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奇葩说》到《乐队的夏天》再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爆款频出的米未传媒 CEO 马东的做事心法和原则是什么?我能从他身上学到什么?马东是怎样成为马东的? 摘录《马东 走在中间》部分金句。
在我看来,马东是个「价值观稳定」的 CEO,只做重要决策,小事不纠结。 很多理念都和交易互通,比如「提供快乐,且活得长久」,换成交易箴言「保护本金,且活得长久」一点儿没毛病;而「又卑又亢」的那段话,说的不就是「交易逻辑正确>结果正确」吗? 这种共鸣又让我细读了《人物》采访马东的所有稿件,以及《十三邀[1]》许知远和马东的对谈。 今年 54 岁的马东,1968 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父亲是相声大师马季。从小父亲就禁止马东接触相声,家里的氛围是,你有出息就别干这个。 1986 年,18 岁的马季独自去澳大利亚打工留学。临别前,父亲马季把全部存款都给了他,有 3 万人民币。马东在澳洲呆了 8 年,平时至少打两份工,早晚各一份。在通向教堂的楼道里住了 3 年,睡觉靠耳塞。艰难时曾打过一份揉袋鼠睾丸皮的临时工。 ![]() 回国那年,马东 26 岁,他去北京电影学院读了个导演的学位,毕业后开了一阵广告公司。他觉得没意思,报名了团中央青联的支教计划,都准备要去山里了,湖南台给了他一个当主持人的机会,结果出师不利,因为太紧张,导演坐在台下气得直骂:「这人是个棒槌。」 恰好湖南台正筹备《有话好说》节目,马东给其中一组的制片人谭群写了封诚恳的长信,他得以加入。节目第一期的选题是马东找到的,讲的是湘西溆浦一个被扔在镇公所的弃婴被 9 个结拜的社会青年收养的故事,马东也成为《有话好说》的主持人。那时候是 1998 年,马东 30 岁。 ![]() ![]() ![]() ![]() 2022 年,马东 54 岁了,距离他离开央视已经 10 年。这 10 年间,他一直记得那件从央视学到的事「快乐很重要。」从《奇葩说》到《乐队的夏天》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马东越来越清晰他要什么,不要什么。 他要本能的快乐,所以他说《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打分标准是「好笑是第一位的。」他不要负向情绪价值,所以「做《乐队的夏天》,乐队之间也有摩擦,如果放一点进去,节目效果当然会更好,但后来还是全部剪掉了,一段都没留。」 我还记得许知远在《十三邀》里和马东聊到《奇葩说》,我能感觉到许知远在极力避免自己当面吐槽「《奇葩说》真不怎么样,你穿得花花绿绿,辩手有什么可争的?」马东一句「这就不是给你看的节目」让许知远哑火了。 ![]() 马东想的很清楚,《奇葩说》的辩题,20 多年前的《有话好说》就做过,那又怎么样呢?「大众传媒的作用,不是追求最前沿,最前沿是学者和思想者的事情。大众传媒的作用是让没有接触过的人接触。」 马东不想当先锋,他在《有话好说》当过,但不到两年,节目就被撤了。现在的马东只想「提供快乐,且活得长久。」不上纲上线,好笑就对了。这个理论被马东称为「在舞台中央跳舞」——你决定要好好跳舞,而且跳一辈子,那就在中间跳,别老没事跑到台边跳,掉下去你赖谁。那不叫跳舞,叫杂技。 当我们再看舞台中央的舞者马东时,别忘了,他也曾在台边耍过杂技。 相关文章:《和《人物》杂志学写年报》 上篇文章:《和《新闻编辑室》学说话》 参考资料十三邀:https://v.qq.com/x/cover/mzc00200tw1q3fs/s0024i647oj.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