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国传统文化撷英》5中国古代教育考录文化
2022-12-20 | 阅:  转:  |  分享 
  
中国教育文化专题宋代四大书院古代教育的形式: 一、官学。 1、夏代的学校 2、商代的学校 3、周代的学校 4、汉代的太
学 5、明清时期的国子监 1、夏代的学校 庠:饲养家畜――储存谷物,又名“米廪”,由老人看管并照看和教育少年
儿童 . 校:木囚。木头围成的养马之所,后演变为习武、比武之所。2、商代的学校 商代已有了成熟系统的文字
以及成文的典册,商代还出现了“瞽宗”这种学校形式。习礼、习武是商代学校的主要教育内容。(瞽gu3) 3、周代的学校 “学在
官府”是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制规章、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用的礼器全都掌握在官府,普通百姓根本无缘接触到。
周代的学校学在官府周代官学按照学习的程度,又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类。小学是启蒙教育,除了识文断字以外,还要学习礼节仪式、音乐舞
蹈、骑马射箭、书写计算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大学则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本领,以便日后参与国家治理。设在周
王朝都城的大学叫做“辟雍”,规模较大,分作五个部分,“辟雍”居中,四面环以圆形水池,水南叫“成均”,学习乐舞;水北叫“上庠”,学习
典籍;水东叫“东序”,学习干戈(即武艺);水西叫“瞽宗”,学习礼德。中间的“辟雍”则是天子亲临讲学的地方。设在诸侯国都城的大学叫做
“泮宫”,规模较小,规定只能环绕半圆,称为“泮水”。以上这些学校,都由国家控制,培养贵族子弟,一般庶民和奴隶都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
,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官学”。(程裕祯《中国文化概论》) 西周学校以“六艺”为基本教育内容。所谓“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 4、汉代的太学汉代中央官学主要是太学,设在京城长安。 两汉教育以儒学经典为教材,主张教育要明经修行。(1)教师:五经博士(诗
、书、礼、易、《春秋》) (2)学生:博士弟子 东汉末年创立的鸿都门学是汉代学习、研究文学艺术的高等专科学校。汉代的官学(二)
文翁兴学: 西汉景帝以前,四川没有官办学校。汉景帝末,任文翁为蜀郡守。文翁在成都设置学官,创建官学,以石头修筑校舍,称为“石室”
,又称“玉堂 ”。文翁兴学,办法有四:一是建立学校,招收各县少年入学;二是提高教师质量,派张叔等人到京师学习儒家经典和法律政令,学
成回蜀任教;三是鼓励学习,入学者免除徭役,学而优者委为郡县官吏;四是重视实践。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教师”。他首创私学,给我
们留下了一个“软件”:《论语》。文翁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校长”。他首创公立学校,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硬件”实体:成都石室中学。从
古代的“文学精舍讲堂”(公元前141年)、“文翁石室”(历代大多这样称谓),到近代的“锦江书院”(1701年),到现代的“成都府师
范学堂”(1902年)及“成都府中学堂”(1904年),直至现在的“石室中学”,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各种人才。在同一地址连续办学已达2
145年,成为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实现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郭沫若撰写楹联:“爱祖国爱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学习;求真理求艺术愿
增进文翁石室之光荣”。季羡林教授为石室中学题辞:“古今一校,扬辉千秋”。这两位学界泰斗的楹联和题辞,充分肯定了文翁兴学的历史地位与
现实意义。 5、魏晋南北朝的官学 最高学府 从汉代设立太学以后,历代王朝都设立最高学府,称为国学。西晋时除太学外,又建立了专门招收
官员子弟的国子学。南北朝时,南朝宋、齐的国学,一度包括儒学、玄学、文学和史学四个馆。6、唐代的官学六学”(或称“六馆”)(1)国子
学:主要招收文武三品以上子孙,学习经、 史及文字学。(2)太学:主要招收文武五品以上子孙,学习内容同
国子学。(3)四门学:招收文武七品以上子弟和庶人之俊异者(俊士), 学经史间习时务策。(4)书学:招收八品以下
子弟及庶人通其学者,修《石经》、 《说文》等文字学。(5)算学:招收对象同上,学习《九章算术》、《周牌算经》
、《缀术》等。(6)律学:招收对象同上,以律令为专业,兼习格式法令。7、明清时期的国子监:明清学校,中央有国子监及宗学(贵
族学校),地方有府学、州学、县学。 国子监(音荐)关于国子监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明
朝由于首都北迁,在北京、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于是设在南京的国子监被称为“南监”或“南雍”,而设在北京的国子监则被称为“北监”或“
北雍”。国子监里的十三经刻石碑和第一任祭酒  十三经石碑 国子监内有十三经刻石碑共190座,原置放于东西六堂,
县位于国子监与孔庙的夹道之内。石碑上所刻的十三经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
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共63万余字。经书由蒋衡花费十二年的时间书写而成。乾隆皇帝命
和珅为主刘墉为副安排考订蒋衡所书的经书并动工刻石。这部十三经刻石成于乾隆年间,故又被称为“乾隆石经”。   国子监第一任祭酒是元代
著名理学家许衡,当时有学生200余人。在这里学习的学生叫“监生”,大致有三种来源:一是从全国各地秀才中选拔的正途监生,到此作进一步
深造;二是外国留学生,大致来自高丽、逞逻、交趾、俄罗斯等;三是“捐监”,挂名监生,只要交足银子,就能领取“监照”,算是监生。 二、
私学1、私学的兴起 2、私学的形式(1)书院教育 (2)家庭教育 春秋战国时期, 官学教育衰废,私学兴起。以孔子、墨
子为代表的一批新型知识分子就以新的办学形式,聚徒讲学,从而成为创办私学、传播学术文化的先驱。 稷下学宫私学的兴起关于稷下学宫
“稷”是齐都临淄一处城门名,“稷下”即齐都临淄城稷门附近,齐国君主在此设立学宫。学宫因处稷下而称“稷下学宫”。 稷下
学宫实行“不任职而论国事”、“不治而议论”、“无官守,无言责”的方针,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各个学派并存。人们称稷下学宫的学者为
稷下先生,随其门徒,被誉为稷下学士。   稷下学宫最有名的两个人是孟子和荀子。两人都曾在稷下学宫任职,荀子在齐襄王时期曾三为“祭酒
”。 从稷下学宫的施行方针及其成果意义来看,稷下学宫完全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真正的第一所大学,第一所学术思想自由学科林立的高
等学府。 私学教育的发展史 中国古代私学教育产生于春秋时期,其中以孔夫子的私学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孔
子当时的私学规模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门生,几乎和我们现在中小学的学校差不多一般大。私学最大的特点是由“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
”。也就是在这之前,都是官办教育,而到了孔子那个时代,便将教育变为私人办的教育,所以产生了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较大的学派
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等,因此这一时期被誉为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不能不说是私学发展的功劳 。 到了秦统一中
国,秦始皇采用了宰相李斯的治国方针,不但焚书坑儒,还颁发了“禁私学令”,否定了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也成了秦皇朝加速灭亡的原因之一。
汉代之初,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私学还是得到发展,如马融,郑玄等经学大师的弟子达千人以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学更加颓废,
而私学兴旺发达,还出现了影响深远的私学启蒙读本《千字文》和《颜氏家训》,为后代私学提供了很好的教材。 唐朝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的鼎盛时期,而私学更是遍布城乡,私学教本有《百家姓》、《千家诗》《三字经》等,影响广泛。一直到元明清,私学教育都经久不衰,为中国文
化教育甚至社会发展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二、私学的形式(1)书院教育 宋代:岳麓、白鹿洞、嵩阳、应天府、茅山、石鼓、
华林、雷塘 明代:紫阳、东林书院 作为私学教育的最高产物,就是唐以后发展起来的书院制度。书院制度,起源于唐代,兴盛于两宋,
直至清朝没落,历经一千多年发展,在中国古代教育史,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岳麓书院,曾有朱熹等著名理学家长期在那里讲学,因此,吸引
大批学生慕名前往。 古代书院是作为封建科举制度对立面而存在的,它教育的目的虽然也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服务,但是它的目的主要不是培养
封建统治者的奴才,而重在人才,学术的培养和研究,具有很好的办学兴教特点,值得借鉴:   一是主张自由讲学,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相结合
,注重自学,同时问难论疑,教学相长;   二是书院的学术研究形式自由多样,允许著述,学术讨论以及建立学派;   三是强调德育教学,
反对科举;提倡学术创建,反对固守陈说;开门办学,兼收各家之长等。(2)家庭教育著名的家训:《颜氏家训》、《包拯家训》、《曾国藩家训
》等。《包拯家训》:包孝肃公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能改斋漫录 》)《曾国藩家训》: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 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 为
师当严而有恒。 (《曾国藩家书P.63,71,299,1121 )孟母三迁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
,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衒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
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古代科举制度 范进中举 ——读书人的悲哀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 他乡遇
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皇榜状元贺喜箱一、科举制度的发展 1、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2、唐朝--中国古代科
举制度的完备 3、宋元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沿革 4、明清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衰落 1、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
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了解科举制之前的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演变。) 2、唐朝-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 (1)考试科目:常科和制科 (2)及第头衔:状元、榜眼、探花 (3)考前准备:投卷(1)考试科目:常
科和制科 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
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2 )及第头衔:三元及第(及第,到你家了,放榜时,把喜讯送到家
中。引申为高中。三元及第是指: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名。)殿试分三榜,又称三甲。第一榜称进士及第。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第二
榜称赐进士出身;第三榜称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
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状元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 登龙门福州文庙内的状元服——
有争议的文物 在明清时代,状元一般被授予六品的翰林院修撰,在翰林院修史、修志、从事文字工作,熟悉典章礼仪,大约3年后
根据朝廷安排,或到外地为官,或在京城中的六部任职。因此状元是到了被授予翰林院修撰后才有了明确的品级,那在这之前的状元服装的形制是什
么样的,史料中并未明确记载。 官服的胸口部分有一块织绣精美的补子,上面的图案是在一轮红日和翻腾的海水上,飞翔着一只白色的仙
鹤。按照史料记载,补子象征官员品级的大小,而仙鹤补子则是一品文官的标志。考中状元之后要过一段时间才能被授予官职,这状元却直接绣上补
子,难道是“内定”授予一品的官级。 榜眼探花江苏江苏榜眼府邸探花们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
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 “雁塔题名"广东 佛山探花桥(3)考前准备。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
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 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
3、宋朝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沿革 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誉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王安石“三舍法 ”
北宋王安石变法科目之一,用学校育取代科举考试。“三舍法”,即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外舍2000人,内舍300人,上舍10
0人。官员子弟可以免考试即时入学,而平民子弟需经考试合格入学。“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后来地方官学也推行此法,反映了
班级教学的特色。一定的年限及条什下,外舍生得升入内舍,内舍生得升入上舍;上舍生考试成绩优异者直接授官,中等者直接参加蓼试,下等者直
接参加省试。宋代的改革,事实上将太学变成了科举的一个层次,学校彻底变成了选官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4、明清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
衰落 (1)八股文。(2) 舞弊现象。 八股文即用八个排偶组成的文章,一般分为六段。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
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 明清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
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明清科考次序(一)三级考试明清时期的科举正式考试有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考三场:首场考四书五经的经义(
即八股文),二场考论及判、诏、诰、表等公文写作,三场考经、史和时务方面的对策。会试考试科目与乡试相同。殿试只考一场对策。 明清科举
考试程序图明清科考规则(三)考场概观 科举考场称为贡院 ,贡院规制严密,构建为全封闭式,围墙高筑。到考试期间,贡院四
周有官兵巡逻。院内建有瞭望楼。 (四)阅卷录取 明清时,科举乡试会试的阅卷有严格分工和程序。1、受卷官签收封装,糊
名;2、再打乱次序后编号,誊录;3、对读,验明誊录卷与原卷无误;4、阅卷处。 三、科举制度之评价。 进步性:第一,科举制的实行,
在制度上使国家政权向社会各阶层开放,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状况,促进了社会阶层的上下流动,使相当多的士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第二,通过科举选拔出了一批经世致用的杰出人材,这在唐、宋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 第三,科举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落后性:
第一,考试内容的陈腐和考试方式的僵化,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第二,禁锢思想自由,消磨聪明才智。四·科举制度的影响对
东亚文化圈的影响对东亚国家的影响是指历史上日本曾在公元8至10世纪一度仿行过科举,韩国(朝鲜)、越南曾长期实行过科举制度对西方的影
响指英、法、德、美等国曾借鉴科举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对东亚文化圈的影响日本的科举考试? 日、韩、越三国中,日本最早仿行科举,但也
是实行科举时间最短的国家。716年,(大倭)忌寸小东人入唐,深受开元文风影响,回国后以唐《永徽令》和《开元前令》为蓝本,确立日本贡
举《养老律》的基本内容与形式:含秀才、明经、进士、明法四科和医、针等专门技术科目,考试内容同唐代。唐朝科举较具平民色彩日本科举则带
有浓厚的贵族化气息--只限官僚子弟占大多数的大学寮学生报考由于贵族干政、学官世袭,到10世纪后,贵族把持大学寮,以资历名望取士--
科举流于形式化。11世纪后,虽还续行式部省试,但考生皆由权贵推荐,应考者皆无条件及第。科举制至此已完全异化,此后再也没实行。日本科
举虽只实行了300年,但对日本影响深刻菅原淳茂《对策及第后伊州藏刺史以新诗见贺,不胜恩赏,兼述鄙怀》:“穷途泣血纪兼秋,今日欢娱说
尽不?仙桂一枝攀月里,儒风四叶压人头。”三善善宗《落第后简吏部藤郎中》:“被病无才频落第,明时独自滞殷忧。” 高丽、朝鲜的科举
考试? -在中国后周使节主持下,高丽光宗九年(958年)开始实施科举制 -对摆脱新罗时代封闭的“骨品制”,建立较开放的官僚体制做
出历史性贡献 -高丽的科举模仿唐朝进士科、秀才科、明经科,包含制述、明经两大业,还有 医业、卜业、地理业、明法业、明书业、三礼、
三传等杂科 -朝鲜时代,制述与明经合而为一,初考讲经,中场考诗赋,终场考策、表、笺 -三场考试统称“文科”,与武科合称“两科” -
宋时,朝鲜借鉴北宋“三舍法”图协调学校和选才,于朝鲜仁宗五年在国子监设 国子学、太学和四文学。恭愍王十八年(1369)又采元制,
实施“科举三层 法”,即乡、会、殿三阶段科举试。? -高丽朝425年间,几乎每两年一考,共开科251次,拔6663人。录取名额
平均每 年16人,比同时期的中国更频繁,说明科举对平衡官僚供需作用显著,已成国 家体制。《高丽史·选举志》称:“名臣硕辅,清明
政治,唯有选举可即”,说明 科举制度对高丽和朝鲜时代的人才选拔影响之深。 -韩国学者强调:“认识科举是认识韩国历史、思想、伦理、
文化的主要钥匙”。? -韩国科举是中国域外实行最长也最为完备的科举。从公元958年至1894年,科 举制实行了936年。高丽朝
科举借鉴唐宋科举,可视为从属中国的科举。 越南的科举考试? -越南科举发轫于李朝(1075年),改革于陈朝,鼎盛于黎朝,发
展于阮朝,是东亚三国中最迟实行科举也是世界上最晚(1919) 废止科举的国家。 -越南科举制度,内容与形式全照搬中国。 -李朝
仁宗太宁元年(1075年)越南科举草创,但只举行四次,影 响不大;陈朝建立后,陈太宗建中八年(1232年)设太学生科, 从中
考取进士,并以三甲定高下。十次太学生科考后,为扩大取 士范围,陈睿宗于隆庆二年(1314年)创设进士科,取进士五十 名,越南进
士科由此确立。 黎朝仿中国明朝科举,越南科举进入 鼎盛期,共开科129次,取进士1936名。通计越南历代共开科187 次,取士
2991人;黎朝占总数三份之二。 -东亚三国中,越南科举与中国科举最类似,除举行乡试、会试和 殿试外,黎裕宗还仿中国设置武举,考
试内容与录取方式与中国 大体一致。阮朝甚至还于明命十年(1832年)引进八股文,且建 立规制严整的试场,与中国的贡院酷似。 -
越南学者说:“阮朝官吏全靠科举选拔,教育制度也生搬中国的内 容及采取脱离实际的经院式学习方法。”小结总体来说,东亚国家的科举无论
是设科用意,考试科目、科第名称、考试程序、考试形式与内容等,都与中国基本一致刘海峰教授:“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日本、高丽、越南、
琉球等国的人士向中国辐辏,中国的儒家文化则向周边辐射。因此,从公元7世纪至17世纪一千多年间,中国的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曾广泛地影响
过东亚诸国,东亚国家文化教育的‘国际化’实际上便是中国化,以至形成‘东亚科举文化圈’”科举对各国文化水平的提升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科举对西方的影响孙中山《五权宪法》:“现在欧美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过去
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中最古最好的制度。”“英国行考试制度最早,美国行考试制度才不过二三十年,英国的考试制度就是学我们
中国的。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西方人认为中国最伟大的皇帝是隋文帝杨坚—因为他建立了科举制度--Reader’s Di
gest, 2008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科举制度科举是中国文明的最好方面,它的突出特征令人钦佩,这一制度在成千年中缓慢演进。…当今在
英国、法国和美国正在取得进展的文官考试制度,是从中国的经验中借鉴而来的。----美国传教士/学者丁韪良《中国环行记》,1896中国
只有通过严格考试的人才能出任官职,这是迄今为止存在于东方的无与伦比的优秀制度----牛津大学教授纽曼中国通过卓越的考试制度录用文官
武将,这是他们唯一不同于古今任何一个伟大的君主国家的地方----廉士《中国总论》以科举考试为核心的中国文官行政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对
世界的最重要贡献之一----美国学者柯睿格《哈佛亚洲研究学报,1947 》实际上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科举制度而建立
的。同罗马制相比较,中国的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约在两千年的时间里,或大或小,它成了统一中国和巩固秩序的支柱。---- 英国历史学
家汤因比与日本创价大学创始人池田大作在1972年《展望二十一世纪》的对话节录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科举西传的过程中国科举制度对西
方产生影响可追溯到十六世纪后半期最早向西方介绍中国科举制度的是葡萄牙的两位传教士克鲁兹和胡安冈萨雷斯?德?万多萨。克鲁兹《中国游记
》一书,对中国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的作法倍加称颂 胡安冈萨雷斯的《伟大的中国》则详细介绍了科举考试的方法和内容:“中国是世界各国中
治理得最好的,因为它建立了通过竞争来开放一切官职的科举制度,从而利用了所有中国人的聪明才智。”这两本书在欧洲出版后广泛流传,尤其是
后者,更引起了欧洲人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认真关注。 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学者利玛窦1615年写的《利玛窦中国札记》,介绍了利玛窦认为相
当于西方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秀才、举人、进士的三级科举考试,内容涉及考期、考场、考官、科考内容和规则、录取方式、授职仪式等具体问
题。利玛窦观察到:“标志着与西方一大差别而值得注意的一大事实是,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的人来治理的。井然有序地管理整个国家的责任完
全交给他们来管理”。葡萄牙耶稣会士传教士曾德昭(原名奥伐罗·塞默多),于1613年到中国传教并学习中文,一共待了22年。他于163
6年返回欧洲途中完成了《中华大帝国史》。书中在介绍科举时,特别强调“自由报考、公平竞争”的原则:“普通老百姓不分职业,均可投考,只
有军士、保镖、法警、恶棍、刽子手及称做忘八的妓女监护人才被摒弃在外。…那些仅仅是学生,没有取得任何学位的人,本身没有任何特权,也被
人尊称为绅士。大家都把他们敬为国家之灯,中国人知道应如何尊重确实值得尊重的人。”西方文官选用制概况18世纪以前,欧美各国的文官选用
,不是贵族世袭制或君主赐官制,便是个人赡徇制或政党分肥制,任人唯亲的结果导致无能之辈充斥政府,带来结构性的贪污腐败之外,还因政党更
迭而大批撤换行政官引起政治震荡和工作中断。当西方人知道遥远的东方帝国竟然用科举实行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政权向平民开放,标榜公开取士
,惟才是举这么一种具优越性的文官制度时,不禁大加赞誉,进而大力仿效。西方学术界公认:现代西方文官制度源自中国的科举制。中国科举对法
国的影响 18世纪欧洲兴起的中国文化热,使法国思想家也关注中国的科举制。法国诗人及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认为通过考试制度选用有能力的官员
,是形成中国政治制度良性运作的基础:“实际上他们帝国的政体是最好的,是世界上唯一按父权建立起来的帝国!一方面有皇帝依世袭一脉相承的
秩序,另一方面又有科举使皇帝不能完全随心所欲的理性制度。…人们不可能设想出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在那里,事无巨细均由相互制约的大衙门
审理,而只有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中国的一切都通过这些衙门自我调节,因此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法国启蒙思想家和古典
政治经济学家弗郎斯瓦·魁奈(Francois Quesnay,1694~1774)于1767年出版的《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Led
espotismedelaChine),被西方学术界称为“崇尚中国运动的顶峰之作”。 他在书中用专节论述科举,详细介绍考试程序、官
员录用过程、科举的社会影响等,并认为这种公开竞争的考试制度是欧洲无法相比的典范。他认为中国的先进性在于中国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是可以
变动的,一个人的功绩和才能是他获得显赫地位的标准,科举制度的功能就是使社会各阶层处于流动状态。魁奈指出:“中国人必须获得进士才能成
为朝廷官员,皇帝会从那些最杰出的人中间选拔阁老或国务大臣、中央行政机构的堂官、各省和大城市的地方最高长官,以及帝国内所有其他的重要
官吏。”魁奈被认为是对中国科举制度了解最多、最全面的学者。孟德斯鸠在《地理》一书中详尽记述了科举制,如乡试、殿试、秀才、进士,以及
试题、监考、考生中榜后的录用分配等。就选拔官员而言,他认为中国的科举远比欧洲领先:“中国没有世袭的官吏和贵族,皇帝通过科举选拔官吏
。有才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能成为官吏。考试内容是有助于治国的儒家经典,这有利于提高官吏的素质。”美国学者卜德所说:“科举制是法国
人从中国学来的重要遗产。”1789年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后,文官制度初步改革,1791年,法国试行文官考试,到1875年文官系统基本
形成。和中国一样,法国考试制度也是以竞争为基础,从中选拔优秀的人进入国立行政学校学习,毕业后就可成为政府官员。此外,法国还效仿中国
科举的制度化与法律化,制定一系列与官员考试、任用有关的规章制度。法国以中国科举制为师的改革,不仅破除了旧的官员任用制度,还开创了现
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先河,对以后欧美文官考试制度的最终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科举对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的影响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经验主义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1776)指出:科举的优势是其“平等竞争、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逻辑内
核。 《大英百科全书》:在历史上,最早的考试制度出现在中国,它用考试来选拔行政官员,并对已进入仕途的官员实行定期考核。刘海峰教授:
1570至1870的300年间,英文版的有关中国科举制度和官员制度的书籍有120种以上。1776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鼻祖亚当·
斯密发的巨著《国富论》提议:每个人被获准在任何机构就职前,必须经过考试。 1829年,东印度公司在中国科举基础上草创官员考试录用制
。1835年7月,英国人英格尔斯在《中国文库》上预言:“这中国人的发明,有一天会像火药和印刷术一样,在欧洲的国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伟
大变革。” 1853年,英国《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考试制度》的报告一出台,《爱丁堡评论》即指出:“事实上生活中没什么比中国所实行的
制度更相似的了。”报告在五个方面采用了中国科举制原则,以对英国文官制度提出革命性变革:一、采用科举制度公开考试,自由竞争,择优录取
等原则;二、参照中国科举制,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考试领导体制;三、仿效中国的做法,采用分级考试的程序;四、规定统一的考试科目;五、借
鉴中国的经验,确立严格的报考标准 。1855和1870年,英国政府相继发布了两个枢密院令,除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建立主持考试的文官事
务委员会、分级考试外,还在两个方面借鉴了中国科举制度的基本原则:一、将考试制度法制化,以立法形式确保考试制度执行;二、对初试合格者
进行复试。1870年,一个以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为蓝本的英国竞争性文官考试制度正式建立。? 英格尔斯的预言没错,由于英国当时国力强盛,
所实行的文官考试制又卓有成效,中国科举最终通过英国对世界各国的文官制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科举制对美国文官考试改革的影响 1
983年,美国卡特总统的人事署长艾仑·坎贝尔(Alan Campbell)来华讲学时说:“请我来中国讲文官制度是令人惊讶的,因为西
方所有的政治学教科书在谈及文官制度时,都把创始者归于中国。” 1865年5月,爱默生对中国科举制度发出由衷感叹:“目前中国使我们最
感兴趣的就是它的科举制。是的,在要求担任公职的候选人必须经过考试这方面,中国、英国、法国已走在我们前面。”1868年,美国传教士丁
韪良(William Alexander Martin,1827~1916)在美国东方学会(American Oriental S
ociety)会议上宣读“关于中国的竞争考试”(Competitive Examination in China)的论文时,极力建
议政府向长期有效实行科举的中国学习:“中国科举制度最成功,它和火药、造纸术一样能让我们获益。这种通过测试候选人能力来为政府提供最佳
人才的制度,对整个国家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将使现代的经济、文化、社会彻底变革。“美国文官改革之父”的众议员托马斯·艾伦·詹克斯,借
鉴了中国科举制的实践经验,在1866、1868年两次向国会提交文官改革议案,核心内容是主张通过公开的竞争考试,选拔成绩优秀的人才担
任政府官员,强调文官的晋升也应通过考试;建议设立管委会主持考试并制订各种细则。1870出版的《最古老和最新帝国》,传教士施惠廉认为
美国的政治制度还处在探索阶段,极力建议美国政府实施优越的中国科举制度。? 美国的《北美评论》《纽约时报》《每月杂志》等,也都把中国
科举制度作为一个可供模仿的典范来研究。1870年美国内政部发出行政命令,要求用公开竞争考试来挑选政府工作人员。1871年国会通过法
案授权格兰特总统(Ulysses Grant,1869~1877)制定美国录用文官的有关规定以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1883年,美国
现代公务员法案(Civil Service Reform Act)获得国会通过时,行政委员会在总结报告中指出:“东方世界最文明古老的国家对于科举制度的运用,将夺走我们一切的优势!” 古代教育特点及现代启示现代私塾的兴起——孟母堂 2006年,上海出现一所名为“孟母堂”的全日制私塾,12名4至12岁的孩子在此接受“颠覆性的教育”。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是背诵古代中英文经典,数理读经教育内容涉及微积分等高等数学内容.??孟母堂引发了争议,众人褒贬不一。 由此引发了对古今教育模式的思考……一、古代教育的特点1、注重德育,强调修身养性 2、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3、官学与私学相结合4、重人文学科,轻自然科学5、学在官府,政教合一1、注重德育,强调修身养性儒家教育以经史为基本,以“明人伦”为中心,注重修已治人之术,以儒家学说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也以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为中心。儒家经典著作2、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也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优良传统,以相互问难、讨论经义为重要形式。 顾宪成在东林书院讲学,“远近名贤,同声相应,天下学者,咸以东林为归” 。东林书院3、官学与私学相结合4、重人文学科轻自然科学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性特质,表现在古代高等教育的一个方面就是以人为本位,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自然科学倍受冷落.5、学在官府,政教合一 “学在官府”即学校皆由官府所设,教育机构与政府机构合而为一,并且“以吏为师”,官学中的教师都是朝廷命官,办学地点在官府之中,统治者的政治化人格被作为社会楷模。“政教合一”即以政治教、以教治国,强调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以“政”,即治国之道为内容。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5、学而以居,学而优则仕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上,为学不离从政,学与仕始终是不可分离的。 三、中国古代教育的启示1、教书育人,以德修身 2、教学相长、兼容并包的学术思想 3、公办高等教育与民办高等教育相结合 4、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5、学以致用,注重素质教育
献花(0)
+1
(本文系籽油荃面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