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9号,正式结束了我的第三个百天计划——#学英语100天#,恍如昨日。 [第1天和第100天] # 壹丨计划回顾 正文开始之前,先回顾下100天前我在文章《花了70小时56分31秒,看完100场TED,我经历了什么,收获了什么?》里立的flag.
[100天打卡全家福] 事件发展时间线:
第一天打卡,为此重新注册扇贝号。 [第一天打卡]
打卡上传到微信失败,打卡图丢失。 [居然还有这种操作?]
第18天,从最初的日250降至150词,先快速把熟悉的词过完,剩下的陌生词难度高,速度慢。 [250→150]
停止记录英语笔记。 [停止记笔记]
完成100天打卡。 [第100天打卡]
推送100天学英语总结文。 [微信总结文初稿预览] 贰丨我的学习方法 1.笔记节选
2.方法示例 ① 词根词缀记忆法
② 谐音联想
③ 象形联想
④ 熟词拆分
⑤ 场景联想
小时候背英语,在单词旁边批注中文,被英语老师发现,狠批一顿(我还记得是beef这个词,我批注的“必夫”),说我怎么能用这种方法记单词呢?现在倒觉得用什么方法记单词是不行的呢?背单词的终极方法是“大量、快速、重复”,无他,就是要花死功夫。我提到的任何联想法并不比终极大法好,它们只是提供了“乐趣”的思路。 叁丨背单词APP推荐 1.扇贝单词 [扇贝单词APP界面] *扇贝有一系列英语APP,方便在阅读时共通生词本,配套生态,主要我也用习惯了。 2.百词斩 [百词斩APP界面] *曾经用过一段时间,界面变化还是挺大的,不过我不喜欢图,很容易记图不记词,但是“斩单词”的感觉还是挺爽的。 3.墨墨背单词 [墨墨背单词APP界面] *可以自由添加想背诵的词汇,统计界面也很漂亮,友人推荐。 叁丨一些感想 和上一个TED计划相比,学英语的计划多多少少让我失望。虽然所有目标都完成了,甚至没有一天不背不打卡,但目的性不够明确,看起来像是为了目标完成目标。 学英语对我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痛苦不在于背单词,而在于没有使用环境,正反馈缺失,凭着一股劲儿走不远。所以如果你要学英语,我的建议是,你要用英语干什么就学什么,不要把英语单独拎出来,没有应用场景,过不了一个月,全都忘了。比如你即将出国游,那么专门看旅游英语,比如你即将考级,那么专门看考级英语书,比如你要学编程,那就上Codecademy学编程英语...点对点,专攻。 人工智能的话题一直很火,其中“哪些岗位会被机器取代?”发人深省,所有基础岗位都可能被取代,即便是设计(见阿里鲁班系统)。随着科技发展,花大代价去学习基础技能性价比或许会越来越低,技能不如体验,因为这是机器暂时碰不到的。 最后,再说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那就是“不要以为学生时代的学习能力才是巅峰”,很多人觉得高中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解方程写化学式样样精通,出了社会,头脑和身体机能都大不如前,还努力什么呢?这种观点,大错特错,虽然身体机能确实在走下坡路,但见识今非昔比,有了丰富的经历,可以更快的找准问题根本,融会贯通,从拼身体变成了拼技巧,这一点是我在使用关联记忆的方法背英语时想到的。 尝试,才有无限可能,失败也是体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