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名地:安陆

 zqbxi 2022-12-20 发布于江西

      安陆市隶属于湖北省,由孝感市代管,位于鄂中腹地,是楚文化发祥地,是历史上郧子国、安陆郡(安州)、德安府所在地。历史上安陆古城所在地。截止2012年,安陆土地面积1355平方公里,人口63万,辖9镇4乡2个办事处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2011年5月25日,安陆市被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粮油机械之都"称号。

自然环境

安陆市地处桐柏山、大洪山余脉的丘陵与江汉平原北部交汇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丘陵岗地,占总面积的90%,南部为河谷平原。主要河流有涢水。安陆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征为春秋短、冬夏长,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6.0℃,一月份平均气温为2.8℃,七月份平均气温26.1℃,安陆市最为突出的气象灾害天气是倒春寒、雷雨、大风、干旱等。安陆市交通发达。汉丹铁路、汉十高速公路、“316”国道纵贯南北,安花公路、安卫铁路贯穿东西,并与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相连接,北往襄樊,南通武汉,距武汉市仅110公里,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80公里,是九省通衢的大武汉的卫星城市,是湖北武汉、襄樊、十堰的重要连接点,是随州曾侯乙编钟、襄樊古隆中、武当山和三峡旅游路线的经过地。

历史沿革

关于安陆的命名,历来众说纷纭:一是1935年《湖北县政概况》中说,安陆地势较高,县以南古为云梦泽,大概取义于“安于陆地”的意思;二是1980年《江汉考古》载有《安陆考源》一文,认为“安陆”一名起源于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占领楚郢都后,“安陆”为秦、楚接壤处,秦人为巩固南方,必须加强前哨阵地防守,才能确保安全,于是将此取名“安陆”,意为“安全的陆地”;三是今人何光岳在《楚国灭国与移民》一文中说,公元前525年,晋国灭了陆浑这个地方,陆浑的移民逃奔楚国,被安置在郧国故地,于是这里便叫“安陆”,意为“安置陆人”的地方。比较三种说法,似第三种说法较为可靠。《左传·昭公十七年》中说:“庚午,遂灭陆浑,数之以其贰于楚也。陆浑子奔楚,其众奔甘鹿”。这说明前人确有陆浑的遗民奔楚的记载。

安陆历史悠久,据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编年记》的记载,证明在战国晚期,“安陆”之名称已经出现。

在夏、商 时代,天下分九州,安陆属古荆州之域。周为郧子国。春秋战国时期 ,安陆为楚国属县,秦统一天下后分楚为4郡,安陆为南郡之地。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汉分南郡置江夏郡,取汉水与夏(沔)水在郡境汇合之意。安陆为江夏郡属县,汉之安陆县包括安陆、云梦、应城三县及汉川、孝感、黄陂、汉阳等县之各一部分。三国初期,安陆属吴,后属魏,隶江夏郡。两晋纷更,安陆皆为江夏郡治。惠帝永兴三年(306年)析安陆东境为滠阳县(今黄陂地);东晋析沙羡、安陆两县地复置沌阳县(今汉川县南)。南北朝时代,安陆先后隶郢州、司州、南司州,至陈太建十二年(580年)改安陆郡置南司州,安陆为属县,后旋入北周。隋开皇三年(583年),隋废郡,置郧州总管府。594年废郧州总管府,仍置安陆郡,治安陆,安陆为属县。大业二年(606年),改京池县为吉阳县,不久省入安陆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安陆郡为安州,置总管府;624年改为大都督府。贞观元年(627年)安州隶淮南道,629年罢都督府。以后寻复寻罢。开元年间,安陆仍置都督府,天宝元年(742年)改安州为安陆郡,置都督府。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安州都督府。贞元三年(787年)安州隶山南东道。五代后梁,置宣威军,置节度使。后唐更名安远军节度使。后晋又罢军为防御州,后又复为安远军。后汉仍为安远军。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复罢军为防御州。

宋建隆元年(960年)复为安远军节度使,隶荆湖南北路。天圣六年(1028年)隶京西路。庆历元年(1041年)还隶荆湖南北路。宣和元年(1119年)升州为府,于安陆置德安府。德安府领安陆、应城、孝感、应山、云梦5县。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安陆为德安府汉阳镇抚使治所。绍兴三年(1133年)德安府仍隶荆湖北路,治安陆。咸淳七年(1271年)德安府徙治汉阳城头山,安陆县治随之侨置。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安陆仍为德安府治,隶荆湖北道宣慰司,至1278年,析应山县隶随州,府领四县,即安陆、孝感、应城、云梦,州领二县,即随县、应山县。1281年罢宣慰司,德安府直隶鄂州行省,为散府。1293年改隶黄州路,后复隶湖北道宣慰司。

明洪武元年(1367年),安陆县属德安府,其时,德安府领安陆、云梦、应城、应山、随州,隶湖广行省。洪武九年(1376年)降府为州,隶黄州府,11月属武昌府。1380年复升为府,治安陆,隶湖广布政使司武昌道。1391年改属河南布政使司,未久还属湖广布政使司。万历三十六年(1068年)隶荆西道。清,康熙三年(1664年),安陆为德安府治,属湖北布政使司,隶汉黄德道。

中华民国时期,1912年沿袭清制。1913年属湖北省江汉道。1928年裁道,安陆属湖北省直辖。1932年属湖北省第五行政督察区。1936年改属第三行政督察区。1938年,县城沦于日本侵略军,国民党县政府迁于三里店西北围岭的凌氏祠,后迁龙窝寺。1945年冬迁回县城直至安陆解放。抗日战争初期,安陆北部为中共安北工作委员会,西部为中共安(陆)随(县)工作委员会所辖;1942年以后,以府河为界,河东属安(陆)应(山)县,河西属京(山)安(陆)应(城)县,均隶豫鄂边区第二行政专员公署。

1949年,安陆解放,成立安陆县人民政府,属孝感专署。1959年,孝感专署与武汉市合并,安陆县隶属武汉市。1960年8月,云梦县并入安陆,为安陆县,治安陆。1961年6月,孝感专署与武汉市分治,安陆属孝感专署。1961年11月,安陆与云梦分治,仍属孝感行署。1987年9月,国务院批准安陆撤县设市,自1988年1月起行使市建制职能。

安陆市辖2个街道、9个镇、4个乡:府城街道、南城街道、赵棚镇、李店镇、巡店镇、棠棣镇、王义贞镇、雷公镇、孛畈镇、烟店镇、洑水镇、陈店乡、辛榨乡、木梓乡、接官乡。

古安陆县治

安陆县是个古老的县份,从秦代实行郡县制开始就设置了安陆县,属南郡管辖。最初,它辖境包括今天的安陆和云梦及附近地区。现在的安陆县治是东晋末从古安陆县治所移来的,那末从秦至东晋末这600多年的历史时段中,古安陆县治的地理位置在哪里,却一直扑朔迷离,未搞清楚。从前许多著述,甚至像一些影响甚巨的史、地著作和权威工具书,都把古安陆县治所的地理位置都弄错了,如《辞海》云:“安陆:县名。秦置。治所在今湖北安陆北。东晋末移至今安陆县”。由于将古安陆县治所错定在今安陆北,就由此导致将一些古地名的位置和古人出生地也相应地定错了位。

古安陆县治所的确切地理位置不在今安陆北, 而是在今云梦县城。“安陆”一名最早出现于云梦睡虎地秦代竹简、陶器和木牍家信上。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的竹简《编年记》中,有多处关于安陆的记载:“(秦昭王)廿九年,攻安陆”;“(秦始皇)廿八年,今过安陆”;“(秦始皇)四年……11月……喜为安陆御史”;“六年,四月,为安陆令史”。“攻安陆”指秦将白起于秦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攻取楚都郢及安陆等地,并设立南郡和安陆县。“今过安陆”是指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的第二次巡游,北归途中经过安陆。“安陆御史”“安陆令史”是墓主人喜记述自己曾任过安陆御史和令史之职。这些文字,既记录了当时发生在安陆的军国大事,又记录了自己在安陆的任职履历。这是当时当地人记当时当地的事,记事者记自己的事,所记地名、时间、事件、人物应是确凿无误。根据《编年记》和其他简文考察,这位秦简主人喜的家长期居住在安陆,他因而也出生于安陆,最初在安陆任职,后又到鄢县(今宜城)任令史、狱吏,秦始皇十三年应征入伍,后来又回到家乡安陆任职,46岁病死于安陆任上。喜的一生,除了在军队服役和在鄢县任职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工作在安陆,可以说他是生于斯,长于斯,任职于斯,死于斯,葬于斯。他不是告老还乡后终于家中,而是正当壮年病死于任上,按理说他的葬地不会离任所(安陆县治)很远。实际上他的葬地正好在今云梦城西数百米的睡虎地,这就说明今云梦城就是古安陆县治所在地。

睡虎地11号秦墓不仅出土了秦简,还出土了一批陶器,这些陶器上均有“安陆市亭”的戳印,印面呈方形,字体为秦篆。1989年云梦城东郊的龙岗秦汉墓中也出土一大批陶器,这批陶器上也有“安陆市亭”戳印。秦代为了加强对城市商业区的管理,在都城里专设市官,对市进行管理;在大城市商业区设市长,有的城市设市令;而在一般城邑的市中设亭,专职市场的治安管理。“安陆市亭”即安陆县城市场管理处的戳印,说明这些陶器的制作销售,是经过本地官府准许的。盖有“安陆市亭”戳印的陶器既在今云梦城郊几处墓葬中出现了这么多件,证明它们都是本地官府管理的手工业作坊制作的产品。而云梦古城(即古安陆县城)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修筑成具有相当规模的城市,它是北通豫、陕、晋,南达长江流域及江南广大区域的氵员水大走廊的一个要塞和商品聚散地,这座城设有商业管理机构——市亭是理所当然的。而且在古楚王城(即今云梦县城)遗址东南部曾发掘出春秋战国时代烧制陶器的窑场,证明古代云梦的陶器制作业相当发达。楚王城遗址内曾出土陶质下水管、陶井、大量板瓦、筒瓦、卷云纹瓦及各种生活用的陶器。云梦的其他很多地方也曾出土大量的先秦时代的陶器,甚至还有很多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这些足以证明战国秦汉时期云梦地区是有足够能力制作生产这些陶器的,不需花费气力从别处运来,这也可证明今云梦城是古安陆县治所在地。

睡虎地的4号秦墓中出土了两件木牍家信。

这两封信是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2年)二月十九日从军征战在淮阳前线的黑夫和惊兄弟二人向家中要衣服、布和钱的,其中明确写着“今书即到,母视安陆丝布贱,可以为禅裙襦者,母必为之”。这是两位普通战士写给安陆家中兄弟衷的信。而且要母亲看看安陆的丝布的价格,如价廉,就买布给他们做衣服。这两件木牍家信也出现在今云梦城西仅数百米的睡虎地的墓葬中,距安陆令史喜的墓不远。在古代,睡虎地的西面是一片水泽(即云梦泽),埋葬在这里的不会是别处人,只能是县城内的人。而4号秦墓墓主人就是黑夫和惊的兄弟——衷。说明今云梦县城即是古安陆县城。

云梦城郊出土了这么多有关古安陆的文物,有书写在竹简的文字,有书写在木片上的家信,还有加盖在陶器上的戳印,以不同的物件,不同的方式,表达了一个相同的内容。反观今天的安陆,除了书上一些单凭主观臆断和以讹传讹的错误记载外,迄今没有发现一件能证明古安陆县治所在今安陆北的秦汉时期的文物。

如果说古安陆县治所在今安陆北,那么今安陆北就应该有一座秦汉古城的遗址存在,但查遍国家文物局主编的《中国文物地图集》,也没有找出今安陆北有个像样的古城遗址。相反,湖北重要古城遗址中,却有一个能与荆州纪南城和古南阳郡中心宛等古名城相并列的云梦古楚王城遗址。古楚王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从秦代开始就先作为安陆县治后作为云梦县治一直延续至今。

由于把古安陆县治所的地理位置定错了,就把西汉时期江夏郡郡治的地理位置也随之定错了。《辞海》“安陆”条说,西汉时江夏郡治所在“今湖北安陆北”。江夏郡设于汉高祖六年,辖境为今湖北北部及河南省的东南部,它得名于“沔水自江别至南郡华容为夏水,过郡入江”。沔水即汉水,也就是汉江,有一段又称作夏水,所以有江夏郡之名。它在西汉的治所在安陆。因为把秦汉安陆治所的位置错定于今安陆北,所以把西汉江夏郡治所的位置也就连带着错定在今安陆北。西汉时期江夏郡治应该在今云梦城。

又由于把古安陆县治所定错了位,于是就把一些古人的籍贯也填写错了。汉代尚书令、著名孝子黄香就是一例。《后汉书·黄香传》云:“黄香,江夏安陆人也……博学经典,究精道术,能文章,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正因为他是“江夏安陆人”,又称为“江夏黄童”,后来很多文章书籍(如章开沅《湖北通史》)在介绍他的生平时,就因循了错误的说法,说他出生于今湖北安陆北。黄香确切真实的出生地在哪里?在今云梦县城北面两公里的黄土坡村。今黄土坡村的黄姓居民就是他的嫡传后裔。黄氏族谱所载谱系,从黄香的祖辈、父亲到黄香、香子黄琼一直延续至今,一脉相传,已是122代,传承关系清清楚楚。黄氏堂名即为“江夏堂”。黄香死后葬于今云梦城北五公里处的黄孝村,这个村因安葬着汉孝子黄香而名为“黄孝村”。明《大明一统志》、清代云梦县志均有记载。清道光<云梦县志略>云:“邑北驿道约十余里,有黄香墓,缭以园墙,西南向,甬道出入,中一冢巍然”。黄香墓一直保存到20世纪60年代。

旅游资源

名胜及纪念地有:白兆山国家森林公园、王子山古墓葬、车盖亭、明孔庙遗址、夏家寨遗址、晒书台遗址、胡家山遗址、新四军第五师医院旧址、李白纪念馆、柏树黄烈士纪念馆、太白公园、解放山水上公园。

安陆市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位于我市西北部的白兆山旅游风景区,自古林木茂盛,地势险峻,层岚叠翠,崖壑幽深,在历史上曾吸引了不少骚人墨客涉足安陆,流连忘返。如李白、韩愈、杜牧、刘长卿、欧阳修、曾巩、秦观等都曾来此览胜题咏。特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于公元727年——公元737年在白兆山生活十年,其间娶妻生子,留下了十八处遗址和一百多首名篇佳作及众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斗笠崖摩崖题刻

斗笠崖摩崖题刻

斗笠崖摩崖题刻

斗笠崖摩崖题刻

位于安陆市雷公镇白兆村白兆山西麓斗笠崖.共3题,均阴刻楷书,为游人题记。一题刻于北宋熙宁十年(1068),幅面高0.45米,宽0.49米,文4行17字:“郑獬张僧文莹同游熙宁戊申九月六日”;一题刻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高0.55米,幅面宽1.45米,文8行48字:“德安知府龠游教授林琨千户吴经赵琮生员韩署杨汝荣胡东阳赵玺僧续灯宗睿从明正德十二年八月廿五日题”;一题刻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幅面高0.75米,宽0.66米。中书“白云泉”3字,左书3行24字:“山(人程健斋)引逸灵太守至此品泉时光绪戊申四月十五日。”(第三批)

斗笠崖摩崖题刻

钱冲古银杏生态旅游区

位于市西部的王义贞镇,拥有目前现存的两大自然状态古银杏群落之一,是“银杏之乡”。银杏有“植物界的大熊猫”之美称,是研究古代地球地质演变的活化石,是我国特有的古老而珍奇的名贵树种。钱冲古银杏参天连片,现有千年以上的古银杏48株,500年以上的180株,100年以上的4370株,新开垦银杏基地38000亩,全市银杏基地总面积达28万亩,定植银杏240万株,连片25株以上千年银杏景点36处,银杏树王、天女金桂、古状元柏、桂竹园群四处。钱冲古银杏群不但数量之多,年代之古老为世所罕见,而且树形各异,有夫妻树、情侣树、子孙树、母子树,极具观赏价值。

太平寨

是安陆市最高山峰。西晋张昌起义时构筑的古寨、石屋、古堡仍历历可见。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群落则给人以神秘感,显身原始森林,林内古木参见,盘根错节,藤萝萦绕,枝繁叶茂,遮天蔽日,花草漫山遍野,加上兽鸣鸟啼,更显幽深古奥。

涢水

从大洪山北麓溪细流起步,流经安陆而名“府河”,是市境内最大的河流,也是旅游业开发的重点。结合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安陆市河滨公园以府河为轴心,南至虹桥南侧,北接解放山大坝,连接府河东西两岸,东至沿河大道,西含李白纪念馆、体育馆、博物馆、金泉禅寺、六福庄园、金泉度假村、解放山水电站等,总面积为29.1公顷。设有文化广场、沙滩娱乐场合、民风民俗展览中心综合娱乐区。修复中的金泉禅寺占地100亩,树林地带及池塘面积过半,环境幽静。

文化传说

白兆山传说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湖北省安陆市西北是一眼不到边的大地平川,骑马跑上三天三夜也到不了地头。那么,什么时候又有了白兆山呢?这话还得从玉皇大帝那儿说起。玉皇大帝手下有一位专司起草圣旨,发布圣俞之职的官儿太白金星。这太白金星姓李名长庚。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是天廷难得的文官。但他嗜酒如命,常常喝得酩酊大醉。一天,玉皇大帝令太白金星向人间下达一道圣旨,要人们三天吃一餐饭。谁知他接过圣旨后,见天色尚早,就跑到广寒宫里同吴刚一边饮酒一边下起棋来。俩人一局棋没下完,酒却喝了一壶又一壶,都不知不觉的有些醉意了。蒙胧醉意中,太白金星的衣袖拂掉了棋盘上的一枚棋子。

这枚棋子自天而降,“轰隆”一声巨响,落在了安陆西北三十里外的地方,变成了一座高千仞的大山。由于棋子落地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砸得地上乱石滚滚,烟尘蒙蒙。于是人们就把那地方叫做“烟店”。那些乱石也就变成了大大小小的山峰、山岭。也正是棋子落入下界的“轰隆”一声巨响,把太白金星的酒给震醒了一大半。他突然记起了玉皇帝令他向人间传达圣旨的事。就似醉非醒的慌慌张张地来到南天门,向人间发话道:“玉帝有令天下百姓今后一日只准吃三餐饭,不得有误!”。后来,玉皇大帝知道太白金星因为贪杯误传了旨,就把贬到凡间让他投胎到四川江由一位李姓人家,取名李白。

  

  

  

  

  

  

  

  

  

  

  

白果树传说

白兆山祖师殿前,有一株距今1200多年历史的古银杏树。虽然它历白兆山上李白经岁月抢桑,但至今仍然苍劲挺拔。传说为“诗圣酒仙”李白手植。唐朝开元年间,安州(今湖北省安陆市)地区突然爆发了一种疾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他们不是心绞疼、脑发胀,就是手抽筋、足痉挛,甚至中风瘫痪。为了祛病消灾,人们又是烧香拜佛,又是算命卜卦,可就是不见病情好转。一时间,疾患满乡,悲声遍野,其状甚惨!住在白兆山的李白,见父老乡亲疾病缠身久治不愈,心里十分难过,他恨自己不是起死回生的郎中,不能为乡亲。

山中问答的由来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27岁的诗人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辗转来到安陆。在这里,他与唐高宗时的宰相许圉师孙女结婚。随后,居住于离许宅10华里的碧山中。李白为何落脚安陆,不仅是现代,即使在当时,都有许多人不理解。至今民间还流传一个故事:有一天,安陆在朝中做官的一位何安陆李白纪念馆姓阁老回到碧山脚下的老家,听到乡亲们介绍李白生得英俊潇洒,博览群书,一目十行,吟诗作赋,挥笔成章,十分欣赏。于是,吩咐家人准备名肴佳酿,请李白来家作客。李白来后,阁老一见果然气象不凡。又谈诗书,李白都能对答如流,阁老更为佩服。于是忍不住发问:“李学士,天下名山那么多,缘何单单看中了我们的碧山呢?”李白听了,不假思索,随口答上:“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阁老一听,大声称赞,立即让家人取出笔墨纸砚,请李白录下。李白当即再补两句,并取名《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首《山中问答》不胫而走,广为传诵。“别有天地”也成了一句流行的成语,意为一种新的境界。

本段特产

白花菜

白花菜是湖北省孝感市安陆独特的地方蔬菜品种,栽培历史悠久。康熙《安陆县志》记载:“白花菜:夏月开小白花,可为齑,香味绝胜,有红梗白梗两种,红梗尤美,他处皆不及亦土性异也。”全安陆翰林鸡市各地均产,生产于府河两岸。 1958年董必武来安陆品尝后倍加赞赏。白花菜果夹似羊角,又叫羊角花,其花姿似蝴蝶飞舞,优美别致,又叫醉蝶花。既可做优良蜜源植物,又可人药。《本草纲目》记载:“主治下气,煎水洗痔,捣烂敷风湿庳痛,擂酒饮止症。”

翰林鸡

“翰林鸡”,是楚北安陆市太白酒楼烹制的系列太白菜肴之一,此肴得名,是取李白曾供翰林职之意。其制作系用整鸡首先腌渍入味蒸至七成熟,然后去骨切块,上盘整理成原鸡形。另以蛋黄糕雕刻“翰林鸡”三字,置鸡首前,并以鸡汤、蘑菇入味和以若干小虾球点缀,经复蒸烹制成。可谓制工精细,造形生动,形神兼备,质佳味美。

南乡萝卜

南乡萝卜主产于 安陆城南,“南乡”指城区以南,府河南岸地域,因此而 安陆特产(5张)得名。该地域土质多为油沙土和潮泥土。适于萝卜生产。按其形有两种:一种长萝卜,一端粗——端细,上绿下奶黄,个重0.35--0.4公斤;另一种是扁圆形,似柿饼,上绿下奶白,个重0.25---0.5公斤。圆萝卜皮薄肉肺,味甜多汁,生吃赛过“心里美”(北方著名的水果萝卜品种),煨汤可口生津。早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日本学者美代清彦考察鄂西北后写道:“试举小地方之名物,则有安陆萝卜。”

银杏之乡

安陆背依大洪山脉,面向江汉平原,涢水河穿境而过,良好的银杏地理环境,造就了罕见的千年古银杏群落,银杏分布相对集中,在方圆56公里之内,现存银杏大树2.9万株。千年以上的古银杏59株,500年以上的古银杏1468株,百年以上的古银杏4683株,素有“银杏之乡”的美誉。全市银杏树达3672万株,人均61株,人均储量居全国首位,被誉为“中华银杏市”,被确定为“国家银杏自然保护区”。

滑肉

在安陆,无论是逢年过节、生日寿辰,还是婚丧嫁娶、迎客送宾,酒席上的第一道菜就是滑肉,热情好客的安陆人都要以滑嫩爽口、回味香酥的滑肉作为头等佳肴相待。家家户户甚至有“无滑肉不成正席”、“无滑肉不成敬意”之说。

名人

黄香

(约68-122)字文强(一作文疆),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人。东汉时期官员、孝子,是“二十四孝”中“扇枕温衾”故事的主角。他年方九岁时,便知事亲之理,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后任郎中、尚书郎、尚书左丞。又升任尚书令,任内勤于国事,一心为公,晓熟习边防事务,调度军政有方,受到汉和帝的恩宠。后出任魏郡太守,于水灾发生时以自己的俸禄赏赐来赈济灾民。不久被免职,数月后在家中去世。其子黄琼、曾孙黄琬,都官至太尉,闻名于天下。

许圉师

(?+-679)唐朝宰相,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许绍少子,先世自梁末徙至北周。许圉师进士出身,博学多才。显庆二年,累迁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兼修国史。三年,以修实录功封平恩县男,赐物三百段。龙朔中四迁为左相。龙朔二年(662年)冬十月,其子许自然因猎射杀人,圉师隐而不奏,为李义府所挤,许敬宗乘机奏说:“人臣如此,罪不容诛。”十一月,下狱。次年三月,贬官虔州(今江西赣州)刺史。后贬为相州刺史(今河南临漳县,又一说是贬襄州)。司宪杨德裔因徇私被流放庭州。圉师在相州时,政存宽惠,尝有官吏犯赃事露,圉师不令推究,但赐《清白诗》以激之,犯者愧惧,遂改节为廉士,其宽厚如此。离开相州后,当地百姓立碑纪念之。上元中,再迁户部尚书。仪凤四年卒,赠幽州都督,陪葬恭陵,谥曰“简”,并陪葬乾陵。有子许文思。许圉师的孙女许紫烟(一名许萱),是李白的第一个妻子.。

郝处俊

(607-681)唐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人。其父为郝相贵,许圉师的外甥,生于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十岁早孤,好读书,嗜《汉书》。贞观年间进士,吏部侍郎高士廉很看中他。做过甑山(汉川)县令,故时人郝甑山。累迁吏部侍郎。武则天当政时,极力反对高宗让位武则天。卒于唐高宗开曜元年(681年),年七十五岁。郝处俊下葬后,有一书生路过其墓,叹曰,“葬压龙角,其棺必斫。”有二子:郝北叟,司谏郎;郝南容,秘书郎。后来其孙郝象贤造反失败,武则天下令将郝象贤的尸体割裂分解,再挖掘郝处俊的坟墓。

折叠宋庠

(996-1066)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连中三元,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卒谥元献。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郑懈

(1022-1072)字毅夫,号云谷,宋安州安陆人。虔化人,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张君房

(公元1001前后在世)字不详,宋安州安陆人。尝记鬼神变怪之事,作乘异记,咸平六年书成,自为序。景德中,(公元1006年左右)进士及第。官尚书度支员外郎,充集贤校理。祥符中,(公元1012年前后)自御史台坐鞫狱谪官宁海。适真宗崇尚道教,尽以秘阁道书付杭州,俾戚纶、陈尧臣等校正。纶等同王饮若荐君房主其事。君房乃编次得四千五百六十五卷,进之。官著作佐郎。君房于编成道书后,又撮其精要共万馀条,成云笈七签一百二十二卷,《四库总目〈及乘异记三卷,《文献通考》并传于世。

何迁

(1501-1574)明代官员、学者。字益之,号吉阳。德州安陆人。嘉庆二十年(1541年)进士。历任户部主事、九江知府。曾以太常卿巡抚江西,学识渊博,喜谈性名之学。受业于甘泉(江苏扬州)湛若水,但不墨守师说,他的学说介于王守仁与湛若水两家之间,而另立新义。后升任南京刑部侍郎。辞官后,致力于讲学。诗有中唐风格,而力趋古奥。辟书院于吉阳山下,时人称他为“吉阳先生”。

陈宧

(1870~1939)原名宽培,字养细,号二庵,湖北省安陆县人。1897年,湖北举办丁酉科乡试,陈宧应试,只取选拔贡生。次年赴京会试,进入朝考,进士落榜。经其叔祖陈学棻(户部侍郎)举荐,随锡良赴川、滇、东三省治军办学,颇有建树。民国时期,始任参谋本部次长,次任四川省督军、毅威将军、上将。护国战争爆发后,宣布四川独立,与袁世凯脱离关系,立下后功。晚年离开政界,蛰居京津。他拒绝出任段祺瑞政府军务厅厅长、陆军总长、湖北省省长、汉奸组织“新民会”会长等职,靠友人接济和典当物品维持生活。病逝后,湖北旅京同乡会凑资办理其丧事,墓葬北京西山万安公墓。陈宧著有《念园诗钞》、《念园辞钞》、《念园文钞》等,现仅存《念园辞钞》7卷。

耿丹

(1892~1927)字仲钊,湖北省安陆县人。他是辛亥革命的参加者。武昌首义成功后,被公派留学英国伦敦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是一位经济学家。归国后先后执教于北京大学、武昌高师、武昌商科大学。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后兼任副军长。次年8月被该军军长刘佐龙杀害,时年35岁。墓葬武昌洪山宝塔山下。1957年5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追认耿丹为革命烈士。

张国藩

(1905~1975)又名张铁屏,莲花庵榔树岗人,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一级教授。张国藩自幼聪颖,免费入安陆崇文小学,在校学业优秀,毕业后考取武昌博文中学,1924年由湖北教区资送到上海沪江大学学习。后由湖北教区成全,进入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水利和物理,获硕士学位。1933年转入依阿华大学学习水利,获工程博士学位。对流体力学的湍流理论及应用研究见解独到。1935年,张国藩学成回国,先后在沪江大学、岭南大学、西北工学院、北洋大学任教,曾任物理系主任兼航空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张国藩先后担任天津市教育局局长、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天津大学校长、天津市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市科协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务委员、民盟天津市主任委员等职。主要著作有《流体力学》和《振动力学》。

池际尚

(1917~1994)女,府城街道人,著名地质学家。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41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地质系,留校任教。后去美国布仑茂学院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1950年8月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副教授、北京地质学院教授、武汉地质学院教授、副院长。负责山东等地域地质调查和北京南口花岗石科研工作,发表了大量论文。20世纪80年代完成《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及地幔研究》。在野外工作足迹踏遍了包括西藏在内的20多个省市自治区。是中国岩石学科的奠基人,亲手培养了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她主编的《岩石学》、《沉积岩岩石学》、《岩浆岩岩石学》、《费德洛夫法简明教程》等高校教材沿用至今。曾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务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古安陆

安陆,这是你所不知道的一座古城,经历了2500余年的历史文化传承。根据秦简《编年记》记载,“安陆”之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晚期。儿时起,就知道安陆的另一个名字叫德安,后来又知道它是历史上郧子国(春秋)、江夏郡(三国)、安陆郡(唐)、德安府(北宋)所在地,止于1911年清朝灭亡。

安陆位于鄂中腹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楚文化发祥地,孕育了许多名人志士。24孝中“扇枕温衾”故事的主角黄香(约68年—122年),唐朝宰相、李白的太岳父许圉师,北宋藏书家张君房,明代太常卿巡抚、被称为“吉阳先生”的何迁(1501-1574);近现代有辛亥武昌首义战将、国民党陆军中将、曾任湖北省政府主席张笃伦,国民党台湾时期外交部长周书楷,著名岩石学家、地质学家、温家宝总理的恩师池际尚,等等。更有历代游人士子、墨客骚人李白、杜牧、苏轼、欧阳修等涉足安陆,流连忘返。

古老的城墙

安陆这座古城,形似一个大大的钱袋子,北城门就像那钱袋进口,以北门为顶点,东西两边成弧形向南拓展。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轴线相通,四面是砖砌的城墙,护城河环绕。四城门口的护城河上都建有砖石结构的拱桥,城门上有城楼,东西城门为三层,南北为两层,俗称“城门楼子”。如此城楼,据说是同治光绪年间按照清制“东西三滴水,南北两层楼”的标准而建。

古城安陆形似钱袋子

据旧《安陆县志》记载,安陆城墙大约建于北魏时期,从宋至清朝都进行了较大规模修整。当时四个城门分别称东门“资生门”,南门“来薰门”,西门“阜城门”,北门“拱辰门”,各修城楼以便登城眺望。城围环1314丈,计程7里3分。城墙上浮云楼、太白楼、文昌楼3座楼阁远近闻名,引来众多文人墨客前来观赏,吟诗颂词。

其中浮云楼为唐宋时期江南名楼,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庾楼齐名,声名显赫。唐代诗人题咏很多,杜牧曾写有一首关于安陆浮云楼的诗作《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郎中》:去夏疏雨余,同倚朱阑语。当时楼下水,今日到何处。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楚岸柳何穷,别愁纷如絮。此诗在唐、宋时期传颂一时,影响数百年。

唐人赵嘏将《登安陆西楼》诗作题写在浮云楼墙壁上,宋时尚存。两百多年后,曾巩(宋)客游至此,感而题诗《浮云楼和赵嘏》,成就了一段诗人题咏的佳话,也使得这两首诗作流传至今。宋时郑獬更写下《浮云楼》:楼在浮云缥缈间,浮云破处见朱栏。山光对入郧城紫,溪影横飞梦泽寒。”诗句,颂传千年。

旧时的东门——资生门

安陆古城墙在60年代中期之前大部分保持下来。因没有效保护,有些荒废,长满杂草,有些人在城墙上种菜、种庄稼,还有人私自扒拆,再到后来大规模开发建设干脆被夷为平地,好端端的古城因此被毁,只留下些许残垣断壁,其砖石大都被附近居民作了民宅墙脚,部分散落在原城址的水边。至此,古城模样已经荡然无存。惜哉!痛哉!

少儿时就在这四方城里玩耍,翻爬高大的古树,坐在高高的城墙,到护城河里摸鱼,赤脚跑在老街石板路上,躺在府河沙滩上晒太阳,打伙到凤凰山偷桃子…… 古城的一切都是我快乐与幸福的记忆……

旧时的古城墙

记得有两个东门入城口,一个在北边,一个在南边。实际上,正东门在北边,有城楼,城门外护城河上有拱桥,叫迎春桥;南边的那个门应该是个边门或者便门。

从迎春桥进入东门是儒学路,过去叫东门正街。之所以叫做儒学路,据说德安府时,儒学盛极一时,设府学、督学府,建龙门桥,也就有了儒学路、龙门路。儒学路一直就是莘莘学子进士之路。古时进入东门的这条街府学、县学齐集,学子如云,故而称东门为“资生门”。

儒学路街北是安陆一中,进入大门是个很大的操场,校址为德安府时的教厂和府学一部分,还有准提庵、马王庙、火药局、守备署那些块地。60年代中后期,当时的纺织工业部占用安陆一中的土地建棉纺厂,一中迁至凤凰山。

一中隔壁是以前府学(一部分)、县学的地方,以前门口有条小河穿过,河上有座雕有两条石龙的石桥,相传过去考生跨桥赶考,考中即为鲤鱼跃龙门,故称龙门桥,对着的路就叫龙门路。不知什么时候龙门桥不见了,后来翻修龙门路挖出龙门桥,非常壮观。

老安陆一中旧址,古时的府学所在地

旧时的普爱医院,坐落在儒学路与龙门路交汇处

龙门路上的安陆一小,前身是基督教循道公会所建的进文小学

正街,过去叫大街,是连接东西门的一条街,与东西门处在一条统计曲线上。从东外正街起,沿着这条轴线依次是迎春桥-东门口东门正街-龙门桥-东正街-西正街-犁弯街-鲜鱼街-西门口-玉带桥,形成古城一条主街。后来截曲取正,建儒学路,拆龙门桥,东头就断了,这条曲线也就看不清楚了。再后来棉纺厂对面修建了一排房子,这跟轴线就不存在了。

青石板路

正街与南大街交汇形成东十字街,是古城的轴心,与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大体等距离,南北连接南大街、北正街,南通南门,北达北门;在玉石街交汇形成西十字街,再往西与石灰街交汇形成第二个西十字街,西边就是西门口了。

西门是安陆四城门中最为有名的一个,城楼南边是得月轩,北面是太白楼,是晚唐为纪念李白而在城楼上直接改建的,历代文人墨客多有题咏。《登安陆西楼》(唐)诗中“楼上华筵日日开”、“云雨暗更歌舞伴”描绘了当时西城楼的鼎胜与豪华。

西门城墙是保持最长久的,80年代以前,西门门洞下早上就有摊点,买油条、米粑、叶子粑,还有卖菜、粮票换鸡蛋的。2000年前后,西门还保留着一座长约12米、高7米的主城墙残垣和一座墙垛,有些城墙被居民做了房屋的“山墙”,有些地方用砖石填塞成“箭垛”,因未被日晒雨淋,且经粉刷保护,城墙壁保持完好。

通往西门的西十字街

旧时西门——阜城门遗址

西城门外护城河的拱桥叫做玉带桥,过了桥就是河街。河街临涢水,安陆人称其府河,河水自北向南顺城而过,与自西而南的漳水相连,河两岸是长又宽的银白色沙滩,细细的沙子地柔软而有弹性,夏时人们都在府河游泳,躺在沙滩晒太阳。

府河东岸是砖石砌成的高高的岩壁,直立式的,很难攀爬。东北角有个龙头寺,寺下河边石崖矗立,怪石林立,当时没有水电大坝,河水从上游急拐弯涌向这里,形成很深的激流,打着漩涡,是个充满危险的处去。但是许多安陆小伙很喜欢到那里去游泳,站在高高的岩石上一个翻跃,猛扎入激流,展示雄性与冒险精神。

旧时的河街

实际上,古时最显赫的在北大街。北门城墙高大厚实,城墙外有很深的壕沟,就是北护城河,河上的石桥雕有两尊石龙,以示镇风水,人称“双龙桥”。护城河外则是大片农田。古时北门城楼前建有祖师殿,西边是浮云楼,东边是玉皇阁、碧霞台,形成一组壮观的城池楼阁。

进入北门是北门正街,街西面清时是社仓(粮仓)、卫署址、经厅,再往西是前朝老衙门所在地,府署、盐局都在这里。府署、盐局前那条路叫做百步穿心街,街对面是紫金台。这一带住的非官即富,所以有北门富或银北的说法。也许正因为如此,北门被叫做拱辰门,取自《论语·为政》,意思是拱卫这些个衙门。北辰属龙,故北门石桥建二龙桥。

后来,政治中心南移,北边清净起来。60年代中期这里被拆,建了个粮机厂,那些老建筑很多都消失了。所幸的是,90年代以后,北门靠近安陆棉纺厂办公楼附近还有一处50米左右的城墙保存比较完整。

旧时的北门——拱辰门

南门一带是普通百姓居住地。在儿时的记忆中,南门护城河上有座石桥,叫海子桥,过了石桥就是城南,大片菜地、农田。城南一带的城墙是土垒的,护城河就是海子河,因年久失修,许多地方与池塘、农田连在一起。海子河水向西流进凤凰山下的大荡、二荡、三荡与西护城河相连,我们常常到那里摸鱼虾、抓泥鳅,弄得满身泥污。

城南不远处是凤凰山,这是城关镇外最高处。同书记载:“凤山,在府东南。以形得名。”按照方位应当指现在的凤凰山。凤凰山满山桃树,每到四月桃花盛开,一片粉红世界;到了夏季硕果累累,桃子挂满枝头。我们常常爬到树上,像孙悟空那般偷吃仙桃,悠哉乐哉。后来安陆一中搬迁到这里,满山的桃树都被砍光,凤凰山再也见不到那粉红的世界了。

老南大街

这就是古城安陆过去的模样。在四方城墙之内,东西、南北两个十字轴线上,形成市井老街。整个城关,青砖黛瓦,青石板路,加上星罗棋布的老井,活脱脱一幅古典丹墨画面。

青砖黛瓦的老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