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2.1早期国家与社会优质教学课件PPT
2022-12-22 | 阅:  转:  |  分享 
  
早期人类文明大都发源于大河流域的原因有哪些? 大河流域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资源较富;中下游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地相对肥沃;气候温和,适宜人
类生存,利于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这也说明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比较强。通过一个表格回顾本单元所学内
容早期国家与社会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
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夏、商、周时期,史称“上古三代”,是中华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时期。—— 《三字经》(一)简述夏的兴衰(
时间、人物)(二)简述商朝时期社会的发展状况(时间、人物、主要成就)(三)简述西周的兴衰(时间、人物)及巩固统治的措施走进夏朝(1
)时间、人物:(2)地位:世袭制(3)统治措施:(一)夏朝的兴衰1、夏朝的建立与统治(4)都城概貌2、夏朝的灭亡夏朝历经400多年
,于公元前1600年前后被汤所灭。最后一个国君是桀。约公元前2070年 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什么是
王位世袭制? 史籍中有“夏传子,家天下”的说法,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这之前采用何种制度?说一说天下为公家天下这些都城由哪些部
分组成?城墙、宫殿、 神庙、公共设施、街市、作坊这些设施是怎么布局的?内部:以神庙和宫殿等大型建筑为中心周围:街道散布着许多农业村
落和一些铸铜、制陶作坊外层:城墙和河流二里头宫殿复原图1.夏朝建立: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3.夏朝后期都城:约公元前2070年,禹
启桀公天下家天下二里头4.末代暴君:概括——夏朝走进商朝(二)商朝时期社会的发展1、商朝的建立:(1)商朝的青铜文明公元前1600
年前后(1)时间:(2)人物:汤2、商朝的文明成就(2)商朝的甲骨文3、商朝的灭亡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纣A、青铜铸造业概况:
青铜文明B、青铜铸造业的作用:青铜铸造业发达,青铜器种类繁多,有礼器、饮食器、兵器、 生产工具等。使社会生产和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司母戊大方鼎重832.84千克,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古代最大的青铜器。该鼎是商王武丁的儿
子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 C、青铜器的代表:图1-15A、甲骨文形成背景:甲骨文B、甲骨文的概念C、甲骨文的影响:甲骨文已经具备汉字
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象形文字)。商朝是个
迷信鬼神的时代,需要占卜。商纣暴政引起民愤周国势力的发展 有人说,商朝的灭亡完全是纣王宠爱妲己造成的,你认为对吗?请说说理由
。1.商朝建立:2.突出文化成就:3.末代暴君:约公元前1600年纣青铜器 甲骨文概括——商朝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
了很多不愿再服从商朝统治的部落进攻商,纣王临时凑集人马,在牧野(今河南汲县)与周激战。结果,因为商朝的百姓都痛恨纣王的残暴,所以他
们一与周军相遇,就掉转矛头引导周军杀向纣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阵前倒戈”的故事。纣王见大势已去,逃回朝歌,在他存放财宝的地方——
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牧野之战走进西周(三)西周的建立与统治1、西周的建立2、统治措施(1)时间:(2)人物:(3)都城:公元前
1046年周武王镐(1)建立强大的军队和严酷的刑法(2)实行分封制(3)实行严格的礼乐制度3、西周的灭亡公元前771年 周
幽王这些文字都与什么有关?这说明了什么? 军队和武器均已出现,军事战争频繁。 刑法的严酷性和非人性化色彩。天 子诸 侯卿
大夫士平 民奴 隶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目的:受封对象:受封诸侯的权利:受封诸侯的义务:分封制的作用:加强和巩固西周的统治。确立了
周王的权威,开发了边远地区,成为对周围民族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家。从周王处获得土地和民众。服从周王命令,交纳贡品,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
务,保卫周王室。周王的兄弟和少量的功臣。 结合下面资料思考周朝时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利是怎么决定的? 这与强调平等和奋斗
竞争的现代社会有什么根本差异?由其与统治阶层血缘关系的远近决定的。 与现代社会的根本差异在于,现代社会人们的社会地位主要取决
于个人的学识、能力和才干等;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公民拥有平等的基本权利。目的:内容: 礼乐制度,要求 贵族在衣、食、住、 行等方面
都要符合自 己的身份,贵贱长幼 之间要有明显的区别。维护社会秩序,巩固周王的统治。有利于维护统治,稳定社会秩序。西周头上的首服主要
有弁、冕、冠、巾、帻多种。冕是王公诸侯的首服,弁是由天子至士的首服,冠是有身份的人共用的首服,巾、帻一般人的首服。不同等级的人服饰
的样式、服色、花纹等有较严格的规定:帝王的服装花纹共分成12种,诸候们只能使用龙以下的纹样,士用藻纹与火纹。大夫的服装上可加上粉米
纹。编钟的悬挂有严格的规定,王宫四面悬挂,诸侯三面悬挂,卿大夫两面悬挂,士单面悬挂,布衣百姓如果悬挂的话,要招致杀身之祸。周礼对音
乐和舞蹈的享用方面有明确规定:只有贵族才可以享受音乐和舞蹈,而不同等级的贵族其享用的规格(乐目、乐器、组合)都不一样,等级区分非常
严格。天子用鼎诸侯用鼎士大夫用鼎 据史料载:周王定朝时,曾制九鼎,象征九州。周王可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
元士用三鼎,彼此不可逾越。1.武王伐纣:2.都 城:3.重要制度:5.末代暴君:4.西周灭亡:公元前1046年,商朝
灭亡,武王建立西周。镐(今陕西西安) 周幽王公元前771年牧野之战分封制 礼乐制度概括——西周 奴隶社会夏商西周建立者:禹(
公元前2070年)启继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末代国王:桀文明代表:二里头宫殿遗址建立者:汤(公元前1600年)末
代国王:纣文明代表:青铜铸造业:司母戊鼎甲骨文特征:可在龟甲兽骨上,已经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价值:我国有
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建立者:周武王(公元前1046年)分封制礼乐制度政治制度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公
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商朝建立夏朝建立西周建立西周灭亡 西周的分封制的影响(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去分析)。  “礼有以多为
贵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豆:古代盛食器具) —
—《礼记·礼器》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礼乐制度  材料二:“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左传·桓公
二年》)严嫡庶之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周天子以嫡长子继统,众庶子封为诸侯。诸侯亦以嫡长子继位,众庶子封为大夫。  材料三:王公贵族
各等层次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所谓“王宫悬(四面悬挂),诸侯轩悬(三面悬挂),卿大夫判悬(两面悬挂),士特悬(单面悬挂)”
。哪个布衣百姓若是挂起四面(宫悬)编钟,会招致杀身之祸的。  材料一: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周
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1.以上材料体现了西周的哪些制度?史料分析  2.材料二反映天子
、诸侯是依据什么来确定土地、财产和权位的分配和继承的?  材料二:“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左
传·桓公二年》)严嫡庶之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周天子以嫡长子继统,众庶子封为诸侯。诸侯亦以嫡长子继位,众庶子封为大夫。  材料三:
王公贵族各等层次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所谓“王宫悬(四面悬挂),诸侯轩悬(三面悬挂),卿大夫判悬(两面悬挂),士特悬(单面
悬挂)”。哪个布衣百姓若是挂起四面(宫悬)编钟,会招致杀身之祸的。  材料一: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史料分析  3.材料一和材料三中的制度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材料二:“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左传·桓公二年》)严嫡庶之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周天子以
嫡长子继统,众庶子封为诸侯。诸侯亦以嫡长子继位,众庶子封为大夫。  材料三:王公贵族各等层次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所谓“王
宫悬(四面悬挂),诸侯轩悬(三面悬挂),卿大夫判悬(两面悬挂),士特悬(单面悬挂)”。哪个布衣百姓若是挂起四面(宫悬)编钟,会招致
杀身之祸的。  材料一: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史料分析  4.材料一的制度对后来产生了什么不良后果?  材料二:“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
士有隶子弟。”(《左传·桓公二年》)严嫡庶之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周天子以嫡长子继统,众庶子封为诸侯。诸侯亦以嫡长子继位,众庶子封为大夫。  材料三:王公贵族各等层次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所谓“王宫悬(四面悬挂),诸侯轩悬(三面悬挂),卿大夫判悬(两面悬挂),士特悬(单面悬挂)”。哪个布衣百姓若是挂起四面(宫悬)编钟,会招致杀身之祸的。  材料一: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史料分析
献花(0)
+1
(本文系在羡智库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