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港乐巅峰期几家大型唱片公司和他们的当红“一哥”之争

 侠义心 2022-12-23 发布于江苏

香港乐坛有着这样一种说法:1974年仙杜拉的歌曲《啼笑因缘》和许冠杰的《鬼马双星》标志着香港现代粤语流行歌走入歌迷视线。

若以1974年为时间轴,那现代港乐也已经有了整整48年的历史。

从70年代的探索发展到80年代的全线飘红,再到90年代“制霸”华语流行乐,港乐的祖上确实阔绰。

等到1999年底黎明、张学友先后淡出,四大天王时代迎来终章,港乐就此没落,至今尚未恢复元气。

盛世时期的港乐,有着华语流行乐坛最好的那一批歌手,也有着几家唱片行业的巨无霸,港乐曾有宝丽金、华星、华纳、百代和BMG五大唱片一说。

实事求是地说,港乐一直都是宝丽金一家独大,即使华星占据“地利”,华纳拥有“天时”。剩下百代与BMG都是一个“小时代”的“钻石级”对手,虽然百代曾拥有罗文、林子祥、陈百强,BMG曾签约刘德华、梅艳芳和郑伊健。

今天,来讨论港乐巅峰期这三家大型唱片公司和他们的当红“一哥”变迁。

因为歌手的唱片合约有时效性,这家公司的“一哥”可能转身就变成了另一家公司的“一哥”,歌手与不同的唱片公司存在交际的情况是真实存在的。

宝丽金唱片1972年收购香港钻石唱片进入香港,短短几年时间,网络许冠杰、徐小凤、邓丽君、温拿、关正杰等一众歌坛好手,成为港乐的带头大哥,从80年代的“三王一后”时代到90年代的“四大天王”时代,宝丽金一直都有王牌歌手保驾护航。

1999年,国际唱片格局迎来巨变,一家新的唱片行业“巨无霸”——环球唱片全面收购宝丽金,至此,这家在港乐市场存在了28年的厂牌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28年,宝丽金完美地见证了港乐的兴衰史,也看到了众多歌手在这里功成名就。

1972年,从莲花乐队单飞的许冠杰签约宝丽金(宝利多时期),至1982年底约满转投康艺成音,“歌神”与宝丽金,就像邓丽君与宝丽金一样,有了一个长达十一年的合作关系。

虽然许冠杰与宝丽金的合作期,遇到了在这里效力五年之久的关正杰,但这十一年间,许冠杰是宝丽金当之无愧的“一哥”。

在许冠杰签约宝丽金2年后,宝记迎来了温拿乐队,作为整个70年代甚至港乐巅峰期最成功的乐队,温拿充实了宝记的歌手阵容。

1978年,温拿宣布单飞,乐队主唱谭咏麟以个人身份与宝记再续情缘,此后,直到1999年宝记退出历史舞台,谭咏麟都待在这家唱片公司。

1983年,在许冠杰离开宝记后,谭咏麟也就此接过当红“一哥”的位子,成为港乐第一个盛世的最红天王。

1988年,谭咏麟从“谭张争霸”的漩涡中急流勇退,将当红“一哥”的位置留给新艺宝的张国荣。

张国荣在港乐称霸两年后意兴阑珊,直接宣布封麦,远走加拿大。

1990年,宝丽金迎来当红“一哥”真空期,谭咏麟的历史地位摆在那里,但是少了颁奖礼加持,说他是当红“一哥”不合适。

刘德华倒是效力于宝记的子公司——宝艺星唱片,但宝记对宝艺星的重视程度比之新艺宝差了不止一个级别。

所以,宝记的新“一哥”,留给了张学友。

等到1991年张学友以《每天爱你多一些》斩获劲歌金曲金曲金奖接班“一哥”,宝丽金又一下子涌现出了黎明,着实让宝记多了幸福的烦恼。

但整个90年代,及至宝记消失,张学友都是港乐数一数二的招牌男歌手,他的宝丽金当红“一哥”的位置,坐得端正而无争议。

华星唱片是香港无线集团的子公司,在TVB成立五年之后,集团公司开始在唱片行业布局。1971年,华星唱片成立,1975年华星成立唱片事业部。

但整个70年代,华星唱片的成立,主要还是为TVB的影视剧服务,它只是邵氏电影和TVB电视剧系列歌曲的载体,并未签约任何一名独立歌手。

1982年,华星唱片迎来第一位签约歌手陈美龄,随即签约张国荣、陈洁灵和梅艳芳等歌手,公司的规模越做越大。

可以说,从1982年进入华星到1986年约满转投新艺宝,张国荣都是华星唱片的当红“一哥”,虽然在张国荣1984年未凭借《MONICA》大红大紫前,他的地位要受到罗文的冲击,但有黎小田、陈淑芬等元老支持,张国荣的“一哥”地位还是很稳当。

因为背靠TVB,又有新秀歌唱大赛等节目为其选拔人才,华星唱片的人才队伍并未出现断档,吕方、杜德伟、许志安、苏永康、梁汉文、陈奕迅等新秀出道的第一站都是签约华星唱片。

在张国荣1987年过档到新艺宝唱片后,华星唱片“一哥”轮空,男歌手阵营出现老的老少的少这样的局面,吕方、许志安等人刚开始成长,罗文已过巅峰期,当红歌手只有女子阵营的梅艳芳。

1991年,郭富城回港发展,将唱片合约签在华星唱片,此举被认为是华星唱片在为新“一哥”造势。

1992年,华星唱片力捧郭富城为四大天王,华星唱片在阔别五年之后,终于迎来自己的当红“一哥”。

只是,华星唱片的经营策略确实有些许问题,它留不住人才,尤其是当红人才,郭富城在华星唱片待了两年之后改签华纳唱片,华星再失“一哥”。

当这家本土唱片行业的“巨无霸”无法将四大天王中的任何一位收入囊中后,在90年代的竞争中,华星唱片就再也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当红歌手留不住,新人合约一到期就纷纷选择跳槽,等到90年代中期,华星唱片就难以为继。

1996年,华星唱片被南华早报集团收购,一家存在了20多年的大型唱片公司在风雨飘摇中走向它的“名存实亡”。

华纳唱片依附华纳兄弟集团,1972年,华纳唱片正式成立。

1978年,华纳唱片进入香港发展,从此这家唱片公司就一直扎根在港乐和华语流行乐坛,直到现在。

1980年,华纳唱片将歌坛新人王陈百强从百代唱片硬生生“挖”过来。

1983年,华纳唱片再次施展“挖墙脚”本领,这次在高管吴正元的“枕边风”下,效力百代唱片近7年的“歌隐”林子祥被华纳轻松拿下。

陈百强是港乐80年代“三王一后”的成员之一,他在1980至1986年间效力于华纳唱片,所以这段时间华纳当红“一哥”的位子留给丹尼,问题不大。

在陈百强之后,华纳迎来叶倩文与林忆莲这一对当家花旦,男歌手阵营还是依靠林子祥来撑门面,好在阿LAM虽然被叫“歌隐”,但名气、作品和实力都在,不是港乐最当红歌手,但也不是不当红歌手,称一声华纳当红“一哥”毫不过分,这或许就是家有一老的好处。

进入90年代,华纳的男歌手阵营一下子豪华了起来,先后有刘德华、郭富城、吕方、张卫健、刘锡明、钟镇涛、曾航生等红星或者新星在这里效力。

1992年,刘德华不想与宝艺星继续合作,因为宝丽金把更多的好资源都给到了张学友和黎明,刘天王得到的支持太少。

为了抢到这位连续两届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手,华纳唱片不惜斥资4000万港币为刘德华“赎身”,这一记录直到1997年被百代以6000万港币签约王菲打破。

从1992年到1995年,刘德华在华纳唱片做了两年多的当红“一哥”,直到他转投自己持股的唱片公司——艺能动音,华纳当红“一哥”的位置正式交到郭富城手上。

郭富城在1993年从华星唱片来到华纳,直至2006年他加盟“小超人”李泽楷的大国文化唱片公司,他做了长达13年的华纳当红“一哥”。

以上就是港乐巅峰期宝丽金、华星和华纳这三家大型唱片公司和他们的当红“一哥”变迁史,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