一个节日,有失偏颇。于是征求宰相李泌的意见。李泌建议:废除正月晦日(正月三十)为节的旧例,改贞元五年(790)二月一日(后改为二月二日)为“中和节”。李泌建议当即被德宗肯定,并昭令实行。从此,这一天皇帝要赐宴群臣,并赐给他们刀、尺,表示裁度;百官要献农书,表示务本;民间以青囊盛百谷果实,并亲友互赠;村社要酿制宜春酒祭祀勾芒神(五行神中的木神),以祈祷丰收等。同时规定,每年此日给官员放假一天。尉迟枢《南梵新闻》云:“李泌谓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人家以青囊盛百谷果实,更相馈遗,务极新巧,宫中亦然,谓之献生子。”可见献生子是中和节的主要特征。  

宋代二月初二有“挑菜”御宴活动,但与“龙”无关。据周密《武林旧事》,南宋二月初二,宫中有“挑菜”御宴。宴会期间,将种植生菜的小斛(量器)排列在条台上,小斛底压有写了生菜名称的丝帛,让大家猜。根据猜测结果,给予赏罚,使宴会带有娱乐性。宫庭贵族皆仿校之。

龙抬头,广泛成为全国性节日并有文献记载的,是在元代之后。元代把“二月初二”称为“龙抬头”。二月二,正处在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惊蛰”、“春分”之间。 那时此日人们盛行吃龙食。面条称为“龙须面”,烙饼称为“龙鳞”,一,饺子则称为“龙牙”。所吃之食物皆以龙体部位命名。

明朝以后,“二月二”又增添龙抬头的诸多习俗,诸如撒灰引龙、扶龙、熏虫避蝎、剃龙头、忌针刺龙眼等,故称龙抬头日。《岁华纪丽谱》云:“二月二日踏青节,韧郡人游赏散四郊。”又汪灏《广群芳谱天时谱》引《翰墨记》云:“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明朝中期还在二月二还增添了“熏虫”、“炒豆”的活动。明人的《帝京景物略》中说:“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熏床炕,曰熏虫,为引龙虫不出也。”  

清康熙时《大兴县志》记载,“二月二,家各为荤素饼,以油烹而食之,曰熏虫。”清咸丰《武定府志》:“以二月二日为春龙节,取灶灰围屋如龙蛇状,名曰引钱龙,招福祥也。清末《燕京岁时记》云:“二月二日一一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此日,妇女不能做针线活,怕伤龙眼。

龙抬头的传说

传说一是,尧的父亲帝喾的四个王妃(即姜嫄、简狄、庆都、常仪)中,庆都一直为没儿烦恼。有人告诉她,神母庙求子灵验。庆都便按女巫所说,在元宵节晚上庙摆供品、磕响头,祈求神灵赐子。再说当时有年大旱,百姓生活困苦。天上有条赤龙,看见人间凄惨境况,心生怜悯,私下下了场雨。玉皇大帝知道后,把赤龙压在一座山下。百姓为赤龙求情,玉皇大帝发话说除非金豆开花。到了二月二,有个老妈妈叫喊“卖金豆”。人们买回家一看,却是黄豆。将黄豆放在锅里炒,噼里啪啦开了花。玉帝得知便放了赤龙,并贬下凡间。庆都从神母庙求子后,夜梦一条赤龙追随,随即怀孕。次年二月二,突然电闪雷鸣,接着艳阳高照,在金光照耀下,孩子降生,起名叫放勋,就是后来的尧王。放勋聪明伶俐,长大当了帝王后,每到二月二日,同百姓一起耕田。帝王耕田的习俗从此流传。春节木版年画“皇帝使金牛”,也由此而来。后世便编了这段故事,说是二月初二,金豆开花,赤龙抬头,尧王出世。

传说二是,龙抬头节起源于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到周武王,还这方法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据说,这便是龙抬头节的由来。

传说三是,说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见民间的哭声,看到饿死人的惨景,便违抗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大山下,并立碑称龙王违犯天规,当受千秋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次年二月初二,人们在翻晒玉米种子时,看到玉米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设案焚香,供上开花“金豆”(玉米是明朝传入我国)。玉帝得知金豆开花,只好诏龙王回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

龙抬头的物候

从节气上说,到了农历二月初二,我国南方很多地方开始进入雨季。惊蛰,一在雨水之后,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也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为生发之大象,代表着生机茂发。《律书》云:”卯之为言茂也。言万物茂也“。由此可知,卯是指万物从地下冒出,也就是草木都从地下冒出。卯,就代表着生命力,代表着生机。所以,二月是生机开始的月份,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二月初二龙抬头,万物复苏雨似油;年年角宿光明亮,岁岁如意大丰收。”一年十二个月,一个月对应一卦,卯月(包括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对应的是雷天大壮一卦。大壮卦象就是天上开始打雷,非常形象。惊蛰就是春天的第一声惊雷,所谓“春雷惊百虫”,惊蛰时节,春雷始响,蛰伏于地下冬眠的蛰虫被雷惊醒,纷纷破土而出,万物开始欣欣向荣,生机盎然。

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偶有雷声。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一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四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以南的气候规律相吻合。惊蛰后,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冬日景象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至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至6℃,沿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至15℃以上。  

“二月二、龙抬头”,象征着生机、万物复苏。中国与古代西方天文学不同,中国把恒星划分成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区。所谓“垣”就是“城墙”的意思。“三垣”是“紫微垣”,象征皇宫;“太微垣”象征行政机构;“天市垣”象征繁华街市。这三垣环绕着北极星呈三角状排列。在“三垣”外围分布着“四象”,即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也就是说,东方的星象如一条龙,西方的星象如一只虎,南方的星象如一只大鸟,北方的星象如龟和蛇。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天空的星象也随着季节转换。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苍龙显现;春夏之交,玄武升起;夏秋之交,白虎露头;秋冬之交,朱雀上升。二月二,就是东方苍龙从东方升起之时。

龙抬头的习俗

首先要说的是,这些习俗是旧时的习俗,是农耕文化的习俗,随着社会经济科技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这个节日本身已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其习俗也只是成为人们的记忆或者是部分老年人饭后的谈资。

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是和风化雨的主宰。故自古以来,人们在龙抬头时节,会举行敬龙祈雨、放生,以求一年吉祥丰收。民谚有云:“二月二,拜村社;龙抬头,祈丰收;八月二,祭村堂;龙收尾,送龙归”。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雨”。因此,为了求得龙神行云布雨,龙抬头时节要在龙神庙前摆供,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同时唱大戏以娱神;敬龙祈雨和放生,以求一年吉祥丰收。也有一些地方在龙头节有“起龙船”的活动。二月初二既是龙头节也是“土地诞”,在南方沿海地区,二月初二主要举行社祭,祭祀土地神。我国民间还有剃龙头、敬文昌神、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吃猪头等习俗。

古时我国北方部分地区二月二有围粮囤、引田龙、敲房梁、理发、煎焖子、吃猪头肉、吃面条、吃水饺、吃糖豆、吃煎饼、忌动针线的习俗。为了纳吉,二月初二这天的吃食物均取与“龙”相关的名字,作为龙的象征与寓意。成为龙抬头的习俗。

祭社神

二月二,既是龙抬头节,也是土地公的诞辰。“土地诞”也称“社日节”。社日分为春社日和秋社日。古时春社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是立秋后第五个戊日。古人认为土生万物,土地神是广为敬奉的神灵之一。人们认为土地公管理着五谷的生长和地方的平安,很多地方的百姓都在社日奉祀土地神,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

起龙船

龙抬头时,我国部分地区有“起龙船”的活动,即请龙出水,以及祈求事事顺利的心愿。古时,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到龙神庙或水畔焚香上供祭祀龙神,祈求龙神兴云化雨,保佑一年五谷丰登。

敬龙神

在过去,潮州有“迎青龙”之俗,是以青色蛇为青龙,用彩车、彩队扛了游巡,这是敬祭龙神的遗风。

剃龙头

“剃龙头”习俗,或源于古人对龙图腾的崇拜,如古籍中所记载的古人断发纹身以像龙子习俗。龙抬头这天 理发叫作“剃龙头”,又称剪龙头。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这天从一大早开始,一些理发店里就人来人往,顾客迎门。许多人之所以选在这天剪发,是因为民间有习俗,正月剃头不吉利,所以很多人普遍在年前理一次发,然后一直等到二月二才“理发去旧”。

采龙气

早上卯时(5点到7点之间),即卯月第一个卯日卯时,出门面向东方深吸气,称为采龙气,视为一吉。

放龙灯、舞龙灯

黄河三角洲及一些沿河地区还有“放龙灯”的=习俗。不少人家用芦苇或秫秸扎成小船,插上蜡烛或放上用萝卜挖成的小油碗,待到傍晚时分,放到河里或湾里点燃,为龙照路。借此娱乐,同时又传递一种美好的祝愿。不少地方还有舞龙灯等活动,为的就是祈福送福。

敲龙头

东北部分地区旧时在二月二早晨,以长竿击打房梁,谓之”敲龙头“,以把龙唤醒,佑一方平安。击房梁还有一个目的是,以击打惊走蛇、蝎等毒虫,毋使为害。有的地方流行敲击炕沿,目的与敲击房梁相同。

使耕牛

“龙抬头”也是农村的农事节。农谚曰:“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农时春雨贵如油,趁着春雨使耕牛,以实际行动祈求一年大丰收。

开笔礼

“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在传统习俗里,为取龙抬头之吉兆,儿童在二月二这天,会举行“开笔礼”,过去私塾先生多在这一天收学生,谓之“占鳌头”。人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祝愿每一个孩子长大后断文识字。  

吃龙食

二月二这天,在饮食上也有一定的讲究。这天的饮食多以龙为名。面条不叫“面条”,称作“龙须面”。水饺称作“龙耳”、“龙角”。米饭称作“龙子”。煎饼烙成龙鳞状,称作“龙鳞饼”。面条、馄饨一起煮叫做“龙拿珠”。馄饨叫“龙眼”。吃猪头称作“食龙头”。吃葱饼叫做“撕龙皮”。有些地方还有吃“龙眼”、“龙须”、“龙舌”、“龙耳”、“龙皮”、“龙子”、“龙蛋”的习俗,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的强烈愿望。

吃豆子

二月二这天,山东传统民俗,这一天要吃炒黄豆、炒豆萁的习俗。祈求今年五谷丰登。

吃猪头肉

古时,供奉祭神总要用猪牛羊三牲,后来简化为三牲之头,猪头即其中之一。如今就有一道名菜叫做“扒猪脸”,经过选料、清洗、喷烤、洗泡、酱制等十二道步骤,历经十多个小时的烹饪,才能端上餐桌。“扒猪脸”有三种,一是原汁原味吃;二是蘸酱汁吃;三是卷煎饼吃。每一种吃法都有不同的滋味。

炮会

二月二土地神诞辰,在广东部分地区,当地男女老少会用震天的鞭炮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习俗被人们称作“炮会”。

熏虫

二月初二正是惊蛰前后,百虫萌动,疾病易生,虫害也是庄稼的天敌,因此人们引龙伏虫,借龙威镇伏百虫,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进入农历二月,各种昆虫开始活动,有些昆虫对人的健康是有害的,所以二月二天,人们燃烧熏香,希望凭借烟气驱走毒虫。

驱虫

二月二时各种昆虫包括毒虫的活动开始频繁,为了避免毒虫的伤害,人们举行一些含有驱虫意味的活动。如用棍棒、扫帚或者鞋子敲打梁头、墙壁、门户、床炕等,以避蛇蝎、蚰蜒、老鼠等虫物。通常还要念吟唱歌谣,如“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不露头。”

照房梁

旧时北京民间有民谚说“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老百姓要在这天、点着蜡烛,照着房梁和墙壁驱除蝎子、蜈蚣等,这些虫儿一见亮光就掉下来被消灭了。龙抬头这一天进行驱虫活动的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

撒灰引龙、打灰囤

山东部分地区农村,这一天有“撒灰引龙”、“打灰囤”的习俗。旧时这天一大早,家家户户用簸箕盛着草木灰,沿着自家房子外围墙根密密的撒一圈,因这条灰线又细又长,形似传说中的龙,所以也被叫做“撒灰引龙”,寓意把象征吉祥的龙请到家里。此外,家家户户还会在门前、场院用草木灰围成一个个圆圈,中间放上五谷、硬币。代表着粮食屯、钱屯,有的囤外再画上梯子,以表明囤的高大。用灰画圈时嘴里要念叨:“二月二、打簸箕,大囤满、小囤漾”,希望粮食丰收,财源滚滚。撒灰除了象征意义,在实际中也有熏虫辟邪的作用。

引田龙

每当春龙节到来,我国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

龙抬头的的诗词

·白居易《二月二日》云:“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这是白居易的一首诗,在诗中,可以想见白居易闲适自在的春日心情。二月二这天,雨后刚晴,青草和菜芽都借着雨水不停的生长着。游春的少年们骑着马,在渡口排成了行,可见出来游春的人真的很多。赏析:二月二日,大地生机盎然,百草萌生,是踏青出游的绝好时节。新雨初霁,一群身着轻衫牵着骏马的少年正徐徐走着,一派春意盎然的诗情画意。白居易《和梦得洛中早春见赠七韵》云:“ 众皆赏春色,君独怜春意。春意竟如何,老夫知此味。烛余减夜漏,衾暖添朝睡。恬和台上风,虚润池边地。开迟花养艳,语懒莺含思。似讶隔年斋,如劝迎春醉。何日同宴游,心期二月二。”

·李商隐《二月二日》云:“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其意思是:二月二日,我乘船江上,春风日暖,听到岸上传来吹笙声。那些初春的花蕊和柳眼,都是那么无聊。倒是紫蝶和黄蜂都还比较有情。我远离故土,什么时候能像陶渊明那样,回去见到家乡的那口井。我在柳将军的营帐里已经工作三年了。新年的江滩啊,请你不要领悟我这个游人的心意啊。想不到你更是把那江水汹涌地拍向岸边,就像狂风吹过屋檐,发出寒夜雨倾盆的声音。“新滩”解释成新年的江滩,是因为前面李商隐说了,在这里已经呆了三年了。最后诗人面对着无情物(即江涛风雨),却还是希望有人能感知他,与他共鸣。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云:“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当杯已入手,歌妓莫停声。”赏析:林花已经开到极至,花至荼靡花事了,灿烂之后就是伤逝的开始了,春天如此之短,所以更要珍惜人生。

·陆游《二月二日梦中作》云:“零落蔷薇委道傍,更堪微雨渍残香!象床玉尺人何在?肠断新裁锦一方。”

·司马光《二月二日太常致斋晨起呈景仁次道二同舍》云:“官舍春萧瑟,朝来尚薄寒。人虽繁陌上,尘不近门端。已负踏青约,仍无举白欢。凭君御沟上,试折柳条看。

·张耒《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云:“久将菘芥芼南羹,佳节泥深人未行。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宋代有每年二月二挑菜节的习俗,而今年的二月二雨大路滑,不能出去挑菜做羹了,只好坐在家中,回忆故乡菜园中那生长旺盛的蔬菜,仿佛又听到引来春水的辘轳的声音。挑菜”的风俗,始于唐代,唐代人李淖在《秦中岁时记》中就说:“二月二日,曲江拾菜士民极盛。”到了宋代,这种风俗更加盛行。每年二、三月,百草生发,人们便纷纷到郊外挖野菜,或到园中摘取新菜,生食或作成菜肴,这样既可尝到鲜菜的美味,又能讨到发财的吉利(菜、财同音),因此把二月二这天定为“挑菜节”。这首诗写的是宋代二月二挑菜节的习俗。每年春二三月,百草生发,人们便纷纷到郊外挖来野菜,或到园中摘取新菜,生食或作成菜肴,这样既可尝到鲜菜的美味,又能讨到发财的吉利(“菜”“财”同音)。当时还把二月二日这天定为“挑菜节”。这种风俗,在宋代还由民间传到了宫廷。诗人说,每年二月二这天,他都要采来青菜烧一锅肉菜汤。而今年的二月二雨大路滑,不能出去挑菜做羹了,只好坐在家中,回忆故乡菜园中那生长旺盛的蔬菜,仿佛又听到引来春水的辘轳的声音。这种“挑菜”的风俗,始于唐代,唐代人李淖在《秦中岁时记》中就说:“二月二日,曲江拾菜士民极盛。”到了宋代,这种风俗更加盛行。赏析:宋代有每年二月二挑菜节的习俗,而今年的二月二雨大路滑,不能出去挑菜做羹了,只好坐在家中,回忆故乡菜园中那生长旺盛的蔬菜,仿佛又听到引来春水的辘轳的声音。

·释志端《偈 》云:“来年二月二,与汝暂相弃。 烧灰散长江,勿占檀那地。”释志端(892~969),俗姓俞,福州(今属福建)人。受业于南涧寺。住福州林阳山瑞峰院。檀那,即布施。梵语意译为颂,简作"偈",一种略似于诗的有韵文辞,通常以四句为一偈。

·王庭珪《二月二日出郊》云:“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此诗直接写明了二月二日这一天,天气变化和村落和谐的景象,描绘出一幅动人的二月二日农家图

·方岳《二月二日即事》:“春潮昨夜没平滩,一雨催花色半含。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无欢不必游花树,有病何须置药篮。只把公忠答天地,从教儿女闹冠簪。”

·洪咨夔《田家以二月二日晴雨占谷价枕上口占》云:“葛根已尽麦方青,延颈东来米价平。怕听三更三点雨,要占二月二朝晴。”

·释行海《丙辰二月二日喜晴》云:“春来处处有花看,一种芳心欲吐难。陌上鹅黄初染柳,不禁烟雨袅轻寒。”

·刘摰《二月二日》云:“江乡春值闰,二月似深冬。雪湿妨挑菜,雷寒未起龙。鸡虫闲得失,蛮触小交攻。稍觉云天霁,西山上翠峰。”

·魏了翁《二月二日遂宁北郭迎富》云:“才过结柳送贫日,又见簪花迎富时。 谁为贫躯竟难逐,素为富逼岂容辞。贫如易去人所欲,富若可求我亦为。 里俗相传今已久,漫随人意看儿嬉。”此诗反映了宋代二月二迎富的习俗。诗人说,正月晦日送穷的日子刚刚过去,又到了戴着花迎富的时候。因为“穷神”难以驱逐,许多人已对“送穷”没了兴趣;可一向渴求富裕的人又怎能回避“迎富”的风俗呢?贫困若是容易除去人人都想除,富贵若可以求得那我也去求。不过这些都是传之久远的风俗而已,我只是随大流去看看热闹罢了。二月二迎富日,明人谢肇涮在《五杂俎》记载:“秦俗以二月二日携鼓乐郊外,朝往暮回,谓之迎富。”他还解释其起源说:相传有户人家生了个孩子,送给邻家帮助抚养,邻家从此大富。这家人家见此情景,又将孩子从邻家要了回来,要回这天正好是二月二日,以后人们便在这天到野外采摘蓬叶,蓬为多籽植物,以“蓬”代“子”,向门前祭之,谓之“迎富”。

·晁说之《二月二日》云:“柳花多情不肯新,可怜失尽汉家春。二年不识挑生菜,万国谁知有杀身。群盗犹多南渡客,征鸿难问北归人。始知前日一樽酒,上帝升平与尔亲。”这一年的二月二,作者应该是伤心的。“失尽汉家春”似乎是说北宋灭亡,失掉半壁江山,诗人已经两年没有挑生菜了,似乎是说他两年没过二月二节了。宋代风俗。每年二三月,百草生发,青年妇女多至郊外挖野菜,以应时节,供制春盘,称为挑菜,当时并以二月初二日为挑菜节。

·贺铸《二月二日席上赋》云:“仲宣何遽向荆州,谢惠连须更少留。二日旧传挑菜节,一樽聊解负薪忧。向人草树有佳色,带郭江山皆胜游。载酒赋诗从此始,它年耆老话风流。”此诗旨意在于诗人看重和朋友相聚,让大家暂时忘记烦忧。他说,春来大地,花草树木,万物更新。趁着暖暖春意,不如就此闲谈赋诗,把酒言欢,填词赋诗,共话风流别等到老了之后再回忆往昔吧。

·方岳《二月二日即事》云:“春潮昨夜没平滩,一雨催花色半含。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无欢不必游花树,有病何须置药篮。只把公忠答天地,从教儿女闹冠簪。”此诗写的是,二月二,春雨过后,花儿半开。元宵远去,社日新来,花树新开,燕子归来,何必要不开心呢。从此只好好报答天地赐予的美景,和儿女承欢膝下,就是最大的快乐了。

·王庭皀《二月二日出郊》云:“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烟村南北黄鹂语,麦陇高低紫燕飞。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此诗着重写烟霭笼罩的山村,黄鹂唧唧喳喳的鸣叫,一切都是生机勃勃的样子。如此田园之乐,实乃人生一大乐趣。

·蔡云《撑腰糕》云:“二月二日春正饶,撑腰相劝啖花糕。支持柴火凭身健,莫惜终年筋骨劳。”二月二吃“撑腰糕”,这种风俗在江南一带也传之久远。所谓“撑腰糕”,就是用糯米粉制成的扁状、椭圆形,中间稍凹,如同人腰状的塌饼。过去一到二月二,江南一带家家都将隔年的“撑腰糕”用油煎食,据说可以治腰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