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K064:以后,口罩还摘得掉吗?

 老康解忧站 2022-12-22 发布于江苏



今天是冬至,一年中黑夜最长的一天。

虽然阳光明媚,但风一直呼呼在吹,寒气逼人。

苏州的街道上没有什么行人,空荡荡的,突然有种过年的样子,可现在连腊月的门还没进。

在这严寒的日子,小区里平时玩闹的孩子早已销声匿迹,只有在药店和楼下的超市我看到那些全副武装的人们。

药店里退热药和感冒药依旧缺货,而那些平时不怎么用的止咳化痰、咽喉肿痛药物现在却异常抢手。

打开手机上的买菜软件,从食行生鲜、叮咚、淘鲜达、山姆,无一幸免都出现运力问题。

而外卖平台上还在营业的商家也少得可怜。

管控放开了,好像大家更不敢出门。

有些是阳在家里,有些估计是真不敢出门。

朋友圈基本上都阵亡了,很多朋友阳的莫名其妙,一些平时几乎不出门的朋友也未能幸免。

这个冬天很冷,很冷。

整个2022年,对于很多人来说很难。

老家的亲戚已经在家里待业了很久。

他们平时也就外出打打工,年景好的时候生活还不错,而今年却异常艰难。

现对于其他地方,在北方的一些乡村管控措施是偏紧的,说封就封了。

在7-8月份的时候,他们因为疫情停工回乡。

回来后就开始歇着了,一歇就到了腊月门。

最初是因为封控,现在直接无活可干。

在老家的传统里,进入腊月就是年,根本没有腊月还往外走的说法。

眼看这一年就过去了。

他们整天无所事事,很急。

原来还可以聚在一起打打麻将,而这几年想打却难以成行。

以前是不让聚集,现在是不敢聚集。

农村里若是感冒发烧,一家人都逃不过,现在的人们很难说吃几天药就熬过去,在我的印象里每到冬天,村里的诊所里每天都是排队等待输液的人们。

一点儿感冒发烧,却总是想去输液,在他们有限的认识里觉得输液会好的快。

可让你仔细看看输液的内容,就是一些葡萄糖、维生素,严重点会有点抗生素或是去咳化痰药。

可若是病毒感染,输抗生素的作用却是十分有限。

现在不敢聚集一怕感染,另外就是兜里没钱。

本来大半年没挣到钱,家里那口子脾气就不好,天天看着你不顺眼,就差指着鼻子骂没本事。

如果一天再输点,那就要动起手,打一架是不可避免。

有时候就是这么现实。

作为一个男人,在原始社会,如果打不来猎物,自己是无法生存下来的,更没有女人会跟着你。

因为你无法保障她和她将来的孩子有充足的食物供应。

而现在,这个食物可能就换成另外一个形式存在,可能是财富,是地位。

上午在病房,同事很消极地跟我说,以后这口罩还能摘得下去吗?

突然间他很悲观。

2019是再也回不去了。

他说,新冠不是一锤子买卖,杨康之后,还有重阳,再强壮的身体,也禁不住反复的感染呀。

要想避免感染,或者是少感染,那就只能做好防护,减少无用社交,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当新冠慢性化,疾病普里就永远多了这样一个疾病。

多一个疾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多一种传染病。

看着消极的同事,我知道现在他的思绪很乱,情绪不高。

这一切,其实,都源于未知。

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对世界的理解来推演下一步可能的情况。

至于下一步是什么样子?

我们只能够从那些最早放开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借鉴。

从紧到松,现在整个社会有些乱,正常的生活、工作的秩序是受到很大影响。原来是封控,现在的因为疾病。

就像朋友的公司,政策转向后一下子乱了。

从最初一个人开始,然后整个办公室全部中招。

当核酸结果显示他那个部门有阳性的时候,公司还是本着原来的措施进行防控管理。

部门里身体差的同事直接回家休息,而症状轻的同事留下来在有防护的基础上和其他部门抽调支援来的同事进行交接班,然后由新同事重新负责整个部门,并对这个部门进行封控管理,避免影响到其他部门,其他部门也相应加大防控等级。

本以为影响单纯局限在朋友的一个部门,没想到的是,防不胜防,不知道哪里破防,其他部门的同事也开始发热,此起彼伏,最后整个公司破防。

破防后症状重的回家养病,症状轻的能坚持的和已经杨康的继续坚持工作,为了鼓动大家的积极性,公司甚至专门出台了休假和激励政策。

从此多了防疫假和阶段性的奖金激励。

从最开始的人员不足,产量下降,个别部门直接停工,慢慢地开始一点点恢复生产,先保证重点部门,到慢慢地逐渐恢复正常生产。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有人开始阳,也不断有人恢复到工作岗位,最终取得一个动态的平衡。

虽然生产勉强维持下去了,可还是一下子无法恢复到当初的产量。

当然这个过程中也是乱象丛生。

封控的过程中因为消息的不透明,引发很大的民怨,人们情绪很大,严重影响生产进度。

同时,因为最初分工的不合理,最先封控的员工觉得自己吃了亏,而有些员工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一直不返工,导致部分员工觉得没有得到公正待遇,直接消极怠工,天天混日子,产量也一直上不去。

公司领导想增加产量、提高效率,只能出台各种各样的激励措施。

经过这么一轮,公司勉强恢复正常生产,可隐患依旧存在。

谁的人生不流离,每一条走上来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样跋涉的理由;每一条要走下去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样选择的方向。灵魂不总是独行,在茫茫人海,总有颗相似的灵魂,不需太多的语言,也许一个眼神一个微笑足矣。面对生活的苦难,我们并不孤单。

我是康医生,我在苏州,来自精神心理科,擅长精神心理疾病的诊疗,希望可以帮您解决一些学习、工作、恋爱、婚姻等方面的疑惑。

康医生个人微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