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家冬夜的月光

 草丛锋语 2022-12-23 发布于辽宁

在半个多世纪的许多年以后,我发现自己对少儿时代家乡冬夜的大彪月亮的印象,不仅没有消失,反而还越来越清晰了。冬夜那明亮凝稠的纯净月光,随意拥抱一下都会沾满双手。

我很喜欢克拉姆斯柯依的名画《月夜》,喜欢贝多芬的奏鸣曲《月光》,还喜欢德彪西的名曲《月光》。无论名画还是名曲,虽然它们表现的都是月光,可那毕竟只是俄罗斯的月光,是德国的月光,是法国的月光,而不是东方古国的古老月光,更不是我老家杨树底的月光。虽说月亮都是一样的,但世界各地的月光,却真的是不一样的,只因为人不一样了。

生活在乡村的少儿时代,总有些东西是难以忘怀的。我最难忘的就是小时候乡村老家冬夜的月光。我少儿时期,什么都不多,就是时间多,有的是。学校也不正经上课,更没有课外作业之扰。尤其是夜晚,尤其是冬天漫长的夜晚,都不知道该如何打发无聊的时间。

秋天的夜晚,月光原本也是很美的,由于处于农忙季节,夜也不长,还得上学等,也就并无什么心情观赏秋夜的月光。冬季则不然,从农历冬月、腊月到正月,整个冬天日短夜长,又是农闲,学校放寒假,最早下午四点多钟,太阳就沉入西山了,夜晚很是漫长,所以在有明月的夜晚,闲得五脊六兽的我们,就忍不住要趁月光在村里玩耍,前后街地乱跑乱叫。

月明如昼,这一文学语言,虽说很形象,可也不及在农村冬季明亮的夜晚,体会得深刻。从农历十二、三开始,约有一周多的时间,可以在月亮地里玩耍。晴朗无风的夜晚,月亮像一盏雪白的汽灯,安安静静的悬挂在高空。树上无叶秃枝的灰影,被清晰地投射在泥土地面上。这种情景给人以冷清孤寂感,并无多少审美价值。我倒是更喜欢夏天有风的夜晚,大树披着绿肥的密枝,把浓重的墨影,清晰地投掷在泥土地上,并不停地晃动摇摆。

我们在冬夜月光下的玩耍,大都是七八个、十来个的孩子一起,通常分成两组,主要的游戏就是捉迷藏和抓特务汉奸之类。我通常都是带着弟弟,一起去玩的。虽是冬夜,穿着棉衣棉裤的我们,却也经常是跑得头脸发热,浑身冒汗。我们西杨树底屯被一分为二成两个生产小队,西边是三队,东边是四队。

在寒冬的夜晚,有时两个队的孩子就会隔空打架。也不知是谁先招惹了谁,先是互相漫骂,后是泥土块儿攻击。我们四队的孩子们,在我家后面的一大片菜园里,以西侧的乱插石墙为掩护,用菜地里的土块或菜根,向墙外使劲投掷过去;菜园墙外稍远处河沟中三队的孩子,便以河沟边的灌木和小乔木为掩护,对我们加以还击。双方谁也不使用石块。静谧的夜晚,静谧的月亮,使我们玩耍的声音,更清晰远播。

冬夜十点半左右,也就算是夜深了,双方的孩子们也都玩累了,便偃旗息鼓,各自回家。回家路上,抬头仰望天空,明月升起得更高了,也变得小了一些,可却更加明亮了,大地上万物的影子,也更清晰了。月光下的村子,感觉增加了几分陌生与神秘。推院门的时候,我们是尽量小心别出大声音,以免吵醒家人。院子里的月光,也是极好的。我很留恋冬天的月夜,我经常都是在关了屋门之后,因为留恋屋外的月光,便再次打开屋门,向屋外的天空望去,以期把那美好的冬夜,永远地刻入脑海深处。

如今都市夜晚明亮的灯光,不仅淡化了夜晚的星光,也淡化了月光。我知道,老家无论夏夜还是冬夜,星光与月光,都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而我和我的心境,却是改变了,变得与当年大相径庭。人和天比,人的变化可想而知,可我心中老家冬夜的月光,却是亘古不变的。

少儿时代虽然天天歌颂金色、红色太阳,可实际上光芒四射的太阳,也没啥可欣赏的。而夜晚的星星月亮,才是很值得观赏与品味的,也是我生活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优雅神秘又美好。待到都市上大学,以及之后工作于都市,我的生活里就再也没有星星和月亮了,就好像是生活在另一个没有星星和月亮的时空里。

我经常怀念遥远老家冬夜那遥远永恒的月光!

2022111820:36:10于大医一院二部73624床初稿

2022122321:48:16终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