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人口8000万,动员总兵力却高达1700万!德国被纳粹榨得一干二净

 历史探奇 2022-12-23 发布于河南

希特勒自杀后,德军残存的兵力仍然号称有700多万。而整个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先后一共动员了高达1700万人参战!要知道,当时全德国的总人口也才8000万,德军兵力的巅峰数量居然占到全德国总人口的21.5%。

按照这样的比例,几乎是整个德国不分“男女老幼”,每五个德国人就有一个人直接参战了。要知道,两次世界大战仅仅间隔二十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惨败的德国却迅速重新崛起。

对于人力资源较贫瘠的德国来说,它的战争动员能力却如此巨大,他们又是怎么做到的?

一、极力扩充预备役后备力量,为大规模战争提前做准备!

希特勒上台后,他便在德国开始大力实施“义务征兵制”,规定只要是年满20岁的德国青年,每年秋天都必须接受征兵体检,只要无重大身心障碍者,都要立刻入伍服兵役一年(后改为两年)。

就这样,德军在短期内迅速培养了大量青年预备役军人。另外纳粹还组建了“青少年团”和“国家劳动奉献团”这两个少年组织,让德国青少年在受完教育后均有一年以上的义务劳动体验。虽然名义上是让这些少年去劳动,但实际上施行的却是军事化管理。

而德国少年们这一“劳动”经历,也等于是给他们完成了新兵的基础性训练,在将来他们被征召入伍时很快就能进入军人状态。

除了这些年纪小的德国男人,还有那些年纪大的德国男人!按照新的兵役规定:战争紧急状态下,德国男人到45岁为止,国家若有征召就有义务入营参军。如果德军正规部队暂时没缺的话,他们则会被编入“乡土防卫队”或者“国民突击队”。

二、大量招募外籍志愿兵,不过质量“参差不齐”!

战争爆发以后,希特勒也把目光盯上了那些分散在欧洲各地的德意志族人。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匈牙利、意大利、波罗的海三国,都有不少德意志族人。

这些外籍德意志族人虽然不符合德国国防军的招募规定,但是他们却可以加入到党卫军部队参战。 因此,德国党卫军部队系列中有不少外籍军团,他们中还涌现出很多精锐部队。例如著名的党卫军维京师,其成员战斗意志甚至要超过德国本土部队。

当时希特勒还会利用“欧洲各国忌惮苏联”这一恐惧心理,大力宣传并号召“全欧洲人联合起来一起打击苏联”!于是,德军从被占领国开始大量招募“热血”青年去东线当炮灰。

1943年,德军还特意组建了一个所谓的“东方部队司令部”,目的就是把所有敌视苏联的武装全部聚集起来,为纳粹德国所用。

另外,德国在战争中还收编了很多:谋求独立的原英属殖民地国家志愿兵,如党卫军系列中就有一支“印度军团”,不过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一直“令人堪忧”!组建三年后他们依然是“零伤亡”,因为他们压根就是“出工不出力”的。

也难怪1945年时希特勒曾气愤大骂这支“印度军团”:“他们简直就是一个笑话!有些印度人连虱子都捏不死,他们宁肯被虱子咬死!”

三、战争末期几乎“全民皆兵”,老人小孩也成了“炮灰”!

战争打到1944年,各个战线上的德军兵力其实都已经“捉襟见肘”了!于是德军又扩大了征兵的年龄范围,由原来的20至45岁,直接扩大到17至61岁的德国男人都要参军。

而这次扩大参军的年龄范围,已经囊括了那些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国老兵年龄层。另外,还有很多此前因为有健康障碍,被拒绝入伍的德国残疾人,甚至也都被列入了征兵的范围。

德军高层打造这些“特殊部队”时也很上心:例如由患有胃溃疡士兵共同组成一支部队,在进行战斗的同时,由伙房统一给他们“照顾”饮食。另外还有由聋哑者组成的部队,他们在战斗中全部靠手语来完成命令传达。

而17至61岁征兵年龄范围以外,那些德国老人和小孩也“未能幸免”!在战争后期,老人和孩子也被迫加入“国民突击队”等组织。但这种民兵性质的突击队训练严重不足,在柏林战役中,纳粹完全就是让德国的老人和孩子去充当临时“炮灰”。

由此可见,虽然纳粹德国在战争中一共动员了1700万人参战,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却是极其严重的:德国本就贫瘠的人力资源,早已经被纳粹和希特勒榨得“一干二净”。

纳粹德国战败后,留在柏林街头的德国人几乎都是“老弱病残”。希特勒在自杀时,不知道他对眼前这个已经“奄奄一息”的德国,是否会心怀一丝愧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