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会计的学习像呼吸一样简单!

 徐甘木finance 2022-12-22 发布于上海

之前的文章(本着为CPA学子谋福利的想法,我建议这里可以改个名字)说了,

计税基础就是税法口径下的账面价值。

这样说,可能还是有点抽象。

学习抽象概念的最佳方法,就是将它套用在具象案例中。

今天我们先来套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非常简单:

初始计量是历史成本,后续计量就两样,一个是折旧,一个是减值。

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历史成本-根据会计规定计提的折旧-减值

你觉得这已经够简单了对不对?

可你万万没想到,税法口径下更加简单。

初始计量还是历史成本,后续计量就一样,折旧。

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历史成本-根据税法规定计提的折旧

税法算是把“简单”这两个字玩明白了。

1.关于折旧

会计上,我们学习了多种折旧方法,

直线法都low爆了。

什么双倍余额递减法、什么年数总和法、什么工作量法,轮番上阵。

哥玩的就是一个不接地气,玩的就是一个高大上。

而税法认可的折旧方法主要就一种,直线法。

其他的方法,在税法看来,都属于加速折旧,都有高估当期成本费用,低估当期利润少交税的嫌疑。

所以,最平平无奇的直线法翻身农奴把歌唱,一跃成为税法的当红炸子鸡。

有老铁说了,税法也是认可加速折旧的方法的。

是的,但这种情形很少,主要是在一些技术进步较快、产品迭代较快的行业。

你在什么行业,自己心里没点数吗?

其他大部分平平无奇的行业,还是用平平无奇的直线法折旧。

除了折旧方法,还有折旧年限。

会计上判断折旧年限要考虑N种因素,

什么使用寿命,什么预计产生经济利益的年限,要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贴合公司的盈利模式。

而税法,简单粗暴,直接按大类给了不同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

为什么要这么规定?

无他,怕会计花招太多,故意缩短折旧年限来降低利润少交税。

会计就像一个精心打扮的美女,而税法就像一个钢铁直男,直接泼了一瓶卸妆水上去,说我要看素颜。

2.关于减值

会计准则长篇大论,煞费苦心,告诉我们该怎么计提减值。

什么判断减值迹象,什么计算可收回金额,什么预估公允价值和处置费用,什么预判未来现金流,什么选择折现率……..

七十二般武艺轮番上阵。

知道的是干会计,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要判断天下大势海湾风云呢。

而税法,轻飘飘一句话,对不起,没有实际发生的损失我们不认,你们会计计提的减值我们不认。

税法在身体力行地向我们示范,什么叫做,

最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法。

我税法就静静地看你会计各种窜上窜下地装逼,然后微微一笑,告诉你三个字,

我不认。

不过看完这些,我突然有些恍惚,这税法的规定不就是大家梦寐以求的会计规定吗?

学好一种折旧法,走遍天下都不怕。

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见实际损失不扣除。

不要搞那么多种方法,

不要弄那么多种假设,

不要做那么多种计提。

简单点,套路都简单点。

大家都太忙了。

如果会计准则能向税法看齐,那会计界该是怎样的美好人间。

跟上税法一起来,让会计的学习像呼吸一样简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