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物鉴赏】齐家文化白玉璜

 睫毛上的风尘 2022-12-22 发布于江苏

图片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玉、崇玉的民族,所谓“君子比德与玉”,《礼记·曲礼》中说:“君无故,玉不去身。行不变玉,驾不乱步”,而“德佩”之核心,便是“玉璜”。
玉璜,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环,璧也”,“璜,半壁也”。是玉礼器中的“六器”之一,《周礼·大宗伯》曰:“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由此可见,其重要的社会地位。
临夏州博物馆馆藏的齐家文化白玉璜,实际数量有4件,1号:长8.2厘米,宽2.2厘米,厚0.3厘米;2号:长8厘米,宽2.2厘米,厚0.3厘米;3号:长5.1厘米,宽1.4厘米,厚0.25厘米;4号:长4.9厘米,宽1.4厘米,厚0.2厘米,总重量0.039千克,1、2号比重3.01,均属透闪石玉。器身不足半壁,呈扇面形,每一片都两侧对称,两端钻孔,孔一面大一面小,呈喇叭状,采用单面钻孔法。切割整齐,薄厚均匀,打磨光滑,玉质温润。
此套白玉璜虽加工简单,素面无纹饰,但琢工端庄大气,拙朴豪放,器形美观,有简朴素雅之美。1976年临夏州文物组从临夏市南龙乡罗家尕塬收集,属二级文物。
玉璜最初以佩饰出现,而齐家文化玉璜主要作为礼器,成为权势、地位的象征。这4件齐家文化玉璜,目睹了4千多年的沧海桑田,朝代更迭;承载着岁月,穿越时空,使我们可以了解齐家文化玉璜的特征,对研究齐家文化玉璜的发展及其演变规律,以及其重要的社会地位,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供稿:苗玉兰
编辑:宋   婷
审核:马   玲
监制:韩杰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