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穿越沙漠汇入海洋|埃及现当代民谣(下)

 世界民谣之旅 2022-12-21 发布于江苏

这是“世界民谣之旅”的第五十八期。除了你现在看到的图文版,还有在喜马拉雅播出的电台版。上一期我们介绍了上埃及的几位民间音乐家,这期我们沿着尼罗河继续漂流,来到了下埃及。

首先我们的小船驶入了埃及的吉萨(Giza)。吉萨省的首府吉萨市位于尼罗河下游的左岸,属于尼罗河三角洲的西南部,和埃及首都开罗隔河相望。著名的狮身人面像以及埃及最大的胡夫金字塔都位于吉萨。我们当时到达埃及之后的第一天就来到了吉萨,毕竟没有人去埃及不看金字塔的。金字塔收门票就可以进去参观,每次提到金字塔里面是什么样,我都会说,不进去肯定后悔,但是进去还是会后悔。不进去嘛,毕竟那么老远跑来了,但是里面真的什么都没有,文物都搬到博物馆去了,里面只有一些通道,钻好深进去人挤人绕一圈就出来了。但是开罗博物馆又是另一个极端,里面文物真的太多太多了,看到后面很多雕塑都没有保护罩,直接一个一个码在巨大的大厅里,像家具市场一样,成色不那么好又很大的,干脆放在室外,更不要说弓箭兵器什么的,一大把一大把堆在一起,一开始看特别激动,看一圈下来严重审美疲劳。不过我去的时候也是好多年前了,不知道这几年博物馆有没有扩建。

扯远了,我提到吉萨主要是因为这里走出了一位非常重要的埃及音乐家,他叫谢赫·伊玛目(Sheikh Imam)。伊玛目1918年出生在吉萨农村的一个贫困家庭,从小就双目失明了。但是失明并不妨碍他学习背诵经文、诗歌和表演音乐,在开罗学习的时候,伊玛目虽然过着苦行僧一般的生活,但也结识一些诗人和音乐家朋友,从此开始了自己的音乐事业。

1962年,伊玛目遇到了诗人艾哈迈德·福阿德·内格姆(Ahmed Fouad Negm),从此组成了双人组,伊玛目作曲、内格姆作词,两人共同创作一起演唱了三十多年。他们作品的主要内容是支持贫穷和被压迫的劳动阶级并控诉统治阶级,属于政治歌曲。大家看到这里应该就明白了,他们和我们之前介绍过的北美、南美、欧洲等等各个地方的“民谣复兴”、“新歌运动”的民谣艺术家一样,都是为人民歌唱的。尽管他们的歌曲在埃及广播和电视台被禁播,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们在普通民众中很受欢迎。1967年埃及和以色列的战争失败后,他们用歌曲批评政府,导致他们多次入狱和拘留。80年代中期,伊玛目终于登上国际舞台,开始在其他阿拉伯国家和欧洲国家举办音乐会。他们的歌曲后来也常常在埃及以及北非其他国家的社会运动中被人们演唱。

下一位要出场的音乐家是乌姆·库尔索姆(Oum Kalthoum),她是埃及国宝级的女歌唱家,在整个阿拉伯世界都非常著名,影响力更是遍及全球。乌姆·库尔索姆到底有多成功呢,不夸张的说,在埃及,从国家领导人到出租车司机,都是她的歌迷。甚至当时的法国总统戴高乐都向她表达过致敬,远在美国的鲍勃迪伦也曾称赞过她的音乐。乌姆还被人们冠以了许多响亮的称号,比如“东方之星”、“埃及之声”、“埃及第四金字塔”等。

乌姆出生于尼罗河三角洲东北部的代盖赫利耶省(Dakahlia),童年时期就展现出了很强的音乐天分,12岁就开始随着父亲的小剧团出去巡回演出。由于当时的埃及不允许女性歌手表演,她父亲便让她女扮男装。直到二十几岁,乌姆都还是以男性的身份在小剧院演出,为了隐藏自己的身份,她只能尽量避免圈子里的社交。但在那时,她出众的嗓音还是为她吸引到了两位贵人,一位是诗人艾哈迈德·拉米(Ahmed Rami),拉米后来一共为她写了137首歌。另一位是音乐评论家穆罕默德·凯塞布吉(Mohamed El Qasabgi),他把乌姆引荐到了更大的舞台,为她后来的成功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乌姆的所有专辑都是现场录制的,这是一把双刃剑,好处在于每一首曲目中歌手都是在以舞台表演的这种充沛情感演唱,录音记录了现场真实的气氛。但是以当时的技术条件做现场录音必然是达不到录音棚的效果,所以放在今天听我们会觉得音质不大好,即便是母带重制版也能听出很强的年代感。不过这些都并不妨碍人们欣赏她无与伦比的歌声,从这些带有嘶嘶声的录音中,我们还是能感受到她宽阔的音域、高超的技巧和饱满的情感。严格来说,乌姆不能用“民谣歌手”来概括,虽然她演唱的作品有很强的民族风格,但是整体呈现的形式更接近艺术音乐,在这里选择介绍她一方面是因为她的歌曲非常具有埃及特色,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名气太大无法绕过。

需要提一下,因为乌姆在很多国家都很出名,所以关于她名字的翻译版本也很多,大家想要搜索她的歌曲来听会需要尝试不同的译名才能找得比较全。这里列几个:Umm Kulthom(英文名), Oum Kalthoum(法文名), Oum Koulthoum(不知道是哪种文的)。

随着尼罗河流入地中海,我们也来到了地中海东边、埃及东北角的一个港口城市塞得港(Port Said)。这座城市是1859年苏伊士运河建设的过程中建立的一座非常“全球化”的城市,来自地中海不同国家的人们在这里共同生活,并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他们彼此不同的文化也给这座比较新的城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在这座多元化的城市里,成立了一支特别的乐队——“埃尔坦布拉(El Tanbura)”。

说到埃尔坦布拉,就需要提到一个音乐上的概念,即“根源复兴(Roots Revival)”。根源复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虽然学术上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是我自己总结一下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根源复兴”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音乐学者们收集并录制民间歌谣的一个学术运动。第二阶段是二战后在美国兴起并辐射到大部分欧美(包括南美)国家的“民谣复兴”、“新歌运动”,这批艺术家从收集传统民谣渐渐演变成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创作新的民谣歌曲。第三个阶段大概是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现在,随着世界各地民族主义的观念渐渐影响到民间,很多艺术家开始重新审视并试图复原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从中挖掘各自独一无二的风格用在新的创作当中。在这个阶段中,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艺术家们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埃尔坦布拉就是非常典型的,属于第三阶段根源复兴的乐队。

埃尔坦布拉乐队的目标在于复兴埃及传统音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既然要复兴传统音乐,那首先就是要复兴传统乐器。埃尔坦布拉乐队的名字就是来自一种埃及传统民间乐器“坦布拉(Tanbūra)”,大家不要把它和我们之前介绍过的“弹布尔”搞混了,虽然说这些词的词源都一样,但是埃及的坦布拉完全是另一种乐器,它更像是我们之前在希腊的时候介绍过的“里拉琴”,只是更大一些,和前几期提到过的“西米亚”属于一类乐器。这也是了解世界音乐乐器的一个很麻烦的地方,有些是乐器明明长得差不多,名字却完全不同,还有一些是名称差不多,但在不同地区所指的根本不是同一类型的乐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定论,有可能是古时候信息传播不通畅,很多人搞不清楚外来乐器的名字于是以讹传讹的结果。

说回埃尔坦布拉乐队,虽然名字叫“坦布拉”,但是在他们的音乐中西米亚所占的戏份也很足。这两种乐器原理相同,外形相似,但相对而言坦布拉音色更柔和,更“大陆”,除了埃及,在整个非洲东部都有人演奏。而西米亚则更清脆,更“海洋”,主要是地中海、红海沿岸地区的人在演奏。西米亚被认为是渔夫的乐器,所以也就更贴近这支乐队老家塞得港的音乐风格。埃尔坦布拉的音乐非常有活力,跳跃的弹拨乐器加上丰富的节奏,让人想跳舞,再多的我也不好形容,只能大家自己去听了。

在音乐之外,埃尔坦布拉的成员也和世界各地很多其他民谣艺术家一样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2011 年初,他们参加了埃及革命,并在开罗解放广场为抗议者表演。除了埃及,他们在欧洲也有很高的知名度,与法国、英国的唱片公司都多有合作,也经常在海外演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