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入冬咳嗽三例》

 潘若军 2022-12-23 发布于山东

三例皆为中年,一男二女。皆素体劳碌,多思虑,常食生凉,寡汤粥。入冬开始咳嗽,开春咳止,病发皆三冬以上。雷同症状:咳嗽剧烈,痰白质稀,不易咳吐,入夕加甚,午夜后得缓。恶寒喜暖。面色萎黄,易倦乏,易焦躁,纳呆,腹冷,入寐浅,舌淡胖苔白,双脉沉滞。

邪入所凑,其气必虚。素体劳碌,耗心耗肝,气血不断大量支取,最终损及者脾胃。又饮食失养,脾土大亏。脾虚生肺金不足,卫气虚弱,则不奈寒冷,入冬咳嗽。开春得木气疏土,脾土运而生肺金,则咳止。午夜后咳嗽得缓,亦为木气相助故。

见冬之病,当回顾长夏。长夏属土谓化,收纳暑火暑湿,化陈生新,以备秋稔。土足备,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故治疗思路定格于“长夏土”。

红参苍术砂仁厚朴,运脾通腹。熟地黄,补益土精。木瓜,引木气疏土化湿。五味子,以甘酸居定中焦,交济上下。天花粉,善上走入肺,折而入脾胃,携降心火,又多汁而能润通。麻黄,宣天入地,旨在促使中气斡旋,少量为佐。甘草,调和诸味于中。

熟地黄12-15克,五味子3-6克,炒苍术6-9克,红参4-6克,砂仁4-6克,厚朴4-6克,木瓜6-9克,天花粉9-12克,麻黄3-5克,甘草3-6克。

服药1-2周咳止,纳眠改善。药后大便量多质稀,身反舒适,为寒湿外排。素体劳损,须图缓功,后续调理肝脾2-3周,双脉平缓见止。

2022,03,09。潘若军,授业恩师医心匠先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