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助我文笔成长的贵人

 贺承德 2022-12-22 发布于山东


2022年的春天,站在心灵的稿纸上,我做出了一个不二之选,那就是写作。谁让咱是语文教师呢?如果一味地阅读,充其量是欣赏着别人制作的精神美味。只有走进写作的天地,你才能够品尝到倾情创造的文化佳肴。

2022年的冬天,回眸来时路上的点点滴滴,我感悟颇丰,自以为无愧于真心,无愧于教育。如果你一定要捅破这层窗户纸,问我究竟收获了什么,我就只好坦坦荡荡地告诉你。最骄傲的答案,莫过于“样刊在手,稿费暖心,荣誉加身”。当然,如果你还肯奉献上一壶陈年美酒,那么就暂且守护好年轻的玉杯,听听我这一番如数家珍的倾诉吧。

《写作如种田》在《华北石油报》上发表了。山东是华北的一部分,我作为齐鲁儿女,其文字若能在《华北石油报》上找到一席之地,也算是在为思绪加油,为情感呐喊,为灵魂助威吧。至于那三十元的稿费嘛,只是一粒小小的糖丸罢了。以小见大的道理告诉我,它或许能够甜美地醉倒一个写手的梦幻之乡。后来呀,我的稿费达到过三百。但由于本人才疏学浅,三千或三万的稿费,是打死我也不敢想象的。

在写作的舞台上,真正的歌者毕竟很少,大都不能称之为专业的作家。但如果从种田的角度来分析,作者们大都可以成为高产的农夫。在生活的沃土上,师者耕耘着教育,管理着教学,经营着阅读,维护着写作。撒下的是辛勤的汗水,践行的是不朽的信念,收获的是高兴的五谷。

有道是:“十年磨一剑。”在班主任的阵地上,我摸爬滚打了十年,曾经摸出过一心的血、两把的汗和千里的泪。有道是:“累并幸福着,痛且快乐着。”如果把我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实际变成文字,它们能否在样刊上微笑着,然后大美我的精神之家呢?

抱着“再出征”的心情,我披挂上阵,从肺腑里挖掘出了《你重塑我心》一文,交给《班主任》杂志的邮箱检阅。一个无名小卒在热切的等待中,还在煎熬着用心良苦。真的,我终于读懂了漫长的真谛。一颗石子,竟然连个水泡都砸不出来,就死神般地沉入海底。这让文笔情何以堪?毕竟每一个汉字都是墨水的赤子。

不是所有的等待都会破产,至少《你重塑我心》并没有在我的心地彻底落空。最终它停泊在魏强编辑的手中,并且得到了他的厚爱。由此可见,“越努力,越幸运”并非空穴来风。

当然我的写作并非只是一时心血来潮,它燃烧着的终究是热爱的明火。在美丽的火苗中,或许它偶尔也会闪耀一下灵感的金光。至于“灵感”一词,我定然是不会生产的,但它确实是我从得意门生那里淘到的最心爱的宝物。多年以前,我曾经采访过一个李姓的学生:“你的作文怎么写得这么好呀?简直是妙语连珠!”她用平静的语气说道:“灵感!”这个答案底气十足,我不禁为她竖起了一座大拇指,同时在想:“什么时候灵感也能大驾光临,踏进我的门槛呀!”唯有不断地操练笔杆,但愿兵强马将的文字有缘得以相见。

《班主任》杂志是厚爱我的,可是《班主任之友》呢?几年前,我曾提着《给毕业照“补课”》去见它,结果有幸得到了它的笑纳。又是一年毕业季,它广发英雄帖,又奏响了征文的号角。我慕名而去,掬捧着《走遍校园的每一寸山河》前去拜访。这一次,我的作品又成了它心目中的不败之作。惊喜之余,我在心尖上痛快地写下了一个“嗨”字。

记叙文写得多了,指柔处开始被老茧武装着。但个性评价与独特主张积淀到一定的厚度和深度,我就开始想着再把议论文和盘托出。就这样,《阅读是教师的左膀,写作是教师的右臂》得到了李杰杰编辑的青睐。我的研究成果欢天喜地地出嫁到了《江西教育》府邸。非常感激为它做嫁衣的贵人们,愿其一生好梦,并顺颂时祺!

适逢《教师博览》招募签约作者。入场券是在《江西教育》和《教师博览》上发表过一定数量的作品。毕竟这两种期刊都是江西教育传媒集团麾下的得力战将。我想我是符合第七批签约作者的评选要求的。毕竟有《怎么上课,教师才喜欢》在《教师博览》发表过,有《让课堂流光溢彩》和《师者文舞》等作品在《江西教育》登陆过。在主要业绩的框架内,我是这样写的:“二十年如一日,笔耕墨耘。在肥沃的心田上,不断地播撒着思想感情的'汗水’,并且收获着硕果累累的'庄稼’。今后,我将继续坚持原创,争取为语文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智慧和力量。”填完电子表格以后,我的心底丝毫没有胜券在握的惬意。方心田社长利用微信安慰着我的忐忑不安:“放心吧,你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可我依然把心提高到了嗓子眼上,抑或是抱着一块大石头压在了心灵之上。直到《教师博览》公众号张榜公布、大告天下的那一天,我才有了金榜题名的美感。我还以为自己名落孙山了哩,现在终于可以享受如释重负的福利了。直到收到快递发送过来的荣誉证书的一刹那,我更是无比欢愉。明明是位小老头,我却觉得自己还是个天使。

对我的作品有知遇之恩的贵人们,有的我能够说出他们的尊姓大名,譬如方心田社长、李杰杰编辑和魏强编辑等。而有些暗中相助的贵人们,我却连他们姓甚名谁都不得而知。谨以教学为例。在当地区教体局和市教科院举办的优秀作业设计和优秀单元学历案评选活动中,我和我的同事们为荣誉而战,斩获了两项一等奖的殊荣。但我清醒地知道,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功劳不是只属于我一个人。因此我手中得到的荣誉证书也并非原件,而是复印件。相对而言,我更喜欢单枪匹马,征战山头。胜也荣耀,败也荣耀。

正巧,《教师报》和《陕西教育》联合举办了第一届诗词教学设计大赛。我带着《<课外古诗词诵读>(学历案)》前去参战。倘若不获奖,就当作是助阵了。庆幸的是,我的作品还获得了特等奖,凌驾在一等奖和二等奖之上。何德何能?一时之间,我又心陷在受宠若惊的喜悦之中。这届大赛,是智慧教学的举杯,是思想火花的碰撞,是中国诗歌的绝唱。

……

2022年,有过雨雪雷电,但因有写作陪伴,有贵人相助,我总是倍感欣慰与满足。待到春风再次嘹亮歌喉的时候,我定会再次执笔起舞,与诗文谈天论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