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邹时祯说中医基础十七:中医的发病学说

 风声之家 2022-12-23 发布于江苏

一、发病学说

发病学说是研究病因开始作用机体到最终形成疾病这一过程,以及疾病如何发展、转归的理论。

中医发病学说的先进之处在于它认识到了机体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病因作用到机体以后,病因会损伤机体,同时机体必然也会对此做出反应以对抗损伤,这两者都会对机体的动态平衡产生影响,都可能成为中医学的病因。有时候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前者已经不用考虑,主要考虑后者,比如伤寒的阳明病。

发病学说方面,中医比西医目前的认识要先进很多。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外伤病人经过伤口处理或者输血等抢救措施以后,有些病人依然昏迷不醒。这时候西医就没有办法了,只能等机体自己恢复。因为西医对外伤造成的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外伤对形体造成的损害,而对外伤损害机体及机体对抗外伤损害这个剧烈的斗争过程造成的机体平衡的破坏没有深入的认识,也就更不可能对此形成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所以处理了外伤造成的形体损害以后,如果机体平衡不能自动恢复,西医就没有办法了。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就是病因损害机体和机体对抗病因损害的斗争过程,即邪正斗争的过程。

二、邪气与正气

邪气是指各种致病因素。

很多中医理论书籍都认为正气就是气血津液的那个气,以致得出吃人参黄芪等补气药就能提高人的抗病能力的错误结论。

邹时祯中医普及教材认为正气并非机体内某种固定的物质,而是相对具体邪气而言,机体内能够对抗这种邪气的物质,不同的邪气所对应的正气在成分上是不一样的。比如阳邪对应的正气是机体的阴液,阴邪对应的正气是机体的阳气。某种邪气作用于机体,机体内和这种邪气性质相反的成分就会开始抵御邪气的侵袭,对抗邪气对身体造成的损害,这个成分就是相对于这种邪气而言的正气。

当机体某方面偏衰的时候,就容易感染与其性质相反的一类病邪;当机体某方面偏盛,就容易感染与其性质同类的病邪。阳虚则易感阴邪,阴虚则易感阳邪;阳盛则易感阳邪,阴盛则易感阴邪。

因此,不是吃补气药就可以提高人体抵抗所有病邪的能力,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吃人参黄芪来提高抗病能力。

三、邪正与疾病

邪气损伤机体,会破坏机体的动态平衡。

正气对邪气的抵抗,也会影响到机体的动态平衡。最经典的例子就是伤寒的阳明病:寒邪侵袭,人体阳气奋起反抗,导致阳气过亢而出现高热汗出。这就是正气对抗邪气破坏了机体平衡。

疾病的本质就是机体的阴阳失衡。不是邪气单方面造成了疾病,而是邪正双方共同造成了疾病。机体失衡的情况由邪正斗争的结果决定,病情的危重程度由阴阳失衡的情况决定,阴阳失衡严重则病情危重,阴阳失衡轻微则病情轻微。症状的轻重不能反应病情的危重与否,症状的轻重反应的是邪正斗争的激烈程度。

中医学认为一切疾病都不能只强调邪或正某一个方面,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邪气损伤机体与正气对抗损伤之间的斗争过程,邪正斗争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和各个阶段的临床表现。

四、邪正斗争与疾病的发生

邪气侵犯人体,人体正气开始抵抗,邪正斗争开始。

《黄帝内经》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邪正相对而言,取决于邪正力量的比较。有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核辐射也没什么可怕的。”这就是没有建立相对思维的结果。

邪气侵袭机体,邪正对比会有三种情况:

若邪气相对于正气来说只是微乎其微,正气直接把邪气御于国门之外,正邪之间没有什么激烈的斗争,机体只会出现一点微小的甚至本人不能觉察的反应。邪气被抵御以后不再损害机体,就不会发生疾病。

若正邪力量相当,正气一时无法驱离邪气,邪气也一时无法逼退正气,正邪在机体上发生激烈的斗争,发生症状剧烈的疾病。

若邪气的力量远大于正气,邪气长驱直入,正气一路投降,正邪之间也不会发生激烈的斗争,不会有剧烈的症状出现,但是机体平衡被严重破坏,甚至直接崩溃,发生非常危重的疾病,甚则死亡。

五、邪正斗争与发病类型

发病类型是发病的开始阶段,邪正斗争过程中双方力量不同和斗争结果差异的反映。中医传统理论中有各种各样关于发病类型的名词和学说,但大多数名词和学说都是为了说明某类现象而臆造出来的,并没有反应出事物的本质。如伏邪发病概念的提出,只是为了解释一类温病不是按照外邪为病通常是由外及内的发病程序,发病时即出现内部症状这

一现象,并从《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条文中找到理论依据。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这句话并不是说病邪在体内潜伏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对机体产生破坏。真正的意思是冬天伤了寒邪没有得到正确的治疗,身体处在难以散热的状态,等到春天,体内的阳气随天气一起升发,但因为寒邪而受阻,郁而化热,体外的环境天气也转暖,于是容易出现机体平衡向热偏离的病情。

邹时祯中医普及教材认为按照经典的中医理论,疾病的本质是机体的阴阳失衡,病邪作用机体,机体动态平衡开始偏离就已经开始发病,不能因为还没有出现引人注意的症状或者指标异常就不算是发病。冬伤于寒,寒邪刚开始作用人体,机体就会偏离平衡,可能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疾病已经开始了。

因此,经典中医学的发病类型只有两种:第一种是感邪即出现强烈症状;第二类是感邪以后机体失衡不断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才出现症状。

第一种发病类型是邪气有一定的力量,作用到人体,对机体平衡产生足以令正气立即做出强烈反应的破坏,正邪激烈交争,机体出现强烈症状。

第二种发病类型是微小的邪气持续不断地侵袭人体,正气会逐渐习惯这种邪气的刺激而不再作出反应,邪气对机体平衡的破坏不断积累,最后达到机体的极限,机体彻底崩溃。

为了便于理解,我用一个比喻来讲这个道理。

假如机体平衡系统的最大承受力为100公斤,超过100公斤这个系统就会崩溃。

第一种情况,如果突然给这个系统加10公斤的力,机体动态平衡必然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偏离,身体迅速感知并做出反应,出现剧烈的症状。比如感冒和其它遭受病邪即有明显症状的病都属于这种发病类型。症状给病人带来了痛苦,于是及时治疗,机体骤然失衡,即使偏离正常很大,也没有得到巩固,只要治疗正确很快就能恢复平衡,所以这种病来得快去得也快。

第二种情况,如果每天给这个系统加0.01公斤的力,动态平衡的偏离每天几乎可以忽略,故机体不会作出什么反应,正邪无激烈斗争,也就不会出现什么症状。日积月累,机体失衡逐渐偏大,但是因为失衡的速度很慢,机体会逐渐适应并建立各种代偿机制。即使失衡积累到足够大,机体正气也不会作出较大的反应,也不会有明显的症状出现。只有到身体已经接近崩溃,再加一根稻草就轰然崩溃,才显现出来。很多人以为是最后一根稻草导致了病人的大病或死亡,实际上是几十年的积累导致的。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都属于这类发病类型,都是遗传和几十年的生活习惯长期作用人的机体导致的。外感病中艾滋病也属于此类,在感染的初期几乎没有什么症状,就是因为病毒的毒性对平衡系统的影响力很小,没有引起机体正气的反应。西医称艾滋病毒可以逃脱免疫系统的监控,就是这个道理。

这类疾病一旦出现了明显的症状,说明机体平衡的破坏已经积累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纠正过来也绝非一天两天能做到。中医的所谓治未病,是指在机体平衡已经偏离但还没有出现能感觉到的症状或其它明显的异常时就能够判断机体失衡情况并予以纠正,阻止失衡进一步发展成大病。

六、邪正斗争与疾病的临床表现

症状的剧烈程度直接由邪正斗争的激烈程度决定。

症状发生的部位就是邪正交锋的地方,邪正交争的地点改变,症状发生的部位也会随之改变。

症状的性质也由邪正斗争的情况决定。邪气损害机体的性质和力度,及正气对抗损害的性质和力度,就是正邪对抗的方式,这个方式决定了症状的性质。比如身中寒邪,当寒邪力度很大的时候,就会出现恶寒;如果寒邪力度较小,就只会出现微恶寒;如果正气充足,开始奋起反抗,体温会迅速升高,出现高热;如果正气不足,反抗无力,就不会出现高热现象。

证的性质也由邪正的情况决定。如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邪气盛而精气已夺则为虚实夹杂。

七、邪正斗争与疾病的传变

传变是指疾病在机体上的发展变化。

疾病的传变,不外两种形式:一是病位的传移,二是病性的变化。

掌握病位的传变规律,便能把握病势发展趋向,预见到疾病将向何处进展,在治疗的时候就不会只是被动地跟着疾病跑。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素问·皮部论》说:“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人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

外感病的传变一般是由表入里,常以机体的不同层次来表示外感病传变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病位。比如伤寒的六经,温病的卫气营血、三焦。

内伤病多以五脏来表示传变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病位。这里的五脏不是具体的器官,而是人体的五行。六经是阴阳运动的六个阶段,五行是阴阳运动的五个要点,所以说动态的五脏就是六经。

病性的变化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病人的证出现寒热虚实的变化。

疾病的传变完全由邪正斗争的结果来决定。

八、邪正斗争与疾病的转归

疾病的过程就是邪正斗争的过程。邪正力量的对比在斗争过程中会发生消长变化,这种变化对疾病转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正胜邪退,正邪交争的场所由人体的中心逐渐向外推移,病情趋向于好转和痊愈;若正气驱邪以后出现过亢,则疾病转化为与邪气性质相反的疾病。

邪胜正衰,正邪交争的场所由人体的外周逐渐向中心推移,病情趋于恶化,甚则导致死亡。

邪正相持,病情停留在某一阶段不进不退。

一些中医理论书籍认为邪正相持的结果是疾病转为慢性或迁延性。邹时祯中医普及教材认为疾病的慢性或迁延性是指疾病发展的速度,主要决定于病邪的性质,正胜邪退、邪胜正退、邪正相持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急性病,也都有可能出现慢性或迁延性病。比如寒邪中人,邪正相持在表,太阳病高热,没有得到正确治疗,病情不进不退,一直在表,连续多天高热无汗,并没有转变为慢性或迁延性疾病,若服辛温解表药,助正胜邪,则很快汗出而愈。

九、邪正斗争与疾病的治疗

症状是邪正斗争的反应,阻止邪正斗争即可以消除症状。治疗疾病时,压制正气不使与邪气斗争或者协助正气打败邪气都可以使邪正斗争停止下来,症状消失。如果采用压制正气不使与邪气斗争的方法来治疗,虽然症状也能消失,但邪气就会深入机体,机体失衡更加严重,实际上是加重了病情。唯一正确的治疗方法是协助正气把邪气赶出体外,恢复机体的平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