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么好看的大尺度电影,别沉了

 皮皮电影 2022-12-22 发布于江苏

不得不说,今年举办世界杯的卡塔尔,真的是“冷风直吹”

前有巴西队输球后内马尔落泪,后有摩洛哥淘汰葡萄牙后C罗洒泪,今年的卡塔尔成为多位球王的伤心地。

赛场上冷门不断,场外也有不少引发热议的事件发生。

比如伊朗男足在世界杯的首场比赛中拒绝唱国歌,这一事件在伊朗国内引发了轩然大波。

事情的起因,说起来有些离谱——

一位伊朗女性因为没有戴头巾被伊朗的道德警察拘捕,期间因为头部重伤导致昏迷,送医后不治死亡

这一事件在伊朗不断发酵,各地爆发抗议活动为这位死去的女性发声,就像伊朗球员萨达尔·阿兹蒙所说:

“哪怕是为了伊朗女性的一缕头发,这都是值得的!”

回望历史,伊朗女性的悲剧一直在不断重演

比如今年年初,伊朗一男子将妻子杀死后,还拎着她的头颅在街上炫耀,还美其名曰“荣誉谋杀”

据报道,死者年仅17岁,因为无法忍受丈夫家暴而逃跑,之后又在父亲的劝说下回家,但第二天紧接着就被丈夫杀害。

此外,14岁女孩因为和男友私奔被父亲斩首,22岁女孩因为回家晚被父亲打死,类似的事情在伊朗并不少见。

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过去两年伊朗大约有60名女性遭到杀害,其中还包括10岁左右的儿童,其中大部分家庭都没有提起诉讼,让凶手逍遥法外。

打着维护家族荣誉的幌子,用暴力和谋杀对女性进行“惩罚”,很难想象这会是发生在文明年代的真实事件。

在最近一部电影中,有人同样是把自己视为“天选之子”,负责把那些“不守规矩”的女人从这个世界上铲除。

更荒诞的是,凶手不仅没有遭到痛斥,反而成为人们眼中惩恶扬善的“超级英雄”,被很多人视为偶像。

这就是入围今年戛纳电影节的《圣蛛》,上线国内网络后,连续14天霸占豆瓣新片的热搜榜,受到不少影迷的关注。

影片通过一桩发生在伊朗的连环谋杀案,呈现伊朗女性所处的窒息环境。

由于尺度过大,不仅受到伊朗当局批判,女主角也因出演本片成为被追杀的对象

01、

“我不是杀人,而是在清洗肮脏的街道”

某个夜晚,一位单亲妈妈把孩子留在家中匆匆出门,开始了她的“夜班时间”。

化上浓妆,换上高跟鞋,一切准备就绪后开始寻找今天的“生意”。

没过多久,她便坐上了一位客人的摩托车,并听从他的指示披上斗篷,进入他的家中进行上门服务。

但没想到的是,客人趁她不备时死死勒住她的脖子,很快女人在就失去了力气,临死前眼中充满了震惊与恐惧······

这就是《圣蛛》的开头,这一幕也堪称是连环杀手电影中非常典型的“开局杀”。

但和我们看过的很多此类电影不同,《圣蛛》的故事并非凭空编造,而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这个自诩为“圣蛛”的杀手也确有其人。

从2000年开始,“圣蛛杀手”在接下来的两年杀害多名女性,被逮捕时手中已沾满16位女性的鲜血

但在他看来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因为他所残杀的对象是那些不见于天日的“性工作者”。

他将所做的一切比作“清洗肮脏的街道”,把自己的行为看作是“真主的旨意”

一旦进入夜晚,他就会化身恶魔,骑着摩托车在大街上物色目标,把对方悄悄带回自己家中,趁其不备用头巾将她们勒死。

很难想象,如此残忍冷血的杀手,其实在生活中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职员

有着一份稳定的工作,妻子温柔体贴,儿子和女儿乖巧懂事,杀手的家庭生活算得上十分幸福。

这不禁让人想到那些连环杀人案的凶手:同样杀害多名女性,同样有妻子孩子家庭圆满,同样是平日里看起来再正常不过的普通人。

更为可怕的是,他们能从杀人中感受到掌控他人生命的快感,并刺激他们不断地进行犯罪。

四通八达的街道如同一张静候猎物上钩的“蛛网”,杀手就像潜伏在暗处的蜘蛛,将自动送上门的猎物一击毙命。

02、

不只是一部“杀害性工作者的犯罪片”

起初,《圣蛛》导演阿里·阿巴西原本只是想在真实事件的基础上,拍摄一部探讨“杀人犯为何杀人”的犯罪片。

残酷的战争,近乎狂热的信仰,都是圣蛛杀手杀害性工作者的根源所在。

但在写剧本的过程中,导演发现只是围绕这一点来拍很难支撑整部电影,于是逐渐把重点放在“针对女性的犯罪”这个敏感点上。

围绕这桩连环谋杀案,影片缓缓揭开了伊朗女性面临的真实境况。

包括皮哥在内,很多人对伊朗的第一印象大概就是穿着黑色斗篷。

在伊朗,头巾对于女性来说是和生命同等重要之物。

根据伊朗的法律要求,伊朗女性在公共场合必须佩戴头巾,甚至在有的地方连头发丝都不能露出来。

电影中颇值得玩味的一点,那就是用“头巾”塑造不同女性的身份和思想

一方面,伊朗的传统女性都会在出门前会仔细照镜子,把头发全部藏在头巾里才能放心进入公共场合,杀手的妻子就是其中的典型。

另一方面,那些从事性工作的女性不仅会把头发露出来,还会露出色彩鲜艳的头巾,以此表明自己的身份,以便更好地招揽客人。

此外,调查圣蛛杀手的女记者则是代表那些崇尚自由的伊朗女性

她会在公共场合把头发露出来,回到房间后她也会第一时间换上牛仔裤和大衣,完全无法忍受长袍和头巾带来的压迫。

头巾就像是伊朗女性背负的沉重枷锁,“从头到脚,必须裹得严严实实”几乎成为什么是好女人的标准模板。

但伊朗女性的困境不仅限于头巾

比如伊朗的未婚女性不能单独在酒店开房,片中的女记者就在办理入住时遭到拒绝。

直到女记者掏出记者证,对方才将信将疑地给她办理入住,还多次提醒她把头巾戴好。

还有对处于底层、没有任何依靠的女人来说,她们的日子也更为艰难。

尤其是那些为了抚养孩子,沦落为性工作者的女人,她们需要通过出卖肉体赚钱养家,还要忍受外界的议论与鄙视。

在人们眼里她们是“最低贱的人”,被亲人厌恶,被出租车拒载,连到饭馆借用公厕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不守妇道违背圣意,这不仅遭到人们得唾弃,也成为本片中“圣蛛杀手”的杀人契机。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电影《圣蛛》中连环杀手杀死女性的作案工具,就是她们所配戴的头巾

从神圣之物到杀人工具,就像杀手将神圣的信仰化为杀人作恶的理由。

这也印证了那句话:光明总是与黑暗相依,天使与恶魔也是一体两面。

03、

伪装成英雄,然后接受膜拜

圣蛛杀手作案的地方,是有着伊朗圣城之称的马什哈德。

这里每天都会接纳无数慕名而来的朝圣者,特别是重大节日时朝圣地更是水泄不通,朝圣的人们直到半夜才会离开。

在这一神圣之地,街头那些出卖肉体的女人就像是阴沟里的老鼠,人人为之不齿,因而才会出现把凶手当做英雄的荒唐事。

对于法官和警察来说,杀手是在帮他们解决嫖娼问题;对于普通人而言,杀手是奉行真主的“旨意”清扫污垢。

在这样的环境下,杀手的妻子和孩子也得到鼓励,他的妻子坚信丈夫所杀的是“不检点的女人”,绝对不会受到惩罚。

但在众口铄金制造的神话背后,其实另有隐情。

随着剧情的推进,你会慢慢发现,这个自以为正义使者的杀手,内心并不想成为殉道者。

比如有一次他刚杀人后妻子突然回家,匆忙间他将尸体裹在地毯里,并通过谈话转移妻子的注意力。

还有当伪装成妓女的女记者跟随杀手来到他家,在杀手企图杀害她时奋起反抗,迅速冲到窗前求救。

此时杀手的第一反应是不能让街坊邻里知道,苦苦哀求女记者并将她放走。

听到要被判处死刑时眼神中的恐惧,在执行死刑时的哭喊和抗拒,都让这个杀手的“神性”一点点被抽离,变成可笑的小丑。

种种迹象都足以表明,他并非所谓的“天选之子”,在杀人过程中流露出的怯懦、卑鄙和病态才是他的真面目。

更为可悲的是,这样一个人却被当作“精神领袖”受到尊崇,让无数男同胞为之发声抗议,要求将杀手无罪释放。

杀手的儿子就是杀手最忠诚的信徒,他相信父亲是在怀着崇高的使命,“净化”这个城市。

在影片的最后,儿子的言语间似乎要准备接过父亲的“接力棒”,继续父亲未完成的“使命”。

而杀手的小女儿在一旁配合哥哥表演“如何迅速勒死一个女人”,被哥哥用膝盖抵住身体的妹妹,正是那些被践踏尊严和生命的女人的缩影。

04、

“我想活着,不想以死谢罪”

值得一提的是,《圣蛛》的故事不仅局限于电影本身,现实中发生的种种戏剧性故事也和电影形成了强烈的互文。

饰演女记者的,是在伊朗遭到“封杀”的女演员扎拉·阿米尔·阿布拉希米,她有着不堪回首的往事。

2006年,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扎拉和未婚夫的一段私人视频被人泄露,一时间扎拉成为众矢之的,遭到劈天盖地的侮辱与谩骂。

此后扎拉被禁止拍电影,还遭到有关部门的严厉讯问,甚至还有人提出动用伊朗的“石刑”,让她以死谢罪。

在这样的局势下,扎拉只能被迫离开伊朗到法国发展,而她的未婚夫却没有受到任何牵连,事后也和她分手。

对比来看,《圣蛛》中的女记者和扎拉的遭遇非常相似:

因为报社主编性骚扰辞职,还被扣上“勾引未遂”的帽子,被视为不守妇道的“异类”存在,又差点丢掉性命。

或许正是出于这一原因,让扎拉对这个角色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在她看来扎拉和她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人。

“同为女人,我们只不过想正常地活着,不想以死谢罪。”

影片在戛纳上映后,扎拉获得评审团的一致认可,最终拿下了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女演员奖

与之相对的是伊朗立即将这部电影划为“禁片”,并对其中涉及的内容严厉批判,一些极端组织甚至把扎拉加入“全球追杀”的黑名单。

05、

“大尺度”剧本被拒,这位伊朗导演的真实意图

伊朗在女性道德方面的管控之严苛,让本片导演阿里·阿巴西也深有感触。

据他透露,这部电影他原本打算在伊朗拍摄,为此专程回国找到相关部门,把“删减版”的剧本拿给他们看

负责人一听是这种题材,还涉及女性自由等问题,就开始和导演打起了太极,告诉他有结果就会通知他。

但一年过去,他们的答复仍然和去年相同,心知没戏的导演只好放弃,改为在约旦进行拍摄。

《圣蛛》是阿巴西导演的第四部电影,也是他第一次在电影中回归伊朗本土,拍摄发生在故乡的故事。

在戛纳电影节的发布会上,当有人问阿巴西是否受到过伊朗电影的启发时,他非常坚决地摇了摇头。

在他看来,伊朗电影就像创造了一个“平行世界”,在这里女人们从不脱衣服,永远戴着头巾,从不触碰任何人,从来没有任何隐私。

“这样的电影,不应该成为一种启发。”

正如导演所说,如果电影都选择做沉默的大多数,那么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真正价值。

《圣蛛》并非是在男性与女性之间搞对立,而是把现实最真实残酷的一面剖开给大家看。

让大家意识到伊朗女性的困境并愿意伸出援手,或许这才是《圣蛛》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意义。

希望所有受到过伤害的女性,能够勇敢保护自己;也愿她们能够早日迎来没有压迫和束缚的未来。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阿志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