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原精舍诗编年笺注稿》0015

 毕天增 2022-12-23 发布于黑龙江

0015-1

雨中经首山

扶舆战风涛,灵界恣翕辟1。荒忽鸿蒙初,下上混一白2。辰装赴遐征,俛仰气已夕3。鸦色带辕驹,湿光冒场麦4。峻坂无留轮,奔蹄有脱轭5。神皋阻来途,长雷荡危石6。树杪画烟痕,檐端漏天隙7。浩荡箕颍情,旷邈巢由迹8。离襟若可持,宿思谁能隔9。咏彼采薇歌,调饥叹行役10

【笺注】

陈三立雨中经过首山,而写此诗。首山,是伏牛山之首,在襄城南五里。

诗写首山的景色以及自己渴望隐居的情怀。

1)“扶舆”二句:勉强扶着东西行走,和风涛战斗,这神灵世界的首山,恣意地开张关闭。

扶舆”,谓勉强扶持。《后汉书·宋均传》:“以疾上书乞免,诏除子条为太子舍人, 均自扶舆诣闕谢恩。”王先谦集解引沈钦韩 曰:“扶舆盖汉晋人常言。《晋·山涛传》'遂扶舆还洛’,《刘寔传》'遂自扶舆冒险而至’,《皇甫謚传》'扶舆就道’,盖勉强扶持之意。”

灵界”,神灵世界。此指首山。相传黄帝曾在首山采铜铸鼎炼丹,故称灵界。东汉王充《论衡·道虚篇》:“黄帝采首山铜,铸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须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龙,群臣后宫从七十余人。”

”,开合,启闭。语出《易·繫辞上》:“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2)“荒忽”二句:模糊不清,如世界初开的状态,上下浑然一片,风雨蒙蒙的白色。

荒忽”,模糊不清貌。《楚辞·九歌·湘夫人》:“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洪兴祖补注:“荒忽,不分明之貌。”

鸿蒙”,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庄子·在宥》:“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成玄英疏:“鸿蒙,元气也。”

3)“辰装”二句:早晨打理行装,赶赴远行,俯仰之间,一天已到了晚间。

辰装”,同“晨装”,清晨整治行装。唐白居易《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戏赠五十韵》:“离筵开夕宴,别骑促晨装。”

遐征”,远行。汉繁钦《与魏文帝笺》:“咏北狄之遐征,奏胡马之长思。”

俛仰”,低头抬头,形容时间短暂。《庄子·在宥》:“其疾俛仰之间而再抚四海之外。”

”,此指“山气”,山中雨雾,因为身处首山故云。汉 淮南小山《招隐士》:“山气巃嵸兮石嵯峨,溪谷崭巖兮水曾波。”“山气”,简称为“气”,似不词。

4)“鸦色”二句:驾辕的马,有着乌鸦一样的黑色,场院边的麦苗,泛着带湿气的亮光。

鸦色”句,按意义句序为“辕驹带鸦色”,意为辕驹有着鸦青色。鸦色,暗青色。唐李贺《美人梳头歌》:“纤手却盘老鸦色,翠滑宝钗簪不得。”

湿光”,带着湿气的亮光。唐马戴《同庄秀才宿镇星观》:“湿光微泛草,石翠澹摇峰。”

场麦”,此似指场院边的麦苗,而非场院待晒的麦粒。

5)“峻坂”二句:山坡陡峭,车不能能停下来,有的奔马脱离了控制。

峻坂”,亦作“峻阪”,陡坡。《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文帝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

留轮”,停车。宋苏轼《嘲子由》:“妙哉留轮手,堂下笑桓公。”宋薛梦桂《三姝媚》词:“芳草凄迷征路。待去也,还将画轮留住。”

脱轭”,脱离控制。轭,控制。谭嗣同《仁学界说二十七界说》:“君以名桎臣,官以名轭民,父以名压子。”

6)“神皋”二句:神明聚集之地阻挡在前,长声轰鸣的雷电轰击着高大的岩石。

神皋”,神明所聚之地。《文选·张衡<西京赋>》:“尔乃广衍沃野,厥田上上,寔为地之奥区神皋。”李善注:“谓神明之界局也。”

来途”,前面的路。唐钱起《送僧归日本》:“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危石”,高大的岩石。《庄子·田子方》:“尝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

7)“树杪”二句:树梢上有如画的云雾痕迹,山檐端漏出了天空一缝。

树杪”,树梢。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诗:“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檐端”,此当指山檐之端。宋李弥逊《将至水西登漠山林庵少憩遂过白云》:“偶到灵山最上头,山檐高竹不知秋。”

天隙”,指两山之间露出的天空缝隙。宋尤袤《张公洞》:“中空正澒洞,了不见天隙。”

此诗首十四句,写自己早晨启程到晚间所见首山的风雨及雨渐停的景色。

(8)“浩荡”二句:飞扬起隐居箕山和颍水的心,辽远的许由和巢父的事迹。

    浩荡”,广大旷远。《楚辞·九歌·河伯》:“登崑崙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箕颍”,箕山和颍水。相传尧时,贤者许由曾隐居箕山之下,颍水之阳。后因以“箕潁”指隐居者或隐居之地。宋梅尧臣《夏日陪提刑彭学士登周襄王故城》:“谁复黍讷咏,但兴箕颍情。”

旷邈”,辽远。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娇娜》:“兄旷邈无家,我夙夜代筹久矣。行当为君谋一佳耦。”

巢由”,巢父和许由的并称。相传皆为尧时隐士,尧让位于二人,皆不受。因用以指隐居不仕者。《史记·伯夷列传》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皇甫谧《高士传》云:“许由字武仲。尧闻致天下而让焉,乃退而遁于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隐。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时有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饮之。许由殁,葬此山,亦名许由山。”

9)“离襟”二句:离怀好像还可以把持,向来的心愿,谁能阻断?

离襟”,离别的情怀。唐骆宾王《送宋五之问》诗:“欲谂离襟切,歧路在他乡。

宿思”,犹“宿心”,向来的心愿。《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上欲不欺天愧先帝,下不违人负宿心。”

10)“咏彼”二句:咏唱那隐居的《采薇歌》,渴慕那种生活啊,可叹我还在行旅之中!

采薇歌”,传说是由叔齐、伯夷饿死前所做的一首先秦古歌,最早见于《史记伯夷列传》。

调饥”,朝饥。早上没吃东西时的饥饿状态,形容渴慕的心情。《诗·周南·汝坟》:“未见君子,惄如调飢。”毛传:“调,朝也。”郑玄笺:“未见君子之时,如朝飢之思食。”

行役”,泛称行旅,出行。南朝梁柳恽《捣衣诗》:“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从第十五句“浩荡箕颍情”,到诗的末,抒发自己渴望隐居的生活,终而不能的可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