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楚纪南故城感怀//施谦

 益之作品 2022-12-20 发布于湖北



      八月的秋风中,我站在夕阳残照里。脚下是野草苍茫,蜿蜒高凸的土城垣。这是2284年前秦将白起“拔郢”后所留下的残垣颓台。而今,昔日雄霸南方的楚国国都早已淹没在历史的沧桑中。残存的城垣四周是一望无际的原野——星罗棋布的村落,纵横交错的阡陌,密密散布的水塘。


  站在高凸的城垣和烽火台的废墟上,你很难看清方圆十多公里的城廓及城垣的走向。只有破垣而过的207国道旁,孤寂的树立着一块由郭沫若先生所题写的“楚纪南故城”的石碑。


  这难道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五霸七雄之一的楚国国都吗?这难道就是楚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发祥之地吗?这难道就是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崛起之城吗?这难道就是楚令尹孙叔敖剑斩两头蛇的无畏之所吗?这难道就是改革派吴起变法的宏图之场吗?这难道就是三闾大夫赋《离骚》、发《天问》,仰天长吟的大泽之旁吗?


  叩问中,我恍惚间看到金碧辉煌的宫殿中商贾云集,车水马龙;刀枪剑戟的烽火台上狼烟又起,铁马金戈。是的,这就是历20王凡411年的楚国之都;这就是“南卷沅湘,北绕颖泗,西包巴蜀,东裹郯淮”的楚国之都;这就是“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的楚国之都;这就是“车毂击,民摩肩,市路相排突,号为朝衣鲜而暮衣蔽”的楚国之都。


  你不要有丝毫的怀疑。你看看这脚下连绵不绝的城垣及垣下的护城河址,还有清晰可见的城门和水门,中国废弃的古都中还有那个城垣保存的这般完好?没有了,只有这一处残存的城垣才是“南方不可多得的奇迹”。


  再看看那被发掘出来的宫殿区吧。从那遗存的基址推想,仍可想见当年“网户朱缀,刻方连些”,“仰观刻桷,画龙蛇些”“高堂邃宇”式的瑰丽楚宫。


  还要看看在楚都出土的璀璨文物。那些保存极好的丝织品——龙凤纹绣绢、神兽纹织锦、龙虎纹绣罗、蝉翼轻纱、花鸟细涤,那一幅不是纹样精美,色彩鲜艳,灿烂夺目。目睹这些丝绸珍宝,你对屈原所描绘的“翡翠珠被”、“罗帱帐些”、“纂组绮缟”还会觉得陌生吗?


  那些造型别致,纹饰多样,色彩艳丽的精美漆器你更要去看看。彩绘木雕座屏,用透雕和浮雕结合雕出五十五种动物——奔鹿惊鸾,蛇蛙蟠错,凤嘴相衔,那一个不是栩栩如生?彩绘虎座鸟架鼓更是形象生动:凤鸟引颈,昂喙似鸣;卧虎颌首,威态欲奔;一鼓悬中,余音可闻。


  可看的东西太多太多。但岁月毕竟已走过了二千多年,昔日的楚郢都早就灰飞烟灭在白起的大火之中,就如当年的阿房宫被焚毁在项羽的一炬中。我感叹历史的无情,岁月的无情。作为故楚之后裔,我为失去的辉煌而遗憾,为这曾经的南中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衰落而惆怅。


  站在城垣上,我茫然四顾,北之荆山的云气依然那样萦廻缭绕;西之八岭的树木依然那样苍翠幽深;东之长湖的水波依然那样浩渺远阔;南之长江的洪涛依然那样汹涌澎湃。而岁月已然千年,历史在这里打了一个句号——为楚文王“始都郢”到秦白起“拔郢”的411年打上了一个再没有延续的句号。


  再顾“楚纪南故城”石碑,我又一次感到了“故城”的寂寥。历史只在人们的心中,这曾经的辉煌又价值几何?现在,有人已投资数百亿在这故城之旁重新建造一座当日的都城,一切一切都恢复原样。只不知,那旧梦未散的故城做何感想。复原的都城还能重现当日的繁华?还能有“问鼎中原”的霸气?还能有屈宋瑰丽的篇章?我不知这一“壮举”是喜是忧?是福是患?只怕是冷落了千年的真迹,而热闹了商人的算盘。


  秋风中,残照里,我竟然打了个寒颤,是为这脚下的废墟,还是为那将新起的宫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