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在1920年代美国城市的贫民区是什么感觉?<div></div><div>大眼瞄世界</div>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2-12-23 发布于北京

1920年是-战之后。一战期间美国拼命扩建军工厂,大发军火财。1918年一战结束之后,美国突然没了军火订单,军工企业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沦为贫民区穷人。那时美国并没有高福利,生活陷入绝境的穷人,只能不断上街游行示威。所以一战之后的两三年里,美国游行示威和罢工浪潮不断。

欧洲变成了一片废墟,比美国惨百倍。这时英镑已失去世界货币地位,美元虽然尚未成为世界货币,但实际上已取代了英镑世界货币的地位。美国援助了欧洲-些美元,但对于战后重建的欧洲来说,只不过是杯水车薪。欧洲对美元的需求越来越大。

有高需求就必有高产出。美国股市“钱变钱”最快,自然是美元高产出的最神奇泡泡。这个泡泡不但把美国大小银行和所有实体经济的美元吸引了进去,连美国援助给欧洲的美元,也被吸引回了美国股市泡泡。

这可苦了美国贫民区的穷人。他们刚有了就业机会有望摆脱贫困,因为工农商实体经济的美元大多被吸引进了股市泡泡,实体经济因缺钱而纷纷破产倒闭,导致美国40%以上的人失业。这意味着美国贫民区的穷人成倍成倍增加,而且越来越穷,不乏冻饿而死者。

因为没有实体经济支撑,美国股市泡泡在1929年终于破了,导致世界经济大萧条。

担有一战赔偿重负的德国,因为雪上加霜,在世界经济大萧条中首先陷入绝境,所以希特勒才得以当选,于是乎就有了二战。

美国的军火订单接到手软,军工企业不但全部复活,而且新军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诞生。美国贫民区穷人不但能够全部就业,而且薪资越来越高。

1944年,美元正式取代英镑成了独-无二的世界货币,这意味着美国完全不差钱了,加之有了一战战后的教训,二战之后美国来了个军工企业大转产,给变成废墟的欧亚大陆源源不断输送民用工业品,美国工人不但没有失业,而且大多数变成了中产阶级。

现在该明白,美国为什么希望欧亚大陆重燃战火吧?因为欧亚大陆打得越热闹,美国越大发其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