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权县作协主席团成员作品展之《布谷声里话归德》(散文)

 知行碎片 2022-12-22 发布于河南

1

历史上,我们说起两宋,往往就会想到与之相关联的开封,杭州。

其实,说起两宋,我们更应该想到一个地方,这个地方虽然不是两宋的国都所在,却和两宋有着原始的血脉相连。

这个地方就是商丘。

商丘简称商或宋。在五代十国时期称之为宋州。太祖赵匡胤便是此处任归德军节度使,从此一步步走向皇位,定国号为宋。所以商丘就是宋朝的龙兴之地。后来商丘又称归德府,也是由赵匡胤的军队番号演变而来。

赵匡胤发迹于商丘,却没有将商丘定为国都,他把国都定在了距商丘西北三百里的开封,史称东京。后来,商丘成了北宋陪都,史称南京,设应天府。

公元1127年,金兵破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徽钦二帝北上,史称靖康之耻。国不可一日无主,朝不可一日无君。风雨飘摇中,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仓惶称帝。从此赵宋王朝分南北。赵构为南宋第一帝,好歹也算是一个朝代的开创者。

以此可见,商丘实为两宋发源之地,二帝龙潜之州。

史家有云:汉分东西,宋有南北。

大汉朝无论是其西汉太祖刘邦,抑或是东汉世祖刘秀皆为浴血疆场,百战黄沙,方玉汝于成,定鼎江山之人。后世史家皆对其丰功伟绩多褒扬有加。

而赵宋王朝的来历却有点不那么光彩……

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原是归德军节度使,牧宋州。后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兵逼后周柴氏母子退位,兵不血刃就换来了江山社稷。这一点还不如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侯”显的光明磊落。自然有背叛旧主,欺凌弱小的嫌疑。尔后又“杯酒释兵权”,落了个鸟尽弓藏,不可共谋的历史评判。而且到最后死了个不明不白,留下了“烛影斧声”千古疑案,让后世人想破了脑袋。

南宋第一帝,高宗赵构倒是不敢称祖。靖康一役,赵宋宗室贵胄被金人俘虏一空。带兵在外的康王赵构不但幸免于难,而且被推出来收拾残局,有幸坐了皇帝宝座,在应天府草草称帝。但他的屁股还没把皇帝宝座暖热,便被金兵追打,一路南逃,最后流窜到吴越之地——杭州,建都立朝。赵构和他的后继者守着江南半壁江山,苟安残喘,不思收复,不还故国,颇令当世男儿“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而他重用秦桧,害死岳飞,更令天下百姓誉为无道昏君,留下历史上一大败笔。

大宋王朝,是历史上最重文轻武的朝代,以至于到了积弱难返的地步,很有点对不起那个“大”字。犹如宋词里的婉约派,始终以一种病态美的姿态存在。

两宋国祚三百年,几度被倾覆,先辽后金再大元,犹如秀才遇到兵,宋朝一直在割地赔款,挨打称臣,最终还是难逃灭国之厄。

黯淡了千年的刀光剑影,孰是孰非、忠善奸恶,都随那滚滚长江东逝而去。古今多少事,留去后人评说。

没有了两宋痕迹的古城商丘,在历史的长河里,浮浮沉沉,跌宕起伏。不断随着王朝的更替,变换着自己的称谓。但留在豫东百姓记忆最深处的依然是大宋王朝里的许多历史传奇:

一声悲歌杨家将;精忠报国岳家郎;开封府里铡美案;狸猫还将太子换……

2

古时候,一个地域的名称往往随着朝代的变迁而频繁更换。

历史上,商丘作为古都的存在,可上溯到公元前16世纪。就是上古时代夏商周的商朝。那时称为亳。所以商朝开国君主成汤又称商汤。

春秋战国时期,是周朝的附属国——宋国。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便在此地一统霸业,称雄春秋。宋襄公“不击半渡,不擒二毛”,号称“仁义”之师。尽管历史上对他这种做法毁誉参半,但站在道德的高度上,宋襄公之人仍是可歌可泣的。宋襄公的“仁义”之举,影响深远,以至于到现在商丘人多出道德楷模,“感动中原”,“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商丘人都有入选,其精神颇有历史的渊源。

商丘在秦汉时期称睢阳。乃是西汉梁国的国都所在。

《史记》上称梁孝王刘武“筑东苑,方三百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平台三十里。”但历史上梁孝王的贡献不是大兴土木,打造皇家园林。而是借梁园盛景广招天下文人骚客,齐聚于此,吟诗作赋,一度引领当时的文化潮流,使梁园成为我国最早的文学会馆。后世文人多慕名而来,怀古追思。据传,诗仙李太白曾长年客居于此,留下“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的佳句。唐代名家中多有游历梁园的经历。“梁园虽好,终非故乡”司马相如一句话,道尽多少汉唐文人的遗憾。

唐“安史之乱”爆发。睢阳以豫东门户,中州锁钥,江淮屏障,河洛襟喉之要地,为叛军侵犯。睢阳城在主帅张巡的带领下,坚守十月,最终粮尽援绝被俘。睢阳为叛军所破。张巡宁死不降,终被杀害。韩退之在张中丞传中赞曰:“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睢阳保卫战也成为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五代十国后周时期,商丘不叫睢阳,改称宋州。赵宋王朝建立后,改称南京,设应天府。这段时间,商丘又迎来了继西汉梁园时代的又一辉煌时期。靖康之变后,赵构在此继位,改元建炎。商丘迎来了历史上的政治高度。商丘也成了南宋王朝的开创之地。

然而赵构仅在商丘待了不久,受到奸臣挑唆,放弃应天,南下扬州。后被金兵所迫,继续南逃。史称“建炎南渡”

商丘落到金人手中,陪都失陷。金人改应天府为归德府。自此,归德府作为商丘古地名沿用至明清时期。

所谓“归德”,即归附于德政之意。以德治国,以德服人,向来为中华之优良传统。近年来,商丘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方面做出了突出成就,涌现出来像舍己救人英雄李学生,拾金不昧贩菜哥王超华等很多道德楷模。最近商丘市委市政府准备在应天公园的基础上筹建“商丘好人”主题公园。深入挖掘商丘市丰厚的好人文化和道德资源,使“商丘好人”道德品牌在全省、全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使商丘这座古老的仁义之城“天下归德。”

3

让我们走进归德古城,近距离感受这中国唯一一座保存最为完整的州府级古城。

归德古城位于商丘市睢阳区,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古城之一、最具文化底蕴历史文化名城等众多对外名片。

商丘古城已有四千多年历史。现在的归德古城建于明朝,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当然,几百年来,几经战火纷乱,天灾人祸,历朝历代也不断修补完善,乃有今日之规模。

商丘古城城墙周长3.6公里,高6米。有东西南北四门,东门曰宾阳,西门曰垤泽,南门曰拱阳,北门曰拱辰。

东门曰宾阳,自然是取日出东方之意。南北二门之意也好理解,独不解西门曰垤泽是为何意。问同行之人,均是摇头。唯从字面去理解了,垤,发叠(die)音,原意是把土堆在一起,泽是指水,正好归德古城城湖环卫,垤泽之意估计就是在靠近水的地方筑土成墙,开墙成门。故取垤泽门。同行之人皆说,此解有理。吾心暗自得意。

归德古城四围环水,俯瞰看去,古城加护城河,外圆内方,宛如古钱一枚。商丘市近年来打造三商之源,华商之都的商业文化,华商始祖王亥亦是商丘人。古书云:商者,逐利也,利享钱也。古城缔造者无意中把归德古城建的形似青钱一枚,竟暗与商丘之商,涵义契合。难道真的就如佛家所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走进高高城门洞里,亲手触摸着这些厚重古朴的古墙城砖,那蓝砖白灰层叠的斑驳墙面书写着历史的痕迹和岁月的沧桑。一股时空穿越的感觉扑面而来,让人不知今夕何夕。

抬头看城门洞拱顶,宛如半圆倒扣,每一块城砖之间拼接的严丝合缝,整齐划一,不禁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拱顶下侧,一根笔直粗壮的圆木横亘其上。圆木两侧各有一碗口大小的槽眼,同行之人介绍道,这是用来固定城门门轴的横梁。槽眼正下方,分别对着一墩方方正正的青石门枕。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当年厚重的城门或许早已变成寻常百姓人家的铺板木柴,或化为青烟灰烬。只余下空空的槽眼照对着光滑的门枕石,倾诉着旧日的情缘。耳边仿佛传来吱吱纽纽,城门缓缓打开的岁月留声。眼前仿佛光影重现:旭日初升,年老的城门官吃力的推开高大厚重的城门,对着城外的等待的众生高喝一声:卯时已到,入城!

拾阶而上,登上城楼。晚风猎猎,城楼上旗帜飘扬。归德古城四门均有城楼,但于上世纪抗日战争时期,毁于战乱之中。现只有南北二门有城楼。乃是商丘人民九十年代重建。

城楼延续了明清建筑风格,重檐歇山,雕梁画栋,砖木结构。既庄重典雅,又雄伟壮观。宽宽的城墙上,几尊土炮于城楼右侧虎视眈眈,震慑着来侵之敌。站在垛口处,手抚着厚墙,脚踏着青石,眼前仿佛又浮现出张巡慷慨激昂的画面:“逆乃乌合之众,尚不足畏惧,吾等上下齐心,贼众寡谋,贼骄则无智,乌合之众少谋且犯上作乱,必败无疑……”

归德古城原属府城,内城。面积不大,东西南北相距二里左右。但街道众多,据说有大小街道90多条,俨然一个大棋盘。令人称奇的是,古城的东西二门,就是宾阳们和垤泽门,不在一条轴线上,二门相错,这与古代讲究对称的建筑风格截然不同,也是我国众多古城中的唯一。

古城内保留有明清建筑,保留较为完整的有穆氏四合院、侯方域故居、归德府文庙等。

最具出名的当数侯方域故居,又叫壮悔堂。

壮悔堂位于归德古城北门里,是一处明三暗五、前出后包、上下两层的硬山式清初建筑。屋内有木屏相隔,门窗镂花剔线,圆柱浮雕龙凤。显得庄重典雅,古色古香。

侯家乃归德望族,侯方域其祖其父均为明末高官。侯方域本人亦是明末四公子之一。遗憾的是四公子中,侯方域最为年轻,却死的最早。自古名士多风流,侯公子也不例外。他把自己跟歌妓的交往,写成了回忆录(《李姬传》)。后世出了一个叫孔尚任的文人,根据侯方域的回忆录,添油加醋写了一部戏,叫《桃花扇》。侯方域遂被四海皆知。

壮悔堂建于清初,侯方域取壮悔之意,应是对自己一时糊涂,参加清朝乡试为贡生的悔恨。同为明末四公子的冒辟疆曾讥刺他降清失节。在前明遗老的骂声里,侯方域郁郁而终,年仅三十七岁。

侯方域死了,李香君也香消玉散。壮悔堂里,一曲桃花,慨叹古今。壮悔堂外,多少悲欢离合,争相上演……

4

出了古城南门——拱阳门,便是护城湖,商丘人称南湖。此处好大一片开阔水域。一个城市,有水方能显其秀,有了水,才更有生机。南湖就是商丘的水名片。

南湖面积约有3000亩,南北一条长约一华里的公路将湖面一分为二。公路两边以及沿湖两岸栽植花草树木,绿荫遮地,是商丘人消夏休闲的好去处。

沿湖漫步,看风生水起,听浪声激越。堤岸参差,怪石奇缺。三两小舟,荡漾湖面。有垂钓者于柳荫之下,怡然自得。

南湖沿岸,名胜居多。有八关斋、张巡祠、应天书院等。

吾尝以读书人自居,应天书院不可不去。

应天书院位于商丘南湖东南湖畔,占地50多亩。2004年在原址的基础上修复重建。书院内有大成殿、崇圣殿、明伦堂、御书楼等多个景点。

应天书院为北宋四大书院之首。始建于公元1009年。原属一本地富商赞助办的私学。北宋皇帝佬儿听说后,很是感慨,下诏表彰。赐名应天府书院。从此应天书院有了官家身份。

公元1011年,有个名叫朱说(yue)的儒生前来求学。经过四年寒窗苦读,朱说博通四书五经,经史子集,高中进士。

过了几年,已是大宋正处级干部的朱说为母守丧,在应天府居住。当时晏同叔为应天知府,闻说朱有才名,邀其到应天书院教书。朱说欣然从之,从自己读书的地方又开始教书。朱任教期间,勤勉督学、严以律己,以身示教,书院学风为之焕然一新。

后,朱说守丧期满,改生父之姓。此人就是范仲淹。

范仲淹为母居丧期满后,得晏殊举荐,重入仕途,终成一代名臣。而其文学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亦是大放光彩。

走进书院,漫步于楼台书舍之间,耳边仿佛传来朗朗书声以及先生抑扬顿挫的讲学声。范仲淹在中国历史上的定位,首先是个文学家。其次才是政治家,军事家。

先生的诗词文章,皆有佳作传于后世。《岳阳楼记》一文奠定了先生在散文领域里的地位。一阕《渔家傲》写尽边塞之风,戍边之苦。欧阳修尝讥称先生为“穷塞主”。一曲《苏幕遮》写尽羁旅乡愁。一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赚了古今多少漂泊他乡儿女的眼泪。

范仲淹文韬武略,无论是牧守一州,还是戍守边关,都颇有政声。而支撑先生的正是他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高风亮节。

向晚临别,再拜范仲淹,看到暮色中的巍巍古城楼,夕阳斜照下的南湖波光,忽然想起范先生在《严先生祠堂记》写到: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此句用来以飨先生。

5

站在城门桥上,远眺暮色苍茫下的古城,越发显得古朴沧桑,连那古城墙下的烟柳都那么富有年代感,令人诗意翩翩。

穿过长长的城门洞,入得城来。沿街两边的仿古建筑,让人仿佛以为又穿越回到了古代。但街边闪烁的霓虹灯,喧闹的夜市,提醒你还在今生今世。

回到家中,提笔想为古城写点什么,忽想起“垤泽”一词,及翻阅资料,查询网络。才发现自己的解释乃是谬见。这个词是个“老货”,语出《孟子.尽心上》,曰:“鲁君之宋,呼于垤泽之门。”

所谓垤泽之门就是宋国之门。为什么是宋国之门,因为商丘就是古代就是宋国。如此说来,垤泽门之称古矣!

商丘早为宋国,后称宋州,再后来成为两宋发源地。这一切都跟“宋”有着极大的历史渊源。

好一个大宋!好一个商丘!好一个归德府古城!

柳武超简介

liuwuchaojianjie

柳武超,男,汉族。民权县北关镇人,民权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从事教育事业。曾在省级刊物发表诗歌、散文。《商丘诗词》一、二卷曾录入个人诗词若干篇。在各大网络文学网站发表诗歌,散文随笔二十多万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