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2022-12-21 | 阅:  转:  |  分享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教材分析:

1.本单元主要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以及加、减法的估算。共安排了4个例题。这部分内容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100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教学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数与计算起了铺垫作用。

2.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前几册100以内的口算的延续,是在100以内口算和笔算基础上教学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例如,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比较熟悉,就能较快地判断出余数的大小以及商是否合适。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是新增加的内容。是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编排的。学习这些内容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而且还为后面学习多位数的笔算加、减法做准备。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万以内的数,掌握了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学会了竖式计算的法则,本单元的教学是对以前学过的计算法则的延伸,因此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就能很好地解决类似的教学问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前面内容的基础上教学的,如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本质上都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两种情况的组合。而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拓展,它们的算理完全相同,可以通过迁移类推来学习。因此教学时,应注意相关内容的复习。

2.注意把握好计算教学的要求。

本单元计算教学的内容呈现算法多样化的特点,在教学时,一方面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他们采用不同的算法进行计算,同时也应注意把握好教学要求,如教学几百几十的加、减法时,主要以教学笔算为主,口算时作为另一种算法出现,因此对于这类计算,只要求学生掌握笔算,对于口算不作共同要求。

3.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

重视估算,培养估算意识,是《标准》在计算教学方面强调的内容之一。随着计算内容的进行适时安排一些估算,逐步培养估算意识是本套教材的一个特点,本单元教学应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进一步学习根据具体情境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1 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2 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3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4 估算....................................................1课时

5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材第9、第10页)

教学目标:

1.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不超过100的),会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2.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方法的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口算。

教学难点:根据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指导法

学法: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同学为什么这么高兴吗?(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主题图)

生:因为他们要去参观“世博会”啦!

师:跟小组同学说一说,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获得的数学信息。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把主要信息板书出来。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1。

师:现在老师想知道,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呢?你能根据刚才获得的信息解决问题吗?该怎样列式呢?

生:要求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只要把一年级两个班的人数相加就可以了。我们已知一(1)班有35人,一(2)班有34人,所以算式是35+34。

师:你会口算吗?试一试,跟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学生同桌之间交流口算方法。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口算方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可能会说:

生1:我把34分成一个整十数30和一个一位数4,先算出35+30=65,然后再算65+4=69。

生2:我是把35和34都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这样35分成30和5,34分成30和4,然后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30+30=60;再算一位数加一位数,5+4=9,最后把它们的和相加60+9=69。

……

对于学生的不同算法,只要合理就要给予肯定,不必强求算法的统一。

师: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呢?谁会列式?

生:我们已经知道二(1)班有39人,二(2)班有44人,所以要买的车票张数就是这两个班的人数和,算式是39+44。

师:谁能很快算出结果?说一说你的算法。

生1:我们可以先算39+40=79,再算79+4=83。

生2:我们还可以先算30+40=70,再算9+4=13,最后算出70+13=83。

……

只要学生算法合理就要给予肯定并表扬鼓励。

2.教学“做一做”。

师:请你利用主题图中的信息完成下面的题目,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做一做”)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重点说说算法:

生1:三年级一共要买的车票数就是三年级两个班的人数之和,33+36=69(张)。口算的时候可以先算33+30=63,再算63+6=69。

生2:要算四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就要把四年级两个班的人数相加,36+38=74(张)。口算的时候可以先算30+30=60,6+8=14,再算60+14=74。

生3:模仿上面的问题,我们可以问:五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算式是41+42=83(张),也就是说五年级一共要买83张车票。

三、巩固练习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4+21=  15+75=  37+24=  81+11=

2、一辆玩具汽车29元,一辆玩具坦克47元,如果这两样玩具都买需要多少元钱?

课堂小结

孩子们,通过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布置作业

1、《口算题卡》

2、《同步学习》相应的练习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

一(1)班35人 一(2)班34人    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二(1)班39人 二(2)班44人 35+34=69(张)想:35+30=65 65+4=69

三(1)班33人 三(2)班36人 或 想:30+30=60 5+4=9 60+9=69

四(1)班36人 四(2)班38人

五(1)班41人 五(2)班42人

六(1)班39人 六(2)班43人



教学反思















两位数减两位数



教学内容:两位数减两位数。(教材第11~13页)

教学目标:

1.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能正确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2.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及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口算。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指导法

学法: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去“世博会”参观的事情吗?大家把问题解决得真棒!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参观“世博会”购买车票的问题。说说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主题图)

生1:我知道了普通快客的票价是65元,动车的票价是54元。

生2:我知道了乘坐世博专线大巴最便宜,票价是48元。

师:同学们获取了这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才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大家有信心正确解答问题吗?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2。

师:今天老师还想请大家帮帮忙来解决问题!(1)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钱?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们已知普通快客的票价是65元,动车的票价是54元,要求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钱,就是计算65比54多多少,用减法计算65-54。

师:你会计算吗?试一试。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算法跟大家交流一下吧。

生:我们可以先算65-50=15,然后再算15-4=11。

对于算法合理的学生就要给予肯定并鼓励表扬。

(2)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钱?

师:你知道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告诉大家?

生:我们已经知道普通快客的票价是65元,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是48元,要计算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的票价便宜多少钱,用减法计算65-48。计算的时候,可以先算65-40=25,再算25-8=17,所以结果是便宜了17元钱。

师: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在小组里跟同学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里进行提问题并解答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只要问题合理,解答正确就要给予肯定鼓励。

2.教学“做一做”。

师:你能完成下面的习题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开展抢答比赛,汇报交流计算结果;对解答全部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

三、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97-43=    52+16=    34+56=

25+36=    44-19=    82-48=

2、小红的爸爸体重是65千克,小红的体重是36千克,爸爸比小红重多少千克?

四、课堂小结

师:在今天的课上你有什么收获呢?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交流汇报。

五、布置作业

1、《口算题卡》

2、《同步学习》相应的练习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



答: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11元钱。

教学反思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内容: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材第14页)

教学目标:

1.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正确计算并掌握笔算方法。

2.培养在众多方法中择优的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难点: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进位加和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退位减。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指导法

学法: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终于进入了世博园,同学们想不想进纪念品商店逛一逛呢?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教学例3。

师:说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例3)

生:知道世博园里的一个纪念品商店,上午卖出380个“海宝”,下午卖出550个“海宝”。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学生可能会说:

生: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

师:谁能尝试解答这个问题呢?先试一试。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算法跟大家分享?

生1:求这一天卖出多少个“海宝”,就是计算上午与下午卖出“海宝”个数的和,用加法计算,算式是380+550。计算的时候,我是这样想的:因为380可以看作是38个十,550可以看作是55个十,这样38+55=93,所以380+550=930。

生2:在计算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竖式笔算,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这样就是......

给予解答正确的学生肯定表扬。

生: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个“海宝”?

师:会解答这个问题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呢?

生1:求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个“海宝”,其实就是计算上午与下午卖出的“海宝”相差多少个,用减法计算,550-380=170(个)。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呢?

生2:因为550可以看作55个十,380可以看作38个十,我们可以先计算55-38=17,所以550-380=170。

生3:我们也可以借助竖式进行笔算,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当哪一位不够减时,向前一位借1,就是这样算:

师:谁能说一说为什么百位上是1呢?

生:因为十位上的5减8不够减,向百位上借走了1,这样百位上还剩4,再减3就得1。

对于解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肯定鼓励。

2.教学“做一做”。

师:你能用竖式计算出下面各题吗?(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做一做”)

学生尝试笔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展示竖式计算方法及结果,给予解答正确的学生以表扬鼓励。

三、巩固练习

1、把下列算式按得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350+170  740-210  290+310

    >    >    ?





2、解决实际问题。



(1)妈妈准备买一部电话和一个电饭煲,共需要多少钱?

(2)一个电饭煲比一台电风扇贵多少钱?

(3)爸爸有700元钱,买一台电风扇和一个电饭煲够吗?

四、小结

师:笔算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加法满十进1;减法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1……)

五、布置作业

1、《口算题卡》

2、《同步学习》相应的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4、估算



教学内容:估算。(教材第15~18页)

教学目标:

1.学习估算的一般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

2.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

教学难点: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指导法

学法: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从这幅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主题图)

生1:我知道了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

生2:我知道了一到三年级来了223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

师:问题是什么呢?

生: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利用哪些信息呢?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学生可能会说:

生1:要想知道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能否坐得下,就要先求出六个年级的总人数,即223+239得多少。

生2:223大于200,239也大于200,223+239一定大于400,但还是不能确定是否大于441。

生3:把223看成220,把239看成230,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就比较容易算出220+230=450,应该是坐不下。

生4:223>220,239>230,220+230=450,223+239一定大于450,所以坐不下。

生5:223接近220,239接近240,这样220+240=460,所以坐不下。

生6:在计算223+239时,我们可以从223中拿出1,这样就可以看作222;把刚才拿出的1放在239中就成了240,这样222+240=462,说明六个年级是462人,比座位总数441多,所以坐不下这么多同学。

……

只要学生讲解估算方法合乎情理就要给予肯定。

师: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生1:首先要计算出这两个旅行团的总人数,算式是196+226。估算的时候,可以把196看作200,这样200+226=426,应该是能坐下。

生2:可以把196看作200,把226看作230,这样200+230=430,比441小,所以坐得下。

……

只要学生解答合理就要给予肯定鼓励。

巩固练习

1、不用计算,把苹果准确地放到筐里。





2、育红小学有学生723人,八五小学有学生606人,估算这两所小学的学生数大约相差多少人?

四、课堂小结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1、《口算题卡》

2、《同步学习》相应的练习

板书设计

估  算

223+239想法:①220+230=450,450>441 坐不下。

②220+240=460,460>441 坐不下。

教学反思

















5、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教材第19~2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题目,学生能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进一步掌握本单元内容,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通过创设情境,学生能从中体会估算的意义及估算策略的灵活性。

3.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指导法

学法: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对第一单元的学习就要结束了,我们一起来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梳理,你有信心做好吗?首先来说说你的收获吧。

学生可能会说: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学会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我学会了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我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多啊!值得表扬,希望大家能再接再厉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知道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要注意什么?

生: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所以要相同数位对齐。

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举例说一说。

生: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其实质就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如650-340,其实就是65个十减34个十。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看看,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第1题)

学生尝试完成口算练习;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奖励解答全部正确的学生一面小红旗。

师:你能自己笔算下面各题吗?试一试。(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第2题)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笔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竖式计算的结果,对于解答完全正确的学生给予奖励。

师:你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吗?(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第3题)

生1:可以把441看作440,把632看作630,这样630-440=190(个),所以中国科技馆的巨幕影院比上海科技馆的大约多190个座位。

生2:可以把441看作400,把632看作600,这样600-400=200(个),所以中国科技馆的巨幕影院比上海科技馆的大约多200个座位。

……

只要学生估算合理就要给予表扬鼓励。

三、巩固练习

1、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750+230=    740-460=    530+380=    540-130=

490+150=    440-350=    230+170=    340-180=

2、认真审题,解决问题。



四、小结

师:经过这节课的整理和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各自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1、《口算题卡》

2、《同步学习》相应的练习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实质就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

笔算加、减法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

估算的策略:接近整十数、整百数。

教学反思



献花(0)
+1
(本文系知识资料圈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