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科 | 为政治代言的这个人

 盐心Jaffe 2022-12-23 发布于四川

《君主论》很有名,不仅只在学术界。它的写作者马基雅维利,也被追认为西方近代政治思想的奠基人。实际上,他的这本《君主论》,是在落寞的晚年一厢情愿地写给执政者的谏言。生前未得发表,身后很长时间被视为禁书。

五百多年间,不同政见的人对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的认识和揣度,有巨大的不可调和的分歧。政治和哲学、宗教以及文学艺术很不一样,政治给幻想和理想的缝隙很小,所以,看起来马基雅维利更像是政治本身的代名词,他似乎也在揭示一个现实:政治就是人的处境。但人或许能够通过积极参与而不是逃避,将不完善的政治改得较为完善。或者说,将必要的恶稍加减少。


迈步的士兵

1

戏剧性转变

马基雅维利,全名尼可罗·马基雅维利,意大利文艺复兴巅峰时期,佛罗伦萨的前外交官、国务秘书和晚年长期失意的文人。

马基雅维利流传下来的作品,都是在晚年写的,流传最广,并带来深刻影响的是薄薄的那本《君主论》。

《君主论》的第十七章,论题是“论残酷与仁慈,被人爱戴是否比被人畏惧来得好些”,马基雅维利写道:“君主为着使自己的臣民团结一致和同心同德,对于残酷这个恶名就不应有所介意……究竟是被人爱戴比被人畏惧好一些呢?抑或是被人畏惧比被人爱戴好一些呢?我回答说:最好是两者兼备;但是,两者合在一起是难乎其难的。如果一个人对两者必须有所取舍,那么,被人畏惧比受人爱戴安全得多。”

在第十八章,题目是“论君主应当怎样守信”,马基雅维利认为:“因为人们是恶劣的,而且对你并不是守信不渝的,因此你也同样地无需对他们守信……许多合约和许多诺言由于君主们没有信义而作废和无效;而深知怎样做狐狸的人却获得最大的成功。但是君主必须深知怎样掩饰这种兽性,并且必须做一个伟大的伪装者和假好人。人们是那样的单纯,并且那样地受着当前的需要所支配,因此要进行欺骗的人总可以找到某些上当受骗的人们。”

这样的论述,比较容易让中国的读者,联想到历史上的商鞅、韩非、李斯这些强力人物的政治实践。

马基雅维利去世一百多年后,《君主论》才被翻译成英文。在两百年后,欧洲启蒙运动时,伏尔泰、狄德罗和卢梭开始为马基雅维利辩护,说《君主论》是讽刺,是正话反说,为的是嘲笑而不是主张君主专制。

学者找出马基雅维利更后来的著作,如品评古罗马史的《李维十论》和《战争艺术》,从中找出“人民的政府优于君主的政府”“让人民害怕的君主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好处”等等和《君主论》自相矛盾的观点,由此,德裔美国文艺复兴史权威汉斯·巴隆认为,马基雅维利在写完《君主论》后,立场忽然有了戏剧性转变,又变成共和论者了。

广告         联系人:罗南映 电话:13275958636

2

  从罗马,到佛罗伦萨

1492年,马基雅维利的同胞,热那亚探险家哥伦布,得到西班牙王室的资助,海上航行跨过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为什么哥伦布要靠西班牙资助,才能完成这一人类历史上的壮举?

欧洲历史上,以罗马为中心的帝国,早在公元5世纪就分崩离析了。此后,经过漫长的中世纪,原罗马帝国边疆的各个“蛮族”得到发展,日耳曼人甚至在公元10世纪得到罗马教皇的加冕,神圣罗马帝国由此继承了罗马帝国的衣钵。

英、法、西班牙、葡萄牙等罗马帝国境下的“蛮族”,在哥伦布时代,已经发展成相对完整和独立的国家,此时,反倒是原罗马帝国的核心区域亚平宁半岛上,虽然都讲意大利语,却没有形成统一国家。

要整合横跨大西洋的庞大人力财力,需要足够的经济和人口规模支持。此时的意大利各公国,借文艺复兴的东风,经济上是欧洲最繁荣的,但缺乏国家层面的统一运筹,政治上矛盾重重,无力组建这未知远航的大规模敢死队。

同文同种的意大利各公国还长期内战,靠法国、西班牙这些昔日“蛮族”提供雇佣军。罗马教皇作为欧洲最高精神领袖,在这种乱局争斗中,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征服其他的地方,使自己成为整个意大利的唯一主权者。

这种群龙无首的局面,唯一的好处,就是古罗马的共和制能得以继承。

“共和”一词在拉丁文中写作res publica,res(单数主格),基本释义是 “事情、事物、财产”,相当于现代英语中的things、affair或是property,因而res publica首先便指代最广义上的“公共事务”(public affair)。

罗马共和国全称是“罗马元老院及其人民”,由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三部分组成政治架构,由贵族构成的元老院是罗马共和国最高的权力机构。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两个城市政体继承了共和体制:佛罗伦萨与威尼斯。

1469年,马基雅维利就出生于佛罗伦萨。当时的佛罗伦萨,长期由出身于平民的美第奇家族主政。美第奇家族几代经商发家,积累了巨额财富,控制着整个欧洲的金融,由此以商人的身份僭越,掌管着佛罗伦萨这个平民共和国,这就是所谓的“僭政”。


3

  从具体意志中,产生的力量

马基雅维利23岁时,美第奇家族的第三代执政官,历史上被称为“豪华者”的洛伦佐·美第奇死于痛风,他的儿子没能将政权维持多久。

1497年2月7日,多明各会修士吉罗拉摩的追随者们在佛罗伦萨以能致人堕落犯罪为名,一举焚烧了难以计数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书籍、画作、雕像、乐谱和乐器、华美的服饰与化妆品,时人称为“虚荣之火”。

之后,法王查理八世带领法国军队进入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遭到驱逐。吉罗拉摩修士在佛罗伦萨建立起神权共和国,宣称此城为“新耶路撒冷”。

1498年,短暂执政的吉罗拉摩修士轰然倒台,政府高层展开整肃,负责处理外交事务的“自由与和平十人委员会”和负责刑事工作的“公安八人委员会”成员全部下台,秘书厅的秘书职位空缺了出来,29岁的马基雅维利补上了空缺。

躺着的迈尔

在佛罗伦萨,大部分青年男子24岁之前都要听命于父亲,有些到了28岁才算成年。马基雅维利因为在熟人社会里的“魅力超群,谈笑风生”,他在赌场和欢场的段子和俏皮话让每个人都“笑破肚皮”,人们指称他为“马讥雅”,这个词和“污蔑”一词构成双关,指他的毒舌和玩世不恭给他人带来的不快。其实,马基雅维利是修辞学、文法、诗歌、历史和道德哲学等古典人文知识的忠实读者。因此种种,他年纪轻轻就踏入了政坛。

实践最锻炼人,马基雅维利编会议记录和资料,作报告,用拉丁文最高的行文标准写信,充满了古典名言和典故,秘书工作使他可以从内部透视欧洲的政治和历史。几年之后,他随团出使法兰西,团长病倒。作为副使,他负起团长的使命,回到佛罗伦萨时,朋友们齐声祝贺他,成为一个够格的外交家了。

1502年,他先后被任命为乌尔比诺的索德里尼主教和教宗之子恺撒·博尔贾的副官。博尔贾比他还年轻6岁,竟能在两年中推翻12位暴君,给城市带来和平。

博尔贾是个狠人,话不多,马基雅维利亲眼看见他利用强人镇压人民,局势稳定后为向人民交代,立马又杀掉强人。

马基雅维利十分震惊,他认识到,从具体的意志中产生的力量,似乎超越了善与恶。


4

  机运,德性

意大利史学家费德里科·沙博在1958年发表的论文《存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国家吗?》里分析说,15、16世纪的意大利确实出现了国家,但不能将文艺复兴时期的国家和19、20世纪的现代国家等而视之,因为它们缺少现代国家的基本要素:民族认同和边界。

这种不同使得学术界对文艺复兴时期王国、公国、采邑、城市国家和共和国这些各个不同的大杂烩的称呼莫衷一是,有称 “领土国家”的,有称“区域国家”的,还有称“领主国”的。

以马基雅维利的“祖国”佛罗伦萨为例,在中世纪城市公社的基础上,通过战争兼并,它不限于佛罗伦萨一城,统治范围远远超出了过去的城市和郊区。但它依然离现代国家的体制样貌很远,充其量,它们是最早借助任命的官员,比如任命马基雅维利这样的国务秘书进行理性管理的政权。

从但丁到马基雅维利,两百年隔了一个改变历史的黑死病;从马基雅维利到伏尔泰、卢梭,又是漫长的两百年的欧洲启蒙的萌芽。

经过黑死病和文艺复兴,马基雅维利和他的同时代平民一样,对宗教已经非常怀疑,但是,他仍然认为“大气中充塞着精灵”是可能的,他相信一些惊天动地的事,可以从奇迹、预言、启示和天相得到预兆。佛罗伦萨人喜欢把空气视为使他们聪明的一种不可言喻的东西,他们坚信一切重大的事都发生在星期六,他们还认为从某些街道出发赴战场,是一件不吉利的事。

在《君主论》中,一个关键词是“机运”,相对应的另一个关键词是“德性”。在马基雅维利这里,“机运”即便包括好运,但总体上是命运弄人,是灰暗险恶的,必须发挥强力击打它。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政治现实主义”,务实,追求成功,才能实现马基雅维利的“德性”。这些论述,完全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所要复兴的光明的人文主义。

站着的德尔菲西比尔,和男人的头 , 1519

1498年,马基雅维利进入秘书厅时,夺回比萨是执政当局的头等大事。佛罗伦萨面临的“机运”是,没有自己的军队,只有雇佣兵。对佛罗伦萨这种商业城市而言,公民更多投身商业而非战争,那些外籍雇佣兵乃是一种“必要之恶”,他们不务正业、游手好闲、退缩逃避和两面三刀。

马基雅维利一直主张,国家不可信任雇佣兵,要建立一支全国性的征召军队,拥有最好的武装,不时地训练,这支部队应该摆在最后一道防线上。政府当局逐渐接受了他的这项计划,并由他全权处理。

1508年,马基雅维利带领着他统筹的这支新人民自卫队攻打比萨,表现不凡,比萨终于投降,马基雅维利凯旋,成功实现了他和佛罗伦萨的“德性”。

5

  他的白天,和黑夜

“机运”刚刚向马基雅维利伸出橄榄枝,转眼就变成了蒺藜。

1512年,新任罗马教宗尤利乌斯二世,不满佛罗伦萨拒绝和他们联合,把法兰西人赶出意大利,愤而派遣神圣同盟的军队镇压佛罗伦萨共和国,促使美第奇家族复辟。马基雅维利的自卫队防守佛罗伦萨,这一战溃不成军,佛罗伦萨沦陷。

美第奇家族出走20年,归来又是王者。虽然马基雅维利年轻时就不反对这个政权,但他在新政权里做的官,战败更使他名誉扫地。马基雅维利竭力向美第奇求情,几乎成功了;不幸的是,有两位年轻人推翻美第奇的图谋败露,阴谋文件中有马基雅维利的名字。马基雅维利被捕,在狱中被吊起来鞭打四次,最终因缺乏证据获释。

他带着家人回到祖上在桑·卡西阿诺留下的乡村别墅,在那里,他度过生命中最后的15年,这15年是“满怀希望的贫困的日子”。

白天,他和客栈老板、屠夫、磨坊工人、泥水匠一起打牌,“每次总有争吵的事发生,亵语脏话不绝于耳……深陷在这种堕落的环境,我的智慧越发陈腐,我在向命运挑战中,发泄怒气……”

到了晚上,“我伏案研究古代的历史,于是,我走进了古代的宫廷,我受到他们热烈的欢迎。他们提供我所需要的资料,我毫不胆怯地跟他们交谈,我也问问他们所做的一些事情的动机,这些人都很谦逊地回答我。在这四个小时的交谈中,我一点也不感到疲惫,把一切的烦恼、贫困和死亡等问题都抛诸九霄云外,我整个人都投身于这群古代人中。”

他为复辟的朱利亚诺·美第奇量身写出了《君主论》,“这本书将特别受到新君主的欢迎,基于这个理由,我将把此书献给美第奇陛下……”

书刚刚完成,朱利亚诺·美第奇去世了。


6

  从马基雅维利,到主义

今天我们搜索马基雅维利画像,得到的结果是沃夫兹画廊收藏的一幅无名氏画的马基雅维利。身材瘦长,脸色苍白,双颊凹瘪,目光炯炯,薄薄的双唇紧闭着。比较难看。

在马基雅维利身后,许多人认为《君主论》太不“道德”了。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在1740年专门写下了《反马基雅维利》一书以正视听,他将书赠与伏尔泰一阅,其中对于战争的罪恶与君主维护和平的职责阐述得非常美妙——伏尔泰读得眼泪都流出来了;法国大革命中的雅各宾派,对待吉伦特派如同秋风扫落叶般地残忍,导致人们将马基雅维利追认为“早期雅各宾派”。

马背上的拿破仑贴身携带着《君主论》横扫欧洲,今年市场上推出了拿破仑批注版的《君主论》,是否真实还未得到学术公认。俾斯麦、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等强权者,都对马基雅维利极为推崇,墨索里尼曾经提到《君主论》是政治家最高的指南。

今天的“马基雅维利主义”,已经是500年间衍生出来的一种主义。

剑桥学派是欧洲民主的思想基石,他们认为马基雅维利缔造了“大西洋共和传统”。

为美国共和党提供思想养分的施特劳斯学派,毫不妥协坚持传统评价,认为马基雅维利只能被称作“邪恶的教唆者”。E

审 | 周春伦

排 | 彭运康

图 | 受访者

END

2022年/第112期2022/12月刊


发现教育价值  记录教育改革

订阅《新教育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