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构建知识体系的“快速通道”

 涂俊杰JunJie 2022-12-23 发布于广东

2016年我发过一篇《如何构建笔记系统》的文章,内容主要讲:

  • 我怎样使用笔记软件

  • 笔记文件的分类

  • 为知笔记的使用技巧

时至今日,文章里的部分理论仍然适用,而今天这篇推文,就当是这两年多来,我对用笔记软件构建知识体系的感悟增补。

这篇文章不再讲软件的使用技巧,因为各家操作雷同,没什么新花样,侧重讲我在笔记软件使用上的变化和构建知识体系的小技巧。

首先是软件使用上的变化。

  • 收藏文章数量大幅减少

前几年一年不收藏个500多篇文章都“觉得自己不爱学习”,从2017年末开始一年时间收藏不到50篇,主要是是因为:

  1. 为知笔记火狐的剪藏不好用

  2. 过了屯文章的阶段

  3. 精度后的文章经过修剪,删掉或合并

  • 分类经历了“全-巨全-不纠结”

用了软件之后,屯文章一时爽,分类差点儿崩溃,特别是当分类特别细的时候,经常会读完文章不知道该分给哪个文件夹,说是“产品”吧又有点儿像“技术”,几次下来,心神俱疲。

最开始我还会耐着性子,甚至为自己灵活使用“标签”和“评价”功能沾沾自喜,几年下来我发现根本就是无用功,文章一多,有几篇会再读?

文件分类最近一次迭代分类是2018年6月,合并了部分不常跟进的文件夹,删掉了所有被滥用的标签,只用标签来辅助判断输出文章是“投稿”还是“外发”,重在分类不纠结了。

[最新的文件分类]

  • 用“外援”对功能性缺陷进行补充

常见笔记软件共有的缺点就是“太重”,意思是它们可以输入输出,检索,但是不方便“快速提取重要的片段内容”,比如我想要“随机浏览我的想法

直到我发现“Anki”这款软件,使用“卡片浏览器”可以快速浏览我录入的内容。不过这种“替代方案”我并不盲目提倡,毕竟学习也要成本,确认真需求再上车。

[AnkiDroid,推荐关注公众号“学习骇客]

一直到用笔记软件收藏甚至是零散输出这一步,都只算“笔记系统”而不能称呼为“知识体系”。真正让我有意识开始构建知识体系的,是我在《跃迁》这本书里面学到的“假装写本书”的方法:

“打开你的知识管理软件,每天记录一部分,想起来就丢进去,很快这本'书’就会出现。当一个模块完整的时候,就可以考虑丢出去分享,换来下一个模块。”

通过你收藏的不同类目的数量(数量越多,说明你越感兴趣),圈定一个主题,然后写下你想到的所有的能写的话题,接着用你收藏的文章观点或生活沉淀不断丰富大纲,假以时日,“”成了,你关于这个主题的“知识块”也就成了。

[自传&书稿大纲]

而真正的“知识体系”的搭建,绝非一日之功,它可能需要你有N个知识块之后,才慢慢融会贯通,也更不谈你收藏几万篇文章就误认为是知识体系了。

虽然构建知识体系无捷径可走,但确实有“快速通道”,前提是你必须“聚焦”,给自己一个范围,把你的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到这一个领域,然后大量系统式的输出,并“以教为学”。这是我知道最快也最有效,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方法之一。

#

最后,统一回答下“为什么你用为知而不是印象笔记或其他?”这个必然会出现的问题。

很简答,因为:

  1. 转移成本太高,而且我习惯了为知

  2. 印象笔记没出现特别吸引我的功能

软件合适就好。但让我给从没接触过笔记软件的新人推荐,我还是推印象笔记,毕竟大团队稳定,为知有点儿半死不活。

爱尝鲜的英文好的读者也可以试试Notion,它被誉为“下一代知识管理软件”。

希望所有读者都能自成一脉,早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相关文章:《想法再好,也要落地

上篇文章:《QQ邮箱还能帮你记生日?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