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诗---毛泽东诗词》孩儿立志出乡关

 栖园散记 2022-12-20 发布于上海
《立志 (呈父亲) 》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毛泽东从儿童时期就开始作诗了,从创作的时间划分,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一是在韶山、湘乡上私塾和小学,二是到省会长沙求学,三是毕业后参加革命。要建立一个毛泽东诗词的全景图,掌握毛泽东诗词的历史脉络和风格演化,我们就必须从第一个时期作为起始点进行解读。
在韶山、湘乡上私塾和小学期间,流传至今的有5首,今就按创作的背景时间顺序进行赏析。
毛泽东童年上私塾前,在湘乡的外婆家长大,至今流传着他8 岁的一首童谣,《狮子眼鼓鼓》:“狮子眼鼓鼓,擦菜子煮豆腐,酒放热些烧,肉放烂些煮。” “擦菜子”是湖南当地自制的一种腌菜,“擦菜子煮豆腐”则应是湖南人十分喜欢吃的土菜了,再放些肉煮在一起,可以想象,山村过年过节耍狮子、吃肉菜的热闹幸福场面和乡土气息。这首童谣不论是当地流传的歌谣还是毛泽东的原创,都让我们从一个儿童的视角,以朴素语言和愉悦的心情,领略到了毛泽东童年无忧无虑的生活。
毛泽东从9岁就开始接受启蒙的私塾教育,先后在韶山的6处私塾读了传统的“四书五经”。到了13岁的1906年秋,毛泽东到距韶山冲上屋场约5华里的井湾里私塾读书。一次在私塾老师毛宇居(毛泽东的堂兄)外出后,记性特别好的毛泽东,早早背好了书,偷偷跑到山上摘了一书包栗子。老师知道后很生气,出了个难题,指着天井要毛泽东写诗。毛泽东仔细观察着那四四方方的天井,井水清澈见底,几条小鱼像是被先生关在屋里读书的小伙伴,煞是可怜。于是吟出一首《井赞》:“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毛泽东的诗显然是对老师批评的一种回击,但比喻巧妙,气韵不拘,毛宇居又气又喜,感慨道:“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这个时期在学四书五经之余,毛泽东开始偷偷地阅读《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这些“杂书”了。
14岁那年,毛泽东作了一首《咏指甲花》:“百花皆竞春,指甲独静眠。春季叶始生,炎夏花正鲜。叶小枝又弱,种类多且妍。万草被日出,惟婢傲火天。渊明独爱菊,敦颐好青莲。我独爱指甲,取其志更坚。”应是在学了《爱莲说》后,见物起兴,写出名不见经卷的指甲花的坚定意志,这两首诗都是托物言志,一方面可以看出四书五经的学习为毛泽东的诗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扎实的基本功,早早就有了托物言志的作品,另一方面,也基本确立了毛泽东的不受拘束,积极向上的诗词风格。这时候的毛泽东读私塾断断续续,需要回家劳作,父亲管教过于严厉,据毛泽东回忆说:“他是一个严格的监工,看不得我闲着,如果没有帐要记,就叫我去做农活。他性情暴躁,常常打我和两个弟弟。” 
到了17岁,父亲给他包办娶了个大4岁的媳妇罗氏,毛泽东始终不承认这桩婚事,从未和她同居。父亲又决定送毛泽东去湘潭一家米店当学徒,毛泽东请亲戚和老师从中周旋力劝,最终父亲同意他离开了韶山冲,去外婆所在的湘乡读书,因为从同村人了解到,东山小学堂能学到自然科学和西学的新学科。在那里学习的半年,毛泽东读到了康有为、梁启超的文章,深受康梁的影响,认为中国应当像日本“明治维新”那样,通过君主立宪实现富国强兵。至此,毛泽东实现了由孔孟之道到改良维新主义的转变。读书期间,从同学肖三那里借来《世界英雄豪杰传》,毛泽东读到了华盛顿、林肯、拿破仑、彼得大帝等大人物的事迹,他的志向也更加明晰了起来。这时期有一首《咏蛙》:“小小青蛙似虎形,河边大树好遮荫。明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这首诗改自清朝郑正鹄的作品,郑正鹄在任天水县令时,题《青蛙图》以树立权威的一首诗,当时先生令学生吟诗抒怀,毛泽东吟了这首,可见毛泽东违抗父命,树立远大抱负的行为的缘由,这与他69岁时写的七律《冬云》中“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的诗句形成了鲜明的映照和脉络关系。
以上4首,特别是后3首的诗,昭示着毛泽东在扩大突破着自己的心界和地域,终于,在他18岁那年,走出了父母的家乡,进入了省会城市长沙。
1911年春天,东山学堂的贺岚冈老师应聘到长沙的湘乡驻省中学任教,贺岚冈表示愿意带勤奋好学的毛泽东前往读书18岁的毛泽东再次冲破父亲的阻力,第一次坐轮船到长沙,并顺利地考入了湘乡驻省中学临行前,他改作了一首七言诗,写在父亲天天看的记账本里“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毛泽东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绝不是一时冲动,因为他的志向日臻成熟。 
这首诗的改写,恰到好处,传说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政治活动家西乡隆盛青年时的诗,其实原诗为幕末尊王攘夷运动僧人月性所作,原题《锵东游题壁二首》,西乡隆盛可能引用修改过,而数十年后又为毛泽东改用。西乡隆盛为日本“维新三杰”,开始为下级官吏,成为开明派藩主岛津齐彬的亲信扈从,为尊王攘夷运动奔走,后积极投身倒幕运动,参与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建立明治新政府。“诗言志”在这首诗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改革图新的人,到更广阔的天地,施展抱负。
毛泽东自修自醒,以“指甲花”的坚定意志,跳出了那个少年时代的“天井”,追寻一个“春天”的到来,一鸣惊人。





 |  栖园主人五记之《蜀中记》 |

《江南记》《域内记》《域外记》《栖园日记》筹备出版中……

捧阅大著,如同拾诗数片晚明。悠悠斯文,溶于今世,不禁笑由心生。                                            -----余秋雨

气韵古朴,行文优雅,似与前人松下泉边品茗、听琴,一脉心香,旷渺袅袅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在喧扰中回归宁静。                                                       -----赵忠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