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交易中出现“连续止损”的情况,因该怎么处理?

 有智慧不如趁势 2022-12-20 发布于广东

有个朋友问我,出现“连续止损”的情况该怎么处理?

停手吧,怕自己错过新的机会,不停手又怕自己进入回撤期,状态越来越糟糕,这看起来是个两难的问题...

其实我们无论怎么选,都只能规避一种交易风险,同时又提高了另外一种风险,就像停手后亏损风险消除了,但无形之中产生了踏空机会的风险;同理坚持做下去消除踏空风险但又有可能进入回撤期导致连续亏损。

所以我觉得一旦碰上“连续亏损”硬扛不对,但坚决停手似乎也不是非常恰当,此时真正该去做的是分析风险属性:

1、波动性不达预期,策略是否进入失效期(客观环境变化)

市场波动性是存在周期性变化的,对于交易者来说波动性越高的市况背景下获利概率越大,反之则会提高亏损概率。

这点可能和很多朋友的认识相违背,因为在他们的眼里,交易风险往往等于进场后所面临的止损风险,所以他们更加关注 “哪个损位不容易扫”   “进场凭什么依据”  这类主观性质的东西,很少有人去考虑波动性的强弱变化。

图片

而实际上我们面临最大的风险,是市场波动性衰减挤压盈利空间

比如上图走势似乎能介入,但实际上它走不远就回头了,介入成功不代表最终能盈利出局,这种波动性减弱带来的转折行情频发会导致我们某段时间内策略失效。

如果在这种日线“低K组合”的背景下出现连续止损,最忌讳的就是死磕,因为市场环境变好或变差都会存在一个“时间过程”,随机性会随着时间减弱,但很难突然消除。

图片

所以最好是放弃当前阶段的介入,等一个具有“高波动”意义的K线图形出现,作为标志性信号重新进场操作,或者把目标放到下一个结构区域。

毕竟在策略极有可能失效的阶段下强调坚持,不亚于逼着游泳运动员去参加长跑比赛, 明知此时进场成功率降低,还一味的拿本金试错,这有点太僵化了。

学会保护本金是交易者最重要的事情,一旦在回撤期遭受了比较大的损失,那么后期会面临很大的心态/行动成本。

能力的差异在于谁能更快的察觉到自己所犯的错误,避免自己进入负面循环(亏损—畏惧—保守) 尤其当我们踩了一颗“地雷”之后,不要直接松口气,而是再从头推敲一下交易计划,确保这颗地雷后面不是一片接一片的“雷区”...

2、情绪化风险

交易者的执行力是会随着情绪状态而上下起伏的,我们难以保证自己一直都处于认知清晰和行动高效的状态中。

聪明人喜欢逾越纪律,偶尔跳出自己的规则发挥,而人性使然又会让人思维偷懒和满足于片刻的成功,所以保持有理有据的交易很难,时刻维持高水平的认知,更难!

情绪化的问题在于,我们承担本金损失之后“回本”会成为心理上的执念,它让人积极的寻找交易机会,或者过于激进的提高盈利预期(谁会不想快速填平自己的损失呢)所以很多人可能一夜之间就爆了一个月的交易频率。

这本质是一种交易风险——你在某个负面环境下思维被压力所扭曲, 盈利预期和仓管心态都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此时就好像顶着“虚弱BUFF”一样,操作失误/误判走势的概率远远大于平时。

但受制于情绪是主观性的,愤怒、恐惧、贪婪、惊慌占据大脑时,我们根本无法感知自身已受到影响,它只有在参照物存在的前提下才能被定量和观察。

什么是参照物呢?

(1)你的复盘日志

(2)你的交易总结

(3)你对于自己性格特点的自我画像

(4)自己最有可能在什么情况下犯什么样错误的书面反思

自己性情的边界在那里,自己的心理韧性处于什么水平,这都是拿着日志翻看对照出来的,经常犯的错误就那么几个,它们总是在纪律松懈的时候轮番出现。

从这个角度来说,短暂停手,然后回看过去的交易日志,是平复心态的不二法门(我当年就是排版打印出来,贴墙上时时对照)

当然话说回来,停手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这是“人”的问题而非市场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情绪化交易大多是紧张性情绪引发,“恐惧、惊慌、贪心、愤恨” 这些情绪会在我们自觉丧失对走势的掌控下出现,似乎从侧面能说明市场可能处于高波动环境下(交易者天然在市场动荡时获益)

每次动不动就按停手处理,长此以往就有可能进入另一个极端——极度怕亏,不敢冒险,在金融市场找安全感和确定性;所以解决之道依然是培养自身的交易纪律。

3、执行纪律风险

在我看来,交易者最怕的就是进入负反馈循环,亏损——恐惧——保守——怀疑系统,一旦进入这种境地基本就代表你要挣扎一段时间了。

所谓交易风险,一部分是“走势结果不确定”而另一部分则是 “你能否接受预定的亏损,存在不确定性” 所以有些人会在止损前撤销选择扛单,还有“我们在亏损时会做什么疯狂的事情来弥补,存在不确定性”...

很多交易策略本身的绩效是值得肯定的,但执行人却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原因在于:1.他们难以在工作时间保持高水平认知  2、他们无法在不利环境下坚持执行

从第一点来说,就是一个交易计划的问题,计划本身它是一个心理铺垫,能从无到有的制定出来就会对走势存在清晰认知,那么即便是连损也不能轻易放弃计划,因为盘前理性分析的成功率,肯定比盘中突发奇想的成功率高。

第二点呢,很多人懂技术分析的方法,也有推演交易思路的思维能力,但他们唯一缺乏的就是承受巨大心理压力的素质,经常看见机会因为各种负面印象不敢尝试,这无疑是致命的...有些情况下出现连损也不能怕,因为一旦停手就意味着打破了自己的交易模式,可能前面的试错全部白费... 所以坚持本身是对系统的信任。

最后有些朋友错误的理解了市场风险,大多会认为“低风险”是小幅度的潜在亏损,而“高风险”是大幅度的潜在亏损,也就是说,通常人们对于风险的理解是本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尤其是当他们产生了“高风险=高收益”联想之后,承担损失似乎并不是特别难接受的事情,所以我们可以看见很多朋友无视高风险交易的危险性。

但在我看来,真正的风险是破产的必然性,应该这样理解:

低风险=损失全部资金的可能性较低

高风险=损失全部资金的可能性较高

风险绝对不是亏损出现的可能性,而是全部资金损失的可能性,无数股、期、汇市朋友的交易经历都在证明这一点,希望大家都能有所警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