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届广东省高三12月零模语文调研

 阅读美丽星空 2022-12-20 发布于山东

2023届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

 

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埃德蒙在《社会人类学》一书里评论包括我在内的中国几个人类学者的著作时,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像中国人类学者那样,以自己的社会为研究对象是否可取二是在中国这样广大的国家,个别社区的微型研究能否概括中国国情埃德蒙对这两个问题都抱否定的态度。

先以第一个问题说,我们的分歧归根到底是各自的文化传统带来了“偏见”,或更正确些应说是“成见”。这些“成见”有其文化根源,也就是说产生于埃德蒙所说的公众的经验。他所谓公众经验,在我的理解中,就是指民族的历史传统和当前处境。

我的选择是出于一种价值判断,个人的价值判断离不开他所属的文化和所属的时代。我是出生于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人,正逢社会剧变、国家危急之际。我学人类学,是想学习到一些认识中国社会的观点和方法,用我所得到的知识去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所以是有所为而为的。如果真如埃德蒙所说中国人研究中国社会是不足取的,就是说学了人类学也不能使我了解中国的话,我就不会投入人类学这门学科了。

埃德蒙第二个问题的矛头则直指我的要害。如果我学人类学的志愿是了解中国,最终目的是改造中国,那么我们采取在个别小社区里进行深入的微型观察和调查的方法,果真能达到这个目的么个别入手果真能获得概括性的了解么?我确是没想把江村作为整个中国所有千千万万的农村的典型也没有表示过,研究了这个农村就能全面了解中国国情。

我也同意,解剖一个农村本身是有意义的。但我的旨趣并不仅限于了解这个农村。我确有了解中国全部农民生活,甚至整个中国人民生活的雄心。调查江村这个小村子只是我整个旅程的开端。

我这样想把一个农村看作是全国农村的典型,用它来代表所有的中国农村,那是错误的。但是把一个农村看成是一切都与众不同,自成一格的独秀,也是不对的。

我对客观事物存有类型的概念。一切事物都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的如果条件相同就会发生相同的事物。相同条件形成的相同事物就是一个类型。同一个类型里的个别事物并不是完全一样的,类型不是个别的众多重复,因为条件不可能完全一致的。我所说的类型只是指主要条件相同所形成基本相同的各种个体。

以江村来说,它是一个具有一定条件的中国农村。中国各地的农村在地理和人文各方面的条件是不同的,所以江村不能作为中国农村的典型,也就是说,不能用江村看到的社会体系等情况硬套到其他中国的农村去。但同时应当承认它是个农村而是牧业社区,它是中国农村,而不是别国的农村。我们这样说时,其实已经出现了类型的概念了。所以我在这和埃德蒙辩论的焦点并不是江村能不能代中国所有农村,而是江村能不能在些方面代表一些中国的农村。那就是说形成江村的条件是否还形成了其他一些农村,这些农村能不能构成一个类型

如果承认中国存在着江村这种农村类型,接着可问,还有其他哪些类型如果我们用比较方法把中国农村的各种类型一个一个地描述出来,那就不需要把千千万万个农村一一地加以观察而接近于了解中国所有的农村了。通过类型比较法是有可能从个别逐步接近整体的。

我认真地想一想,我这种在埃德蒙看来也许是过于天真庸俗的性格并不是偶然产生的,也不是我个人的特点,其中不可能不存在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烙印。我随手可举出两条一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二是“学以致用”。这两条很可以总结我自己为学的根本态度。

摘编自费孝通《人的研究在中国》)

材料二

英国社会人类学界的埃德蒙对四位中国人类学家的英文著述加以评判。他认为林耀华运用的不是人类学的描述手法杨懋春对山东村落的研究则采用落后的早期民族学方法光的研究,类似于社区调查,但因声称“代表整个中国”,因此是失败的例子。在这四部作品中,最成功的是费孝通的《江村经济》,因为它与别的描述方法形成明显的对照,避免了早期民族学的方法论缺陷,而且不声称是中国社会的“典型”。埃德蒙说

与社会人类学者的所有优秀作品一样,费著的核心内容是关于关系网络如何在一个单一的小型社区运作的细致研究。这种研究没有,或者应自称代表任何意义上的典型。它们也不是为了阐明某种一般的论点和预设的。它们的意义在于它们本身。虽然这种作品以小范围的人类活动为焦点,但是它们所能告诉我们的是有关人类社会行为的一般特点,其内容远比称为“文化人类学导论”的普通教材丰富博大。

埃德蒙的批评,强调的是中国人类学缺乏异文化眼光的问题。他认为,社会人类学的目标在于通过异文化的民族志考察来体现人的通性,因而他虽主张人类学描述不应有任何“一般预设”,但是在本质上却主张在差异中洞见“普同性”,主张人类学社区调查的意义与“中国社会”的特征无关,而仅仅是有关人类社会行为的一般特点的通论。这一看法,与费孝通的本意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摘编自李培林等著《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费孝通回应埃德蒙的第二个问题,也承认中国个别社区的微型研究确实不能概括中国国情。

B.费孝通认为江村并不是与众不同、自成一格的独秀,解剖江村能够了解各种类型的中国农村。

C.埃德蒙认为,《江村经济》的价值在于通过小范围研究,反映有关人类社会行为的一般特点。

D.埃德蒙批评中国人类学者缺乏异文化眼光,他认为应该通过研究其他民族来了解的共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A.费孝通在面对西方学者的质疑时,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借此阐明了自己的研究主张。

B.费孝通试图运用类型比较法,描述中国农村的各种类型,进而了解中国农村的整体。

C.埃德蒙用三位中国学者和费孝通进行对比,肯定了《江村经济》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D.材料二中,作者先概述埃德蒙的观点,继而系统阐述了对社会人类学研究的主张。

3.下列关于《乡土中国》的表述,不能印证材料一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

A.《乡土中国》的作者通过观察和调查,形成了对中国农村的概括性了解,指出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

B.《乡土中国》运用人类学方法分析乡村的时空特点,提出文字下乡的前提条件,体现学以致用的学术态度。

C《乡土中国》通过中西方对比,揭示出差序格局这一中国乡土社会特点,表明作者具有跨文化视域的优势。

D.《乡土中国》中作者虽以自己的籍贯为例说明地缘与血缘的关系,但他的研究旨趣并没有局限于这种个案研究。

4.费孝通认为他与埃德蒙在学术上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4 

5.南粤中学组织同学们分组合作开展岭南文化调查研究活动。请根据材料一,借鉴费孝通先生的研究方法完成以下表格。(4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

听水  李拓之

“君玉,这是什么呀”音乐家师涓看见前面白茫茫的一片。

“那是江水啊。”卫灵公道,“这里是濮水了。”

马在吃草,几个侍臣也拣了一块大石头坐下,卫灵公走近水边去细看,师涓不由跟过去。

月照于浩渺之川,左旁是立的岩谷,岸侧的芦荻摇散白色的花穗,川一座断桥,石梁倾,没入水中,桥下流波泻溢。天空有几块灰冻的云彩,舒卷而飞奔。

柳叶缝中的哀蝉,在呜咽幽鸣,拉起了草中的露虫,蟋蜂和金钟儿也啾唧啾唧的相撞。加以岩穴中水波激荡,川谷的周围万响齐发。于是,芦苇中闪闪流动的萤火,也纵横交错的起飞仿佛和着虫吟水涌的节拍。

师涓倾耳去谛听水声、风声、虫声、芦叶磨擦声……喷涌成一片。这是宇宙的大音乐他沉浸于音律之旋涛中,举起首,看见天宇澄澈,银河化一条萧森的白练,浮浮沉沉地也在涓涓流出无声的音响。

“君王,万有的一切在已死、将生和未生,这是夜之哀曲啊”师涓说,他沉吟并且恬静。

“师涓琴拿出来弹吧。”卫灵公凄恻地。

“君王,弹不出呀,宇宙的声音要压倒琴上的声音哩。

“师漏,你听……谁在唱歌啊。”卫灵公脸色突而更惨白了。

“哦……”师涓惊骇地伸长了耳朵。

真的,谁在唱歌。那声音非常悠远,不是来自幽膀的谷穴,不是发自芦叶,而是低低忽忽地在那悠远悠远、暧昧迷离的水波弥漫之中。水上的歌声,那是怆惋的,令人落泪的声音。

侍臣们都肃然正襟危坐了。师涓走近沙碛,一只手按在额际,竭着目为向水面眺望。看见浩莽空漾的月之川上,有一礁石,浮露波心,那里黑点闪动,恍是人影。这时歌声很清晰,追逐着风涛送过来

爰采唐矣,沫之乡矣。

云谁之思美孟姜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

送我乎淇之上矣

……

“哦。师涓这声音太悲哀了,太美丽了。 ”卫灵公淤塞着鼻子说。

“君王,这样眩惑的声音,中间有多少青春和生命呀。

“师涓你赶快把这声音记录下来。

君王,手指抖了呀。

“坐下坐下。你听你记录啊。”卫灵公把拉师涓坐下了,侍臣递过十张细致的竹简。

师涓开始沉思状如入定,抖颤之手记录下震动的音波,回旋起伏, 无数短短长长的标

符线号

水波汹涌,夜潮是涨了师涓流下晶泪,被夜寒凝冻,珍珠般颗一颗结在面颧边。

奔涌的浪涛中,鱼虾在跳跃,芦苇中的宿雁也被歌声惊起。

师涓抖颤双手赶不上这急剧的音波,当他奋力记录完毕这歌声时,手已经冻僵,人倒于

地上。

侍臣们坐在草丛中听着,僵然不动如墓前的石人。

“师涓这伟大的音乐呀”卫灵公流泪扶起师涓

“这是不朽的著作,宇宙最真挚的律韵啊?师涓坐起来。

月已倾斜。远远的山村中荒鸡唱晓,天快亮了。当他们跨上马和车驾时,东方已透出鱼

肚白色了。

在晋平公的夜宴席上,一阵拍掌声,震人耳朵昏聋。

盲音乐家师旷,坐在一堆乐器当中。这时他的长手指的甲,正滴落在一张桐琴上。

“晋国的音乐可以入耳吗”晋平公微笑地问着坐在身旁的卫灵公。

“师涓你把那天晚上在濮水边记录下来的歌,来弹奏一下吧。”卫灵公低低地对师涓

说。

“好的好的。”师涓也急于显出自己的本领。他取过琴囊,整理出那十张竹简来。

师涓开始弹琴了。他用尖指甲向当弦索只一拨,当郎一声,铜瓶上的花枝随着摇晃一……

盲音乐家师旷,离开座次了。他态度严肃,用手掩在耳后,屏息地去辨听。他突出的前

额更显得突出了,终于锁紧了忧苦的眉峰

“奇怪。这是颓废音乐家师延所制作的男女相悦的歌曲呀。师延制作这歌曲给商纣在酒

池肉林上听的,妲己露出白牙齿……这声音距离现在快千年了武王伐,火焚鹿台,师

延东走,投下濮水而死 ……

……四座不约而同地叫着。

“这是亡国之音,奏不得的。”师旷继续着说“现在该是靡靡之乐结束的时候了,桑间濮上的歌唱,华情绮怨,如水如烟 ……”

“哦……”大家又叫了一声。

“华夏的音乐应该走向另外一条路,应该去抒写人世的不平与疾痛,黎民的冤抑与悲鸣……

“哦……”师涓不觉也哦了起来,但他的手指太奔放了,还不能休止。

“华复的音乐……唉,我也老了。但我希望年青的音乐家们,好好去发扬纯正的智慧

去聆听自然的律韵,撷取宇宙的真实之音那日月的运行,山川的流动,花草的欣悦以及鱼虫的活泼,到处都是伟大的题材,不朽的音节呀”盲音乐家师旷张开他那瞽了的眼膜,惘然地向前张望“我老了。但是,我的眼睛不愿见到黑暗,而我的耳朵却愿听到光明啊

师涓站起子,他听到音乐先进师旷的一番话,他感动了,不由把手中的竹简投掷向地上。取过前一杯水,倒在琴弦上用手指揩着 “让古老的调子永远揩干净了罢让靡靡之乐绝响于人间我要拂着琴弦,奏出人民的言语,谱出雄壮的音乐,写起伟丽的诗篇我的琴恐呀,我要背着你走向天涯海角,走向寒冷的边缘与黑暗的缝隙,弹出温暖与明朗的节拍,教听到我的歌声的人都能奋发勇敢而向前啊

师旷用手撞起一只战鼓蓬蓬蓬四座的听众一齐筋脉贲张的站起来。

一九四六年十月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标题听水用语典雅,既体现了作者历史小说创作的审美趣向,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期待。

B.月夜、岩谷、芦荻、断桥等意象渲染了恬静疏阔的氛围,自然引出下文宇宙的大音乐的描写。

C.夜宴上,两位国君的谈话暗藏机锋,晋平公对卫国的音乐有讽刺之意,而卫灵公则心里很不服气。

D.本文描写夜宴中的……不仅写出众人对师旷话语的反应,还暗含了师涓的心理变化。

7.关于文中师涓在濮水边听歌的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A.的歌声从浩渺的水上远远传来,歌者似是水中礁石上的人影,气氛诡秘。

B.歌声清晰可闻,歌词内容描述的是商纣兵败后,师延投濮水时的哀婉心境。

C.师涓听到歌声,手指抖颤到几乎无法记录,暗示了这首歌是靡靡之音。

D.师涓流下晶泪,侍臣则如石人,对比强烈,表现了歌声的感染力。

8.师涓对音乐的认识有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9.本文以蓬蓬蓬的战鼓声作为结尾,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谈谈你的理解。(6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

阅读正面的文文完成10~14题。

国初因隋制,以部典选,主者将视其人,核之吏事。始取疑狱,课其断决,而观其能否之始焉。后日月淹久,选人滋多,案牍浅近,不足为准。乃采经籍古义,以为问目。

其后选人益众,乃僻书隐义以试之,唯惧选人之能知也。遒丽者号为“高等”,拙弱者号为“蓝罗”,至今以为故事。开元中,裴光庭为吏部,始循资格,以一贤愚。遵平者喜其循常,负材用者受其抑屈。宋璟固争不得。及光庭卒,有司定溢,其用循资格非奖劝之道,谥为“克平”。春秋之时卿士代禄选士之制阙焉秦承国制所资武力任事者皆刀笔俗吏不由礼义以至于亡 汉因秦制,未遑条贯。汉高祖十年,始下求贤之招。武帝元光元年,始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贡举之法, 起于此矣。 魏晋互有改易。隋炀帝改置明、进二科。国家因隋制,增置秀才、明法、明字、明算,并前为六科。贞观则以考功员外掌之。开元二十四年李昂为考功,性刚急,不容物,乃集进士, 与之约曰:文之美恶,悉知之矣。考校取舍,存乎至公。如有请托于人,当悉落之。”昂外舅尝与进士李权相善,为言之于昂。昂怒,集贡士数权之过。因曰“观众君子之文,信美矣。 然古人有言,瑜不掩瑕,忠也。其有词或不安,将与众说之,若何 ”权曰“'耳临清渭洗,心向白云闲’,岂执事辞乎”昂曰“然。”权曰“昔唐尧,将禅许由。由恶闻,故洗耳。今天子春秋鼎盛,不揖让于足下,而洗耳何哉”昂惶骇。初,昂以强愎不受属请,及有吏议,求者莫不允从。由是庭议,以省郎位轻,不足以临多士,及使部侍郎掌焉

节选自《大唐新语·厘革》)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之时/卿士代禄/选士之制阙焉/秦承国制/所资武力/任事者皆刀笔俗吏/不由礼义/以至于亡/

B.春秋之时/卿士代禄选/士之制阙焉/秦承国制/所资武力/任事者皆刀笔/俗吏不由礼义/以至于亡/

C.春秋之时/卿士代禄选/士之制阙焉/秦承国制/所资武力/任事者皆刀笔俗吏/不由礼义/以至于亡/

D.春秋之时/卿士代禄/选士之制阙焉/秦承国制/所资武力/任事者皆刀笔/俗吏不由礼义/以至于亡/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A.征僻书的指收集,与《答司马谏议书》中不为征利不同。

B.秀才是科举科,与《陈情表》中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秀才相同。

C功,考功员外,是吏部考功同中掌管官吏考核的官员,其职位低于侍郎。

D.唐尧,传说中的古代尧帝,因曾封于唐地故称唐尧,与舜、禹合称三皇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A.官吏考核选拔制度历经演进,唐初考核中辞采华丽者称为高等,表现拙劣者称为蓝罗二这两个称号在唐朝沿用开成为惯例。

B.裴光庭以资历作为选官标准,宋璟反对但没有成功裴光庭去世之后,有司因为他不能有效奖励劝勉人才,用克平作为他的谥号。

C.历朝历代都很重视选贤举能,汉高祖下诏求贤,汉武帝用贡举之法选拔人才,魏晋两代在汉代基础上有所改变,隋唐则采用科举制度。

D.李昂在主持进士科目考试之初,曾与考生约定杜绝一切请托,在和李权关于春秋文化鼎盛的讨论引发众议之后,他改变了自己的做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1后日月淹久,选人滋多,案牍浅近不足为准

(2文之美恶,悉知之矣。考校取舍,存乎至公。

14.唐朝选拔考核制度在隋制的基础上作了哪些调整(3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 16题。

竞渡诗  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諏,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君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卢肇,江西人,唐会昌三年中状元。颇有文名,官誉亦佳。此诗写于卢肇及第后。②石溪地名,位于作者故乡。③諏hàn)叫喊。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诗人难忘昔日故乡热闹的端午节庆,此时在馆驿楼前看到了赛龙舟的景象。

B.在隆隆的雷鸣与鼓声中,装饰着威武兽头的龙舟竞发,凌波击浪,场面震撼。

C.“冲波”“跃浪直写龙舟奋勇争先, 鸟退飞则衬托出龙舟竞渡时速度之快。

D.诗歌描写细腻,大场面与特写结合,生动描绘了龙舟奋勇、万众助威的盛况。

16.尾联中果然一词蕴含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青年承担着历史使命,肩负着时代责任,必须要有宽广的胸怀、坚韧的品质,因为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正如《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                      ”。

2化用是古诗词常用的手法, 如王实甫《牡丹亭·长亭送别》中的句子“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就是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

3“马”的意象在唐宋诗词中经常出现,多用来传达豪迈奔放、积极向上的精神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中国国家版本馆,开馆了国家版本馆以“一总三分”的格局,充分展现了大国形象和新时代的风采。俯瞰京华的中央总馆,北望渭川的西安分馆,放怀江南的杭州分馆,臂挽流溪的广州分馆,同时拉开文化展览的巨幕,向普罗大众讲述文明的故事。

中央总馆“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一件件  ①  的展品, 让人叹为观。有记载“版”字的商代版方鼎,有铭刻着“中国”的何尊,有苏轼行草楷书法的宋拓本《西楼苏》,还有刻着《长歌》的清代象牙扇骨等等。历朝历代的瑰宝荟萃一堂,琳琅满目,彰显中华文明五千多年传承的  ②  

除了展示外,版本馆还具有保藏功能。保西藏里收藏了数千年间各种类型的版本,如陶石、兽骨、金属、竹木、纸张、数字媒体等。版本上所承载的信息反映出了丰富多元的社会风貌。有人说保藏版本的目的,如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旨在保多样的文明。而版本又是脆弱的,一旦被损坏了,就很难修复。可见,建设国家版本馆对版本进行集中保藏,在保存中华文明方面起着  ③  的作用。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不得改变原意。(4 

2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除了比拟之外还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4

语言文字运用 本题共2小题9

阅读下面的文定。完成21~22题。

下,全民健身运动火如荼。许多人选择了一种既防病强身,又简单易行的健身方式——健步。一些在运动排行榜名列前茅,努力步数,以“日行万步”作为目标。那么真的是走的步数越多越健康吗

健步是确实可以提升骨骼强度,延缓膝关节衰老。但作为群众性体育运动,健步走并不

需要达到专业竞技比赛的强度。从专业的角度看,运动时间持续30分钟以上,步频110~

140步/分钟,心率不超过120 次/分钟,就可以达到健身效果。    ,运动完微微出汗就可以达到锻炼目的了,并不需要追求“万步”。而每天上下班、在内小范围的间歇性行走,即使超过了一万步,   ②   不到健效果的。

盲目追求步数还会造成运动损伤。一些平时缺少运动的人士,尤其是老年人,通常肌肉力量不足,又缺少专业指导,强行走上万步会造成肌肉酸痛,甚至腿部关节损伤。专家建议,

开始健步走运动时,不要一味关注步数,  ③  ,逐步增加行走的时间和距离。除此之外,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合理安排运动前的热身和运动后的放松,也可以避免长时间行走带来的伤害。

21.下列句子中的和文中加点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A.本届世界杯东道主卡塔尔队状态低迷,发挥欠佳,第二轮就被了下去。

B.有的同学试图依靠题在短时间内提高语文成绩,这种方法不值得提倡。

C.神舟十四号飞船顺利返回的消息在朋友圈迅速屏,受到广大网友关注。

D.脸支付是基于大数据工智能机器视觉等新技术实现的支付方式。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

四、写作60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引用《吕氏春秋》的名言“流水不腐,户不蠹”提示我们,水流和门轴在不停运动中才能避免外来生物的腐蚀才保持活力;水的流动始终有方向,门轴要精准安插在门中才能转动畅顺。爱因斯坦曾在给儿子的信中说“生活就像骑自行车,为了保持平衡,就要不断运动。”骑自行车必须不停地向前蹬,一旦停下来,就容易摔倒。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广州市2023届第一学期高三调研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1.(3分)C

解析:两个句子前后无因果关系。中外关于中庸之道的宣扬是“成秩序,定天下”。

2.(3分)B

解析:不是说“中庸之道”没有绝对标准,而是强调心无杂念地干好自己的事情,哪怕 是干好别人认为的小事情也是可以成为“圣人”。

3.(3分)A

解析:A项强调应该在“质”与“文”两极中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体现了材料一“取两用 中”的观点:B项强调为人与功业的问题:C项强调社会关系与社会状态的问题:D项 强调彼此转换的问题。

4.(4分)

①有“己”就有“人”,我们的生活应处于这两者之间,损人利已是不符合“中庸之道”的。

②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这种说法,决不能“不痛不痒,不黑不白”,否则就是“乡愿”。

评分参考:根据材料分析每点2分,意思对应酌情给分。

5.(4分)

①要“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尽量干好自己的事情。

②要有“同情心”,保持“道德判断”,遵守正常的“秩序”。

③要用相应的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尽量避免妨碍他人。

评分参考:观点必须来自材料,角度要明确,答对两点就可以给满分。表述不同但意思 差不多,如把第二第三点合在一起写,也算是两个角度,酌情给分。

6.(3分)C

解析:“又能刻画出他们积极乐观的品性”错误。

7.(3分)D

解析:“他们相信可以找到终聚地”不当。

8.(6分)

①预示着公元世纪逐渐消失和超新星纪元的即将到来。公元钟上的绿色像素是公元世纪 存在情况的整体显示,逐点变黑,意味着公元世纪逐渐消失,也意味着超新星纪元逐 渐到来。

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本文的故事随公元钟绿光的变化依次展开。

③逐步强化紧张和恐怖的气氛。随着公元钟绿点一个个减少,悲哀和恐惧在一点点攫住 孩子们的心,紧张和恐怖的气氛越来越浓厚。

评分参考:每点2分,共6分,其他概括合理,可以酌情给分。

9.(6分)

①恢宏的科学意境:公元世纪的巨大变迁,意境恢弘,同时又赋予合理的科学解释。 ②乐观的科学态度:公元世纪消失前,孩子们虽然经历了巨大的恐惧,但最终能勇敢地 站起来迎接超新星纪元的到来。

③空灵的想象力:“纪元的快速变换”想象神奇,显得不可捉摸,“梦幻般的银色光辉” 空灵玄妙。

评分参考:每点2分,共6分,其他分析合理,可以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10.(3分)B

解析:今戎马在郊,王室将危,是吾立功之秋也。父老,兄弟当奉以出避,吾身许国,不得复徇家矣。关键处:“父老”是主谓短语,要单独出来。

11.(3分)C

解析:“京师”在文中是都城的意思。

12.(3分)B

解析:伯颜不知道他是假装投降说法是错的,王虎臣是真投降,伯颜只是不知道他是假 知府。

13.(8分)

(1)应该在城墙上再增设木栅,多征调粮食、整修军械,把这作为守城办法。

评分参考:大意2分,“树”“缮”各1分。

(2)唆都请求增兵,伯颜就让西域的兵力来支援,对常州城进攻围困更加急迫,城内的 粮饷和增援都断绝了。

评分参考:大意2分,前一个“益”1分,“饷”1分。 14.(3分)

①常州城墙低矮,护城河狭窄。②士兵都是普通市民,缺少训练。③元兵是精锐部队数 量众多。

评分参考:每点1分,共3分。

附译文:

胡应炎,字焕卿,是常州晋陵人。是宋枢密副使胡宿的八世孙,他的父亲胡聪做淮南节 度使的幕僚。咸淳年中,胡应炎考上进士第,授官溧水尉,没有赴任。元朝丞相伯颜南下攻 打宋朝的时候,元军已驻扎到常州境内,常州知府王洙逃走,朝廷任命姚訔掌管常州,又命 将军王安节、都统刘师勇带领军队一起守常州。姚訔等人到达常州,见到胡应炎高兴地说: “你就是我的剧盂,有你在,敌军就不堪一击了。”任命他代理节度判官之职。胡应炎回家后 告诉父亲胡聪和兄应发弟应登说:“我们家世世代代蒙受国家的恩宠,现在元人的战马已经 逼近都城,国家危在旦夕,这正是我们杀敌立功的时候。父亲年纪大了,兄长弟弟应当侍奉 在身边离开险地去避难,我将以身报国,不能再顾及家里了。”胡应炎接受姚訔的任命,就 挑选三千强壮勇猛的百姓,亲自带领登上城墙。胡应炎与姚訔一起谋划守城的办法时说:“我 们常州是京城的北部大门,决不能失守。可是常州城墙低矮,护城河狭窄,士兵都是普通市 民,不是平素训练和调度出来的军队。而且元兵是精锐部队数量众多,他们乘胜而来,锋芒 锐不可当,我担心与之作战不容易取得胜利。应该在城墙上再增设木栅,多征调粮食、整修 军械,把这作为守城办法。”姚訔认为胡应炎说得对。当初王洙逃跑后,他的幕僚王虎臣盗 去了郡里的官印,自己冒充知府,到伯颜的营地献郡印表示投降。伯颜不知道他是假知府, 命令他返回常州守城,并且派军队与他一起驻守。等到王虎臣回到常州城,姚訔等人已经先 到了,王虎臣等不能进入城中,返回元营报告伯颜说常州城百姓叛乱占据了城池。伯颜大怒, 命令元帅唆都率领步兵骑兵共计20多万人包围常州城。胡应炎和安节、师勇分头从不同城 门出战迎敌,各自连续多次获胜,杀死元军很多将领。功绩上报,进官直秘阁。围攻的时间 久了,元兵伤亡很多。唆都请求增兵,伯颜就调遣西域的兵力来支援,对常州城的进攻更加 急迫,城内的食物补给和增援都断绝了。常州城陷落了。刘师勇逃跑了,姚訔和王安节战死。 胡应炎率领市民与元兵展开了巷战,打到孔子庙那里众人溃散了,胡应炎仍然坚持作战,亲 手杀死很多元兵,最后筋疲力尽被元兵活捉。唆都审讯责骂他说:“你就是曾经杀了我很多 将领的那个人?”胡应炎说:“我是想杀死你,哪里只是想杀死你的那些将领?我真怨恨自己 没有办到!”唆都大怒,腰斩了胡应炎,他年仅27岁。元兵入常州屠城,胡聪胡应发都被杀 死。

15.(3分)B

解析:“曲意逢迎”理解不准确。

16.(6分)

①诗人在赞美友人品格清高的同时劝告其收敛锋芒,体现了对友人的劝勉之情。(2分)

②首联直言称赞友人不因一时失意而沉沦,言辞恳切。(2分)颔联用典(或设喻),间 接 劝勉友人要适应环境。颈联、尾联不直接劝勉,而是写相聚的欢乐,体现了诗 人委婉劝勉艺术的高妙。(2分)

评分参考:第一点2分,第二点4分。

17.(6分)

(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2)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

(3)示例: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西风紧北雁南飞(王实甫《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

雁过也正伤心(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8.(3分)

①欣欣向荣 ②不屈不挠③铁骨铮铮

解析:①根据“年复一年地生长着,枝繁叶茂”可以推断出应填入形容古树生长茂盛的 成语,因此可填入“欣欣向荣”“苍劲虬曲”“生生不息”等;②结合后文“与困难作斗争 的英雄历史”,这里应填入形容在困难面前表现十分顽强的成语,据此可填入“不屈不挠” “百折不挠”“宁死不屈”“奋不顾身”等。③根据上文“老格木的坚韧品质正如其别名一

样:铁木”以及下文“受尽打压,依然能破土重生”可以推断出应填入的成语应与其别名 有关,并能体现出老格木坚强不屈的品格。可以填入“铮铮铁骨”“铁骨铮铮”“刚正不阿” 等。

评分参考:每个空格1分,共3分。

19.(4分)

这是陂头村自然风光的写照,也特别点出了这里古木成林、人与树和谐共生、延续一方 文脉的美好景象。

解析:修改的地方有两处:首先,第一个分句缺少了宾语中心语,“这”指的是前面诗歌 对陂头村自然风光的描写,所以应该在自然风光后加上“的写照”,其次,第二个分句中 的语序不当,应按照从树到人的顺序排列,所以改为“这里古木成林、人与树和谐共生、 延续一方文脉”。

评分参考:修改一处得2分,共计4分。

20.(4分)

句子中,“仿佛在诉说着当时的苦难”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被破坏的老格木人的 情感。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它所受的苦难、见证的历史,更有利于下文凸显出老格木的坚 韧品质。

评分参考:指出修辞手法1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使用效果2分,共计4分。

21.(3分)B

解析:画线句子处的“实在”是“确实,的确”的意思:A项“具体而切实”:B项“确实,的

确”;C项“其实”:D项“真实,不虚假”。

22.(6分)

①虽然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②可以提神醒脑、振奋精神 ③但如果摄入太多

解析:①根据上文列举的很多关于功能饮料的说法可以总结出“各有各的说法”,后文提到“但是也都是各执一词”可以推断出应填入的应是表转折关系的分句。因此可填入“虽 然有各种各样的说法”。②根据上文“这些成分是提高人们的注意力和反应力的主要有效 成分”以及本句承接上文说法的“的确”一词可以推断出应填写摄入适量咖啡因的效果, 可填写与提振精神有关的内容。③根据上文“适量”“安全摄入量”等字眼及下文“反而 容易导致”的不良后果,可以推断出填写的内容应与上文形成转折关系。因此可填入如 “但如果摄入太多”等类似意思的语句。

评分参考:每个空格2分,共6分。

四、写作(60分)

23.(略)

【写作提示】这是一篇启示型材料作文,这次调研考出题摆脱了最近一段时间比较常见的“辩证类”作文的出题模式,给人一种“返璞归真”之感,这对于不少考生来说是友好的,学生不容易在审题上栽跟头。

材料选取了毛泽东援引《吕氏春秋》的名言和爱因斯坦在给儿子的信中的一段话,两则材料价值导向基本一致,故这篇作文审题立意的核心词便是“运动”。生命在于运动,这里的“运动”不仅仅指的是物理层面的多动手、多实践、多锻炼,也包括思想观念层面的多思考,接受新的观念,运用新的方法,葆有一种敢想敢作、自我革新的精神。考生可以并列式展开,论述“运动”的价值和意义,也可以纵向深挖,立足古今探讨为什么要保持“运动”,接着从青少年成长的角度讨论如何保持“运动”的姿态(比如终身学习、敢于接受他人批评、学会自省等等),让自己成为高速发展的“飞轮”。

中华传统文化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也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论断,如果心想着固守一套标准而不加以变通,想着一招鲜,吃遍天,不仅面对变化的世界无法及时作出准备,还会葬送掉自己光明的前途。考生在写这篇文章时,可以适当援引中今中外的一些反面例子,从而让文章更有思维的深度。

在审题细节上,材料有一句话要留心——“水的流动始终有方向,门轴要精准安插在门臼中才能转动畅顺。这说明除了保持运动的姿态之外,还要注意运动的方向。对于一艘盲目航行的船来说,所有方向的风都是逆风。船没有方向,就会失去目标,只能漫无目的地在大海上航行。而对于新时代青年来说,一个人如果没有目标,就不知道朝哪个方向努力,无论做什么都是徒劳。考生可以在怎么做的部分好好讨论这一点。

参考立意:

1)更新求变,与时俱进

2)生命在于运动,人生贵在向前

3)流水不腐,保持革新是一种人生智慧

参考段落素材:

接续奋斗,就要走出舒适圈,敢于直面困难、攻坚克难。自胜者强,自强者胜。毛泽东同志曾说: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那些地方有困难、有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没有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更不会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对于奋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条战线的广大青年朋友来说,要把握和顺应深化改革新进程,回应人民群众新需要新期待,把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传承下去,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争做骨干、勇当表率,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

——摘自光明日报,原文标题《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中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