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倪元璐的书学思想——性灵论

 一言之美 2022-12-22 发布于北京


【小知识】

“浪漫主义书风的表现性强于宋代的写意书法,它更注重气的宏大、势的强烈,它是尚意书风的进一步升级。”

(一)受王阳明“心学”影响

明前期,程朱理学占思想界主导地位。明中期,商品经济的发展,阶级矛盾凸显,出现了与程朱理学僵化教条分庭抗礼的“陆王心学”,王守仁(1472—1528年)字伯安,号阳明,同为浙江人,他继承陆九渊心学思想,提出“心是天地万物之主,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又以知行合一,致良知为标帜,以存天理、灭人欲为旨归品”,批判了前期程朱理学的僵化思想,从嘉靖到万历初,盛行王阳明心学,在浙江王氏讲学不断,人文荟萃。这为晚明书家急于抒发个性情感提供了理论根基,他们主张学“尚意”的宋人书法,而当时流行的性灵文学,重意趣求真的思想也符合晚明文人焦灼、不安的心态,强调情意,抒发心灵实感,则是必然。鸿宝曾说过:“以性灵传笔墨,以绳尺传才力,以学问传意思,以道理传兴会。凡书不性灵不法,不绳尺不创。不学问不空,不道理不怪。”

(二)承李贽“童心说”思想

李贽(1527—1602年),号卓吾,泉州人,他敢于批判先贤,打破迷信,其所谓“童心”就是“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这种“本心”最为纯洁,未受尘埃,世俗的污染,因而童心最完美。“童心者,心之初也”,实际就是人的个性和主体价值的自觉,如果丧失了这种自觉的“本心”,那么人就失去了个体价值,不复存在。“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李贽通过“童心说”,提倡自由表达真实的思想感情,反对以“德礼”、“政刑”束缚人的思想。举起个性解放的大旗,给晚明人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的启迪。其后,湖北公安三袁受“童心说”影响,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反对拘泥古板。李贽的“童心说”对倪元璐世界观与书法的成熟不无裨益。

附·倪元璐书法作品

【文◎陈宏顺(硕士研究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