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头棒喝何其难

 沏杯茶2023 2022-12-20 发布于山西

曾国藩晚年在给曾国荃的信中,回顾了自己人生五次被侮辱的事情。最难受的时候他是怎么应对呢?“打脱牙,和血吞”。

和他后来在官场上、战场上所受的屈辱相比,曾国藩第一次受辱的经历似乎没什么了不起。可在我看来,那一次受辱“叫醒”了沉睡中的曾国藩,才有了后来曾国藩在仕途上的种种可能。

那是曾国藩第六次考秀才,前五次均告失败,第六次勉强进入佾生的行列,算是半个秀才吧。本也是值得庆贺的事情。尤其是联想到前五次的失败,这次湖南学政的公告中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岂不是可喜可贺?

然而公告中还有一句对曾国藩试卷的评语,却让他如遭到当头棒喝,屈辱感一下子涌上心头。

那句评语是“文理太浅”。

这在当时的环境里,对一个执着于仕途、特别认真刻苦的考生来说,真的是晴天霹雳般的侮辱。我们今天高考压力也很大,但至少今天的考生不会有曾国藩那样的遭遇——自己的高考试卷被公开批评。这如同在菜市场被剥光了衣服,确实难以承受。

我都能想象得出曾国藩看到那句点评时的心理。“榜上有名”本是好事,可偏偏轮到自己就是如此屈辱。

回到家的曾国藩没有躺平,没有哭闹着“不学了”,也没有寻短见。他反而在屈辱中悟到了自己连考不中的关键所在,还真的就是那句评语所说的。

于是,他开始研究提升文理的方法,突破了其父曾麟书的教学方式。终于在第七次考试考中了秀才。此后,如被打通了任督二脉的武林高手,曾国藩屡考屡中,在考试上彻底改头换面,完全是一副学霸的模样了。

这次的“当头棒喝”应该是曾国藩生命中特别重要的一次转折,他对湖南学政公开点评的心理反应是“这是一种侮辱”,行为上的应对则是认真研究,更加刻苦努力。这让我想起毛主席的那句名言“世界上最怕认真二字”,一旦认真起来,恐怕人的潜力真是无穷,人的力量真是可怕。

我们面对“当头棒喝”不同的反应和应对可能就决定了事情的结果。把“当头棒喝”视为侮辱也很正常,可如果仅仅停留在侮辱上,摆出一种“烂就烂到底”、“反正就这样了”的态度,侮辱就真的只是侮辱了。反之,能够把“当头棒喝”视作一种警醒、一种耳边的刺耳的吹哨,就可能“叫醒”沉睡的自己、自以为是的自己,或者懵懂的自己。醒了,就明白了路在何方,如何调整,如何进步也就顺理成章了。

可惜,今天你想听到一声“当头棒喝”越来越难。大家彼此说着让对方舒服高兴的话,难听的话那是千金难买。

我记得过去好多文章都在谈什么是“真正的朋友”,总在强调“诤友”的重要性,现在还能看得到这种文章吗?越来越少。我们今天谈得最多的是“圈子”,如何融入某个圈子。人们不太在意有没有诤友,人们在意的是有没有有用的朋友。

我们的教育也是如此,“当头棒喝”的教育不受欢迎,“爱的教育”“哄的教育”“鼓励式教育”才是主流。以至于我们都习惯了更加温和的方式,冷不丁的来个老师骂几句孩子,咱们做家长的还真就受不了。

是的,我也受不了。因为,我也不敢“当头棒喝”学生。哈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