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5-5瑰丽的夏宫颐和园优质教学课件PPT
2022-12-22 | 阅:  转:  |  分享 
  
玉泉山宝塔世界遗产委员会评语 北京颐和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1860年在战火中严重损毁,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进行了修缮
。其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堪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一、“宛自
天成”的皇家园林初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遭破坏(1860)1886年(光绪十二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和其他款项重建,并于
1888年改名为颐和园。八国联军侵华再遭破坏(1900);1902年慈禧再次修复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
破坏。 颐和园的 兴废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是中国历史的见证。我们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1、修建历史一、“宛自天成”的皇家
园林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整座园林集中建筑精华,并将各种不
同风格的园林和谐的组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2、园林特点和历史地位:宛自天成”的皇家园林二、政治活动区和居住区的主
要景物中心建筑:仁寿殿仁寿殿 1、政治活动区宛自天成”的皇家园林2、生活居住区中心建筑:乐寿堂其他:玉澜堂、宜芸馆、
德和园玉澜堂 德和园是光绪和慈禧太后看戏的场所。原本是在清漪园怡春堂基址上修建的,工程自1891年至1895年,
历时四年,耗用了71万两白银才建成。该院有三进院落。占地3 000平方米,主要有由扮戏楼、大戏台和慈禧看戏的颐乐殿三部分组成。大戏
楼共三层,高21米,宽17米,是国内目前保存最完整,建筑规模最大的古戏楼。说一说京剧形成于何时?它是如何崛起的? [京剧]戏
曲剧种。曾称“平剧”。清乾隆、嘉庆年间,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把“二黄”戏带进北京。道光年间湖北汉调也进入北京。徽、汉逐步
融合,再吸收北方昆曲、梆子、四平、高腔之长,逐渐脱离徽班、昆剧而独立,形成“皮黄戏”班。后逐渐发展为京剧。清末以来,风行南北,成为
全国性剧种。唱腔优美、行当齐全,并且涌现出一批著名演员。 ——《中学历史辞典》千步廊佛香阁智慧海1、
万寿山前山主要景观:长廊、佛香阁与智慧海 三、游览区的迷人景色景观特征:景区由两条垂直的轴线统领,布局严格对称。建筑华丽宏伟,体现
了皇家威严和“君权神授”的统治思想2、昆明湖景区特征:主要景观:东西长堤、十七孔桥、玉带桥、石舫等清晏舫颐和园内唯一具有西洋风格的
建筑 西堤六桥中唯一的一座拱桥,因形似玉带而得名 。桥拱高而薄,半圆的桥洞与水中的倒影形成虚实结合的整圆,宛若一轮明
月。玉带桥 十七孔桥应造园布局和景观之需而产生,放眼望去,它恰如长虹卧波,气势雄壮,在全国古典园林中恐怕也是绝无仅有
的。是我国现存同类中建筑中最大的一座。无论从哪一头看过去,总是看到正中的一个孔,这个孔正好是第9个。因为帝王最喜欢、最吉利的阳极奇
数,所以此桥用17孔。2、昆明湖景区特征:景观的特色是典型的杭州西湖风格。主要景观:东西长堤、十七孔桥、玉带桥、石舫等3、后山后湖
:四大部洲主要景观:四大部洲、苏州街、谐趣园苏州街3、后山后湖:主要景观:四大部洲、苏州街、谐趣园 景区特征:西藏式样的寺庙和江南
水乡的临水街市浓缩,高原风貌和水乡情趣相融。四大部洲颐和园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园林建筑艺术,创造性的吸收和借鉴了南北名园的胜景。宫
殿区,是典型北方四合院风格;昆明湖,典型的杭州西湖风格;四大部洲,是西部的藏族寺庙风格;苏州街,店铺林立水道纵横,是典型的江南水乡
风格;谐趣园,江南园林风格。白色石舫,西洋建筑的特色。将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和谐的组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 博物馆
?探究活动:颐和园汇聚了各种不同风格的园林风格,试举具体实例加以说明。 昆明湖景观的特色具有杭州西湖风格,江南园林的景色,还有西洋风格的建筑;传统的造园手法“借景”,即借园外之景为园中之景。
献花(0)
+1
(本文系在羡智库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