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位于北京公主坟的“空司”大院,承载一个军种满满的记忆

 明日大雪飘 2022-12-23 发布于上海

作者 张聿温 来源 基建工程兵

文章图片1

1973年,空军大院的三角大楼

位于北京公主坟的空军大院,七十年代初,这里是名副其实的郊区,大院西门口,就是一片庄稼地,种着麦子、玉米。大院东南门口的南面,今天北京西客站北侧,是一条废弃的铁路,种着玉米,拉着一道其实任人钻出钻入的铁丝网。那时行人稀少,周边环境也清净。大院东边的马路,即京西宾馆西门向南那条路——现在叫羊坊店西路,两旁大树参天,浓荫蔽日......

文章图片2

70年代末在空军司令部四层办公楼楼顶拍摄的旧日公主坟环岛的照片

空军大院的整体布局,清晰而有序。北部是办公区,由主楼和东、西办公楼组成。南部是生活区,由若干栋家属楼和食堂、门诊部、学校、幼儿园、浴池、服务社等组成。中部是活动区,由礼堂、大操场、球场等组成。西区、东区,是首长住处。

西区大树参天,院落很大,住着职级最高、资历最老的首长,如刘亚楼、吴法宪、谭家述、常乾坤、成钧、曹里怀等。东区相对院落小些,但也住过余立金、王定烈等首长。不过,无论是西区还是东区,都不是高墙大院,戒备森严,而是由一堵矮矮的土墙将各家简单隔开。

文章图片3

刘亚楼(左三)等部队领导视察空军机关大院

在我看来,空军大院最值得怀念的,就是独特的大院文化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南腔北调的军人来自四面八方,凡调到空军机关工作的都非寻常之辈,人人都有故事,都有特长。

七十年代初期,我刚到机关那几年,机关风气正,人际关系和谐,大院氛围是透明的。比如不兴串门,西区、东区,不见车水马龙“拜访”“服务”的人流。路遇将军,你行礼,他必还礼,绝不敷衍。首长面前开会,尽可畅所欲言,实话实说。首长办公室,一般干部自然不会随便出入,但若有事实在要进,也绝无阻拦。

空军大院的环境之美,是军内外闻名的。据说“文革”前刘亚楼时期,空军大院就以卫生红旗而闻名全军。后来,进一步建设为花园式营区,在北京市是挂了号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